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认为,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又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因为从企业内部来看,领导者的特质、核心价值观、员工队伍的特点等都是重要的变量;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政府制定的规则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比如上面例子中提到的瑞典公司的员工,他们之所以一开始就参与其中,这既与瑞典的民族文化有关,也与瑞典公司的做事风格有关;而美国人喜欢尝试,喜欢自由的工作氛围;英国人则相对谨慎,工作起来有点小心翼翼。
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哪类企业,完善的企业文化管理,都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力。众所周知的IBM公司就是一家有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的公司。这些原则和信念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们却构成了IBM特有的企业文化。
IBM公司在全球拥有40多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了500亿美元。它的创立者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就设立了“行为准则”。他希望公司能够财源滚滚。因此,他把这些期望写了出来,作为公司的基石,任何为他工作的人,都要明白公司的要求是什么。
老托马斯·沃森的信条在他儿子小托马斯·沃森时代得以发扬光大。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总裁,他将父亲规定的“行为准则”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在这些“行为准则”里,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尊重个人;
第二、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第三、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公司的任何一次行动都得直接受这三条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慢慢成为了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它比技术革新、市场营销技巧贡献的力量更大。在企业运营中,任何处于主管职位的人都要深谙公司的企业文化,而且要一再重复,使员工明白,企业文化是多么重要。在企业文化的带动和指引下,IBM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国内,将企业文化视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海尔集团。海尔集团的什么都可以复制,惟有海尔文化是难以复制的。凭着企业文化的不断提升,海尔集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就很难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依靠各种政策来引导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则会让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的斗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这足以胜过任何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会更持久。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不断进步,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就是把企业各类人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竞争力的无形推手,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
4.塑造一个“绝妙”愿景
新东方整个系统的总收入,我希望在2008年达到30亿,今年能够达到5亿左右。为什么要把这个具体数字告诉大家?就是要让员工知道在新东方干是有前途的,这个前途不是虚无飘渺的空幻,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只有通过这个目标的实施,我们每一个在座的人才会有实际利益的实现。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企业管理上,如果缺乏长远目标或是目标不明确,企业的经营运作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这样就分散了企业团队的凝聚力,而且管理者也很难将各部门的行动协调一致。正是如此,管理者要懂得为大家塑造一个美好的愿景,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斗志,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让我们看看那些世界级企业如何描绘他们的愿景: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玫琳凯公司:给女性无限的机会。
苹果公司: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腾讯公司: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AT&T公司:建立全球电话服务网。
华为公司: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迪斯尼公: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索尼公司: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
可见,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愿景。所谓愿景,其实就是企业上下一致,努力实现的目标。
威尔·罗杰斯说,人们应当设立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而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高而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只不过是美丽的肥皂泡,终究是要消灭的。这样的目标给人以挫败感。例如一位大学生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大学一年级赚十万元钱,一部分作为学费,一部分给家里,一部分用于恋爱消费,还有一部分用于买电脑。这个目标虽然是清晰量化,也有完成期限,但是不可实现的。一个好的目标应当是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可能达到的。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一个好的目标应当是高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是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最佳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设立同样不能脱离外部条件。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成功总是由社会来评价。社会需要什么?供给情况怎么样?某个社会领域中资源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设立目标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前进入到一个无竞争的领地与鸡蛋碰石头去与行业巨头叫板,显然是两种经历和结局。
许多年前,哈佛大学为了研究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特意对一群毕业生进行调查。当他们将要离开校园时,都对人生目标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找到这群学生,并且调查了他们的生活,那27%没有目标的人,在工作和生活在上都十分失败,他们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一事无成,现在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那60%目标模糊的人,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总是在埋怨现实中没有机会让他们施展才华。那10%有清晰目标但比较短期目标的人,他们都跻身到社会的上层,生活过得很好,但由于他们没有在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极其有限。那3%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他们工作中即使遇到许多别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都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到后来,这些人的生活非常美满,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了社会上的精英。
哈佛大学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仅仅是目标决定命运,而且只有长远清晰的目标才能使你获得更大的成功。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只能是徒然分散了精力,浪费了光阴,到最后追悔莫及还不是什么原因。
前美国财务顾问协会总裁刘易斯·沃克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道,一个人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模糊不清的目标。沃克解释说:“当我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如果你说你想有一天拥有一栋房子,那么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在于‘有一天’,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日期,不够明确。因为目标不够明确,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买一栋房子,你就需要先确定它的位置,计算出它现在的价值,通过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计算出几年后这栋房子的价值;然后为了这个目标,你需要计算你每月需要存多少钱才能最终获得这栋房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几年之后你可能获得你理想中的房子。否则,那只能算是你的说笑而已,说白了就是空谈。”
所以说,哈佛的调查绝对不只是个数据上的偶然,这背后的深层含义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在心中要确立清晰长远的目标,自己的时间规划要以这个目标的实现为依据,做出优化的安排,这样不仅能让自己更有热情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而且能够让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如果想长远的目标一步到位地实现,不考虑是否现实,就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终丧失干劲。通过不断实现你能够实现的最近目标来增强你的自信,能够使你对实现长远目标充满决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业绩。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有宏伟的愿景,并为这一愿景的实现设定目标。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设定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明确具体的小目标,把通往成功的路划分成几个里程碑、中转站,每一段都有相应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面对一个个里程碑的时候才不会感觉到累,目标只有具体化,才能够对成功起到促进作用,而能否具体化是空想与理想的分水岭。
当有一天,所有的目标都陆续成为现实时,最初的愿景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
5.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管理计划不能光抓表面
管理一个公司,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过去十一年我也不断总结,基本上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目标,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第二,就是一个公司要想做好,一定要有自己非常核心的企业文化。第三点,是流程和制度,这一点在公司早期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就是说人少,每天都可以直接跟每一个人进行对话,这个时候没有流程制度是没有关系的,有事情嚷嚷一声就可以了,但是当公司做大以后,就不能靠嚷嚷了。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职场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压力扑面而来:下岗失业压力、晋升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健康压力等等。如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很多人战战兢兢,工作非常拼命。人们不惜加班加点地工作,以至于一天忙到晚,周末连轴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工作安排不合理,制定计划没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