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对于悲剧的界定。灾难,便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大悲剧。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灾难史。人们还没来得及回眸,便已被天灾吞没;还没来得及出手拯救,便已被人祸殃及;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便已被点燃战火。五千年,中华儿女沉淀了岁月深处的苦难,勾勒出了一张厚重的历史画卷。
人类历史是一部灾难的记忆史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席卷了中国平均地势最低的四川盆地,地震的冲击波如放射线一般向四周扩散而去,几分钟内,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感觉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动。而在四川,秀丽的山川转瞬间崩裂、破碎、滑落,道路一瞬间被泥石流冲毁,山间的茅屋瞬间成了碎片。
站在废墟上回首,人们用沉痛而复杂的眼神看着田野被毁、家园坍塌,凝望碎石深处偶尔生出的几株幽草,开始了对历史灾难的沉痛追思。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肆虐,庞贝古城瞬间被毁。公元542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发生黑死病,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去。而到了14世纪,欧洲也被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之下,2500多万人因此丧生。1817~1832年的霍乱、1519~1540年美洲的天花疫情,使这些时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年代。
灾难好像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每年人类能感觉到的地震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人类神经的一次敲打,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连接起了不堪回首的岁月。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堪称地球的重灾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自然灾害最多。
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各种天灾都出现了:旱涝、地震、风灾、雷灾、蝗灾。不仅如此,最能显现民情的民间谚语和歇后语,也有大量关于天灾或预示灾害将到来的内容,例如“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上道,大雨将要到”、“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天不开”等。
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大多数与自然灾害有关。据《史记》载,战国七雄并立时期,秦穆公十三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王朝购买粮食,粮船规模宏大,浩浩荡荡。秦穆公十四年,秦发生饥荒,晋却未曾援助秦,为此双方发生争战。秦穆公十五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虽然穆公十四年的时候向晋国求粮食,晋国没有帮忙,但秦国还是基于“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的道义,慷慨赠与小米。从秦晋之间的救灾往来开始,仅仅三年间,两国就发生三次天灾,其灾害频繁程度可想而知。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从有明确灾难纪年的商汤二十四年直至清朝覆亡,在这三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共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3000余次,平均一年一次有余。
其中,洪水几乎是灾害的常客。可以说,水孕育了文明,但也能让文明覆灭。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同时,它也给先人们带来了无穷祸患。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总是和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中国
最古老的有关自然灾害的传说应该为大禹治水。据古书描述,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到了商王朝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商朝频繁地迁都,有“前八后五”之说。不能不说,商人频繁迁徙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躲避水患。
略去自然灾害的镜头,历朝历代的战乱更是一个个惨烈的片段,比之自然灾害导致受难的人数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王朝时期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东汉末年国不成国,奸佞当道;晋代五胡乱华,大举屠城,死伤无数;隋末战乱,路边常有冻死骨;蒙古南下建元朝,专横跋扈,肆意伤人;明末官匪沆瀣一气,民怨四起;清末军阀并立,征战连年,封建余毒摧残百姓。每一次王朝的变动或外族入侵,无辜受累的百姓达数千万,死伤不计其数。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段文明,不会千年如一日而不被打断,而人祸,恰恰是文明出现断层、人口骤减甚至国家永远消失的重要原因。古希腊与古波斯之间的战争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
居鲁士建立了古波斯王国,称霸伊朗高原,曾经自称“宇宙四方之王”,他的孙子辈人物薛西斯也曾纵横西亚,无所顾忌。但是,当薛西斯的军队开进希腊城邦的时候,却惨遭抵抗,以失败告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薛西斯从未想过他在希腊国土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一百年后,曾经被他们危及性命的希腊人的后代们——马其顿帝国,又将刀枪架到了他们子孙的脖子上。波斯帝国很快就灭亡了。而马其顿王国呢?在几百年后被保加利亚征服,随后落入东罗马帝国的手中。然而,整整持续一千多年的古罗马帝国,最终也烟消云散。
