一、北京卷
1.入选理由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选名家的非名作,是诗歌鉴赏题选材的规律之一。李白承续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传统,以其绮丽奇特的想象、拟人夸张的手法、雄浑壮阔的境界、豪放俊逸的风格,成为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只要选择李白的诗作,其考察大致不会偏离这个方向。自2005年以来,加上本诗,共选考了李白的诗作五首,这些选诗无不体现着李白独有的风格,也决定了其考察的范围。就拿本诗来说,雄浑壮阔是其境界特征,苍凉悲壮是其感情基调。李白的感慨、不满和激愤都见于此,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非消极的厌世情绪,这正是李白作品之于我们的意义,也是李白诗歌入选的根本原因。
2.真题再现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
唐·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神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试题解析】A项对基调的把握不对。从鹓鸾燕雀易居,歌从行路难,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他与《行路难》之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显不同。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试题解析】结合全诗,就要求通篇把握,即要简析文章主旨。“剑歌行路难”明显是有志向不得实现,抱利器而无所施。“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则体现了人世的沧桑变化,荣华易逝,万事难顺。鹓鸾与燕雀具有象征意味,均处非位,则是提示了小人当道,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参考答案】(1)A。(2)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3.深度赏析
古代登高诗的风神意韵
——以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为例
诗人喜欢登高,唐代诗人尤其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高是对于生存局限的超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登高能获得一种居高临下的广阔视野;“遂令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李白),登高更能够开阔胸怀。登高,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眼界,更需要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壮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这种极目千里的视野,即使今人坐在飞机上俯视也很难获得,那是一双天眼,非诗人不能有,正如曹邺诗曰“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登高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实在的行为,更是借登高以进入一种摆脱现实困境超越生存极限的状态,超越的不只是空间,更是时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这种上下古今的求索是唐代诗人特有的人生风貌。
诗人登高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登高是一种传统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登上高处,家人可以借此眺望远方的游子,而游子也可以眺望家乡的亲人,虽然实际上看不到,只是借此以慰关切思念之情,正所谓“忽云登高作,能宽旅寓情”(孟浩然)。第二,“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王昌龄),喜欢登高的往往是不得意的迁客,人生遭遇了坎坷,一时看不开悟不透解不脱,于是需要登高,换一种眼界,开阔一下胸怀,天地原来很大,一己一时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而且古人才华如我者胜我者很多,并且也一样命运乖蹇,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他们或者变得旷达,如李白“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或者依旧不平,如陈子昂“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或者明白时事不可为,于是改弦更张,如李白“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或者悟出愁怨本就是人生之常态,如王维“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总之,总会得到一定的纾解。第三,登高为了游仙,因为仙人不是住在天上就是藏在山中,所以李白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才“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只有登上高处,才能体会云海苍茫的神仙境界,才能使身心更接近神仙,“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
李白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他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超拔志向,那种“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现实的琐屑局限往往不能使他一展其志畅抒其怀,因此常常需要登高望远,游目宇内,思接千载。李白一登高,那眼界气度一定小不了,就拿本诗来说,他登高看到的是什么呢?“四海”、“天地”,这应该是古人可以想象的最远的边界了吧!“群物”、“大荒”,两个意象也概括了界限之内所有的存在物;“漫漫”是天地的状态,也是诗人的心理状态,“漫漫”即茫茫,是一种找不到出路的迷茫感。“秋”、“寒”表面说的是节令特征,实际上是诗人的心灵感受,天地一片苍茫,而群物皆秋,大荒彻寒,使诗人产生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绝望感。随绝望而来的便是大彻大悟,“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同样的意思,李白在其《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表达过,即“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大概写于同一时期,这个时期,诗人因在长安受到排挤,被放出京,其心情可想而知,其思想的转变也可猜知一二,诗人的绝望和灰心是肯定的,对早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理想进行了彻底的否定。“白日掩徂晖”给人一种美人迟暮之感,也即《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慨叹。“浮云无定端”,这里是比功名富贵为浮云,这层意思可参看白居易的“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流水与落晖都是表示时不我待的意象,而富贵则如浮云般,来去无常。
如果说前八句是神游万里的话,后四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则是思接千载了,诗人进入历史,连用四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不平难抑的激烈情怀。四个典故来源如下:
燕雀表示小人或庸人。出自《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应是一个熟典,很多诗人都曾化用,如张元干“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柳宗元“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凤凰则是古人心中的百鸟之王。《大戴礼·易本命》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凤凰为之长”。凤凰身份既然如此尊贵,其所居之处也一定不能随便,于是选中了梧桐。梧桐象征高位,而凤凰则象征有才能的人。凤凰栖于梧桐是常理,因此《诗经·卷阿》用“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样的句子来表现时代的升平。同时,凤凰也是品性高洁的象征,这应该源于《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此中的鹓雏与诗中的鹓鸾都是凤凰的别称。东坡便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传达自己的高洁与孤独。李白在本诗中用到的梧桐与凤凰显然是这一种象征。
