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作为寻找感觉而做的投资会与当前的市场走势一致,反映了这种假设与大众投资心理的趋同性,这往往是索罗斯最担心的事情,因为存有缺陷的认知成为市场的主流偏向,正是市场盛的一面。而一旦索罗斯调查发现缺陷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那么他将对市场步入盛衰所发出的信号表现敏感,这也正是他要寻找的趋势的临界点。这时他会离开大众单独行动,平掉以前建立的所有头寸,树立新的投资观念,建立新的头寸,在一个新趋势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当其假设是正确的时候,他会追加头寸;而当其假设的预测失败,他会努力研究失败的原因,毫不犹豫地撤回头寸,潇洒出局。
基于假设,投资在先,调查在后,是索罗斯更加准确全面地感受市场,捕捉战机,获取最大利润的投资秘诀之一。
[投资课堂]
索罗斯的投资行动以提出一种假设为开端,然后投入少量资金来检验假设,看看他的估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索罗斯检验假设或者是因为他不能确定他的假设是否有效,或者是因为他不知道他选择的时机是否恰当。
一旦他投出了问路石,他会“聆听市场”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如果他的测试让他赚了钱,那么市场是在对他说他是正确的,他会进一步买入(或卖空)以建立他的头寸。
如果他赔了钱,那么市场是在对他说他错了。他会彻底退出。他可能会在以后再次检验同样的假设,也可能会修改或彻底抛弃这个假设。
但如果你将索罗斯的方法解释给一个正在投资的朋友听时,他的反应肯定是:“你这么做的话会破产!”
如果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中赔了大钱,你确实会破产。
毕竟,每个人都可以对未来做出假设。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一直在做假设。
如果索罗斯的假设不是比随意猜测高明得多的话,他也会一直赔钱而不是赚钱。
但索罗斯只会检验那些值得检验的假设。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深刻地理解市场、市场参与者以及看似不相关的不同事件间的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联系。正是这种理解深度使他以惊人的行动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的称号。
获取投资信息的方法:亲自了解而非道听途说
索罗斯订了三十种业界杂志,也阅读一般性杂志,四处寻找可能有价值的社会或文化趋势。他遍览群书的目的,就是要从资料审视有何特殊之处,伺机切入市场。他很清楚,他必须把各种的信息输入脑子里,然后才能有凭有据地输出投资策略。
单是阅读资料,索罗斯认为尚嫌不足,在他有地位及影响力后,他更是透过亲自了解、实地勘查的方式,更深入了解投资标的。
——罗杰斯
每一位投资者都知道信息在投资领域的重要性,而这些信息该如何获取,投资大师与失败的投资者存在很大差异。
投资大师不断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而失败的投资者总是寻找那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绝对”好机会,于是经常跟着“本月热点消息”走,总是听从其他某个所谓“专家”的建议,很少在买入之前深入研究一个投资对象。他的“调查”就是从经纪人和顾问那里或昨天的报纸上得到最新的“热点”消息。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就知道了像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是如何找到那些让他们变成大富翁的投资机会的。
他们的这种寻找投资机会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内线消息获得的。也有人曾说,索罗斯他们成功没什么了不起,他们经常和重要领导人见面,哪儿会套不出秘密呢?的确,我们不能否认索罗斯、巴菲特这些投资大师在有些时候,从那些“朋友”中首先获得了第一手资讯,从而捷足先登。然而,世界上有很多金融界人士频繁地与国际首要人物见面、交往,又有几个能赶上他们的预知能力?索罗斯他们是独特的。在预测未来发展态势时,索罗斯等投资大师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分析,而且勇于实践,在实际行动中为自己的预测提供证据。现在让我们选取大师中的一位——索罗斯,了解一下他获得良好投资机会的方法。
一、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时把握经济动向
索罗斯从不花大量时间研究纯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不愿花费力气去研究什么股票分析报告。他主张,身为一名出色的金融投资家,要在广泛阅读报纸、杂志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他认为,那些华尔街的权威人士头脑僵化,所用的理论——技术分析理论已经过时,由他们做出的股票分析报告毫无理论依据,若听从了他们的股票分析,股票操作者只能随大流,要么随别人一起赚小钱,要么跟别人一起亏大钱,而始终不能成就大气候。真正想要成为一名出人头地的金融投资家,必须要广泛阅读
除了阅读公司的年度报告,索罗斯订阅了30多种商业报刊,是涉及各行各业的刊物杂志,索罗斯都要订阅一份,甚至包括《肥料溶液》、《纺织周刊》,以及他还没有涉足的某些行业的杂志。据统计,美国国内总共有100多家刊物、杂志把索罗斯基金会管理公司的名字列在邮寄单上,而基金会的邮寄期刊杂志的档案,收录了1500多家美国国内和国外公司出版的刊物、广告。索罗斯每天都深入阅读20~30份公司的年报,阅读多种多样的期刊杂志。他从多份年报和这些五花八门的期刊杂志中淘金,淘洗出来的不仅是各行各业的最新动态,而且还有那些对自己有启发的、有价值的、潜在的文化、社会、经济资讯,从这些资讯中,他孜孜不倦地搜寻某个公司经济的“突然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注入潜在的意识中。只要时机一成熟,这些潜在的文化、社会、经济资讯就能快速转变成能让索罗斯确定投资方向的商机。这使得索罗斯比一般的金融投资家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市场动向。
