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潜伏】
为了营救被捕的同仁,余则成与左蓝商量,用军统安插在延安的特务“佛龛”来交换。吴敬中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于是“佛龛”李涯来到了天津站。他的到来,搅散了已经形成的人事格局。而站长对他的器重,除了让陆桥山不满,也让余则成心生芥蒂。我们从站长太太与翠平的对话中可略知一二。
翠平与站长太太说起李涯,常做“老好人”的站长太太立马觉得,可能是余则成认为站长偏爱李涯,在翠平面前说了什么。于是站长太太立马澄清:“其实他不喜欢李涯的,还是喜欢你们家则成。”这几句话虽有讨好的成分,但作为吴敬中的“枕边人”,太太还是很能体会丈夫的心意。虽然站长一直以来并非完全信任余则成,但对他总是关照有加。为什么站长总是对他另眼相看,这就与余则成的手段有关了。
余则成是站长以往的学生,他最明白这个老头子喜欢什么。于是他刚到天津站就迫不及待地“献宝”:“特意为老师找到的,夜明珠,据说是明朝的。”余则成声称是从家乡搜集到的,站长自然知道,乡野之间想搜集到这么名贵的玩意儿不是易事。但余则成还专门编织了这样的缘由:“日本人盗墓让村民杀了,留下了宝贝。”既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又是从日本人手里夺下来的,接受这样的礼物自然是合情合理。这就是送礼送到了点子上,既投其所好,又不会带来其他的顾虑。
余则成从内心里排斥吴敬中发国难财的行为,但为了潜伏工作的顺利进行,他还是想尽千方百计来顺从站长的意思。站长想榨干商人穆连成的财产,于是余则成假扮中间人,把穆连成一批又一批物资、财富转移到站长名下,甚至还亦真亦假地与穆连成的侄女晚秋暧昧。站长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对学生的信任又添几分。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来巡查,目的就是要揪出党内贪污腐败分子,并且严禁干部娶小老婆。说到贪污腐败,吴敬中首当其冲;而说到讨小老婆,吴敬中曾再三劝余则成纳晚秋为妾。两大罪名压身,吴敬中心慌意乱。他找到余则成商量对策,余则成当然了解站长的想法。他立马回答他,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学生心里明白。吴敬中心中的巨石落地,激动之下对余则成说:“全靠你了,兄弟。”情急之下用兄弟称呼自己的晚辈和下属,吴敬中的官场流氓形象毕露。也说明了此时的吴敬中已经完全依赖了余则成。
我们在职场上与老板相处,也要学会余则成的手段,投老板所好,才能最终博得他的信任和青睐。
“站长私事”是不能说的秘密
余则成是吴站长敲诈外财的知情者,也算是“共犯”。无论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他都不会轻易向别人透露此事。一则此事与他也有牵连,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件“站长的私事”怎么能够轻易外泄呢!当马奎拐弯抹角的询问站长和汉奸穆连成的关系时,余则成则装聋作哑,他一方面想误导马奎继续“错上加错”,另一方面还是遵循这条职场潜规则:保守秘密是下属的职责。
这些秘密可能是上司们的私事,也可能是公司的机密。上司的秘密可能关系到他的声誉与威望,而公司机密就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存亡兴衰。所以做下属的一定要牢记病从口人、祸从口出的道理。对这些秘密守口如瓶。假如你思想松懈、随随便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者无意地造成泄密。可能会使上司的工作处于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更严重的情况下则会给企业造莫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下属不注意保守秘密,就得小心被“炒了鱿鱼”。而如果你泄漏了重要信息,还有可能被绳之以法,追究法律任。而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事务虽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小孙是某大学计算机系的秘书。他们系评聘讲师,由于名额有限,系领导便根据思想、教学、科研、实践能等几方面的条件,对申报者进行摸底排队,优者先聘。有个别教师同小孙关系不错,便想探个究竟,问自己排队位置怎样。小孙面带微笑地说:“这个我可不清楚,再说这事你还用问我吗?你的教学、科研成绩靠前,你就排在前面;要是成绩靠后,不就排在后面吗。”很委婉地回绝了对方。
小孙假如为了人情和盘托出,势必会引起各种麻烦,扰乱评比的秩序。而校领导就会遇到工作上的麻烦。要是追究起来,肯定会迁怒与小孙。而自此以后,也就不会再信任他。这样的秘密就属于单位秘密,是绝对不能传播的。而上司的私人秘密也是禁区。
上司也是普通人,他的个人生活也会有很多的隐衷,行事为人也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下属,你可能每日都在同上司打交道,熟稔他的各种言行举止、脾气爱好、行事作风,也就有机会了解他的各种私事。你应该把为上司的个人隐私保密作为自己的义作来做。避免使他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不仅是对上司季一种爱护,更是对上司人格的一种尊重。如此你才能获得他的信任。
其次,你千万不要传播上司的工作失误。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候,上司在工作上犯错也是在所难免。作为下属,协助上司总结经验教训才是你该做的。而四处传播这一事件稍只能给上司脸上抹黑。而假如他发现这些流言蜚语你是发源地,你的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假如你的上司们之间有矛盾,你也应该保持缄默。作为下属,你根本没有必要介入到这种矛盾中去,更不能在背后说三道四。上司们的矛盾很容易演化成“派系斗争”,与这些斗争保持距离才能清者自清。
