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2884500000006

第6章 太极拳基本理论及发展(5)

太极拳讲求从“柔”人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柔属阴,隐之不显,是保身之道。天下柔之莫过于水,水性宽容,水性荡之,威力无比。修炼太极拳时,起初让人去硬求柔。性情暴躁的人,通过习拳可易性,可戒急躁,可求稳重。习拳之人,从第一天起就应当去理解太极拳“柔”的内涵。

太极拳强调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的过程中,逐渐步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老子言)的境界。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至刚者莫过于金石,但滴水可穿金石。水为成就自己的阳刚之美,在自己力量微弱时,碰到坚硬的石崖与障碍物,它绕道而行,“抗之不及可避及”。所以为人处世应仿“几于水”之道。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成就了自己的大。

由此可以想到,要想处到在别人的前面,必须把自己摆在别人的后面;要想处在别人的上位,自己要先谦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拥护、爱戴,才能够真正地处在人前,处在人上。为人处世应仿效水任其成形,随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韩愈《劝学》中说“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代圣贤孔子曾深有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太极拳练到刚柔相济、五阴并五阳的太极境界时,才知道什么叫“得意”,到“得意”时,具体的一招一式,不必拘泥于古,是“忘形”的阶段,实质上“得意忘形”是太极拳功夫境界最形象的直观表达与感受。老子说“大道无形”“大道似水”,懂了水性,也就掌握了“柔”性。正确理解了“柔”性的内涵与外延,便把握了做人的准则与处世哲学。

可以从太极拳修炼的“炼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分析老子“宠辱不惊”的处世哲学。

什么是宠辱不惊?老子说:“宠者,尊荣;辱者,耻辱及身。”怎样正确面对宠辱不惊呢?其实我们每天修炼的太极拳已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陈鑫说:“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太极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阴(柔)阳(刚)互变,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如太极图所示黑为阴(柔),白为阳(刚),黑白环依,相抱不离。白鱼黑眼谓“阳中有阴”“刚中寓柔”,黑鱼白眼谓“阴中有阳”“柔中寓刚”。由下而上看这幅图,白黑两色里白色逐渐多,黑色则逐渐减少。而且此增一,彼则减一;彼减一,此则增一。中国哲学中称此为“阴阳消长”。由下沿顺时针方向看,白色由无到有,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黑色;黑色又由少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白色。如此体现出物极必反、循环交替的状态。古人认为,阴阳两者相互不离、相互消长、相互转化而产生了万物,万物中都包含此理。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应当遵循这一规律,看透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对人、对事处之泰然,才能宠辱不惊。

大成若缺、月满则亏,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事物发展到尽善至美时,要特别注意“物极必反”的规律。假如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时,还要明理,以保身。每个人都有高峰点和低谷点,文王曾成阶下囚,韩信曾受胯下辱,关键是要善待人生顺境和逆境,以拳悟理,以理指导人生道路,做到“宠辱不惊”。

无数太极拳爱好者从太极拳修炼的高层次功夫“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中体验出了孔子中庸之道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世间万物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就手而言,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就人而言,男人属阳,女人属阴;就昼夜而言,白天为阳,夜晚属阴;就拳术而言,开为阳主刚,合为阴主柔;呼为阳,吸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中国的太极拳术国粹,让外国人神魂颠倒,魂牵梦绕,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扎根中国一学多年的大有人在。可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学练太极拳是老人们退休无事时才干的事情,多么可悲。

太极拳的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哲理反映在生活中,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观点,好事情中有坏事,坏事情中有好事情。遇事时,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只看表面。

太极拳的“彼不动己不动,彼既动,己才动”,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舍己从人的技击符合儒家“厚德载物”的谦让美德。

太极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国人民谦让的美德,在克敌御辱时,不主张主动出手,你不动,我不动;你既动,我才动。你不打我,我绝不打你;你既扣‘我,我就根据你打我的轻重快慢,反作用于你。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是天地的精华,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人的精神应兼容天地的德行。两千多年前的《周易·象传》就已总结性的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精神。