在战争灾难的摧残下,任何优秀的社会文明都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社会治乱交替,王朝兴衰起伏,一把烈火可以烧掉几百年的精雕细琢,几番剑戟拼杀可以模糊数度春秋的骄人容颜。因此,有了余秋雨的这句话: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废墟留给我们百般无奈,但也告诉我们:苦难是民族兴起的一堂必修课,一切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因此,即使倒下了,重新站起来,历史也会公正地给予前进的机会。灾难应该被更准确地理解为优胜劣汰规律的历史实践。所以,当一次次认真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和民生系统被冲断,人类以生命作为代价时,存活下来的人们则在一次次的不屈服中从容站起,自己抚平伤痕,这便是沉淀了苦痛记忆的胜利。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循环,天公地道,生过才有死,死而又知生。不懂得生死的意义,不珍惜生存的权利并了解死亡的痛苦,人们就永远不会知道生活的意义。苏格拉底饮鸩而亡,屈原投汨罗赴死,他们并非轻视生,而是希望用死来延续和放大人生的意义,给予后世更多的启示。尼采曾感叹:“眼睛看到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眼睛是人心的镜子,而历史就是人类的镜子,它所映照出来的一切,都可供借鉴,或取道,或警醒。灾难是镜子映照出的最残酷的一幕,它所展示的叫人悲痛,更让我们清醒地认知生死,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也许未来布满荆棘,但闪耀着希望。
中华文明在灾难中突围
站在四川江油市北25公里的窦 山顶远观,似乎能看到一些屋宇,却青烟不再。山中的云岩寺建筑群无一完好。行至云岩寺山门前,人们可以看见小巧而质朴的山门塌了一半。这个鬼斧神工的千年绝寺,如今斯物已去。
有人说,文明在一切灾难下都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云岩寺仿佛就是这句话的印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其对话录《提迈尤斯》中讲到拥有高度文明的亚特兰蒂斯岛国。人们依照柏拉图的记载去追寻,却始终找不到有关亚特兰蒂斯的古迹,只能大致划出它的位置——位于直布罗陀和美洲之间的大西洋底,变成一个沉入海洋之下的神秘之国。考古学者估计,亚特兰蒂斯应该是毁于地震和海啸,一夕之间消失无踪。
印度河河畔,沙石之下埋葬了距今约5000年的哈拉巴文化遗址。它的城市规模庞大,拥有古老的文字符号,拥有漂亮的殿宇,却在几百年间消失无踪。在人们没有发现遗址之前,印度史上的这一块一片空白。关于它的消失,有的人说是毁于自然原因,有的人说是遭到突如其来的屠杀和报复。
在拉丁美洲的原始热带森林中,玛雅人的文明持续了几千年。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玛雅人因为互相残杀已经走向没落,西班牙的炮火将其最后一个城邦摧毁,一个文明就这样消失在地球上,只留下一些“遗物”,没有任何有关该文明的精神文化留下来。
在沙漠中成长起来的埃及古国,文明硕果累累,而当拿破仑的军队踏足这里,炸毁狮身人面像的胡子后,埃及古文明竟然消失了,除了它的文字和一个个神秘的金字塔外,它没有给埃及人留下什么。
古希腊文明几乎影响了全世界,可是在近代它却沉寂下去。外国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古希腊人们无视传统观念、道德标准和法规制度,致使人们的言行完全失去控制,他们的种种腐败行为最终导致古希腊文明的衰落和消失。
以历史的视角来看,文明主要表现为人类生活的共性,即以物质、技术、消费为主要特征,最后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文化的部分特征。许多东西方学者认为,一些文明之所以在巨大灾难来临之后中断,正因为其太注重物质形式,却抛开了道德标准和传统观念等精神文化,所以当战争和自然灾害降临时,将轻易摧毁一个国度或民族豪华奢侈的民生用品,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彻底颠覆其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而这些没有了传统精神与道德指导的败亡国度,其子民只能离开家园到远方另谋出路。我们为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失去感到悲痛万分,但是更可悲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丁点的精神文化线索。由此可以看出,文明固然易被摧毁,但那些拥有深厚精神文化底蕴的文明即使被摧毁,也可以不断复兴。
这是由于文化不同于文明。文化注重的是内向性的发展,它体现在人类的个性上,主要是指人类的思想、人格的发展。没有了文化的文明,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享受而已,它盲目而无所凭依,在其培养下的人民固执单纯,最后直等到家园被毁,还不知道该如何记述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么一段辉煌的日子。当然,并不是说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古老文明国度没有文化,但它们的宗教性文化特质显然是平和的,其非务实的心态和对道德传统的忽视,让这些国家的文明终究要面临巨大的历史考验,最终饮恨而逝。
其实,灾难是人为的也好,是天降之罚也好,它转瞬间便能割裂人与社会的联系,也能让社会与自然的循环脱节,使文明发生破裂,但是,它很难割断文化的传承性。它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不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如果该文明有优秀的精神文化存在,并且成为一个体系,且带有积极和务实的意义,这个活下来的人就会将之传递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因为它属于“建设性”文化体系。
文化的魅力,正如它的美丽一般,在灾难后的废墟中格外醒目。汶川地震之于民族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在人们的内心、社会的层面、自然的生态系统上割出深重的伤口。伤口很痛,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讲,经历的痛又何止这一次。数千年间,我们曾撕心裂肺过,曾心灰意冷过,曾重新振作过,我们看清了自身民族的多难。然而,我们与其他文明相比,具有更完善和更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为整个民族奠定了务实、勤恳的思想根基。或许,它不尽完美,却绝非毫无用处,它经过了两千多年的考验,帮助人们一次次重新确立这个国家的统一性。
有人比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防御系统,既可以让人类尽力避免自我伤害和自然伤害,也可以在二者发生时将伤害减至最小,或者支持人类在灾难后重建。一个人的肉体无法对抗灾难,但拥有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共同体必能与任何灾难抗衡。中华五千年文明“香火”不断,更多的意义在于文化的延续性。它所承载的历史经验令我们自动自发地思索灾难所带来的启示,考虑如何再次兴起;帮助我们形成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继而学会以种种达观心态应对灾难。
尽管传统文化在历次天灾人祸中“伤痕累累”,文化的外在寄托物不可避免地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是无法复原的伤害,但我们仍有不能摧毁的精神文化存在,正是这种精神文化赐予在废墟中的人们突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