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17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居住。这些原始人只会寻找和采集现成的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最初经常受到猛兽和毒蛇的威胁和袭击,很是狼狈,不得不搬离地面,到树上去住,过着鸟类一般巢居的生活,后来逐渐知道用火和从事渔猎生产,最后才以栽培植物来维持生活,他们一天天逐步进化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所谓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正反映了原始社会中的这些进化阶段。
氏族公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世界各地都曾普遍地经历过。
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原始氏族制度逐渐解体,正式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形成了第一个王权世袭的国家。夏朝的建立,是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私有制度在夏朝继续发展,公社制度也愈益瓦解,国家组织逐渐形成起来,虽然还只是一个雏形,在历史上却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正式朝代从夏朝算起。
商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古老部落,公元前16世纪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在首领汤的率领下,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以商族子姓贵族为主体的国家。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大国之一,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古老部落,公元前11世纪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在首领武王率领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是以周族的姬姓贵族集团为主体的国家。武王灭殷以后,开始封诸侯,建屏藩。后来力挽狂澜的周公并不因为出现武庚和三叔叛周的事变而更改计划,相反,更加大力贯彻执行。他把新征服的东方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同姓子弟和异姓功臣,建立属国,来拱卫周王室。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具有促进作用。
东周时代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史称战国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天下宗主”,“王畿”比诸侯土地大,人口众多,兵力也强,有控制诸侯各国的能力。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弱,逐渐丧失其“共主”的资格。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大国陆续出现,打破了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在兼并过程中,西周旧制度逐渐被破坏,进入了大动荡、大变化的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结果,是许多弱小的国家被吞并,形成了七雄争斗的格局。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齐、秦、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东周王室更加衰微,再也没有人提“尊王”的口号。公元前256年,东周竟为秦国所灭。这个时期,沿黄河流域从东到西的三大国——齐、魏、秦,在七国中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比春秋大无数倍,一次战争斩首数万以至数十万,“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墨子·非乐》),三巨患以外又加战死一巨患,可以想象战国时期人民的苦难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这种苦难,也有它一定的补偿,那就是从战争中取得了中国的统一,从养士中发展了灿烂的文化。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生产,养精蓄锐,国势不断发展,握有比较强大的人力和物力。加上公元前3世纪后期,中国社会要求统一趋势的增长,就促进了秦灭六国时机的成熟。秦国的强盛,日益成为“山东六国”的巨大威胁。有些说客乘机在各国之间,奔走游说,不是“合纵”,就是“连横”,以博取自己的富贵。那种“合众弱以攻一强”的策略,叫做“合纵”,以苏秦为代表;另一种“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策略,叫做“连横”,以张仪为代表。六国的团结并不牢固,它们自身的矛盾很多,又常常受到秦的破坏,最后不免被秦一一击灭。秦军一旦出关,六国就土崩瓦解。刚刚十年的时间,山东六国全部灭亡,从而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炎帝和黄帝
