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太极拳的发展上,应该说是一件大事:之前,太极拳久处于河南温县一隅之地,由于外传杨露禅,他传授其拳于北京,遂使太极拳之名由点到面,形成弥漫到全国的普及基础,这是杨露禅对于太极拳普及的重大贡献,特别在医疗保健方面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是当前开展太极拳运动的主流。
随着目的、任务的改变,太极拳学派有继承,又有创造,派中衍派,流上分流,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成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练习的一项体育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武术遗产的研究、整理和推广,把太极拳作为重点武术项目来推行,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方面。由于疗效显著,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并出版了多种介绍太极拳流派的图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太极拳的作用正在扩大。1956年8月1日,原国家体委编印的《简化太极拳》,是根据杨式拳架编成的。从原来34个不同姿势中选取了20个姿势,删去了繁难的和重复的动作,从原来81个动作中简化为四组24个动作。原来杨氏太极拳,(以杨澄甫为标准)练完一套需时8分钟左右,后来逐渐延长到15~20分钟。而简化太极拳只需5~8分钟就可以练完。编排次序由简人繁,循序渐进,使学习者易学、易练、易记。除了编印发行《简化太极拳》的小册子和挂图供人们按图自学外,还拍摄成讲解示范的录像带,这样就为太极拳的普及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太极拳为人民健康事业继续作出贡献的同时,太极拳各流派都有相应发展的必要,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各流派的相应发展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技术,提高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普及和指导普及,进一步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作出贡献。
各式太极拳都是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因而继承和学习这些经验,吸取其精华,正是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的重要一环,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学练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的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
在国外,太极拳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还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
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正在对太极拳进行研究。通过对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和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二、陈式太极拳后来居上现在世界有多少人在练太极拳?世界上有多少个太极拳组织?没有人能作出一个详尽的统计,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据统计,全世界学练太极拳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也说明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太极拳自面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太极拳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广泛流传的五大太极拳流派,其他还有太极五星锤、八卦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和郝式太极拳等等,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自1978年11月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以来,太极拳发展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30年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真正是“太极逢盛世,阔步走天下”。
在目前流行的几大太极拳流派中,陈式太极拳是最古老的一种,从陈式太极拳繁衍出了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在杨式太极拳等流派广泛流传的时候,陈式太极拳却还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中,不为人们所认识。
世纪80年代之前,陈式太极拳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等地流传,传人较少。80年代后,随着中国武术热潮的到来,陈式太极拳的健身、技击、修身养性等价值很快被人们认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陈式太极拳迅速传遍世界,其强大的魅力征服了各个国家的人们,其影响力直追流传最为广泛的杨式太极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近30年的传播中,陈式太极拳以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和北京为中心,向全国以至全世界传播。北京是太极拳的兴旺地,当年陈发科和陈照奎父子培养了大批弟子,80年代他们成立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陈发科的弟子田秀臣、雷慕尼等为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建立和普及陈式太极拳做了大量的工作。
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冯志强先生多次出国传授陈式太极拳,足迹遍布美国、东南亚和欧洲,教授了许多弟子。随后,陈式太极拳在其他地区的传播也开始广泛起来。如山东洪均生先生及其弟子在山东的传播;河北秦皇岛市的李经梧,为一代太极拳名家,对陈式太极拳的传播功不可没;石家庄的马虹先生,师承陈照奎,著书立说,在河北传播陈式太极拳;郑州的张志俊先生也培养了大批弟子……饮水思源。当中国的太极拳风靡世界后,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就成了各国太极拳爱好者朝圣的圣地。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重要传播者陈照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教授了大批弟子。80年代后,陈家沟的太极拳师们打破了过去“拳不外传”的祖训,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国传播陈式太极拳。短短的几年时间,陈家沟涌现出了许多太极拳名师,如“四大金刚”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等,如今,他们已是“桃李满天下”。
作为武术之乡的温县,太极拳学校也应运而生,仅陈家沟就有太极拳学校20多所,吸引着中外武术爱好者纷至沓来。美国的金太阳曾经到温县拜陈庆州为师学习太极拳,一学就是数年,成为一时佳话。
除了走出去传播太极拳、办太极拳学校教授太极拳外,温县人还利用陈式太极拳这个无形的资源,举办国际太极拳年会,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1992年至1998年,温县连续举办了5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英、美、日和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人前来学习,两万多人来访,太极拳热潮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外陈式太极拳团体组织已达150多个。从2000年开始,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升格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已经举办了两届,规模空前。年会期间,焦作市的宾馆已经人满为患。2005年8月在焦作市又成功举办了一届太极拳年会。
