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3101600000009

第9章 范仲淹(2)

首先是修筑城寨,建立巩固的军事基地。范仲淹的部将种世衡,为了阻挡夏军进犯延州,在延州东北二百里的古宽州废垒上修筑城堡,这样一方面可以得到河东粮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延州防守。城内无水,种世衡重奖民工;凿地150尺挖出泉水,最后得到了几眼井,可以满足全城的饮用,这座城堡以后也就以青漳得名。种世衡又开营田一千顷,招募商贾,贷给本钱,通贸易,畅货源,使城内不但有充分的粮食供应,而且货物充足,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同时,新立的城堡也成了联系少数民族的据点和训练前沿战士的基地。范仲淹高度肯定了种世衡的做法,他认为种世衡建立城堡的措施是成功的,有利于加强防守。范仲淹从庆历元年(1041)正月到四月,为修筑城寨事,六次上疏。在一次上疏中,他说:“若先修复城寨,是远留的眼光。请允许在二五半合兵万人,自永平寨进筑承平寨,等到承平寨毕功,又择利进筑,就可以牵制赵元昊东界军马,使得并力西御环庆、泾原之师。”在范仲淹积极努力下又修筑了大顺城。大顺城的地址是马铺寨,在庆州的北面,属于西夏腹地。范仲淹以最缜密的方式迅速动手,仅用十天的功夫就顺利筑成了一座城堡,因而取名大顺。夏军发觉后,动用了三万骑兵来进攻,不能破城。他们又佯装败北。但范仲淹十分警惕,并没有追击。大顺城的建立,正好与白豹、金塘二城寨形成犄(jī)角之势,因而打通了延州与庆州之间的道路,使两州在防务上可以互相支援,在军事上极为有利。范仲淹修筑的许多城寨,大大加强了西北的防御力量,使得延州和庆州都处于得到安全保护之地。

范仲淹在争取团结羌(qiānɡ)族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力量,与羌族的联络,削弱和孤立了西夏。羌族部落散落在宋、夏边界横山一带,羌族人马精劲,善于战斗,西夏经常胁迫和利诱羌人和他们一起与宋军作战。宋对羌族也采取抚绥政策,凡归属宋朝的羌族都称之为属户(或熟户),其余者叫作生羌。宋把熟户看成是一支很好的战斗力量,因此经常在羌族中征召士兵,协助宋军作战。范仲淹对争取团结羌族极为重视,其部将种世衡,曾亲自到羌族部落进行慰问、周济。和羌族亲如家人,羌人得到西夏的情报也愿意告诉种世衡,种世衡也当即给以奖励,因此种世衡深得羌族信赖,羌人也愿为之效命。种世衡曾多次命羌人击退西夏侵犯,取得很大战绩。环庆路的羌属非常多,范仲淹到环庆时,得知六百多名羌族酋长受赵元昊利诱,曾为夏军攻宋作向导。范仲淹深入边界一带巡视,以朝廷名义犒赏、慰问羌族,巡视了诸羌人马,与他们订立条约,让他们在抗击赵元昊中发挥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招抚羌人的工作,范仲淹特意奏请朝廷,把种世衡调到环州。种世衡调到环州后,冒着严寒冰雪,深入到汉朝官员从未到过的险地群山,对羌族进行访问招抚,这使羌人非常感动。种世衡让他们备置烽火,当西夏进犯时,以烽火相告,驱马相救。种世衡因多次击破西夏的掠夺,羌族对种世衡十分敬服,当种世衡兵援径原时,有几千名羌兵随从。范仲淹对羌族部酋长也以诚相见,信而不疑,羌族酋长来见时,范仲淹常常把他们引入卧室,并且屏退守卫,和他们促膝谈心。对因战乱而丧失土地的羌族人民给予援助,羌族熟户上下、男女老少对范仲淹非常钦服。范仲淹在羌族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威信。他们尊敬地称范仲淹“龙图老子”(范仲淹当时的官职是龙图直学士)。范仲淹招抚羌族工作取得很大成功,当时环庆路约有羌兵20000人,他们配合宋军,对夏作战,是一支强劲的生力军。