综上所述,无论是“站长们”的私事,还是有关你所在的单位的秘密,只要你的身份不是专业间谍,你就有义务保守这些秘密。
懂得补台,弥补老板的小过错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要到天津来视察,吴敬中一时之间慌了手脚。因为戴笠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他此趟的目的是为了查处军统内部贪赃枉法的情况。吴站长当然清楚自己一贯的所作所为,如果有知情者向戴笠打小报告,他肯定会丢了乌纱。而他视作心腹的余则成就最清楚内幕的人。他有些忐忑的找到余则成示好,而此时的余则成相当“懂事”,连忙安抚站长的疑虑,尽收顺水人情。站长于是明白,这个人绝对不会做“拆台”的事情,相反,如有需要一定是能“补台”的人。
当然,时代不同境况也就不同。我们今天如果发现上司有贪赃枉法之事,千万不能加入其中与他合谋。但如果老板犯下的是无伤大雅的小错,你大可不必太过较真。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有的时候甚至要学会补台,保全老板的面子。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尊严为珍宝。而稍有点地位的人更加爱面子。若不慎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说错了什么话,如果别人直接指出或揭露他的错误,无疑是向他的权威挑战,会让他很没有面子,会损害他的尊严,刺伤他的自尊心。老板出现失误或漏洞时,有些下属直言快语,肚里藏不住几句话,发现他人的疏漏就沉不住气。殊不知你的纠正之举在老板眼里就是招人嫌的。
公司新来了一批员工,在董事长与大家的见面会上。董事长逐一点名。“黄烨(华)。”
全场一片静寂,没有人应答。
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董事长,我叫黄烨(叶),不叫黄烨(华)。”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董事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董事长,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董事长挥挥手,接着念了下去。
没多久,那个小伙子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叫黄烨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表面看来,这个董事长没有什么水平,那个小伙子在拍马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欠缺,有时候难免犯这样一些小错误。作为下属,有什么必要当众纠正呢?如果这个叫黄烨的员工当时应答,事后再巧妙地纠正就不会伤害董事长的面子。
总而言之,不要当着公众的面纠正老板的小过错。如果错误不明显不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觉,不妨“装聋作哑”,等事后再予以弥补。
投其所好,与上司成为“同道中人”
吴敬中曾经对余则成描述他的官场心得:“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15年,从复兴社到现在。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说辞很清楚地描绘了吴敬中私欲膨胀的形象。在这样的上司面前,你不用表现对党国事业的忠诚,表达跟他同样的想法才能博得他的信任。余则成就这样做了,还指挥翠平也跟站长太太套近乎,向她了解黑市交易的套路。如此一来,站长便会觉得余则成一家都与他们是“自己人”。
心理学家证明过,人倾向于接近“与之相似”的人。这里的“相似”包括相同的性格、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等。也可以归结为“同道中人会惺惺相惜”。所以,如果你和上司成为了同道中人,他自然会对你青睐有加。余则成即是这么做的。相反,李涯却没有摸清站长的喜好。其实这个余则成的劲敌身上的确有可取之处,天津站里,只有他是最考虑“党国利益”的人。为工作废寝忘食、鞠躬精粹。只可惜他上司的视线在别处,完全忽略了他对党国的忠诚。
引申到现代职场,我们就需要弄清楚上司的喜好、脾性,做到投其所好才行。
哈蒙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他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去德国佛来堡攻读了3年。毕业回国后他去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没想到哈斯托是个脾气执拗、注重实践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当哈蒙向哈斯托求职时,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佛来堡做过研究,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听完哈斯托的话后,哈蒙并没有放弃,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见他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保证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道:“其实在佛来堡时,我都没怎么在学校研究学问,尽顾着在外实习挣钱了。”
听完哈蒙的话后,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连忙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足够“幸运”,刚好与老板持有相同的观念、看法。而这个时候,与其与他争辩不休,倒不如将你的意见暂时收敛一下,以迎合他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