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307000000007

第7章 最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 (2)

第二篇 第三章 最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 (2)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

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就会被认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

例如当我们提起一个战斗英雄时,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高大、健壮、英勇、刚毅的形象,我们会更多地从这些方面去观察他,而忽略他的一些其他特征,比如也许他的性情很温和。

同样,我们对于情人的知觉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觉得他(她)是美的,我们自然会发现他(她)许多美丽之处,因而他(她)在我们心中变美了,因为他(她)的其他某些相反的信息已被忽视或否定掉了。

在生活中,光环效应或“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的,是我们喜欢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也有着其他许多好品质。反过来也是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一恶百恶”或者“爱屋及乌”。

由于光环效应使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所以,它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社会心理效应,也是一种人际认知偏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容易影响对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

刻板印象:“有色眼镜”戴不得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刻板印象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但是,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因此,刻板印象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们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就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因此,我们要避免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投射效应: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生活中,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既然我们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这叫投射效应,即当人们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时,就往往主观地认为别人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投射效应是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他人的一种认知障碍。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嗜钱如命;自己经常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感情投射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情投射就是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别人谈论的话题就总是离不开这一事物,而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这就是投射效应产生的结果,易导致对他人的认知障碍。

投射效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情况在恋爱期间较为常见。有人处在热恋时,常在周围人面前吹嘘自己的男友/女友如何完美无缺;一旦失恋,又把对男友/女友的憎恨之情溢于言表,言过其实。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喜爱的对象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对象是丑恶的。这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交往对象身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失去了认知的客观性。这是需要我们克服的。

邻里效应:选择与好邻居为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寻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终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1950年,美国有3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有很大不同。

上述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的产生原因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工夫,就能获知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而人们大都愿意和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