选拔将校、训练士兵是范仲淹带兵打仗的一个中心内容。他十分重视军队将校的作用,认为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将校所决定的。在此以前宋军将领不仅数量不足,身体素质也极差。范仲淹上奏仁宗,建议对将校应尽早进行选择,凡是年老病弱不能披甲上阵或没有指挥能力的要在此进行选择调离,让一批立有战功、武艺高强、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将校。经过试用后,再正式任命。另外,范仲淹也注意培养将校,他让部下在作战之余,努力学习古今兵法,对于勇敢善战的狄青,他不但给予优厚的待遇,而且送给他一部《左氏春秋》,并告诉他:“在将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从此狄青刻苦读书,对于秦汉以来将帅兵术了如指掌,从而成为北宋一名屡立战功的名将。对于士兵,范仲淹主张认真挑选,严格训练。北宋招募的士兵,由于胡乱选拔,因而素质很差。范仲淹提出淘汰弱小、选留强壮勇敢的择兵标准。北宋士兵缺乏训练,武艺精强者不多,遇到战事常吃败仗。所以范仲淹主张对军队加强训练,他在西北战场上将延州兵分为六将,每将3000人,分部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高前线士兵素质,范仲淹提议,在陕西本土增招士兵,因为陕西本土的士兵生长在边寨,熟悉地形,善于骑射,作战勇敢,而且能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东兵是从东部调到陕西前线的禁军,这些士兵思念故乡,不耐劳苦,凛给虽优厚,但斗志不高。如果在战争中兵员不足时,应增置较多的陕西本土士兵,以代替一部分东兵。

范仲淹在战术上也尽量革除旧弊。北宋旧的作战方式极为保守:部置官带领10000人,钤(qián)辖带领5000人,都监带领3000人,出战时,官小者在前。范仲淹认为不考虑敌人数量而出战,以官职高低为出征的先后,这是历次作战败绩的主要原因。范仲淹革除了这种呆板的作战方式。提倡根据敌兵多少,以决定出击人数的作战作风与战术机动灵活,有利于打击敌人,可以随时出击,也可以随时撤退,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其他路也效法这种作战方法。于是西夏将士害怕起来,相互警告:“不要再攻延州了,现在的小范老子腹中有数千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范雍)懦弱可欺也。”范仲淹还提出总的战略方针:对付西夏大股军队要坚持固守以待援兵;对付小股进犯的夏军则可以在险要的地方设埋伏打击,根据夏军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范仲淹还向朝廷建议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使夏军穷以应对。他申求朝廷要给将帅以“便宜从事便宜从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根据前线复杂多变的形势,采取灵活相应的战术,以期取得战争的胜利。

大量军队长期固守在西北边远之地,需要从内地远程运送大批粮草和物品,旅途艰难,耗费大量财力和民力,这已成为历来防守战略能否巩固的主要问题。范仲淹吸收汉、唐以来屯田的历史经验,又总结了种世衡在青漳城兴田的好处,因而奏请仁宗在边塞屯田。仁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诏令陕西四路部署及转运使并兼营田使。转运判官兼管勾营田事。

范仲淹在西北推行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边防日益巩固,加上他和另一主将韩琦空前团结,因而赵元昊不敢侵犯,扭转了战争形势。西北边境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范仲淹与韩琦的名声大振,史称:“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

宋夏长期的战争,西夏军虽有过小胜,但得利不多。宋加强了边防,同时又进行经济封锁,酉夏经济日益困难,人心浮动,朝廷内部厌战情绪不断增长,再加上辽在夏边境处暗修城堡,集结军队,有攻占西夏的意图,于是赵元昊不得已,只好向宋求和。宋也由于财政负担太大,困难重重,愿意尽早结束战争。双方经过议和,在庆历四年(1044)达成协议,西夏取消帝号,仍由宋封为夏国王,宋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万斤,恢复贸易往来。

改革先锋名满天下

范仲淹和韩琦防御西夏的成功,使他们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骤增,朝廷也予以嘉奖,仁宗于庆历三年(1043)四月将他们两人提升为枢密副使,同年八月,仁宗又下诏,拜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升为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