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3120100000002

第2章 双下山

△剧目提要

段友芳

《双下山》是余笑予、余付今先生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重新创作改编的大型黄梅戏轻喜剧。1995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排演了这出黄梅戏。该剧由余笑予、余付今编剧,解正涛作曲,余笑予导演,张辉扮演小和尚,杨俊扮演小尼姑,张安岚扮演老尼,王祖泉扮演老僧。

【作者介绍】

余笑予,男,1935生,2010年逝世,湖北武汉人,中国著名导演艺术家。原中国剧协副主席,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执导各类剧目40余部,涉及京、汉、黄、闽等十多个剧种。代表作有《徐九经升官记》、《法门众生相》、《膏药章》、《未了情》、《双下山》等,均获国家级大奖。其中两部获“文华大奖”,9部获“文华新剧目奖”,6部获“五个一”工程奖,两部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近年来,余笑予多次受到国务院、全国总工会、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先后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终生成就奖”,并受到李先念、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作为文化使者,他曾多次出访欧、亚、美洲多个国家,考察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剧情梗概】

“在那滚滚的慈渡河畔,有座巍巍的双峰山,山南有座和尚庙,山北有座尼姑庵。”“为逃婚错投空门”的小尼姑住在山北尼姑庵里,“小和尚八岁就被父母送到了山南和尚庙”。

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遇到了同样下山化缘的小尼姑。空手而归的小和尚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尼姑则化到了满满两袋饼子和面。善良的小尼姑送了些饼子给小和尚充饥,两人从此相识。一日,小尼姑下山挑水,扭伤了脚,同样下山挑水的小和尚帮小尼姑将水挑上山,还帮小尼姑治好了脚。小尼姑送给小和尚一条汗巾垫背挑水,小尼姑还给小和尚讲了“唐明皇和杨贵妃”、“鸳鸯戏水、交颈而眠”的故事,从此两人相知。接着,小尼姑、小和尚各做了一个梦:小尼姑梦见小和尚吃了她送的斋饼,一夜长了满头黑发,梦见自己与小和尚相亲相爱、团团圆圆;小和尚梦见小尼姑被阎王打入十八层地狱,小和尚摸了一下小尼姑的脸,才使小尼姑得以解脱,从此两人相爱了。小和尚带着小尼姑翻过重重山,趟过慈渡河,逃下山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获奖情况】

1992年5月,在湖北省举办的戏剧剧种比赛汇演中,湖北省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双下山》(又名《僧尼浪漫曲》)一举夺得该次汇演唯一的一个最佳演出奖和导演一等奖,杨俊、张辉均获得表演一等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1992年,杨俊演出的《双下山》获湖北省首届“戏剧牡丹花奖”。

1994年,应乌克兰文化部邀请,黄梅戏《双下山》参加了在基辅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短剧艺术节,受到东欧各国艺术家的高度赞扬,并被大会组委会誉为:“在所有来自七个国家的艺术团中,中国演员的表演是最优秀的,无与伦比的。”

1995年10月8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举行,《双下山》获演出一等奖,杨俊、张辉获由文化部颁发的“振风杯”表演金奖,王祖泉获表演铜奖。

1995年11月,应文化部邀请《双下山》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在京专家的高度评价,使首都观众领略到了湖北黄梅戏艺术全新的风采与魅力。

2003年11月,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暨楚剧新作展演”在罗田举行,《双下山》参加演出,并获优秀演出奖。

2009年5月,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剧目《双下山》,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角逐,张辉一举夺得此届“梅花奖”。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为杭州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年3月15日,黄梅戏《双下山》在海南海口参加展演,本次黄梅戏展演旨在为“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献礼并助威。

△一曲追求人性解放的动人颂歌——评新编传统黄梅戏《双下山》

段友芳

《双下山》是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重新创作改编的大型黄梅戏轻喜剧。该剧通过禁闭在山中修行的小僧、小尼在化缘途中由邂逅相遇、相识发展到相知、相爱,进而私逃下山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过程,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他们为获得常人应有的爱情与幸福,敢于冲破一切封建樊笼的果敢性格,演绎了一曲追求人性解放的动人颂歌。