古时代,拳艺高超的大师们与人交手时,总要让人三招才出手,这种风度不是一时养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炼,拳艺炉火纯青时才能做到舍己从人。既能成全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有让对方心服口服。诸葛亮能“七擒七纵”孟获,就是采用精湛的战术,在收孟获的心。这种美德往往与能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人们在形容高深功夫的大师们时,常用“德艺双馨”四字。

如果把太极拳的这种谦让美德用在生活中,那社会就是另外一个样。领导能谦让员工,有可能凝聚力会更大,把事业发展得更好;夫妻之间能相互谦让,将会避免很多舌齿之争,使家庭和睦,家和、人和、万事和;朋友之间能谦让,将会赢得更多的朋友,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失意的刘备,正是在关羽、张飞的帮助下,成三国蜀主的。谦让是一种“德”,德可聚无形的力量,可化干戈为玉帛,可使乞丐成帝王,使一败涂地的人们东山再起……总之,“谦让”“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所以选择名师的标准是看这位师的德如何。德高功自高,德高艺自高,德与艺是相辅相成的。有“厚德载物”这种修养的人,可以与人友善,淳厚处世;有这种修养的人,具备宽容万物的气度,这正是“厚德载物”德性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四点所述,可以看出太极拳根于礼仪之邦,源于道家、儒家、医学、武术等传统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不能只把它看成拳术,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拳技只是它的皮肉,内含的太极文化是它的灵魂。所以经常修炼太极拳,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常修炼太极拳,可悟太极之理,有助于人们把握辉煌人生。太极拳与美学的关系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束美丽的而绚烂的花朵,是在京城及世界各地流传最广的中华拳种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经过几代人不辍地潜心演练,中华文化更赋予了它无比深邃的文化内涵,使得太极拳在诸多拳种中像一棵粗壮的大树,高耸而挺拔,根深而叶茂。不但经年不衰,近年来反而焕发出无限蓬勃的生机。

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的趣味、它的哲理、它的深邃只要身体力行去接触它,便会迷恋而忘返,被它的精神所感悟,被它的奥妙所折服,被它的美所倾倒,穷毕生之力去追求、去品味。

太极拳是圆的艺术。以圆为美,是太极拳演练的根本。它的每一招式、每一动作处处展示了圆的美妙。步法的进退,手臂的舒张与旋转,身体的起伏与折叠,眼神的收束与放出无一不处在圆的延伸与轨迹中。而这种运动又是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中进行。腰走小圆,四肢走大圆。内圆带外圆,外圆呼应内圆。形体的运动在二维、三维中去完成,而意念却在i维、四维之外去发展。记得古希腊美学家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著名观点:“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无独有偶,在太极拳艺术中,习练者与观赏者都会看到以圆为美的情形。不过,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的以圆为美,主要是从纯形式方面考虑的,看到的是球形的美、圆形的美;而太极拳的以圆为美,其内涵远比这丰富的多。

太极拳的典籍中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圆”是一种“美”的概念。在师承之学中“圆”也并非解释为简单地轨迹运动。中国的武术受儒、道、释三家影响颇深。我国古代历来有“圆”以圆满、圆通为美之说,移于技艺,又有“理”(内容)圆而美、“技”(形式)圆而美之分。先理而后技,先占理而后得势这也是武术各门派不约而俗成的东西。

清朝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中曾这样诠释“理圆”:“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所谓’圆‘者,非专讲格调也,一在理,一在气。理何以圆?文以载道,或大悖于理,或微碍于理,便于理不圆。”何氏虽论述的是书法,然而,技类旁通,武术也是如此。这种“理圆”正是一种古代的美学观。“技圆”而美,指的是艺术技巧上达到的一种圆满无缺的境界。明代徐上瀛《琴谱》中所言:“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弹:琴指法),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少不多,以至恰好,谓之圆。吟猱之巨细缓急,具有圆音。不足,则音亏缺;太过,则音支离,皆为不美…一天然之妙,犹若水滴荷心,不能定拟。神哉圆乎!”

