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这个小组的出面机会来了。因为湖滨中学是采用付机时费的方式来授权兴趣小组使用计算机的,高昂的费用让学校开始负担不起。1967年秋,华盛顿大学城市数据中心主任写信给湖滨中学,建议它考虑一下通用电器公司分时服务的方法是否可行。学校一番思考之下,同意了这个提议。做出决定:只要家长能为孩子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付费,就可以成立计算机小组。可是多方游说之下,收效甚微。
万般无奈之下,湖滨中学的母亲俱乐部为了自己孩子的兴趣,做出了反应。她们呼吁富裕家庭的家长捐赠物品,然后举行义卖,将善款作为计算机使用费捐给学校。
可是计算机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单使用处理器每分钟大概要4.8美元,别的就更别说了。很快的,母亲俱乐部提供的钱就用完了,程序编制小组又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不过,电脑中心给了他们一丝光。
1968年秋天,计算机中心在西雅图开始商业性的开放,中心以优惠的价格提供上机时间。可是,电脑中心的商业经营因为所用电脑系统本身的安全隐患和崩溃频率而陷入困境,而比尔这样一批小“黑客”们曾经的表现让他们产生了兴趣。他们决定雇佣程序编制小组来查找电脑系统中的小纰漏。作为回报,鉴于当时美国法律的规定学生不能接受报酬,他们提供给编制小组成员无限的上机时间作为报酬。
这无疑对陷入经济困境中的小比尔们是一个机会。虽然工作很小,可是这样一群年轻的少年们却研究了几乎所有的相关材料,甚至从员工丢到垃圾篓和咖啡机旁边的废纸上找到数据材料进行研究,争取将一切做得尽善尽美,他们甚至给正式的雇员提供了新的信息。
查找到的问题从开始时候的短短几个,到后来,页数越来越多,增至了三百多页,被他们命名为《问题报告书》。在这样的实践中,大家的电脑知识进一步扩充,而实践能力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关于那时候的生活,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是我们得到电脑中心无限机时的时候,也是我们更真正认识电脑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他们的才干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了激发。
1969年年末的时候,计算机中心公司开始面临经济上的问题,他们最终在1970年3月份的时候终止了运作。编制中心的上机时间又成了问题。
1970年,比尔·盖茨因为调皮就被禁用计算机一年。程序编制小组在1970年后半年的工作没有新的任务,但是很快的,随着1971年的到来,他们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1971年年初,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信息科学公司的计算机中心公司,想请一批人来为它的客户编写一份工资表程序。他们从原来的华盛顿计算机中心那里听闻曾经帮他们找漏洞的程序编制“小天才”,很是感兴趣。于是他们就找到了湖滨中学的保罗·艾伦为首的程序编制小组,想让他们帮忙编制工资程序。小组再次获得了无限上机时间的工资奖励。
不过刚开始,保罗·艾伦和韦兰德(小组另一高年级成员,后来也是微软的职员之一)没有打算邀请比尔·盖茨和肯特·伊文斯参加。不过保罗后来想到他们两个不怎么擅长编写程序,就又邀请比尔和伊文斯参加。
当保罗找到他的时候,争强好胜的比尔·盖茨对小组成员说道:“好嘛,既然你们要我参加,那我就要统管这个项目,你们全要听我的。”小组高年级的成员不太满意,不过保罗·艾伦却深知比尔·盖茨的秉性,他细声细语地给大家说:“我们就听他的。他和伊文斯都很擅长编写程序。他的父亲是律师,他懂很多法律知识。而且,比尔·盖茨多有经济头脑啊,让他来安排我们工作再合适不过了。”大家这才同意了。
这份程序很是复杂,在谈报酬的时候,比尔·盖茨就不同意按时付费,而是提出按照版权协议的规定来付费。这让编制小组的成员很是佩服,真是猜不透他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公司人员看着这两个小毛孩,心里很为他们的经济头脑吃惊,不过他们还是不动声色地说:“你们当然是卖断了,我们可以一次付清,这样你们可以得到很多钱。程序在你们手中也没有什么作用啊。”比尔·盖茨理直气壮地说:“程序是我们的,我们给你们使用权,以后你们每使用一次就抽10%给我们。”
当然,一番争论之后,公司让步了,毕竟他们急需这样的程序。比尔·盖茨他们如愿以偿。以后只要有销售活动,编制小组的成员都能从他们的工资单中抽取大约10%的版权费。比尔·盖茨的经商头脑可见一斑。而比尔·盖茨也深为自己这一举动而得意。小组成员也相信了保罗的话了,相信比尔·盖茨是没有错的。
