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多难兴邦
310300000006

第6章 惨烈片段里,家国肌体的磨砺 (2)

现今,所谓“百姓社会”,主要指没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群。而“公民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普遍较高,一般应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精神,能够有意识地对社会起到监督、批判的舆论作用,有改良社会的良好愿望,可以起到调节社会压力的作用。自“五四”开始,以蔡元培、胡适先生为首的知识分子

就一直倡导真正的“公民社会”。随着“救亡图存”的历史风暴席卷全国,建设“公民社会”的呼声暂时退居其次。但是当国家迎来和平统一的时候,“公民社会”再次成为主流,因为它对于国家在各种时期面临各种问题时,能起到强大的社会调剂作用,它可以在精神上约束一个人,使公民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一个人生于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当中,因为有了社会营养的滋润,才能开出绚烂之花,得到瑰丽之果。同样,果实也要重归大地,再次生长出新生之物。当国家和谐太平之时,作为汪洋中的一点水滴的人此时能做的,是安然地享受大海所带来的宁静;当国难来临之际,纵使力不能及,也要给予国家以精神支持。

万点滴水成浩海。“滴水”之间互相交融,就有了同胞之情。同在一国之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旦哪里有了困难,哪里面临着枯竭,其他的“滴水”就会迅速补充。黄河与长江的洪泛曾毁灭了多少人的家园,但是在同胞、手足的支持下,家园得以重建。我国的东南沿海终年受到台风的侵袭,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风魔”的威胁,但是台风过后,八方援手又再次撑起了中国东南海岸富丽的美景。2008年初春南方的雪灾、5月中旬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国民众大规模动员、号召,甚至自发捐款,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奔赴灾区,其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足以让全社会对其共唱生命的赞歌。

“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曾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当一国建立,作为其公民,就被赋予了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如果背离这个国度,就注定要慢慢地枯萎,最终无所依归。

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它适用于更大更广的范围,例如国家乃至世界。想要拥有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感觉到心灵的温暖。学会在他人的赞赏中寻得自信,而不是自大;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而不是妄加评论;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言论,而不是偏袒憎恶;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宽恕他人的缺陷,而不是挖苦;在必要时忍让,而不是斤斤计较。

人与人之间,不一定要志趣相同,纵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不一样,在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精神熏染下,再大的矛盾也可以容纳,并且在共同抵御灾难侵袭时,站在一起,互伸援手,这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公民社会”已然成形。每个人都是社会汪洋中的一滴水,靠着一滴滴的汇集,水乳交融,互相滋润。

为未来造就担当的一代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以山石崩裂、岩浆喷涌的豪迈激情写下了下面的句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他对国家未来充满忧虑,但少年们又让他充满信心。

懂得倾听历史是一种智慧,懂得承担过去是一种勇气,懂得担当未来则是一种明智。

有人说: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年青一代。青年、少年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不同的时期,青年群体的最核心力量分属于不同年代的人。20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初,二三十年代的人是国家复兴的基础动力;改革开放,五六十年代的人则为国家擎起了一片天空;今日的中国,青年群体最核心的力量是七八十年代的人,而“80后”的年轻人,则更是将这个国家的发展推向一个高潮的“新生者”。

十年来,从1998年的洪水,到“非典”、风灾、雪灾,再到重大的地震灾害,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自然伟力之“恐怖”,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人类之渺小。曾经,面对自然不可抗力的因素而惴惴不安的人类,寄希望于神灵的救赎,祈天求雨、设坛祭祀、哭乞跪拜,可惜天光云影依然变化无穷,人类依然要承受很多突如其来的剧变。数千年过去,当人们以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疯狂地掠夺自然的时候,自然还以痛击,人类终于察觉自己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如今,我们不得不正视灾难带给我们的创伤和痛苦。灾难带走了无数生命,上演了一幕幕接近于覆灭的惨剧。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灾难的一次次洗礼令我们这个民族焕发出雨后的“新绿”,每一次战胜灾难后,我们都越发充满力量和勇气。这些“新绿”,即是一代代青年与少年。

也许有人会说,20世纪60年代的人在急流勇退,70年代的人在不断前进,而80年代与90年代的青少年,却因为陶醉于安逸的生活而变得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是,面临变化极快的社会现状,青少年也同样体会到了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青少年惯于幻想,生活越稳定,幻想往往越多。这也是为什么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人,对理想的思考常常大过对现实的考量。他们喜欢读一些杂书,对世界各国的古代英雄充满崇拜感,这从他们喜欢看历史剧和古典大片就可以看出。同时,他们也寄希望于幻想,思考未来和无限的星空。也许这会被一些成熟的、实际的人嘲笑为单纯、虚伪和不自量力,但是这种对历史的赞叹、对未来的憧憬,为青年们承担责任做了必要的准备。

1998年的洪灾中,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年轻官兵走上了抗洪第一线,以血肉之躯拦截洪水,牺牲性命在所不惜;“非典”时期,年轻的医生和护士们站在医疗前线与病毒打了一场硬仗;汶川地震中,“80后”纷纷以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的身份投入救灾当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显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道主义情怀。青年和少年们不仅接受灾难的洗礼,而且在灾难中承担和履行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时代的车轮永无休止地滚动着,关于世界,关于未来,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将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青少年们接受重大灾厄洗礼之后所建立起来的担当感还远远不够,他们的热血需要不断沸腾,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知之易、行之难,世事之规律。青年人眼下可以做的,首先是培养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心态,无论处境如何,都以乐观的姿态去面对生活、笑对人生,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气馁,不要因一时的得失而放弃梦想。因为年轻,所以心灵清澈,所以更容易被激情点燃。

接下来就是要选择自己未来的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走在路上或许会彷徨无助,因为有荆棘,也许会伤痕累累。不同的人在面临抉择的同时所展现的心态,就决定了他们所处的层次。心有明灯,坚持走下去的想法就难以动摇。也许狂风暴雨会让这盏灯忽明忽暗,但是在暴风雨后所绽放出的或高大、或深远、或璀璨、或静谧的光芒,如耀眼的精灵,会将腐朽的人生化为神奇。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青少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也是在为国家的未来奋斗。这是一个平衡木,偏向任何一端,另一方都会高高翘起。只有二者兼顾,视为等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不必害怕任何痛苦,因为青春赋予了青年承受痛苦的体力和心态,正像一首诗说的那样:你快乐吗?我快乐!你悲伤吗?我悲伤!你害怕吗?我害怕!你继续吗?我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