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记述是这样开始的:“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方叔。方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而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于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解释,一是,孔子原本为宋人后裔,何时易为鲁人;二是为什么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关于第一个问题:古宋国的开国之君乃是商纣王的异母哥哥微子启,所以,唐司马真在《孔子家语》中称:孔子,宋微子之后。但距孔子至少有十一代之多。宋微子第五代孙始姓孔,曰孔父嘉。孔父嘉又有四代才是孔子的曾祖父孔方叔。宋国国君的后代,自然应称为贵族,但逐渐衰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姓,纥为名)做了鲁国陬邑的大夫(低于卿的官职),便举家迁到任所,孔氏一家从此成为鲁人。
叔梁纥既然为诹邑大夫,自然会及时纳娶成婚。他的第一个妻子为鲁人,姓施,竟一连生了九个女儿,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本人从西周封建说)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叔梁纥又纳一妾,指望她生儿子。她倒是真的生了个儿子,取名伯尼(一说梦皮),但天生腿疾,是个瘸子。这按当时礼仪,凡有残疾的男子是不能继嗣的。这九女一残,对于叔梁纥来说,打击太大了。
而叔梁纥本人身高九尺六寸,威武英俊。文能为大夫,武能治群雄,又是贵族兼圣人(当时人们称商汤为圣人之后),再娶个育龄女子,当是无可非议的。这位年已七十二岁的老头儿,便又张罗当新郎了。附近有颜氏人家尚有三个未婚女儿。最大的也就是二十二三岁,最小的名叫徵在,年方十八,一个纯粹的花季少女。姊妹三人长得都很俊美,家教也好,人品俱佳。这“颜氏三姊妹”是远近闻名的贤德之女。叔梁纥虽然是第三次求偶,但因为祖上遗传基因高贵,本身条件也好,所差的就是年龄偏大了些。所以他仍然很自信,便主动向颜家求婚。当颜父把此事向三个女儿宣布了以后,大姐、二姐先是掩鼻而笑,而后大姐说道:“父亲,一个比您的年龄还大的老头子,既然出身高贵,为何还如此不懂规矩,竟向我们颜家求亲,我是不会嫁给他的。”
“这老头儿是不是疯癫了?怎么这般荒唐。已经是祖父辈的人了,竟厚颜无耻地提出这种要求,傻子才嫁他呢。”这是颜家二姑娘说的话。
颜父是很尊重孔家的,他愿意与之联姻。他最为理想的是把大女儿许给他,因为她到底年长几岁。可这时她带头拒绝,二女儿也持同样态度,看拿来这件事情要搁浅了。他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不由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但没说什么。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儿颜徵在,自打父亲宣布了这件事以后,就开始了认真的思考。她与父亲一样,对于孔家也有很浓的敬意,至于叔梁纥的求婚,她开始只是思忖哪个姐姐会嫁给他,没想到,两个姐姐都拒绝了,而且恶言批评他的做法。她不太高兴了,觉得这不是颜家女儿应有的态度。现在见父亲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便很深情地看了看他。颜父感觉到她心里有话,便缓缓说道:“这叔梁纥年纪是大了些,可他是为了不绝孔门之后,才要再娶的,这是一个男人应当持有的态度。况且他身体健康,又是个文武兼备、身材修长的美男子。徵在,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颜徵在微笑着环视了两个姐姐,而后郑重说道:“我也觉得他的求婚是很正当的事,应当得到支持。”父亲听了,甚为高兴,自己终于有了同盟军了。但他仍然没有想到她会同意嫁给他。便笑笑说:“你的两个姐姐都斥责了他的要求,既然你和父亲的看法一样,你说这事该怎么办,难道你去嫁给他?”颜徵在仍复一脸郑重地说:“徵在愿意遵从父命。”然后,羞涩地低下了头。她的回答实在是出乎父亲的意料,所以,颜父站起身慈爱地抚摩着小女儿的黑发说:“舒梁纥的年龄的确是大了些,你不要为了安慰父亲而委曲了自己,因为你还太年轻啊。”颜徵在听了父亲的话,很为感动,便诚恳地回答说:“父亲,我是真心愿意嫁给叔梁纥的,年龄不是择偶的唯一标准。请父亲放心好了。”两个年长的姐姐见小妹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很佩服她的大胆选择。
叔梁纥与颜徵在成婚以后,曾去尼丘山祈祷求子。可能是夫妻两人求子心切、祷告至诚,徵在很快怀孕,孕育期满,果生一男婴。这一年是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为答谢尼丘山的灵验和慷慨赐予,他们便为儿子取名为丘、字仲尼。
第二,太史公为什么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为《史记》做注的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即俗称的换牙),二八十六通阳道,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牙,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时者皆为野合。”叔梁纥娶颜徵在时已年七十二岁,阳道早绝,远远超过了婚姻年龄,故称为野合。这就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叔梁纥婚娶颜徵在时,已经穷困了。这也很容易理解;那么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开支一定很大,即使早年有些积蓄,也经不起十几口人的花用。所以在《论语》中子罕记述孔子的话说:“吾少也贱”,他是个没落了的贵族。
孔子三岁时,年已七十五岁的父亲死了,年仅二十一岁的母亲颜氏做了孀妇。当时叔梁纥的原配妻子施氏还在,依礼这丧事便由她来操办。这施氏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竟然不允许颜徵在参加丧仪和所有祭祀活动。叔梁纥被埋葬于兖州曲阜东二十五里的防山,但颜徵在不知道丈夫的墓地在哪里。《史记?孔子世家》中说:“……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其实,不是母亲避讳不告诉他父亲埋在哪里,而是因为:“……(她)是少妇,盖以为嫌,不从送葬,故不知坟处,遂不告(儿子)耳,非讳之也。”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一个年纪轻轻的寡母,眼睁睁地看着一家人为丈夫操办丧事,自己——一个真正为孔氏家族留下健康而优秀子嗣的人,竟完全被屏弃在外,不准参加祭祀、不准送葬,连亡者埋在哪里也不得而知,她只有抱着失怙的儿子痛哭。
叔梁纥死后,颜徵在便带着儿子单独生活,艰难度日。母子两人的生活极为贫困。但她是个慈为人母、深明大义的人。她理解丈夫七十多岁仍坚持娶妻生子,就是为了孔家有个能够顶门立户、光耀门庭的后嗣,而儿子天生聪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祭祀、崇奉之礼仪,即如《史记?孔子世家》所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懂得对大夫、诸侯、天子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的祭礼容器。所以,她决心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懂礼仪、出人头地的人。孔子也知道体恤和关爱母亲,遵从母亲所嘱,刻苦读书。稍稍长大一些,便外出做事,赚得薪水,反哺母亲。《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及长,曾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即做帮人算账(会计)和管理牧畜等事。孔子十七岁时,已经长成了九尺三寸高的伟岸身材,很像他的父亲。颜徵在见儿子读书“学无常师”,几乎是“无师自通”,做事也很勤恳,模样又高大奇伟,非常欣慰。但她没有能够看到儿子更为辉煌的成就,竟然在年不足三十五岁(公元前535年)时逝世。
儒家的创始人(儒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为贵族相礼的博洽多闻的人)、后被封建社会世代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竟是由一位年轻的寡母教养出来的,这样的母亲历史不应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