黄梅戏《双下山》,塑造了一个清纯善良、活泼开放、敢于反抗陈规陋习,大胆追求幸福生活的小尼姑形象。小尼姑有着心酸的记忆,十六岁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她曾被父母逼着嫁给六十岁的豪门老头,因而逃婚偷跑到深山尼姑庵,从此遁入空门。但她不甘老死于青灯黄卷,不甘虚度青春。在一次下山化缘返回的途中,她遇见同样下山化缘却一无所获的小和尚。本性善良的小尼姑送了很多斋饼给小和尚,解了小和尚及其师父们断炊的燃眉之急,从此她认识了小和尚。一次,小尼姑下山挑水又遇上了前来挑水的小和尚,她不小心扭伤了脚,请求小和尚帮她挑水上山,并且把自己的汗巾送给小和尚垫背,给小和尚讲“唐明皇与杨贵妃”和“鸳鸯戏水、交颈而眠”的故事,讲得小和尚似乎懂得了什么,慢慢冒出汗来!在佛门净地,小尼姑在与小和尚交往时的主动大胆,流露的是她情窦初开的旖旎情思、对世俗幸福生活的深深渴望。夜间,小尼姑打扫佛堂,一个个泥塑木雕的罗汉,在她眼里成了一个个活的铮铮男子,她脱下佛衣,与他们对话,对他们倾诉,她想象着有的罗汉对她“暗送秋波”,有的罗汉对她“动手动脚”。小尼姑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她怀春伤情的心境一览无余,亦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青春少女的人性骚动,以及封建樊笼对人性的压抑。

由于小尼姑与小和尚来往,老尼姑罚她抄写经卷到天明。夜深人静,小尼姑本来就厌倦佛门,更不满老尼姑对她的惩罚,拿起笔就睡着了。她做了一个美梦:梦见小和尚来到她的面前,小和尚由于吃了她送的斋饼,一夜之间长齐了满头黑发,她与小和尚双双倾诉着相思相爱之情,两人缠缠绵绵、翩翩起舞。梦醒了,小尼姑决定与小和尚一起逃下山去。对幸福的渴望,终于转化为大胆的行动。

《双下山》还塑造了一位机智勇敢、诙谐幽默、向往美好爱情、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小和尚形象。小和尚八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寺庙,本是一个懵懂无知的佛徒,每天只知道参禅念佛、吃饭挑水,自从遇上了小尼姑,接受了她的许多斋饼,特别是听了她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和“鸳鸯戏水、鸳鸯交颈”的故事,小和尚终于明白尼姑并不是老虎,看见了尼姑不用再闭上眼睛。他的心里似乎有了清规戒律之外的东西:“说什么唐明皇,说什么交颈鸟,鸳鸯戏水连理枝,说得我心里乱糟糟。”他拿着小尼姑送的汗巾爱不释手,更有趣的是他从此后“三更半夜难睡觉,两眼睁睁望柳梢,五心不定六神出了窍,七思八想心里好似火在烧”。人性的力量、对世俗幸福的渴望,可能因为自幼的蒙昧而短暂沉默,但是恰如等待星星之火的荒原,一旦遇见火花,便会成为燎原之势。小和尚与小尼姑的邂逅,足以使所有清规戒律在瞬间土崩瓦解,小和尚做了一个梦:梦见小尼姑因为送了他一条汗巾被阎王五花大绑,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他想出手营救,小尼姑说,只要你在我的脸上摸一下,我就可以得救了。小和尚真的抛开佛门训诫,摸了一下小尼姑的脸。

小尼姑用自己的主动大胆,点亮了小和尚对爱与幸福的渴望,他内心的天平早已向小尼姑倾倒。当小尼姑从庵里逃出,准备与小和尚私奔时,老尼姑追来了,小和尚表现得机智勇敢,他让小尼姑躲在树后,支走了老尼姑。其间,他故将老尼姑寻问的对象小尼姑当成师父老和尚,答非所问、明知故问,诙谐幽默,引人发笑。

剧中老尼姑、老和尚、众罗汉、众菩萨、小尼姑与小和尚的父母都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卫道士,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封建樊笼对人性的扼杀与禁锢。小尼姑与小和尚的父母都没有尊重他们作为人的权利,一个要把十六岁的少女嫁给六十岁的老头,一个则把不满八岁的孩子送到寺庙;老尼姑、老和尚阻止小尼姑和小和尚相见,害怕他们相爱,动手就打,开口就骂,以致小尼姑和小和尚见了师傅就像见了老虎,从中不难看出佛门“慈悲”的虚伪;佛堂的罗汉对小尼姑的倾诉置若罔闻,甚至放声大笑,它们笑小尼姑红颜命薄、想入非非,红尘未看破、自寻烦恼难解脱、苦海茫茫快转舵;庙堂里的菩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和尚,使得小和尚想也不敢想、说也不敢说。小尼姑和小和尚只能在彼此身上找到爱、尊重、理解、同情,找到久违的温暖,最终找到做人的感觉。

小和尚介乎生角和丑角之间的表演,也为该剧增添了几分滑稽与幽默。剧中运用了翻跟头、移脖子、跪地行走、丢手巾、担水走等大量的丑角表演动作与程式,还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民族舞蹈,融唱、念、做、舞于一体,具有相当好的观赏性。概言之,该剧经过著名导演余笑予的精心打造,形成了幽默机趣、妙语连珠、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又让人啼笑皆非的喜剧风格,这与以往抒情婉转的黄梅戏正剧迥然不同,为湖北黄梅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