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珍宝,寄托了父母最殷切的希望。孩子就像成为工艺品之前的石膏一样,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的教育、细心的发现和用心的指导,因为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决定了这个孩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也可以说,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最初的教育。
从咿呀学语到进入学校,在这段时间内,孩子接触最多、最为依赖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在学业之外的其他方面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正如一位画家在一张白纸上用画笔和颜料进行涂抹的过程,画家水平的高低、采用何种绘画技巧以及所用颜料的色彩和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了这幅画的整体水平。与此类似,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因此,作为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后天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在这种言传身教中健康成长。
但是,在现今的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仍旧坚持对孩子实行打骂教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只有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因此,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做错了事,便采用家庭暴力对孩子又打又骂。惧于父母的淫威,一段时间内,孩子表面上可能会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行事,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不能得到真正的引导和解决,长期处于这种教育方式下,甚至会使孩子的性格产生扭曲。苏联著名教育家和作家马卡连柯说:“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他认为:“必须用父母全部的爱、才能和智慧,才可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可见,打骂并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孩子的后天成长需要父母全部的爱和智慧,孩子的健康成长来源于父母后天采用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许在家长们看来,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但是不要忽视,也不要抑制孩子的这种行为,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要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孩子心里的渴望,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用赞美的语言来激励孩子。孩子难免会犯错,学习成绩难免会有起伏,也难免会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诱惑,当这些问题出现时,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蹲下身来听听孩子的理由,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将父母看做自己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引导他们朝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前进。
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骂出来的。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倾注全部的耐心、细心和关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称职的父母懂得替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家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首先要重视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爱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变得善解人意、热情开朗,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性格。作为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该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做好,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处于一种严谨而又开明的家庭环境中,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孩子在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将会变得日益成熟。称职的父母不会以自己忙为借口而疏忽孩子,他们会经常抽出时间陪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处理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及时给孩子帮助和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支持。
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理念的支撑,不要愚昧和偏激,也不要放任且冷漠,更不要武力和独断。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求助于打骂,也不能依靠冷言冷语,父母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到孩子身上,将自己善于发现的双眼、善于倾听的双耳以及善于抚慰的双手放到孩子身上,试着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对你敞开心扉。作为父母要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关心、细心和耐心来浇灌自己的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本书以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为着眼点,从天才不是打出来的,成绩不是骂出来的;家长的成长方程式:从又打又骂到不打不骂;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十大技巧;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要居高临下;孩子没有教养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孩子犯了错,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孩子的“小毛病”,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等等,这十五个方面入手,详细并且系统地讲述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错误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并为父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正确教育方法。当然,孩子的个性不同,教育方式理应不一样,在参看本书时,编者建议家长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本书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在阐述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列举了诸多案例,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为孩子的光明未来提供了一份合理可行的建议书,也给那些对孩子寄予无限期望的父母带来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教育参考书。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无限潜力,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无数的闪光点,本书也是给广大父母的一个提醒,一种劝告,好父母,对孩子不打不骂,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成为孩子心中最信赖的人。
用心阅读本书,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寻正确的教育方法,发掘孩子更多的优点,用爱心、关心和耐心来灌溉这株幼苗,让孩子在父母的关怀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当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接触到的父母和孩子也有限,本书无法涵盖家长采取打骂教育的所有理由,也无法向家长详述所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在编书的过程中,甚至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对此竭诚欢迎各位读者的积极指正。同时,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读者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