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渐渐开始忽略对生命的珍视。如今,中国慢慢地步入老龄化社会,“老而无用”的思想潮流暗中涌动,尊老敬老的风尚在人们的思想道德中略有淡化。“老人是负担,要被照顾,要承担赡养的责任”等观念抬头的后果,就是遗弃老人、虐待老人事件的发生。亲情的疏离,割断了家庭成员的情感纽带。对于那些生命蜡烛尚未旺盛燃烧或者已经步入尾声的弱势群体,人们越发忽视,而把目光全部投注在年轻人和财富的身上。然而,当一些重大灾祸突然来临的时候,例如中国的汶川地震,不管遭遇不幸的是什么人、年龄多大,在那一刻都是平等的。人们能帮则帮,能救出一个算一个,无论这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如何。劫难在此刻成了人们重新审视生命价值的触发点。
今天,世界各地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灾难以及中国在2008年经历的各种灾害,给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受难的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初生婴儿,只要是生命,都值得我们付出所有。
“老”,意味着生活上需要照顾,但不代表失去生命的价值。老年人的经验和阅历非常丰富,很多老年人不但不应该被人们忽视,反而应该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并获得更多的尊重。“花开花落年复年”,人终将变老,就像自然界的四季交替一般,它是人类社会最自然不过的流程。每个老人都曾年轻过,每个年轻人都会经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对于长辈的赡养和尊敬,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起来,并且要作为一种精神继承下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先哲们曾用自己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为生命和理想搭建了尊重和肯定。远在孔子时代,人们就对美好的“大同世界”有了精妙的想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先贤们的眼中,人是没有区别的,在他们心中的大同世界里,生命可以得到平等的尊重,老人是全社会的老人,孩子是全社会的孩子。
也许有一些古训于现在而言是桎梏,但还有一些曾经被古人珍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对于现代人依然价值非凡,它们在历史的行进中被忽略了,而当不幸降临之后,沉积于一代代人灵魂深处的可贵思想重新焕发了生机,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便是对于生命的尊重。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在他的诗歌《愧对一切死亡》中这样写道:“死者不是一位死者:那是死亡。”一切生命在面对死亡的一刻,都应该感到羞愧,因为活着的人“瓜分”了死者生和富有的权利。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带来沉痛感,我们也在一次次历劫之后,变得越来越清醒。同时,人们对死亡与生存的看法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在对儒家“乐生哀死”思想进行“逝者如斯”的悲情感叹的同时,用道家的“生死自然”宽慰生者受伤的灵魂。老子曾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我们用爱和悲悯哀悼一切逝去的灵魂,用“生与死都是自然常态”的理念来安慰生灵——“好好活就是对死者最大的怀念”。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对生命的敬重。
在对生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礼遇的同时,因为有了对死亡充分的敬畏,很多人改变了对弱势生命的歧视和蔑视。在颓然倒下的众多亡灵前,人们不但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也开始不断重树生活的勇气。
英雄的平民化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的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多得多。”俄国作家马明·西比利亚克这样看待自私自利的人。自私会使人变得渺小,而奉献往往会让人成为英雄,尤其是在危难时刻,英雄产生得尤其迅速。但是在对英雄崇拜无比的时刻,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些只顾自己的人,不但他的内心会受到源于自身的煎熬,同时也会让他人产生不快。
无论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其古代的创世神话多出自天灾,而英雄式人物总是突然降临,带给大地和平,然后成为人类的祖先。灾难深重的时期,往往是人们呼唤这种英雄的最迫切时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期盼从未停止过,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总有割舍不掉的敬佩情结。
当然,历史上更多时候,人们习惯把眼光集中在那些驰骋疆场的将军、战士们身上,此时道德和英雄的对接呈现固定化。而今,人们对于英雄的看法已经脱离了“偶像崇拜”,充满了“平民色彩”。人人都可以是英雄,只要他舍己为人,救灾救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篮球明星姚明和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一起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前面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是姚明,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9岁的小林浩。在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冲进教室背出了同学,因此受伤,被授予“抗震救灾小英雄”的称号。灾难发生的一刻,只要有心助人、勇往直前,年龄不会成为考量英雄的标准。
耄耋老人白芳礼,90多岁仍然蹬三轮车赚钱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孩子们圆了上学梦。他从74岁开始蹬三轮,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蹬出来的。这位老人在2004年、2005年连续入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
在中国,不管都市乡村,不管大街小
巷,“英雄”处处都在,而他们能够在危难之时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助别人,全发乎于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物质利益高于精神收益的时代,我们原以为曾经被先哲们津津乐道的美好人性已经衰微,而实际上,这些新时代英雄们的精神,穿越古今,和古老的精神产生了奇妙的对接。他们不仅印证了人类灵魂里永存的仁爱和高贵,也为传统文化的帝王将相英雄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曾经被“极端快速的现代化”所遗失的各种传统道德观念渐渐被人们拾起并重新获得尊重。
变故是对人道德感的一种考验,而这种考验往往更能激发人的道德感,特别是在重大灾难面前。例如,四川震区监狱系统的工作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带领成千上万的服刑人员撤离灾区,犯人无一逃逸、伤亡。人们在面对灾害时所表现的畏惧,逃生、求救时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的情状,因为在“情理之中”而得到尊重。在遭遇灾难的情况下,为保命而逃生纯属自然反应,然而有些人却借怕死、受伤等理由,弃他人于不顾。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德服人”,在现代更推崇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虽然时下很多外来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传统道德和文化有着随血液不断流传的特性,也许短时间内它会被外界的影响所遮掩,可一旦临危受难,总会呈现出原有的状貌,并焕发出新时期的魅力。
灾难的考验令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高度的尊重和提倡。死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重于泰山而非轻于鸿毛。有人认为灾难和英雄是一对孪生子,因为英雄的境界、气度和风范恰恰在灾难面前才显得非同一般,人的道德良知在这个时候才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在“五四”新文化时期,曾经被激进主义反复提及的“中国犹如一盘散沙”的说法,在中国近些年来应对各种灾害的做法面前,受到强有力的反驳。中国人所固有的勇敢、坚强和互助的美德在灾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精神层面讲,民众所体现出来的无畏气魄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此刻,传统道德的优秀层面得到了重塑,绝大多数人实现了向正义的靠拢。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灾难中某些被私利所主导的“突发事件”给我们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