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亲子教育万事通
2913400000009

第9章 婴儿期的亲子教肓(5)

手脚在接触床、地面等物体中得到刺激和锻炼,加速其触觉功能的发展。由于爬行,婴儿活动的空间扩大了,接受到的刺激也增多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把外界的信息不断传送到大脑,大脑对各种信息加以整合,这样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爬行是促进婴儿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让婴儿爬行得越早、越…多,越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另外,爬行还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到了七八个月时,在俯卧的基础上用玩具逗引,鼓励婴儿向前爬。不会爬的可以给宝宝一点推力,如用手掌托住宝宝的脚心,帮助宝宝踏着使身体前进。母亲也可把玩具放在前面不远处,让宝宝爬着去拿。如果玩具是一个皮球,婴儿的小手拿不住,球会向前滚动,这样可训练婴儿不断地向前爬行。

婴儿刚开始俯卧和爬行时,父母要注意不要把他们放在太软的席梦思床、被窝或沙发上进行,因为他们手臂力量还不够,一不小心可能会造成窒息。当然对太小的婴儿也不要让他们在太硬的地面上爬行,因为同样由于力量不够容易造成孩子身体上的伤害。

如何训练婴儿的坐和站立

婴儿出生后由于生理发育还不完善,所以躺着的时间居多。但是随着生理上的不断成熟,宝宝能逐渐学会各种姿势,比如坐和站立。一般婴儿要到6个月大时才能独立地坐起来,但如借助于物体如被子,婴儿则在4个月大时就能坐了,当然持续时间很短。而站立要晚一些,大概在9-10个月后,婴儿能扶着家具或靠着墙壁站立,到11个月时不需要任何物体的倚靠而能单独站立。

坐和站立的姿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直立不仅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且也使生理上的一些器官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语言器官,因而只有人才能有语言。

动作的发展有许多方面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得到改善的,坐和站立同样如此。但动作的训练又必须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展开,如果不顾身体是否成熟而一味地强调训练的作用,过早地加以训练不仅不能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反而会导致发展的偏差。在有了一定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进行动作的训练,如从4个月起家长可以经常让婴儿靠着被子坐,尽管一开始婴儿可能坐不住,但要反复让宝宝练习,直到能自己靠着被子坐着不倒下。再大一点,父母可把婴儿扶坐在自己的腿上,一只手或者两只手短暂放开,不断训练宝宝能不倚不靠地坐,以此训练宝宝的平衡感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从八九个月起父母可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宝宝靠墙站立。刚开始时手稍使点劲,以增强婴儿的下肢感,然后扶着婴儿的腋下,把宝宝轻轻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这样反复几次,以增加婴儿双脚踩地的意识。虽然这时婴儿由于腰板不直,站立还不稳,但父母仍要坚持训练。当婴儿能站稳片刻,成人要逐步松手,让宝宝扶墙站立。当宝宝能自己手扶墙壁独自站立了,就要开始训练宝宝摆脱支撑物,比如可以用一个玩具逗引宝宝来拿,这样宝宝的一只手暂时脱离支撑物。

以此方法使婴儿能独立站立而不需任何倚靠。

婴儿何时能自己行走

站立是婴儿行走的基础。当他们能扶着墙壁或其他支撑物站立时,脚就会反射性地迈步,他们先是横着走,腿向侧面跨出。最初婴儿因为需要双手扶着墙壁才能站稳,所以宝宝是面对墙壁,然后横向跨步,一步一步地走。后来只需要一只手扶墙了,这时脸就不需面对墙壁,于是逐渐学会向前迈步。一般婴儿到周岁以后就能独立行走。

直接的行走训练不能太早进行,因为在婴儿生理发育还没有成熟时,训练是无效的、浪费的,且对健康不利。但间接的行走训练则可以很早就进行。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可以利用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里所具有的先天性行走反射来进行间接的行走训练。如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宝宝脚底接触平面,这时婴儿的两脚会轮流踩踏平面。从出生后的第2周起每天训练4次,每次3分钟。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这些婴儿以后在10-12个月时就能独立行走了,比一般儿童能行走的年龄4个月提早了2-4个月。

直接的行走训练可以从婴儿10-11个月起进行。因为婴儿在这个时候能自行站立,并开始学习迈步。母亲可牵着宝宝的一只手,或让宝宝自己推着小车向前走。再大一点,可以教宝宝自行往前走,比如在前面放着一个婴儿想要的食物或玩具,要想拿只有自己向前走。

婴儿能自己行走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随着自己能行走,视野大大拓展,接受到的刺激量成倍增长,对于促进大脑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婴儿的语言能力训练

