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2983200000002

第2章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2)

石柱的舅舅把石柱接到了南京的家里,吩咐石柱,平时舅舅、舅母要上班,回来会比较晚,所以他要自己照顾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做饭。没事的时候,可以到附近的公园转转。石柱到南京的次日就是周六,舅舅带石柱去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校园里绿树成荫,满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食堂里,石柱面对饭菜,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起了转,哽咽得吃不下去。在石柱眼里,大学是那么地神圣,图书馆是那么地气派,大学生们是那么意气风发。他心想,自己和这些大学生年龄差不多大,可实际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受了严重的刺激,他有点想回去读书了,虽然高中老师那么讨厌,父母那么不通情理,但是,这时候对大学的向往超过了一切。石柱好后悔自己的冲动,就问舅舅,如果他想回去读书,可以吗?

这正是舅舅需要的回答。舅舅马上给石柱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们问题基本解决了。

石柱的舅舅用男孩能够接受的方式,化解了石柱所面临的人生危机。石柱也比较幸运,虽经过了那么大的波折,经过努力,一年后他还是比较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青春期的男孩经历有限,他们经常会陷入迷茫。比如当他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当他们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当他们遇到感情困惑的时候,他们都会情绪激烈波动,苦恼不堪。

汇源是个初三男孩。他父母脾气不好,喜欢打牌,经常打骂孩子。

汇源对父母十分不满,现实中没有倾诉对象,就把对父母的抱怨发到了网上:

父母每天都出去玩,不在家,每天都到凌晨两三点才回来!他们只会和我发脾气,我就不理他们了。他们见我不理他们,就产生了一种想打我的冲动。

骂我,我知道是对我好,可是为什么老拿我和那些比我好很多的人比呢!我对他们说,假如你见他们好就去当他们父母得了!他们说,那是人家的孩子啊!我说你又知道不是你家的,你老拿我来和他比什么!他们的父母多好多好,而你们呢?时代不同了,请你们不要老拿你们以前的事和我比!

她又说,我骂一下你都不行了么!我说你没有权力!她说怎么没有权力!我生你养你!打你骂你怎么不行!养狗反被狗咬了不是?

我在那冷笑……我说你养狗,假如你每天都打那只狗看看,看它咬不咬你!

汇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很典型。汇源的父母没有处理好娱乐和教育孩子之间的问题,经常因为打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

遇到问题,习惯用打骂的方式来压制孩子,以为自己生育了孩子,就可以随意打骂他。汇源小的时候,打骂有效果,但是对十几岁的汇源已经基本没有作用了。汇源父母滥用比较,任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将自家儿子与别的孩子随意作比较,有时还会拿孩子和自己的过去比,充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意。而汇源呢?父母的权威在汇源眼里已经消失殆尽。他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怕父母了,不再怕打骂,甚至敢于用顶撞、嘲笑的方式对待父母。但是不管怎么说,汇源内心深处,依然希望父母能抽时间陪陪他,希望父母能关心他,希望父母能对他满意……当这些希望变成失望之后,他对父母的态度就失去了温顺。

在青春期初期,由于意志品质发展得不太完善,男孩普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这时候,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愤怒,孩子自己相当苦恼。他们会羡慕电视或者文学作品中强悍平静的男主人公,他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易怒,而且,总是在怒火平息后才知道后悔。这时候,如果父母不是理解、引导和帮助,而是打骂、指责、用赞美和羡慕别的孩子的方式来贬低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同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孩子的情绪只会更加激动和不可控制。我们应该像石柱的舅舅那样,分析孩子内心的渴求,正面引导孩子,在孩子人生的三岔路口,给孩子指出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像汇源的父母,对孩子除了打击,还是打击,给孩子的肉体和心灵双重打击。甚至在打击孩子的时候,还冠冕堂皇地宣称“打是疼,骂是爱”!如果像他们那样,孩子只会更加迷茫,更加苦恼。

到了青春期,身体的巨大变化、认知能力的加强、情感的波动,都让男孩措手不及。在儿子困惑迷茫的时候,父母如果不施以援手,而是无端指责,甚至在冲突中表现得比儿子还要脆弱,那么,儿子在成长的路上,将失去很多必要的帮助。儿子长大是必然趋势,但是长大了的儿子是否心智健全、人格完整,青春期的沟通和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父母要沉着应对儿子的一切,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影响儿子。如果父母的情绪、表现给青春期儿子的是负面示范作用,这将会在男孩内心深处留下暗伤,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幸福和生活。

孤独,青春期的男孩更需要朋友

感觉到孤独,是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另一个标志。这时候的男孩懂得不断掩饰自己的情感,开始学会否认自己情感的贫乏。

