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2875400000011

第11章 饮水安全保健康(2)

(2)要坚持节约用水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增加了取水制水成本,还使污水排放量增加,造成了对水源的新的污染。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都能做到节约一滴水,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就会有许多人从中受益。其实节水小窍门也是很多的:洗过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淘米水可用来擦家具;洗过菜的水可用来洗抹布;洗衣的水可用来洗拖把;把家庭中使用的废水收集起来冲厕所;洗手时不要开很大的水;不用水时应关紧水龙头;设备有渗漏时应及时修好……这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小事我们若能做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形成较好的社会效益。

(3)要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农村兴办工业、三产服务业,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对产生的废水按照环境治理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有条件的地方污水必须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农民集中居住区要建小型污水处理站,避免污水直排水体。

在保护地面水少受污染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对已受污染的潜层水和承压水更不得混合开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净化。

作为城乡居民,应该要使用无磷洗衣粉,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生活垃圾要分类放置,不要随手扔垃圾,不要到处乱倾污水,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发生。

(4)要保护地下水不要随意开采地下水,滥用浅层地表水。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居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地下水。甚至有些农村居民还是用的独管井打水。这些井的深度一般在20~500米,很容易受到来自地表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经常饮用这些没有经过专门设施处理过的地下水,自然就会对身体的健康埋下隐患。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癌症发病人数居高不下,与饮用水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证饮用水安全,一方面要加强江河湖库等饮用水源地引水工程建设,加快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减少直至不用浅层地下水。城乡居民也要不随意凿井开采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

如果人人都能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人人做到节约用水,必定会拥有一个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河水清清、鱼儿欢畅的美好生活环境,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就会形成。

32.目前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着哪些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饮用水安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根治了不少影响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隐患。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农村饮用水安全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距少数地区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农村改水不到位、不彻底,农民喝不上自来水的状况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

(3)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4)农村水厂管理体制混乱,归属不清农村水厂属地方人民政府行政管理,业务上有的由卫生部门管理,有的由城建部门管理,有的由水利部门管理,有的由农业部门管理,五花八门。水厂效益好争着管,水厂有困难相互扯皮。

(5)水厂性质不明确,缺少政策扶持大量农村水厂、供水站采取“民办公助”,由国家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三个一点”筹资建设,其性质不明确,既不算公益性事业,又不是乡镇企业,在政策扶持上形成盲区,如纳税、电价、土地占用、水资源费、资质审查、从业人员职称评定、计量收费、发展资金等,由于没有有力的政策扶持,也影响了水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6)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供水量小,制约发展地方财政补助改水资金,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怀,起到了动员、引导、促进的作用,调动了群众筹资改水的积极性。但是,地方财政资助农村改水的经费,多数没有列入财政预算,随意性大,很难做到有计划地进行农村改水。此外,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绝大部分是小型水厂,日供水几十吨至数百吨,由于供水量小,既不能满足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也很难做到计量收费,以水养水。

(7)供水设施不能满足安全需要江苏省多数农村集中式饮用水供水设施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的。工艺流程落后,净水设施简易,输水管道老化,供水量不足,急需更新、改造和扩建。农村村民居住点分散,集中供水率低。

(8)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这些污染已越来越严重,造成地表水、地下水都达不到饮用水源质量标准。

(9)自来水自身受污染自来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打开自来水龙头就有水来。但是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在自来水水龙头之前,有漫长的或大大小小的水管、管道、水箱、水塔等繁多的设备,即便自来水厂出来的原本是洁净水,但通过这漫长的管、塔、箱接触,导致污染机会增多,使得花掉资金、多道工艺处理出来的优质水,通过管网输送并进入每个家庭终端后却有可能是水质下降、浑浊的不合格饮用水。

我国农村不少自来水厂还是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的传统工艺,不能有效过滤日益增多的各种有害物质。

而且由于输水管道的老化、腐蚀、剥落,给自来水带来进一步的二次污染。

水在管网中虽然有余氯,但在管壁层,或在弯头、接头等坑凹处都是残存细菌的隐蔽所。当余氯较多时,细菌不活动,而当余氯较少时细菌就可以摄取水中营养物质繁殖生长,而且有的细菌已有抗氯性(如隐孢子虫等),少量的余氯对它不起作用。细菌繁殖后就形成生物膜,造成管壁局部表面电位差,致使管道腐蚀、水质变差。造成这种水质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和因素是配水管网的管内壁。

(10)工业污染影响水源水质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和规模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源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许多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严重超标,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33.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尽管我国早在1999年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专门制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明确了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保护、监督管理、污染防治和奖励与处罚,但由于前些年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个规定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所以,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高对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思想要重视,网络要健全,目标任务要明确。

在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加剧和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供水行业面临空前的挑战。现在饮用水行业正从满足水量要求向满足水质要求转化。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内部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将饮用水安全管理问题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使各级领导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另一方面,广大农民朋友应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相关性,要自觉参与到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行动中。

目前,全国有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决定将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原规划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缩短为2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与此同时,大幅度增加投资,用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

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2008年)指出,要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2)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目标是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的水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2000~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今后,国家在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方面将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3)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

同时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4)要大力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要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进一步抓好农村地表水源的保护工作,加强农村水厂水源地保护,不仅事关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而且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紧紧围绕“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管理长效化”的要求和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地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河道疏浚整治、垃圾集中处理,人畜粪便污染控制和涵闸维护及船舶航道管理等重点工作,从源头上防止饮用水污染,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实施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针对城乡饮用水源地布局不够合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的问题,在全面普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下发了《全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省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各地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各项措施。加大饮用水源地安全整治力度,坚决清除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区的违章建设,整治污染排放源,削减过度的水面养殖规模,消除安全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又一时难以清除的饮用水源地,下决心进行调整,绝不能心存侥幸;抓紧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对一些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地下水源、水库、河流都要作为备用和应急水源加以保护,并通过工程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够紧急启用,发挥替代水源的作用;建立水源地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分析预警,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做到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够及时应对,有效处置,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居民饮水卫生。

(5)改善供水运行状况江苏省农村不少集中式供水地都是以地下水源为主,供水人口少,供水量小,供水范围也不大。所以,无论是水质还是水量都难以得到保证。要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农村供水运行现状是当务之急。

(6)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能力建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各地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在继续增长。我们要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坚持流域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加强水资源环境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保障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和城乡居民饮水质量。就江苏省而言,要开工建设通榆河北延工程,扩大江水东引能力,这样不仅将大大提高对北方城市连云港的供水保障率,而且对改善整个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保障水平和水生态环境都将起到重大作用。通过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江湖引排工程体系,加快太湖水体交换,促进湖流有序循环,提高湖体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改善太湖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城乡水环境工程,全面整治城乡河网水系,疏浚河道,畅通水系,提高引排能力,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提高水体水质;理顺水系,引排分开,实行清污分流,促进河湖生态健康和饮用水源地安全。

保护水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农村居民都有义务。除了自己及家人努力不污染水源,还要监督公共水源地的安全、自来水水源地安全、公用井水安全,发现不良企业向水源地排污,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避免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