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的千年间,地球上出现了多个人类文明中心,他们向周边扩展或与周边的中心相互影响,有些中心仍保持繁荣,而另一些则开始衰落,新的更加生机勃勃的社会在此基础上诞生。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这一段历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传说保留在古文献中间。透过这些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我们可以窥见向国家过渡阶段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大致情况。
“英雄时代”涌现出大批英雄,炎帝、黄帝、蚩尤、共工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姜姓,它的首领是炎帝,一个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领是黄帝。黄帝是中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共同祖先,被列为“五帝之首”,这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里已经明确如此了。在远古传说中,有关黄帝的传说特别多,后人把原始社会中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如衣服、文字、音律、医学、舟车、历法、蚕丝等等都归功于黄帝,黄帝越来越具备帝王的圣明形象,作为一个胜利者的代表而被神化、偶像化,成为华夏各族的共同祖先。《大戴礼记》、《山海经》等书记载古帝世系,不论如何分歧难辨,最后都溯源到黄帝却是一致的,历史上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相传也都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时代,国家的雏形已经开始萌芽,黄帝应当是这个急剧变化时代的代表人物。
链接:《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山海经》据说原共22篇、约31000字,全书现存18篇,包括《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传说中经常提到炎帝、黄帝联合与蚩尤的战争。炎帝族与蚩尤族发生冲突,炎帝族战败,求救于黄帝族,或说与蚩尤作战的是炎帝族的一支——共工氏,战事不利,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足见战争的激烈程度!最后,炎帝所有的疆域全部失掉,不得已求救于黄帝。黄帝“使应龙蓄水”,用以淹没蚩尤的军队。蚩尤也是神通广大,请风伯和雨师作大风雨,反而冲破应龙的水阵。然而黄帝神通更大,又请来旱神女魃(bá)驱散风雨,使天空放晴,后来终于战胜蚩尤,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据此可以推测,这次大战延续的时间一定很久,也很激烈,原始人类迷信巫术,作战时都采用念咒语、降神等迷信行为,这也是合乎情理之事。蚩尤战败之后,炎帝与黄帝之间又发生战争,《史记·五帝本纪》说:炎帝“欲侵诸侯”,争夺盟主地位,而诸侯归依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后,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就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
总之,在走向文明社会的进程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各部落交往、角逐和融合的中心,这个中心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也即春秋时期称为华族、汉代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
三、尧和舜
黄帝之后著名的圣主首推尧和舜,他们都被后人归入“五帝”之列。关于尧为帝时的功绩,首先,他能在仁德的基础上,亲睦宗族,联合万邦,即《尚书·尧典》所说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也就是说尧帝能团结自己的宗族,团结自己的部落,进而协调部落联盟内的关系,形成万邦内的和谐联合,使广大人民得到安宁。其次,尧时天下发洪水,他主持艰难的治水工作,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时,“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和“四岳”即各地部落领袖商量,寻找能治水的能人,“四岳”推荐了鲧。尧听了“四岳”的话,任用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不成,尧又继续求贤,得到东方夷族的贤人舜。尧年迈时,舜代行天子之政,了解到鲧治水无效,将鲧放逐到羽山而死。舜举荐鲧之子禹主持治水,得到了成功。第三,尧任命掌管历法的羲和,观察日月星辰变化,总结气象历法规律,使人民的生产活动能应天顺时。羲和制定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共366天的历法。第四,尧在位70年后,给自己选拔继承人。“四岳”一致推荐舜,称赞舜对父母始终行孝,对兄弟友爱和睦,是一个有德有才之人。尧将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考验舜的德行,舜教育二女以义理道德,得到尧的称赞,于是叫舜代行管理政治,社会秩序得到整肃,诸侯群臣都来朝敬;尧又叫舜行进于山林川泽荒野区域,经过暴风雷雨,而舜却不迷失方向。尧觉得舜的确有大德大才,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并最终传位给舜。