我儿子高中开始住校。一年过去了,他仍然不太习惯于住校。

刚进高中不久的一天,下雨了。儿子没有带伞,他看到自己的寝室长一个人打着一把伞,想都没想,就钻进了寝室长的伞下,亲热地搂住了寝室长。可是寝室长回头看着他,冷冷地说了句:“你这人怎么这么自私啊?”儿子傻了,进退两难。周末回家之后,他拨通了初中最要好的同学的电话,两人的谈话围绕着现在的学校,他们都认为新学校缺乏像对方那样的好朋友,都觉得高中一点意思也没有。

在社会环境中,男孩难免会受到羞辱,在遇到羞辱后他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威胁,对人的信任感开始下降。为了避免打击,男孩往往选择逃避。我国实行了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喜悦和希望,很多男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特别关爱下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里,他承受的羞辱、背叛、打击都很有限。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展,男孩遭受的打击会让他一下子感觉到孤立无援。

青春期女孩喜欢和朋友探讨情感,而男孩则完全不同,他们几乎不愿意谈论他们的感受,他们独自挣扎,常常步入怪圈。电影中的男孩,也经常以浪漫的孤独形象出现,比如美国大片《蜘蛛侠》中那个失去了外公、和外婆一起生活的男孩子,在经受正义和邪恶永无止境的斗争和复杂局面后,他就会退回自己阁楼中的小房间独处。

蜘蛛侠是英雄,他能够自如地往返于人群和孤独中。而现实中的男孩,在独自面对青春期的社会压力时,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和足够的准备,许多男孩会在情感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

李林的初中阶段,是很糟糕的,他的成绩几乎总是班上最后一名。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他随几乎没什么文化的爷爷奶奶住。由于学习成绩差,老师从来就没有给过他好脸色,同学们也多鄙视和疏远他。父母回家的不多的日子里,几乎都会因为他的不争气狠狠修理他一顿。

李林在学校和家里的遭遇,都在提醒他:他是个很糟糕、很失败的男孩子。“我没有朋友,我每天回家后就到自己的房间里‘学习’,但时间一长,我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了。我坐在那里恨自己,憎恨自己,非常恨,并且想,自己这么失败,父母回来的时候又要生气了。”李林后来回忆说。当他对自己的憎恶达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时,他就开始计算这学期还剩多少天。他会坐着发呆几个小时,一直到在网上发现了黄色网站,性幻想减轻了他的痛楚。然而没有过多久,李林就觉得自己十来岁,成天沉迷于黄色网站,实在很可怜。

李林很绝望,非常孤单。

我曾经看过李林的三张班级合影,从初一到初三,他一直是孤单地缩在角落里,神情落寞。

一个远离真挚情感交流的男孩,是危险的。而且尤其可悲的是,许多在危机中的男孩子还被认为是正常的。李林的爷爷奶奶认为,李林和他这个年龄的男孩一样,比较安静,大多数时候都待在自己房间里用功,就是不知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李林进了职高,远离了初中的老师和同学,后来他试图自杀被发现,他的状况才逐渐引起了他父母的关注和不安。

媒体报道中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年仅15岁的男孩自杀了,他的老师和同学会认为他不过是学习压力太重,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因而沉默、闷闷不乐,这一切不过是他的性格问题。

其实这些都是因孤独而造成的。

孤独的表现有两面。一面是退缩,像李林这样;另一面是以攻为守。以攻为守的男孩会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攻击性。以攻为守的男孩在遭受到伤害的时候不是退缩,而是用“我无所谓”的态度来对抗。

男孩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会让父母更加恼怒,也更难赢得别人的同情,因此他们更难拥有朋友,会更加孤独。

父母们,你们了解儿子内心的张皇和不安吗?你们能体会他们的绝望和孤独吗?他们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引导啊。

自卑,对自我的关注带来困惑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

楼主说:“小时候父母很少夸奖我,尽管我乖巧懂事,学习第一,经常拿回奖状,但是他们很淡漠,从来没夸过我。我手脚很慢,打猪草比不过别人,力气也很小;考试得来的铅笔盒、笔记本等奖品经常被哥哥哄骗去,出于自尊他还会把写着奖给我的纸张撕去,这时妈妈总是说我缺心眼;在家哥哥总是在淘气挨打后拿我当出气筒,听见哭声妈妈会不分黑白地大骂我一顿;上体育课我的跑步永远都是不及格;甚至女同学和我说话时我都固执地认为她肯定在数我额头上的青春痘……我们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大方地夸奖别人,因此,我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卑中。记得哥哥在我考上师范后还深感忧虑地说:‘天呐!

他那么磨蹭窝囊可怎么挤车打饭?肯定不会照顾自己,别丢了……’”

接着,楼主又说:“其实后来我才知道,父母说我最懂事听话所以从不打我,不夸我是因为怕我骄傲;多年后我说起往事同学惊讶地问我:你有青春痘?!我怎么不记得?!我才知道自己当时多么可笑;其实在初中同学的心目中我一直是他们的偶像,是他们最佩服的人……我的独立自理能力很强,哥哥的忧虑完全是多余……”

最后,楼主意味深长地问了一句:青春期的自卑,你也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