这里的“圆”指的是艺术上达到的一种出神入化的“圆满”“圆通”境界。太极拳处处以圆为理念,心中一太极,宇宙一太极。天人相应,浮想联翩,出拳动足,站桩走架都在接拳应招情理之中。无太过,无不及,撑抱圆满,绵绵不断。习练时,不论招式多寡,或动或静都会生动之极,练者会感到神游物外的畅快与肃穆。观者也会立时觉得自己纯净了起来,心如流水滤过,过滤出宁馨、明洁、淡泊来,并从淡泊处升出一种五光十色的精彩。

太极拳以圆为精华,不是为圆而圆的,其中充满了哲理和科学。中脊为中心,蹬腿、转腰、送胯、出拳一气呵成。拳正在自身圆的切线上击出。力猛而速急,符合现代力学规律。对方击来,手旋接住,转腰化解,恰似在身圆的切线上化开,或借力击出,确是省时省力,巧使适宜。

然而,太极拳中之“圆”绝非一日可悟得,也非刻意可求。须名师指点,日日苦功,方可远离“皮相之圆”,步入高境界的圆活之美。

用意不用力,筋韧而骨强。中国古代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视为最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一切艺术的最高审美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中国古代美学家十分重视意念的功用。在中国古代,意念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生理学概念,古代艺术对于意念的重视都在于通过“用意”而达到“物化”的境界。

太极拳在演练中十分重视意念的核心作用。当然,这要结合习练者入门的时间长短,功力的大小,悟性的高低来施加不同深度的意念。初入此门的人,老师往往先叫其虚下心来,排除杂念,用一些简单的意念。

如抱住一塑料包裹的球体(实物感)练习太极拳。再后来,习练者做按掌时,须用眼力随动作表达出对方被按出、抛起、跌落的过程。待有功底时,事物变为虚像,习练者动或不动用意念都能有一种搅起周围空气,自身在其中无限膨胀壮大无比的感觉。

意念的由繁到简,由实到虚,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功力的深化,不断地去雕琢完善的。这中间的演练过程与其说是有意无意地肢体行为,不如说是心灵行为的幻觉。表现出的那种平静、单纯、简洁和凝练,是一种高度的自信之感,是中国古代美学家认为最高的审美境界。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用意不用力,是习练太极拳的原则。其所述的“力”是泛指人们的拙力,即生活生产所用的本力。而其“意”,当为“假境识真”的美学观念。这种意念所激起的欲望,是一种无法衡量的力量。

意念施用时,会感到一种深沉内在的快乐。一个拳术家在施用意念时,是不应当按照本来的面目看事物的,而应当看得更丰满、更单纯、更强健。为此,在他们自己的拳术艺术中总会感到一种朝气与春意,有一种长住的满足。这是一种只有习练太极拳者才能感到的伟大的静穆,使你的情操得到陶冶。

当然,这种意念的运用是对于自然状态的寓意,做符合太极拳理的意念追求。而不是忤物违意,强施小巧,也不是像老庄那样不要人巧的“自然”论。正如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所言:“若人富天巧,春风入毫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一词(Katharsis),中国学者就有两种译法,一译为“陶冶”;一译为“净化”。太极拳正是有这样一种推崇自然格调的审美兴趣,使人们得到陶冶,得到净化,从而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自得。

拳理的奥妙在于变化,变就是生成。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太极拳之大法所在。发展、向上、变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世代文明的陶冶(净化)而逐渐形成的最重要的审美观念。少女为什么美?奥妙就在于“变”。变就是生成,就是充实美满,美是新鲜的、向上的和充满朝气的,所以少女的美都是说不尽的。

中国人论艺,经常说要“穷神达化”“出神入化”。尤其是“出神入化”,似乎已经成了审美鉴赏中的常用成语,《辞海》对“出神入化”的解释是:“形容技艺达到神妙的境界。”

深受中国古代美学影响的太极拳文化深不可测。当人们每每演练太极拳时,都会感到有一种梦的景观,有一种深沉内在的快乐

一、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影响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有杂念,也就是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他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其次,练习动作需要“完整一体”,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不散,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某些动作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与平衡能力,因此要求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间接的训练作用,从而达到强化调节大脑的目的。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以适应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