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帝国掌门
307500000013

第13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百度搜索李彦宏 (1)

引子:这一刻,世界属于百度

纽约时间2005年8月5日上午10:00左右,李彦宏夫妇、徐勇夫妇和王湛生、毕胜以及百度投资经理和坤在高盛总裁的陪同下来到了49楼的交易办公室。李彦宏保持着的他一贯的风格:话不多,很沉稳。他们是来共同见证百度上市的辉煌时刻。

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主承销商是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高盛,这个组合可谓“黄金搭档”。高盛,曾帮助盛大和腾讯登陆纳斯达克,让持股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2004年操作了Google的上市。高盛与第一波士顿都是点石成金的高手,当他们与百度一起出现在投资人面前时,衬得百度更加气度不凡。

百度的上市目标发行价27美元,当日便冲破了令人震惊的150美元,最后落定于122.56美元收盘。这一奇妙的数字使百度成为美国证券历史上IPO首日表现最佳的十大股票之一。一夜之间,百度造就了8个亿万富翁,50多个千万富翁还有200多个百万富翁。

一时间由百度所创造的财富奇迹成为国内新经济领域甚至传统行业最热门的话题:百度用5年的时间创造了又一个业界神话,这个神话不缥缈,不虚无,它真实地发生在人们的眼前。它的成功上市让互联网的造富奇迹在国内达到顶峰。百度的上市再次证明,在互联网的世界任何奇迹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当这个现实摆在你面前的时候,请不要惊讶。

纳斯达克给百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给李彦宏开辟了一块场地来施展他的“中国功夫”,还让他激情狂舞之后落下了滚烫的泪水,热泪中饱含着辛酸,感慨,委屈,但是却又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谁都无法否则这一事实:中国人在纳斯达克创造了奇迹。

百度上市成功意味着搜索概念的成功,也是竞争力清晰专注的胜利,当然也离不开成长的胜利。百度上市前每年都以200%的宇宙速度成长傲视群雄,投资者正是看到了这点,才会购买百度的股票,说到底,投资百度,投资的是它的成长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股票市场的突出表现同时带动了其他具有“中国概念”的股票的上涨。这种强劲的势头毫无疑问会对未来的中国互联网板块造成积极的影响,更多的投资者会将兴趣转移到这些新崛起的高科技公司。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度做了一回引领潮流的先锋。

百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开了一个好头,毫无疑问,未来将会有大量希望赶超Google,再造传奇的网络公司会通过IPO的方式登上市场。去赢得他们所要的一切。

而对百度而言,通过上市,不仅加深了跟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而且把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提高到了国际水平,公司的运营风险随之减少,不过最为重要的是,上市毫无疑问地提升了百度的品牌。正如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Google一样、百度只有发展成为和它一样的国际品牌,才能在实力与声势上与之展开竞争。

李彦宏可能很早就料想到了这样的结果。从他第一天接触搜索引擎并将之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起,他就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第一节 从起点回到原点:北京——硅谷——北京

北大,放飞梦想

“实用的理想主义或者理想的实用主义,缜密的自我设计里有对环境的敏感和参照,亦步亦趋里不忘自信自我;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充分自觉的目的性。”这是媒体和大众对李彦宏一路走来整体形象的描述。这个缔造百度神话的IT界巨擘,追溯他的辉煌历程,可以从他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学习信息管理专业开始。

1987年,出生在山西小城阳泉的李彦宏是正值19岁风华少年,凭借优异的表现考入了北京大学。“如果没有对手和竞争的话,我很难有动力。”李彦宏回忆说。其实人都有惰性,“This time is serious”, 阳泉一中是“高考大户”,正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学校,李彦宏感觉到竞争,同样也让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最终他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就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的他,曾经以其不凡的实力进入到了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但是他在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一些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所以他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北大的信息管理系,而不是计算机系。就是这样一个文理相融合的专业,却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事业路程。

李彦宏高中念的是理科,但其实他心底对中国文化却有割舍不断的情怀。这也可能是他第一志愿选择北大的重要原因。小时候,因为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可谓集家人三千宠爱于一身,这也让他从小就变得调皮捣蛋。爱好广泛的李彦宏迷恋上了20世纪70年代初流行的诸如《杨门女将》之类的传统戏曲。他饶有兴趣的学着大人们唱,有时兴致来了甚至可以唱上一天也不累。另外他还会打山东快板,所以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他是一个多才多艺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李彦宏父亲在一个工厂做工,小时候上过私塾,对四书五经熟稔。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李彦宏从中也很喜欢看书。

