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提问的意图是为了避免对方拒绝而出现尴尬局面。例如,一位先生爱上了一个女孩子,但他并不知道女孩子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即使拒绝这个提议,也不会使对方很难堪。
(12)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是否妥当?”
提问要讲究方式,才能提高问话水平,话题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应该挑他擅长的来说,这样他才会对你的提问感兴趣。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忙,用问话的方式征求别人意见,对促进交流、获取信息、了解对方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善于提问的人,不仅能掌握说话的进程,还能控制说话的方向,同时还能打开对方的心扉,使其心甘情愿地配合你做事。
6.丑话说在前,事后少麻烦
当我们考虑工作究竟是为什么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比如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等。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们也是为利益而工作,比如金钱、福利、职务、荣誉等,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说为利益而工作是正大光明的。在利益面前,凡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就要大胆说出口。
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一种经历:自己的同学朋友多年不见,聊起天来,眼里多半都有收获,这个当官了,那个成了专家,一些平时“只知耕作,不问酬劳”的同学,此时不由黯然神伤,顿生感慨……
其实,年轻人在利益面前,不妨来点“心眼”,不必逆来顺受,也不必过分谦让,应该大胆地向领导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丑话说在前头”,在接受任务时谈好报酬更易让领导接受。争利把握好度,既不争小利,不计较小得失,又不能过分争利,当然,折扣的方法有时也很奏效。
之所以强调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争利”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不会争利而频频“吃亏”,尤其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年轻人不会争利一般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他们不敢争利,甚至连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不敢开口,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给领导造成坏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年轻人认为一旦向领导要求利益,就肯定要与领导发生冲突,给领导找麻烦,会影响两者的关系,索性什么都不敢提,结果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干好本职工作是分内的事,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付出越多,成绩越大,得到的应该就越多。年轻人应该知道,只要你能为领导做出成绩,向领导要求你应该得到的利益,他也会满心欢喜。如果你无所作为,无论在利益面前表现得多么谦让,领导也不会欣赏你。事实上,从领导艺术上讲,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善于把手中的利益作为笼络人心、激发下属的一种手段。可见,下属要求利益与领导把握利益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处理上下关系的互动手段。
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是光明正大的。向领导要求利益大有学问,关键是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
(1)执行重大任务以前,争取领导的承诺
现实表明,领导在交办重要任务时常常利用承诺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下属而言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领导而言心理上也感到踏实、稳定,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领导在交代任务时忘记了承诺,或不好作出承诺,你应该提前要求你应该得到的。这不是什么趁火打劫,这种要求领导较容易接受。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战功累累的大将,他协助秦始皇消灭晋王,赶走燕王,并数破楚军。但秦始皇对他疑心重重,怕他功高镇主,因而在攻打楚军时有意重用李信将军。后来王翦称病告老还乡,李信在与楚军交战时受挫,秦始皇也只好放下架子赶到王翦面前谢罪并请他出山。
王翦率兵60万人由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一方面表示秦王的信任,但同时他对王翦掌握重权表示不放心的顾虑也流露出来。于是,王翦在出发前,向始皇请求许多田宅园池。秦始皇问:“将军就要走了,为何忧虑贫穷呢?”王翦说:“作为君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时,我得及时请求点好处为子孙造福。”秦始皇见王翦如此坦诚可爱,觉得放心不少,开怀大笑。王翦到了边关,又多次派人回都请求良田。有人觉得这样不妥,便问:“将军这样强请硬求未免太过分了吧?”王翦深谋远虑地说:“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任人,现在倾全秦国的士兵而委任于我一人,我不多求田宅为子孙谋基业来巩固自己,反而让秦王因此而怀疑我吗?”