在推广太极拳上,温县更是不遗余力。他们将太极拳定为全县中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全县13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太极拳辅导站,有固定的训练场所和拳师的教拳点54个。全县37万人参加练拳习武活动的达10万多人。
陈式太极拳,这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21世纪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太极拳的五大流派及其特点
一、陈式太极拳
(一)创始人陈王廷陈式太极拳始创于陈王廷。陈王廷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曾在山东扫荡群匪,贼闻名不敢逼近。因当时社会动荡,久不得志,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家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极具独特风格。陈王廷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运作,同导引、吐纳结合起来,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成为“内外合一”的内功拳。他又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合经络学说原理,创编了缠绕、螺旋运动方式的太极拳套路。
自古以来,踢、打、摔、拿、跌是我国武术的五大主要技击法。由于这五种技击法实践时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宝贵经验,也由于实践不足,技击水平很难得到提高,鉴于此,陈王廷创造了推手方法。这种方法伤害性较轻,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的练习方法。
陈王廷拳理是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总结和吸取明代民间武术经验而创立的。它包括缠绕螺旋、柔中寓刚,避实击虚,顺应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以意行气,劲由内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因敌变化等特点,如《拳经总歌》开头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就是指在练习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练习反应的灵敏性,逐步达到“牵动四两拨千斤”的高级境界。
(二)陈式太极拳的特点第一路的点是:以柔为主,由松入柔,柔中寓刚;行气运劲,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质量唯柔软是求,柔软是化劲的基础,运用柔软以迎刚,可以化刚为乌有。初期练习力求缓徐,揣摩行气运劲,全身内外,一动全动,处处保持平衡而不失其势,练成随遇平衡的技能。缠丝劲是粘化、牵动、进逼的核心,缠绕圆转,功深后能达到即化即打,依着何处便从何处击去的技术。发劲的运用,原则上是没有牵动则不发。缠丝劲的锻炼,能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稳而又灵活善变的内劲。陈鑫曾说:
“一举动,轻重,刚柔俱发。”可以说,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缠丝劲为灵魂,以内劲为统驭,这是太极拳推手时具有威慑力量的基本条件。第一路是以身领手的动作为主,足随手运,动分(离心力)静合(向心力),不断变化,不断调和。技击性战略原则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运动量可以调节,架子分高、中、低三种,可以分别达到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学习技击的目的。
第二路(炮捶)的特点是:从松柔人手,刚中寓柔,以刚发为主。行气运劲,以缠丝劲锻炼为主,而刚发的动作较多。质量以刚强是求,刚强是克制柔弱之道,而至刚亦能克刚,故以刚中有柔为克柔胜刚之道。
刚遇刚则刚坏,柔遇刚则刚折,隙匾乃见。是为我顺人背之关键。动作以迅速占势占先。由迅速得以遇隙即击不失其机,所谓“知机其神”。第二路有“蹿蹦跳跃,腾挪闪展”的动作,又多发劲、震足,故迅速疾快,一般约3分钟练完一套拳。由于速度快,爆发力强,原来不适宜于年老病弱者练习。近代改进了教学方法后,对一般学习者,从松柔入手,以用意贯劲,代替发劲、震足,速度稍放慢而又快慢相间,所以不只是青少年喜爱习练,即使老年爱好武技者也能适应。
这两套拳都是从松柔人手,积柔成刚,刚柔相济。从慢到快,快后复慢,而又都是快慢相间,所以能适应推手时的急应缓随,都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劲为统驭:勾其共同特点。但一路是在中气贯足下的基础上,体现出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点:而二路(炮捶)则在中气贯足下的基础上,体现出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蹿蹦跳跃、腾挪闪展的动作比第一路多,速度比第一路快。因此,二路的刚、快、脆可与第一路的柔、缓、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早先,河南温县陈家沟著名拳家都是兼擅二路。凡欲练二路者,必须先有练三年第一路太极拳的基础,方许学它。当前,爱好学习陈式太极拳者,特别是青少年对第二路更为喜爱。
二、杨式太极拳
(一)创始人杨露禅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故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时,清朝的很多王公贵族都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露禅有两子,杨班侯和杨健侯,他们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实战中下手较狠,多次与人交手将对方打残打伤,因此承父“杨无敌”之称号,在北京名噪一时,客观上为太极拳树立了威名并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迅速普及和传播。但也因其性格偏执,极少授徒,所以传承者很少。健侯性格温和,更注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
杨式太极拳第二三代传人杨澄甫,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他幼年受其父健侯的教诲,青年时代更是勤奋钻研,寒暑苦练,洞察妙悟,功夫日深。他的拳术外柔内刚,引人发人,功夫独到。他的拳势“先求大开大展,后则紧凑严密”。以他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终将太极拳这一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成为一代宗师。今天,杨式太极拳流传于世界各地,与杨澄甫先生胸襟广阔,悉心授徒是分不开的。
(二)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立身中正安舒:对于身法,太极拳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和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出“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地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口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生先生在自家客厅挂着一副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必须到位。上下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是“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舒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