心理学家对儿童语言的研究发现,婴儿语言发展有3个重要的时期。出生2-3个月起开始发一些简单的音,主要是韵母。4-5个月后能发连续的音,

如“ba-ba”、“ma-ma”、“na-na”等。9个月后能听懂个别的词,并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个词。

婴儿从2-3个月起在情绪好的时候开始“说话”了。最初这种发音是很含糊的,听上去也不是十分准确,而且多半时断时续。再大一点,发音逐渐清晰,接近成人的语音。此时父母可对孩子的语音作一些有意识的训练。首先,当婴儿自发地产生某些语音时,如发出“ba-ba”的音时,父母也模仿这组音,过一会儿,又听到婴儿发出相同的音。这种相互模仿的“游戏”有益于发展婴儿的模仿能力、语言听力和发音能力。同时婴儿从父母的反馈中体会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从而也激发了进一步发音的兴趣。其次!当婴儿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音时!父母最好以清晰的音来替代!给婴儿提供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使他们的发音逐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发几个简单的音让婴儿听,以鼓励宝宝去模仿。当然这些音最好是婴儿在喃语阶段能够发的,过于复杂的发音,婴儿就不能模仿了。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父母一定要面对着婴儿,让宝宝看清你的脸部,因为宝宝不仅在听你的发音,而且还要看着你的嘴,观察嘴唇的动作。

对婴儿的语音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开始。最初让他们学习模仿一些最简单的单音节的音,如“a-a”、“u-u”、“o-o”,让宝宝轮换着进行练习,让宝宝学习变换发音器官。随后练习稍难一点的音,如“ba-ba”、“ma-ma”。再后练习更难一些的。这样按部就班、从易至难,有利于婴儿的模仿。

婴儿模仿会了这些单独的音节后,父母就要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简单的词的发音让宝宝模仿,如“爸爸”、“妈妈”、“电灯”。当婴儿想要某个玩具,但自己又拿不到,宝宝会一边伸手去够,一边用手势和叫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时成人不要马上拿给宝宝,而可以说:“你要什么?要小狗吗?说“小狗/”有的母亲对于孩子的需要太过于敏感,往往孩子还没有说出,妈妈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和情景中已经知道了宝宝要什么。并马上给予满足。这样孩子会缺少表达需要的机会。

久而久之可能会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正确的作法是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要求,哪怕说得不对也没有关系。有时婴儿一时。得不到满足会哭,有的母亲就心疼了,于是不等孩子开口就把东西拿给宝宝了,其实孩子短暂的哭不会产生什么消极的影响。

训练婴儿理解语言的注意事顶

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不断听到成人的语言,这些话语印入宝宝的小脑袋,并在那儿得到了加工。儿童学会语言有一部分是直接通过模仿而来的,宝宝把所听到的话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因而成人平时在与宝宝讲话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因为你的话可能直接成为孩子的语言。应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这样使儿童在语言发展的初期就占领一个制高点,也避免了以后入园或入学后重新学习普通话。

父母亲在与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儿语。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出现单音节重叠的现象,即“灯灯”“饭饭”、“狗狗”等,有的父母在交谈时特意降低自己的语言水平,也去模仿儿童的这种语言,以为这样更能与孩子交往,其实这没有必要,尤其是当孩子已经开始说话时,更不能说这样的话,因为过多地使用这种语言会妨碍儿童掌握人类丰富多彩的口语词汇和规范的语法,使孩子的语言水平长期停留在幼稚的阶段。成人刚开始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语句与孩子交流,以后逐渐复杂,这样成人的语言始终高于孩子现有的水平,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目标,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语言能力。

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发出一些错误的语音,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有的父母觉得很好玩,也跟着说,如把“老师”发成“老西”,把“吃饭”说成“七饭”等。要知道成人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或成人之间在孩子面前说的话都是对他们的一次语音训练,是一种强化。所以即使是对还不太会说话、不太懂事的婴儿,说话也要尽可能使用规范、完整的语言,否则一旦让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语音,以后可能要费好大精力才能得到纠正。

训练婴儿理解语言最好结合一些动作,在说出某个词的同时伴随相应的动作,这样经过了多次的重复后能使孩子在大脑中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以后只要一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知道其意义了。比如教孩子理解“再见”时,成人在说的同时,还必须做招手再见的动作,妈妈还可以拿着孩子的手,教宝宝招手。这样招手的动作和“再见”这个词在大脑中就建立了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只要说“再见”,孩子就理解了,宝宝就会招手示意。动作对婴儿理解语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父母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可边做边对孩子说,比如喂奶前对宝宝说:喝牛奶啦……把嘴张开……乖……”这些话在喂奶时常常重复,婴儿就慢慢地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在给婴儿穿衣服、换尿布、抱宝宝等时候也可以说些相应的话。这时的语言要简短,如果一下子说得太多,超出了婴儿的能力之外,就起不到语言训练的作用。成人在所有针对婴儿的活动时都能一边做一边对他们说些什么,持之以恒定会收到促进语言发展的效果。

