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十三陵
3078500000002

第2章 明十三陵简介

介绍了明十三陵的一些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明十三陵简介、为什么北京明皇陵只有十三陵、明十三陵的选址、明十三陵的特色、明十三陵览胜等。

帝王陵墓及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至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划分一定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至春秋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丘,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

中华文化中没有宗教信仰,人们情感的寄托、维系全赖敬祖,并因敬祖而重丧葬;古人相信有阴间的存在,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并因这个观念而重厚葬。因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为自己修建陵墓就成了一生中之大事,也是继任者之大事。我国帝王陵寝数量众多,历史悠久,且布局严谨,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其中,明十三陵以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在中国帝王陵墓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十三位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东、西、北三面环山,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这里明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二百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千米,其中陵区占地面积达四十平方千米,距离北京市中心约五十千米。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绿树浓荫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坐落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其中,长陵位于北面正中位置,余陵分列左右,整体布局庄严和谐,宾主分明,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肃穆幽雅。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布局庄重和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是陵区第一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此后明朝依次营建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别坐落在长陵两侧山下。明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是最后一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系妃坟改用,清顺治元年(1644年)始定陵名,增建地上建筑。陵区中部长达七千米的长陵神道(总神道)与各陵相通。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在诸陵中,以长陵的规模最大,思陵的规模最小,建筑布局大同小异。各陵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各陵前都立有石碑,陵墓各有陵垣。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棂星门、明楼、宝城等。明楼内树碑,上刻皇帝的庙号、谥号。明楼后为宝城。宝城中填黄土,下面就是帝后的寝宫。各陵原设有“监”,专司祭祀扫陵之事,现仅存德陵监监墙。

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幽雅,建筑规模宏大,肃穆庄严,气势恢弘,整体性突出,陵寝制度独具风貌,是明朝二百余年历史中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和陵寝规划与建造的最高代表。而其历史遗存,又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明王朝的盛衰兴亡,记录了明朝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明十三陵数百年间虽遭受自然因素的损坏和局部的人为破坏,但各陵的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好,陵园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保存完好。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的大地上,昔日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陵寝,今日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