不仅索罗斯非常强调阅读对于投资的重要性,巴菲特同样相当推崇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巴菲特最喜欢的投资信息来源是人人可得且通常可以随意索取的:企业的年报。在与《超级资金》一书的作者亚当·斯密的一次会谈中,他建议投资新手们去做他40多年前所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了解美国所有的已经发行了公开交易证券的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知识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好处。
“可是美国有27000家上市公司。”斯密说。
“那么,”巴菲特回答说,“就从最好的开始。”
巴菲特自1950年第一次读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以来,一直有看企业年报的爱好。今天,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没有报价机,但档案间里有188个抽屉装满了年报。巴菲特的唯一“调查助理”就是管理这些年报的那个人。“我终生都在观察企业,”他说,“第一家是雅培制药公司(Abbott Labs),现在是Zenith公司。”
因此,巴菲特的潜意识里储存着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关美国大公司的信息,而且,他还用最新的年报不断更新着这些信息。
二、实地调查
索罗斯同1500多家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掌握他们的业务记录、产值状况、经营状况、股票行情等。他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索罗斯和他的助手们直接到企业,调查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准,即使在非常繁忙的时候,他也至少要和八家以上的企业主管面对面地谈话,来最终确定是否对该公司实行投资和投多少资。
索罗斯认为,只要投资者预测准确,而某一股票的市场与这种预见的价格相去甚远,那么这就是最能赢利的股票。因此,索罗斯及其原来的高级助手罗杰斯一旦发觉某种长期性的政策变化和经济趋势对某个行业有利时,立刻预见到该行业行将景气,于是痛快淋漓地大笔购买这个行业的所有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一般通过阅读公司年报获取投资信息,但如果他想了解的情况不在年报中,他会走出去挖掘信息。
1965年,巴菲特说他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在堪萨斯城铁路调车场数油罐车的数量。不过他并不是在考虑购买铁路股,他感兴趣的是历史悠久的斯图德贝克公司(Studebaker Corp),因为它生产STP,一种非常成功的汽油添加剂。这家公司不会把STP的详情告诉巴菲特,但巴菲特知道它的基本成分来自美国联碳公司(Union Carbide),也知道生产一罐STP要用掉多少这种成分。这就是他去数油罐车的原因。当油罐装运量上升时,他购买了斯图德贝克的股票,后来,该股从18美元一直涨到了30美元。
上例中,实地调查使巴菲特得以信心十足地投资于斯图德贝克公司。他已经知道了一些只有这家公司的人才知道的事情。其他一些可能有同样看法的投资者并没有“坚持”去证实他们的看法。
彼得·林奇同样是通过实地调查来获取投资信息,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买入一家公司股票之前,我会到该公司下属的三家不同的连锁旅馆中住三个晚上进行实地体验。
巴菲特在投资的决策过程中,常常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得益于他善于亲自调查的投资习惯。而在股票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却都喜欢听消息来决定是否买卖。凭听消息来买卖股票的方法,通常都会出现很大的失误。在股票市场上,如果真的有内幕消息,大户又怎愿意将这些宝贵的消息流传出来呢?譬如有收购消息,某大集团收购另一家公司,只要消息一公布,一般就会促使两家公司的股价同时大涨。在这种情况下,消息会被严密封锁,即使有的人知道这些内幕消息,他也不会透漏出去,因为他首先会自己在股市上大赚一把。
投资大师们都深深地明白这一道理。所以,他们在分析股票之时,从来不听其他人的分析,而是自己亲自调查,得出结论。
因此,如果我们要学习投资大师的成功之道,凡是重要事情一定要亲自去调查,千万不可以假手于人,更不要因为贪一时方便,自己不花时间去做。否则,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投资课堂]
股市上很大一部投资者,他们的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上以偶然得自经纪人、分析家的捧场文章、投资业务通讯、电视金融节目、报纸工和杂志的第二季信息为基础。他们甚至很少在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之前花点心思去读一读它的年报。
至于走出去通过拜访那些与公司有某种联系的人(如职员、顾客和竞争者)来挖掘第一手资料,在个人投资者当中就更为罕见了。
试想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的投资,你能指望他赢利吗?
在投资大师的投资生涯中,他们往往也会收到无数的投资经纪人向他们推介不同企业的股票。
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婉拒对方所提供的资料,因为他们不相信任何表面上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是一些投资公司、基金之类做出的推介性质分析,将一些本来未必是优质的企业写成极具潜质的企业。投资大师们认为,分析企业的股票,只可以靠自己长年累月的工作,不断地收集资料,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亲自去调查,这些才是最可靠的。只是听其他人说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并不是专业的投资者所为。
积极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是可以管理的。
——乔治·索罗斯
投资就会有风险,世上根本不存在高报酬、零风险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