儿童的语言就是这样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学会的。因而听到的机会越多,就越早、越好地学会了语言。

人内宝宝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宝宝最早出现的智能,是最先被敏感的父母发现的智能。在婴儿出生之后,如果在睡前播放以前听熟了的胎教音乐,宝宝就能很快入睡,容易养成良好的昼夜作息规律。

给宝宝洗澡时播放欢快嬉笑的乐曲,同宝宝逗乐时播放欢快游戏的歌曲。带宝宝逛公园时,播放歌颂春天的歌曲,看到孩子们跳舞就播放舞曲,使宝宝有多种视听同时出现的感受,以丰富情景与首乐的联系。

在给宝宝做被动操时,每次做某一段体操就播放同一段音乐,使宝宝记住放哪一段音乐要动手,哪一段音乐要动脚,哪一段音乐要趴下抬起头来等。逐渐的,宝宝听到某一段音乐时就会动一动手,再听另一段音乐时就会动一动脚,由被动操慢慢变成听音乐的主动体操。

在宝宝高兴时,把宝宝发出的声音录下来,反复播放,就会使宝宝多发音。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声音,如水龙头冲水的声音、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猫叫和狗叫声等,可以录下来再次播放,并让宝宝模仿。

宝宝喜欢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如花铃棒、小铃铛、八音盒、能发声的不倒翁、小兔子打鼓、音乐旋转盘等音响玩具,尤其喜欢自动播放儿童歌曲的八音盒,宝宝自己会努力学会操纵它,让它随时给自己播放音乐,使自己熟悉这些音乐。

家庭中要有固定的听古典音乐时间,每天10-15分钟,可选择简短、明快、安详的音乐。

大人抱着宝宝按着节拍做律动或者跳舞,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带着快乐的表情随着音乐转来转去,有节奏的身体起伏扩展了音乐的效果,使宝宝犹如腾云驾雾,在轻飘飘的乐声中荡漾,既增进亲子感情,也培育了宝宝欣赏音乐的爱好,是家庭中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如果父母同时参加,宝宝在两人之间按着音乐传递,则更能共享天伦之乐。

在欣赏音乐时,宝宝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摇动身体,或者动手踢脚,带着快乐的表情来应和,刚开始不见得与音乐合拍,只是表示心情快乐而已。大人可经常拉着宝宝的手或脚,按着节拍活动,逐渐使宝宝的活动合拍。

在学会叫爸爸妈妈之前,宝宝就已经会咿呀地唱歌了。如果东西掉到地上,宝宝跟着说“咚,咚”,听到小鸟的叫声,自己也会“叽叽喳喳”可以把宝宝发出的声音录下来反复播放,大人同宝宝一起唱,鼓励宝宝再发出声音,使宝宝的声音持续得更长些。把这些资料保留起来,成为宝宝唱歌的记录,以后再听也会很有趣。

节奏、旋律和欣赏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这三者都可以在1岁之前有所表示,细心的家长可以觉察,尽可能留下记录,作为以后音乐能力发展的参照。

婴儿智力发展的飞跃

荷兰心理学家经多年研究观察发现,1岁内婴儿的智力发展有8次飞跃!每次飞跃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而且在开始出现变化时婴儿总有几天或几周表现得不安宁。如果父母能掌握时机,理解和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会更快、更容易地度过这些阶段,对今后的智力发育大有裨益。

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开始工作

婴儿在第5周左右出现器官的迅速成熟过程,变化最明显,婴儿在哭的时候第一次流泪,他也更多地微笑表示高兴,更经常地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会作出明显的反应。婴儿对环境的兴趣变得大多了。

第二次:开始观察周围环境

婴儿在第8周左右发现周围环境是不统一的,而且是由活动的具体东西组成的(例如自己的手)。这么多的新印象起初会引起恐惧,同母亲接触最有助于消除这种恐惧感。

第三次:发现动作

婴儿在第12周左右会认识活动的过程。他自己的动作也不那么死板了,而且受到了控制。他会发出尖叫,格格地笑,兴奋地牙牙学语。

第四次:抓住一切

到第19周时,婴儿会抓东西,会转动和翻动东西,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这时他对一切都要研究——用手摸,或者干脆往嘴里放。

第五次:研究事物之间的关联

在第26周左右,婴儿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例如揿按钮与放音乐之间的关系。他开始能区分物品的位置与距离,如里外远近,最喜欢的游戏是把东西拿进拿出,把什么都弄得乱七八糟。

第六次:许多东西都很相似

婴儿在第37周时开始对东西和经历进行分类,从而开始像成人那样思维。

第七次:一切都按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