1971年6月,当时湖滨中学的选课存在严重问题。
本来湖滨中学只招收男生,学校人数也不是很多,长期控制在300人左右,选课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后来与西雅图的圣尼古拉女子学校合并了,学校的人数一下子增至到400人左右。教室、课程和老师的安排都有了一些问题。选课如果是工作人员操作的话,不但很耗时间,而且老是出错。学生每次到选课的时候意见就很大,学校也很被动。
湖滨中学就想通过计算机编制出一套简单的程序来运行选课。当然,比尔·盖茨是首选,不过难以相信的是他拒绝了。因为当时的他老是在思索自己未来的路,计算机是否是他的终生之选。而且父母都不愿意他沉浸在计算机这样一个“玩乐”的世界中。
但是命运总是奇特的,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比尔·盖茨的身边。学校因为他的拒绝,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学校新来的一个数学老师手上。不过任务刚布置下去,这位老师就不幸因空难而离世。学校没有办法之下,就找到了小组成员的比尔·盖茨和他的朋友肯特·伊文斯,希望他们接下这份工作。伊文斯很感兴趣,他竭力劝服比尔接受这份安排。不过比尔还没有表示,伊文斯就在登山探险中遭遇不幸。
悲伤的比尔·盖茨没有办法,他更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不过他要完成他好友的愿望,就答应了下来。但是因为人手不够,比尔·盖茨就找到了已经毕业的保罗·艾伦帮忙,保罗也答应了。学校出资为他们付上机费用。
两个人整个夏天都一起忙着用程序语言来为湖滨中学编制安排课程的计算机程序。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慢慢地,比尔·盖茨从悲伤中走出来。而且在修改程序的时候,好玩的天性显露了出来,他故意在其中偷偷加了一些指令。这样子的结果就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生成的课程表,晋升为十一年级的比尔·盖茨的前后左右都被一群从女子学校合并过来的漂亮的女孩子围着。而且,湖滨中学所有十一年级生,每周二下午都不会被安排去学习任何课程,即使是校长亲自运行这个程序。大家很是为小比尔·盖茨的聪明才智佩服不已。
这种选课程序延续至今,虽然后来进行了几次修改。课程安排程序的成功让比尔·盖茨大胆地走了出去,他写信给周围其他学校,竭力推销自己的课程安排程序。
他写道:“湖滨中学正在使用我们为其开发的一套课程安排计划,我们也乐意为您开发一套类似的课程计划,质量绝对可靠,价钱也很合理——每个学生收费2-2.5美元。如果来信洽谈,万分感谢!”当然,反响也是很好的。
1971年,保罗从湖滨中学毕业,进入华盛顿大学主攻计算机以后,这个程序小组还是在运行着,不过主要成员就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1972年,他们俩在程序小组的基础上合办了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他们的动机非常单纯,不过是统计汽车的流量。
当时,比尔和保罗两个人正在散步。眼尖的比尔突然看到马路上有一根橡皮管子,这根管子横穿马路。比尔好奇地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呢?”保罗看了看,然后说:“哦,这是市政当局统计汽车流量用的。这根管子和一个小金属盒子相连,此外还配有一个可供打孔的纸带。每次汽车通过橡皮管的时候,机器就会将车次的记录打在纸带上,和我们的计算机相似,都是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进行的。这些数字可以反映出时间、流量。”
比尔接着问:“那这个记录又是做什么用的呢?”保罗说:“哦,这是供人分析用的。市政当局常雇佣一些私人公司将原始数据整理成有用的材料报告,然后再根据报告,市政的工程师可以确定最佳的交通管理方案,比如安排红绿灯啊、规划道路啊,等等。”
比尔兴奋地冲保罗笑了笑:“我有个想法——”“我们参加这次活动,用我们的软件来进行分析。”保罗不等比尔说完就开口说出,“不过应该没有什么报酬啊!”
比尔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趣,也有意义啊。”保罗说:“好吧,如果你愿意,我全力加入。不过我们没有钱买一台计算机啊!”“那怕什么?那我们买个微处理器,你不是给我看过因特尔公司的那个8008微处理器的照片么?我听说有人要急着出手。”比尔说道。“我只有160美元啊!还有,那个微处理器可以用不?你通过什么渠道买啊?”保罗吃惊地问道。“那你就别管了啊,我有自己的门路。我现在有200美元,360美元足够了,我去找他砍砍价。”比尔得意地说道。“好的,我听你的。”保罗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