在接受重大任务前,当面向领导请求自己应该得到的,既表明你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也能表明你既然如此坦诚地要求了利益,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再玩“猫腻”,至少在领导心目中能造成这种印象。
尤其是牵涉经济利益的一些事情,领导也深明其中的利害,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你去办他能不存疑心吗?如果你接受任务时不声不响非常痛快,领导往往会认为你这么高兴地接受了,是心存不良。所以,最好有话说在当面,有要求提在前面,要玩“车前卒”,不要搞“马后炮”。
(2)争取利益要把握好“度”,学会见机行事
向领导提要求如果不会把握分寸,要求很高,往往引起领导的反感,招致奚落。依我们的经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不争小利。不为蝇头小利伤心动气,略显宽广胸怀、大将风度,在领导心目中形成“甘于吃亏”、“会吃亏”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坚持忍让为先。
②按“值”论价,等价交换。最简单的例子,如你拉到10万元赞助费或为单位创利100万元,你要按事先谈好的提成比例索取报酬,不能扩大要求,也不要让领导削减对你的奖励。
③夸大困难,允许领导打折扣。“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也是对付一些喜欢打折扣的领导的方法。有时你把困难说小了,领导可能给你记的功小,给你的好处也少。因此,要学会充分“发掘”困难,善于向领导提出困难,要求利益时可以放得大些,比你实际想得到的多一些,给领导一些“余地”,不给他造成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的想法。
所以,夸大困难和要求实在是一种必要的处事策略,关键问题是要把握住关键时机和重要关口。
7.运用道歉,化解矛盾
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时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学会道歉的做人手段。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己的言行失误而打扰、影响别人,或者令别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或物质上的损失时,都要主动向对方道歉,挽回影响,以便维持你们相互间的友好关系。
小吴在广州工作,一天,老总要他将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给上海的同事安。小吴并不认识安,报告发过去后,安问了很多业内人士会觉得很可笑的初级问题。当时小吴就回话:“你还没有入门吧?”结果引发两人之间的言语纷争。小吴看安不懂装懂还极力狡辩,便毫不客气,极尽挖苦;安气得用英语唾骂小吴,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止。
小吴后来生病休养一段时间,上班后老总提起此事,说安投诉到上海集团公司执行总裁,总裁在小吴的老总面前表示出对小吴的不满。老总吩咐小吴在抓好业务的同时,要及时向安道歉。老总言辞缓和,显露爱才之心,说安是上海集团公司的一名经理,刚留学归来,被小吴这样耻笑肯定心中难以平衡,希望小吴能予以理解。小吴为有辱老总脸面备感歉意,虽然觉得自己吃亏,还是主动发了一封道歉信给安。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就会给你谅解,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们大家能运用道歉的神效,生活中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人孰无过,我们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扪心自问,看看你是否常常毫不留情地妄下断言,说出伤人的话,牺牲了朋友,自己从中得利;再想想看,有哪几次你诚心地坦然表示歉意。有点惶恐是不是?惶恐的原因在于我们良心不昧,即使稍有过失也难免会怅然若失,除非及时道歉,化解了矛盾,否则总是内疚于心。
有些人认为道歉是向别人低头,失去了个人尊严。一味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道歉,又何谈尊严呢?
不负责的人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不敢道歉意味着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
事后有人问这位老师:“你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在我们所见所闻中,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的并不多。因为道歉对于老师来说,同样承担着“诚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等风险。但是,那位老师做了,他用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道德光芒。
有时我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确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里的怨恨,而怨恨是戕害心灵的,有谁愿意反复蒙受痛苦和愤怒的折磨?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道歉呢?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点需要注意:
①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就连伟人也会向别人道歉。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句话是以赞誉方式作出的道歉。
②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吵架后,一束鲜花能令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餐碟旁或枕头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不通过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之妙。
③除非道歉时真有悔意,否则对方不会释怀,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诚。
④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你想把错误纠正,这是值得尊敬的事。
⑤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启齿,最后追悔莫及。数年前,我担任某基金会理事的时候,有位年少气盛的助理建议撤换理事长,由他继任。我们投票同意了。我们差不多马上就发觉已经铸成大错,不该让那位理事长离职。我决定向他表明,可惜在我还未有机会和他碰头以前,他已因心脏病去世。我的歉意始终无法表达,至今仍然耿耿于怀。
⑥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你就该冷静对待,不要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写一封短笺,或由一位友人传话,向对方解释你心里不痛快的原因,并向他说明你很想排除这一烦恼。你若能减少对方道歉时的难堪,他往往就会表示歉意——说不定他心里也不好过的。
⑦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没有骨气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无好处,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譬如你是主管,某一部属不称职,非予以革职不可,你会觉得遗憾,但是不用道歉。
⑧假如你想向某人道歉,而且你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就应立刻想办法,有所表示。写封信,打个电话,送本书,一盆花草,一盒糖果,或者用其他任何足以表达心意的东西代你做这样的表白:“我对彼此的隔阂深感难过,亟望冰释前嫌,甘愿承担部分或全部咎责,并盼你能接纳这点微意以及人间最能化戾气为祥和的三个字:‘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