根据孟子之说,舜是东夷之人。他年轻时丧母,其父瞽叟喜欢后妻少子,经常想杀害他。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舜一次次地躲过危难,尽到孝友之道,因而名传四方;舜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做陶器,均能团结人民、化解矛盾、互助合作、搞好生产和经营。虽然舜名声在外,但其父受后妻少子的怂恿,仍然想杀死舜。有一次,瞽叟叫舜爬上屋顶,修理屋顶的廪草,而在下面纵火烧屋,舜手拿两顶草笠从屋顶跳下,因空气的阻力,落地时未受伤害;瞽叟又叫舜去挖井,舜挖井至深处时,害怕父母害他,在井底向旁边开通孔道,瞽叟和舜的弟弟象从上面投入大量的土石想杀死舜,舜从井底的孔道中逃出。回到家后,舜若无其事一样,仍然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因为这样的品德和才能,尧把天子之位传给舜,是符合原始民主传统的。
舜善于选贤任能,他任命禹去治水,选拔高阳、高辛氏族的十六位贤才,管理和教化国民,设立管理部落联盟事务的官职,还经常到各地巡行,考察民风习俗。舜见其子商均无能,举荐禹为继承人。舜死,诸侯归顺禹,禹就登上了帝位。
链接:大禹治水
据说在尧、舜为帝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大地一片汪洋,人们没有安全的住处,扶老携幼,东西游荡,生活极为困苦。夏部落以善于治水闻名,其首领鲧被尧派去治水。鲧采用筑堤的方法堵水,洪水愈堵愈涨,最后冲决了堤岸,淹没了很多土地和人畜。尧的助手舜巡视各地,发现鲧治水无方,造成更大的水患,就把鲧放逐到羽山(今山东郯城),鲧死在那里。舜执政后,改用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联合共工氏和伯益等兄弟部落首领,接受筑堤堵水的教训,重视水向下流的性质,采用疏导的方法去治水,按照地势的高下,把漫溢的洪水分别引入一定的水道,使大家脱离了水害,得以在平地上安居下来。他还带领大家开沟渠,便利了农业生产。禹治水13年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风里雨里都在劳动,手脚上都起满了茧子。他的卓越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被称为“大禹”,尊为社神。
《尚书》中叙述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大概是周朝史官掇拾传闻,构成有系统的记录,在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周朝,不容有人无端发此奇想,其为远古遗留下来的史实,大致可信。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推崇这三个古帝,其他如道家、法家、杂家亦都有尧、舜禅让的记述,因此关于他们的传说,比黄帝以下诸帝更多些,真实性似乎更大些,必有部分史实根据,而不会完全出于向壁虚构。
不过,周、秦诸子虽然大都认为尧、舜、禹是实行禅让制,可在战国后期也流传着相反的“篡夺”的传说,如《韩非子》、《竹书纪年》、《山海经》中所引,都反映尧在晚年把职位传给其子丹朱,而有势力的舜,借口尧破坏民主选举制,把尧囚禁起来,又放逐丹朱,把最高领导权篡夺到自己手中;舜临死前也想把职位传给其子,禹借口不能破坏旧传统,逼迫舜把职位让给他,终于占据这个最高职位。这样完全相反的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或更接近于事实呢?我们认为两种说法同时并存的事实,正是“传贤”制转变为“传子”制过渡阶段的真实反映,这两种传说可能都有几分事实根据。尧、舜、禹处在这两种制度转变的过程中,民主选举的旧传统“禅让”制虽然仍在执行,但他们都已经视其职位为私有,都想传给自己的儿子,另外一些显贵则利用氏族民主选举的传统,作为进行夺权的借口,而一旦夺取成功,则又效法他的前任,把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每经过这样一次反复,传统的氏族民主选举制度就进一步遭到削弱,而父子相传的世袭制由此逐渐产生。人们逐渐感觉到“选贤与能”、“天下为公”的旧制度已经过时,于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天下为家”的新时代正式出现。
四、商汤伐桀
商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部族。商族的始祖契大致与夏禹同时,曾跟禹一同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教化百姓,说明当时他们曾共处于一个部落联盟。契的母亲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有一次和本族中的两个年轻女孩一同外出游玩,到水中洗澡,见有玄鸟(燕子)飞过,生下鸟卵而去,简狄取鸟卵吞食,结果有了身孕而生下契。这便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商族以鸟作为图腾崇拜的事实。从契到相土,只有三代,活动中心却迁徙5次,相土以后,自昌若到汤,共十一代,又迁徙3次。这14世8次的迁来迁去,涉及地域相当辽阔,大致在今山东、河南境内的黄河两岸。契的孙子相土的时候,商的势力已经强盛,它的势力向东伸展到泰山附近地区,以至渤海沿岸。到汤的时候,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方国,而此时的夏朝日薄西山,实力大为衰落。夏桀暴虐无道、残害民众、侵夺诸侯、众叛亲离,汤选择这个有利的时机,积极展开灭夏的准备工作,最终完成了灭夏的事业。
链接: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