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400000030

第30章 永远保持一颗初心 (1)

最宝贵的天真野趣

智慧点金石

在世人的眼中,禅是很高的境界,可望而不可即,很玄妙。其实,古往今来的禅师反复强调,禅的境界就在人间,在每个人的身上。一个人,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发挥自己的天然个性,就是达到了禅的境界。

一颗质朴的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故事苑:曲径通幽

从前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起,奇怪的是,这个老者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者的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

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交给你的这些东西?”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和尚,责备说:“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当时已经是傍晚了,还下着淅沥的小雨,但是生气的老者还是将和尚赶走了。

是啊,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和尚不冤。

弦外有音

每一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之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原本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负丧失了,最后变得窝囊了。

这都是因为受了“俗礼”污染的缘故,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守住自己的天然野趣,让自己的个性在岁月中自然流露,无论为文、为诗、为画,都是一种天然情趣,都有一种生命独特的美丽。

寸丝不挂的心灵

智慧点金石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后来,他们被蛇所引诱,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懂得了羞耻,于是便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身体,最原始的衣服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用衣服包裹身体,是为了遮羞,这是文明的开始。但用类似衣物的东西包裹心灵,人的性灵和智慧就会被遮蔽,人就会变得愚昧、颠倒、混乱,看不清生命的本质。

故事苑:曲径通幽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以后,就在众僧人的请求下做了观音院的住持。除禅的一贯主张,他更加主张人要抛却妄念,心中明净澄澈,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里。这一天,在观音院的佛堂上,赵州禅师就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好比明珠握在手里,黑的就显示成黑的,白的就显示成白的。一切心无所碍。我老僧把一根草当做佛祖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做一根草来用,也是心有佛性。不要执著于求找菩提,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在佛堂里,赵州禅师的声音在响着,还有一丝余音从天际袅袅传来,似乎一切在这样的声音中都空明了起来。这时,一个僧人问道:“师父说菩提就是烦恼,不知这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

“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求了就是烦恼。”

这僧人不解,就又问道:“怎样才能避免呢?”

赵州禅师知道这弟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执著和妄念,迷误在语言的障碍中,就大声问道:“为什么要避免?”是啊,没有烦恼就无须避免了。

没过多久,这个弟子又来到赵州禅师的面前。这次他想求证自己的修行如何,就问赵州禅师:“如果能做到心中一丝都不挂,是否我就契悟了禅理呢?”

赵州禅师就问他:“不挂什么?”

“不挂一丝。”这弟子觉得,心中一丝不挂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说时脸上还露出了笑意。

这时只听赵州禅师大笑着说道:“这不,又挂上了吗?”在你想着“一丝不挂”的时候,烦恼丝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你的心头。

弦外有音

人存活于世间,去掉心灵的遮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费尽心机,不被那些无谓的人情、规矩所约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是乐事?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智慧点金石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轮回漂泊,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沾染?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中迷失自我。

故事苑:曲径通幽

悟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悟道禅师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一句话也不说。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在下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能为我解答,我就供养您,如何?”

悟道禅师点点头:“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悟道禅师很快地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悟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悟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参禅数十年,竟然连世间一位店主都不如,于是决心闭门深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悟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

店主仍亲切地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悟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悟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喊道:“伙计,泡茶,泡好茶!”

在此,店主以古镜比喻人的心性,人的本性其实清净明朗,如果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地”,那么便陷入了人为标准的误区。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悟道禅师未能认识人之本性,故喝不到茶。第二次禅师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便是意识到了保持真本性的重要。

弦外有音

有些人丢弃了自己的意愿,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评判里找寻自我的价值。别人的一句诋毁足以泯灭他所有的信心,别人的一个眼光能够扰乱他应有的方寸,这样的人活得沉重。只有我行我素,不为别人的目光违背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生活的行为方式,做真正想做的事,做想做的人,才会达到快乐自在的人生状态,如燕子一样轻盈飞行。

像孩子一样清净快乐

智慧点金石

人们都渴望返老还童,这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想要找回孩童时的无忧、单纯、快乐的心境。殊不知,烦恼都是自找的,人越成长,越世俗,想的也就越多,逐渐的,他们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被他人的思想所控制,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清净和快乐。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的清静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禅师所住的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界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弦外有音

快乐无忧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厚吗?显然不是,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快乐,那么忧愁、痛苦就永远不会在他的身上发生。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烦恼过了就是清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生法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那么简单。

花和尚成佛的必然性

智慧点金石

童心和真性情是生命里最原始、最美丽的东西,但在现代化的红尘风雨中,很多人的性情退化了。要在现代文明中找到真性情,越来越难。

多数人迷失在物质世界中,被世俗偏见、生活所迫,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与生俱来的一点真性情被磨灭得剩不了几分。他们将生活本末倒置,无法获得心灵的自由。

禅启示我们,找回自己最天然的真心,这样才能享受生命的快乐。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两个禅师是师兄弟,都是开悟了的人,一起行脚。从前的出家人肩上背着一根木棍子,上面有一个铁打的方方的东西,叫做铲子。

和尚们背着这个铲子上路,第一准备随时种植生产,带一块洋芋,有泥巴的地方,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用来做饭,不用化缘了。第二个用处是,在路上看到死东西就埋掉。这对师兄弟在路上忽然看到一个死人,一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个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表现是两样,究竟哪个对呢?”师父说:“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埋或者不埋,都是一种个性天然的体现,在这里体现了一种真性情的存在,所以,禅师才说他们都开悟了。这种真性情正是禅宗的精神核心。

禅机妙意其实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我们自己平时没有觉察到而已。每个修禅有所成就的人,总是会显现自己的天然个性,这种个性,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自在天然。

鲁智深,人称花和尚,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

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临别时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