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钛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同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里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点到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618~907年)许宣平、明朝(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王廷是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许宣平
许宣平,唐睿宗景云年间,新安歙县人。
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日“三世七”,据言因以三十七式而取名。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打法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许宣平的太极拳功隐于道门数百年之久,于明朝前期传于宋远桥,此时已经历14代。宋氏后人将此技视为家传继承,然亦有所宣播。至近代辛亥革命时期,宋氏后人宋书铭将宋氏拳谱公开。宋氏太极拳谱后被公开,实际上已证实了宋氏太极拳的存在,由此也证明唐朝就有许宣平的太极拳存在,这也是当今太极拳界基本公认的事实。
张三丰
张三丰,元、明著名道士,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一作“君宝”),号玄子。因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传说其风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武当绝技、少林功夫,集中华武术之大成,是民族历史遗产宝库中两颗灿烂的明珠。人们根据武当与少林武术的不同特点,分中国武术为南派北派、内家外家,素有“南尊武当,北重少林”之说。少林拳奉达摩为始祖,武当拳则以张三丰为开山。
张三丰是怎样创造出内家拳的呢?这是明清以来武术界、学术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迄今为止,流行三种说法:
一是真武神授。《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载,张三丰北赴汴京途中的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他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
从此,张三丰以拳技闻名于世。
二是“鸟蛇斗”的启示。在武当山至今流传着张三丰观“鸟蛇斗”的故事,说张三丰在“邋遢崖”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蜿蜒轻身,摇着闪避,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已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长蛇也自由自在地钻进了草丛。张三丰由“鸟蛇斗”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他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内家拳。
三是脱胎少林拳。拳师王征南的弟子黄百家在他所著的《内家拳法》中说,张三丰早先精熟少林拳法,后来对少林拳进行加工改造,遂自成一派,名内家拳。金一明所著《武当拳术秘诀》说得更为具体:少林拳以五拳为精髓,以十八式为骨骼。张三丰始习少林拳,既得其精微奥旨,复从而翻之,变十八式为十八字,纳五拳法人段锦。内家拳就这样诞生了。
张三丰创立的内家拳技,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数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演绎引申而来的。内家拳博大精深,派别林立,但都奉张三丰为祖师,拳技也有着共同的特征,即注重内功,阴阳变化,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的应敌对抗中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宝”修炼相吻合。
实际上,学术界和武术界都已看到内家拳是邋遢道人把道教修仙方法,诸如导引、吐纳、气功等融合提炼而成的。行家们说,内家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之道和技击之法方面的一种实践体现。有人还具体地指出,内家拳的“十段锦”是张三丰加工改造宋元道士的修炼方法“八段锦”而来的。由于内家拳在明代采取身教口授,我们已无法确知张三丰所创拳法究竟是什么样子了,只能根据清代以来的著作去了解它的基本练法和打法。练法分练步和练手。练步以马步为主,共18种步法;练手本为36字,历代拳家又精简为残、推、援、夺、牵、捺、逼、吸、贴、蹿、圈、插、抛、托、擦、撒、吞、吐18字,每字有四句口诀解释其寓意,如“夺”字诀云“夺字猛如虎,迎风招架中。回身势莫夺,分推气更雄。”张家拳的打法本有一首长长的歌诀,然非习武者难于领会其意,正如内家拳师所自诩的那样“铁鞋踏破江湖上,不及张家妙术工”。
我们不妨看看它的打法原则。打法着眼于劲、打二字。劲有蓄劲、乘劲之别,打有等打、赶打之分。未打之先,蓄劲为主;已打之后,乘劲为佳。开手之始,等打为优;发手之后,赶打为上。内家拳的精妙之处集中体现在“六路拳”和“十段锦”中。行家们说,“六路拳”和“十段锦”多相同处,主在练骨,但作用有所不同,“六路”使骨骼紧缩,“十段”则使之开放。“六路”因攻防中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位,且每个方位都有一趟拳路而得名,武术著作称这种拳法极为神妙,“一缩形周身无缝隙,一撒臂通身皆有手”,“拉大架犹如铺天盖地,使小式则为仙人变形”。足见其招法之怪异,攻守之神威。张三丰所创内家拳技“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实践证明,习练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强体质,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炼意志的功效,同时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御外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因而,张三丰创造内家拳有益于人类,是遗泽后世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他将永远受到后人的仰慕。
陈王廷陈王廷,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根据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创造太极拳的是明末的陈王廷。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遗词上半首有“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潢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被吸取了二十九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一百零八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