然而并非所有的时代都是明君贤臣统治下的升平时代,有时恰好相反。“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两句传达的便是这种反常现象。枳棘鸾凤也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循吏·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意为大材小用。李白用“梧桐巢燕雀”与之相对,一股不平之气就勃然涌出,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这种对比手法,屈原在《涉江》中也曾用过:“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也许李白正是化用于此,李白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其不仅善于学习前人,更能超越前人。
“弹剑作歌”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用的是冯谖的典故。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以此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也有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表明自己归隐心愿的意思。
整首诗以登高起,以剑歌收,由空间到时间,步步深化,表现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英雄失路小人得志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激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作者和时代背景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意象,以及内含于意象中的文化意蕴。只有读懂了意象以及其中的文化意蕴,整首诗营造的意境和表现的思想情感才可以很好地把握住。因此,解读意象,才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节的情景。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5.趣味链接——千古文人侠客梦
一直以来,世人都只知道李白是一位“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但少有人知道,李白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古惑仔”。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檀作文就写了一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侠客行》不仅仅在写他所景仰的古时的侠客,同时在暗写他自己的经历。《新唐书·文苑传》特别指出,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李白在向别人推介自己的特长时曾说:“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明明白白地强调:自少年时,他就开始学剑。为了学剑术,提高武艺,李白还专门到山东,向大唐第一剑客裴将军拜师学艺。千古文人侠客梦,在唐代,做侠客、为大将是当时年轻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种时髦的人生观,是太平盛世的时代精神。所以,李白追求高明的剑术,一点也不奇怪。
2010年——天津卷
二、天津卷
1.入选理由
司空曙和雍陶属于中晚唐诗人,司空曙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名声才气较雍陶都突出。此二人并举在于其诗作均能于通常的送别题材中寄寓思乡之情,富有新意,而且一个是羁旅中原而思蜀,一个是流落蜀地而怀中原;一个以暮春之哀景烘托离别之哀情,一个以故乡之丽景反衬不能回家之哀情。两首诗歌的对比鉴赏更能考查出学生对于景情关系的体察把握程度。
2.真题再现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唐·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试题解析】要多积累涉及季节典型特征的意象或词语,如春花、秋月等。如本诗中的“飞花”。同时要善于抓住文中展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如“欲尽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试题解析】应着重加强对各类题材诗歌的情感与手法的积累。就送别诗而言,最典型的情感是依依惜别、留恋不舍与伤感、离愁别绪。同时还有抒发对朋友美好祝愿的,对朋友进行劝勉与鼓励的,表现昂扬情感的,表白自己心志的,表现前途渺茫的,别后对朋友强烈思念的,等等。总之,应该从生活中提取相应的情感类型,进而加深对各类题材的把握。第一首诗中的“同为客”,第二首诗中的“自缘身是忆归人”,明显可以看出是思乡怀人。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试题解析】这里的烘托即是衬托。典型的衬托模式是乐景衬乐情,哀景衬悲情(正衬);或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反衬)。因此解析的办法是找出景物的特征,看是否与作者的感情一致。第一首用暮春花飞的伤春之景衬离情,是哀景衬哀情。第二首用早春(腊前春)山鸟江风新雨等清新意象衬离情,属乐景衬哀情。因此,《送属客》应是反衬。
【参考答案】(1)暮春,飞花。(2)思念故乡之情。(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3.深度赏析
古代送别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对比赏析
——以《峡口送友人》与《送蜀客》的对比赏析为例
这是两首送别诗。送别诗在古代特别盛行,尤其是唐代。原因很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国的版图很大,而交通却极其不发达。古人一旦分别,就很难重逢。“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加上行旅艰险异常,“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生离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死别,因此特别珍重最后相聚的时光,并以不朽之诗来表达惜别之情、关切之意、劝勉之心。二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一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国都。士人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就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赴京师,而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归故里了。并且,由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朋党之争等君主集权制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贬谪对于士人来说就成了人生常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这种无根感和漂泊感不断刺痛着诗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因此也就特别看重宦游情谊。“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这种同宦之谊也是很深厚的。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社会动荡。大到朝代更替农民起义,小到宫廷政变地方叛乱,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很多士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处于这种境遇的诗人心情更是沉痛。“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安史之乱造成中原大地动荡不安,迫使许多诗人南下,杜甫如此,李益如此,司空曙亦如此,而这一点正是《峡口送友人》一诗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