记得上初中时,他迷上了《东周列国志》,看得非常投入,以至于吃饭时妈妈叫了几遍他愣没听着。初中时,他的性格越来越趋向温和内向,但骨子里却是倔强而叛逆的,尤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执著。上高二的时候,正在北大念书的大姐带着他来到北大游玩。从他进入北大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这所古老的学术圣堂所吸引,他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学校。回家时,姐姐和当时还是她男朋友的姐夫到车站来送他。姐夫对不能陪他好好游玩北大表示歉意,他当即就踌躇满志地回应说,两年后他还会再回来的。原来,李彦宏选择了以考入北大这样的方式来兑现自己的诺言,并且他做到了。

来到北大后,他发现这儿的学术气氛和校园文化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兴趣多样、爱好广泛的他,在这里能够发挥他的个人特长,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又促使独立思考。

李彦宏在北大上大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人,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搞学生工作,但是,他在这里充分投入地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比如他挺喜欢跳舞,周末时就会去食堂参加舞会。国庆35周年时他也还曾代表北大到天安门参加过集体舞表演。他还喜欢参加辩论赛,在北大的五四辩论赛上,他成为受学校评价较高的一辩选手。同时也是校合唱团的成员之一的他曾多次参加过校内外演出。现在的李彦宏回忆那段学生岁月,非常肯定这些团体活动。他以为这些对他的整个身心活跃起了很大作用,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中,这种活跃的思维方式也促使他一直在调整以找到最适合的方向。

在北大,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非常有个性和才华的教授。他被教授们的大师风采所倾倒,并对这里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氛围非常着迷。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他深受熏陶,“这对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这种能力对我以后的发展很重要”,李彦宏后来回忆说。

逐渐地李彦宏开始思考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计算机是他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但他决定“走出去看世界”。于是他在北大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他这是在为自己的下一步打基础。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了选择的机会,这为他日后出国留学打下了基础。

1991年,李彦宏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毕业。此时的他,又一次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走康庄大道,我自己喜欢做什么要比别人怎么看我更重要”。当时李彦宏的姐姐劝李彦宏考博士,曾经对他说在美国也许不太看重学历,但在中国就非常重要。而李彦宏却不想走弯路,他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于是他申请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的课程,很顺利的,他如愿以偿被录取了。

就这样,在1991年圣诞节,北京的冬天还刚刚下了一场小雪,李彦宏踏上去往美国的逐梦之旅。

感受硅谷,获取商业成败密码

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留学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彦宏一直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在留学的第一年暑假,李彦宏受邀到了工业旗舰公司松下——美国的一个研究院实习,而后1994年,李彦宏因此有了机会进入工业界,受邀在道琼斯公司担任高级顾问。

这时正好是互联网商业应用起步阶段。李彦宏进去不久,就成功为公司设计了一套实用的实时金融系统,这个系统今天还在被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广泛应用。1996年,李彦宏潜心研究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程序,它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这项程序还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当时的他很想推广这项技术,但道琼斯因为是一家金融机构,对这些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敏感。李彦宏对此十分失望。他陷入了长长的思考,他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1997年,在加拿大有个互联网方面的学术会议,微软、Infoseek等许多互联网方面专家都有参加。李彦宏兴奋地带着他自己做的演示系统赶赴参加了这个会议。他在会上演示着他的程序系统,还没到几分钟,这些专家就意识到,这个系统相当有价值。无数眼光开始聚焦到这个年轻人身上。Infoseek的CEO 看后十分欣赏李彦宏,极力劝他加盟Infoseek公司。他说,“作为一个工程师,只有你的技术被很多人应用的时候你才会有成就感。试想一下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会使用你的技术”。 李彦宏心中许久以来的梦被点燃了,于是在那年夏天,他从华尔街来到硅谷,加盟了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开始了他的硅谷生活。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最初形成的原因很简单,它只是政府当时为了留住斯坦福地区的留学生,提高当地经济的一个临时性的政策,不想到最后那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成了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区。其特点是以附近极具雄厚科研实力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企业群为基础。

硅谷是无数高科技创业者的圣地,当然也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Oracle,有美国在线、Yahoo,还有无数的VC投资商(即风险投资商)。李彦宏当初供职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实际上是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在这里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而《华尔街日报》更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个激情四溢的年代,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着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每每看到这些,李彦宏心里就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来到硅谷后,李彦宏见到了那里很多中国工程师,他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会时,兴致勃勃常聊的话题,经常是哪家公司上市了,哪支股票价格一路飙升了;哪个家伙又通过股权赚了钱,在山上买别墅了。每一次谈话都心潮澎湃。

在硅谷的这段日子里,李彦宏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商战气氛。微软跳出来挑头反叛IBM,又以软件教父的身份打压SUN、网景;埃里森又给甲骨文带来了一笔大交易……一个个鲜活的商战故事,让李彦宏深刻意识到,技术本身不能成其为决定性的唯一因素,商战策略才是更重要的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容许失败,让好主意有孵化的条件;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打造优秀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