友蒋发,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氏的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势,综合民间古今十六家拳法,取精去粗,以三十二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光是“长拳”,就汇集了一百零八个不同的姿势,可见其吸收拳种之多。《拳经》三十二势以“懒扎衣”为起势,陈王廷所造七套拳路,也都以“懒扎衣”为起势(圆领而腰带的衣服,自殷代一直沿用到明代。明人长服束腰,演拳时须将长服卷起塞于腰带中,以便动步踢腿。戚氏《拳经》起势“懒扎衣”,左手撩衣塞于背部腰带,右拳横举向后,目视左前方。称作“懒扎衣”者,表示临敌时随意撩衣应战,乃武艺高强,临敌不慌不忙之意。戚氏“懒扎衣”歌诀所谓“临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所制拳谱和《拳经总歌》,也撷取戚氏《拳经》歌诀文辞。陈王廷造拳的创造性成就在于结合了导引、吐纳,在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了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是陈王廷独创性的成就,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解决了不用护具设备也可以练习徒手搏击技巧和提高刺枪技术的问题。这是我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陈王廷《拳经总歌》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是指的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拥、履、挤、按;采、捌、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概括地说明了“推手”的特点和方法。到18世纪末叶,王宗岳、武禹襄和李亦畲据以发挥太极拳推手的理论和练法,各自写下了总结性的太极拳论文。陈家沟陈氏十六世的陈鑫,阐累代积累的练拳经验,用十三年的时间,写成《陈氏太极拳图说》
,逐势详其理法,以易理说拳理,结合经络学说,其拳法以柔刚相济、快慢相间、蓄发相变为原则,始终贯穿有缠丝劲,并以内劲为统驭。这些都已成为练习太极拳和练习推手的指导性理论。
陈家沟陈氏世代传习陈王廷所造拳套,经五传至十四世陈长兴这一代,陈氏已经专精于太极拳第一路和炮捶一路,亦即今日尚在传习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和第二路。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即是直接从陈长兴这一代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演变而来。
陈王廷的著作因年代久远,多遭散失,现尚存《长短句》词一首和《拳经总歌》。《长短句》曰:“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诌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刹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时关,识彼邯郸,陶情于鱼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太极拳今日风行于国内外,在疗病保健方面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并已引起国际体育界、医学家的重视,推本溯源,陈王廷在继承、整理和研究祖国武术方面有不小的贡献。
王宗岳王宗岳,清乾隆年间山西人,乾隆五十六年至六十年(1791~1795年)间曾寓居河南洛阳、开封一带。当过塾师。精通拳法、剑法和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著有《阴符枪谱》。王宗岳晚年以教书为职业,衣食奔走于洛阳、开封两地,1795年(乾隆六十年)仍健在。因此,可以推测王宗岳可能生于乾隆初年。洛阳、开封与温县陈家沟仅隔一条黄河,王宗岳得陈家沟太极拳之传,当在寄寓洛阳、开封期间。
王宗岳大约和陈长兴之父陈秉旺、伯父陈秉壬、叔父陈秉奇同一时期,秉壬、秉旺、秉奇为当时陈家沟著名拳手,人称三雄,与族人陈公兆、陈大兴齐名,而陈大兴则外游(家谱旁注为“不家”。)秉壬、秉旺、秉奇父善克,公兆父节,俱以家传太极拳著名,同时有族人陈继夏善肘,陈敬柏善靠,盖自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后,经三、四传至十二、_十三世,名手辈出,王宗岳处于陈氏太极拳家鼎盛时期,较易得其理法。惟王宗岳从何人习得太极拳,以及所传何人,今已不可考。
王宗岳的太极拳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长拳、十三势解各一篇,修订陈氏旧有《打手歌》一首六句。
武式太极拳创造人武禹襄之兄武澄清于1852年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时,于盐店得其拳谱。
王宗岳太极拳论文的哲学观点,吸取了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出版于江西的《周子全书》,这是一部世纪至18世纪时人阐发周敦颐(1017~1073年)哲学“太极图说”的结集。《太极拳论》中“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等句,是来源于《周子全书》中“无极而太极”“太极生阴阳”“无过不及”“不偏不倚”“阳主动而阴主合,故阳日变而阴日合”“阴阳不相离,又有相须相互之妙”等句的。末句为胡熙(~1736年)语。根据胡熙卒年和《周子全书》出版期,可以确定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作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以后。
王宗岳得太极拳、长拳一百零八势及推手之传,这从他所写的《太极拳论》《打手歌》及“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等句中可以看出。
过去某些太极拳书,误以王宗岳为明代内家拳家关中王宗为一人,并有附会王宗岳传蒋发之说。蒋发为明末清初太极拳创造人陈王廷之仆,距王宗岳约百年。至于张三丰传王宗岳之说,《明克》及《太和山(武当山)志》都只字未提及张三丰会武术,何况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与王宗岳相去约400年,妄加牵连,不值一驳。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解》以太极两仪立说,《长拳解》以五行八卦立说,枪法则以阴符立说。阴,暗也;符,合也。阴符者,“静处为阴动则符”也;阴符枪诀主张阴阳、刚柔、虚实互用,粘随不脱,如蛇缠物,与太极四粘枪的缠绕粘随相一致。
太极拳的发展
一、杨式太极拳的广泛开展在一百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医疗、体育游戏和竞赛三个方面平行发展。
特别在陈氏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转折点。太极拳传至永年、北京后,传播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