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3128400000003

第3章 史前(2)

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消化不了的产品开始有所剩余,部落首领就将此剩余物品归自己所有或赠给自己心仪的人。同时,氏族之间的战争俘获的战俘要么祭天,要么以奴役的形式留在氏族内部,成了最早被奴役的人群。通过不断的产品剩余,不断地俘获俘虏,一些人就占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奴役,而大部分人则处于温饱恰好状态或者被别的氏族部落俘获而成了奴役。这样就产生了最早的奴隶主和奴隶,为了压迫被奴役的人,作为统治工具的国家应运而生。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终结,人类从此进入阶级社会。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形成于距今约5000年至6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因最早发掘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后来相继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东至河北中部、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南达汉水中上游、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发现风格一致的出土文物,此类文物所反应的风格统称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出土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精美的彩陶器,对于研究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著名的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坡的村落民居、彩陶技术、及原始文字也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仰韶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古代中国原始文明和艺术的开创地。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之间,因最初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它是中国长江下游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根据河姆渡文物出土情况可知距今几千年的农业水平,他们有最具代表性的农具耒耜、农作物水稻、精心磨制的精美骨器、还有陶器和少量的木器,这些对于研究中国南方远古生活尤其水稻的栽培技术有重要意义,是不同于仰韶文化的中国文明另一条支脉,长江也成了孕育华夏文明了另一“母亲河”。根据发现的稻谷、谷壳和出土的菱角、葫芦、菌米与藻类等动植物遗存确定河姆渡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至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和江苏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大汶口的经济生活以种植粟为主,同时从事渔猎、采集和畜牧;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手工业非常发达,有陶制的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等,出土的玉器制作精致,工艺水平很高。另外根据墓葬特点及陪葬品还了解到大汶口人的习俗。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已经非常接近阶级社会。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山而得名,距今五、六千年。红山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和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兼有牧、渔、猎。在手工业方面,红山文化的陶器装饰艺术极具特色,陶器外壁多刻有“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此外还有其他种类丰富的花纹。红山文化的玉雕工艺水平也很高,赤峰境内的玉龙驰名中外。红山文化兼融了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二者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

群婚、掠夺婚

原始社会初期流行一种群婚制,即一群男子或兄弟与另一群女子或姐妹通婚。群婚时,同胞或旁系的兄弟姐妹之间禁止通婚。在个别部落中,有时男子通过抢劫女子作为自己的配偶而成婚,这被称为掠夺婚。随着文明的发展,群婚和掠夺婚逐渐被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取代。

“华夏”由来

中国人自古以华夏子孙自称,中华、中原、华夏等都是对中国的称呼。《左传》中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向被称作礼仪之邦,叫做‘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再加上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所以又叫做‘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在黄土高原上建立的夏朝,它在上古的时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夏朝从一开始就以中央大国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国”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国之人”。后来,人们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也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炎黄子孙”的来历

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一个部落,其首领姓姬,号轩辕氏,人们叫他黄帝。黄帝领导的部落被称为黄帝族。另外还有-个部落,首领姓姜,大家叫他炎帝。他的部落因此得名为炎帝族。黄帝族和炎帝族是当时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为了争夺土地,炎帝族与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发生了冲突,炎帝被打败了。炎帝向黄帝求助,黄帝和炎帝共同作战,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并杀死了他。就这样,炎帝族和黄帝族结盟,大家推选黄帝为联盟的首领。后来,黄帝、炎帝部落的势力渐渐扩展到整个中原地区,而且力量愈加强大。其它部落联盟也尊黄帝为联盟主。黄帝族和炎帝族的子孙们与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及其它部落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为汉朝之后的汉族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两个部落联盟在汉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帝和炎帝之后的尧、舜、夏、商、周、秦各代,以及当时许多小诸侯都渊源于他们。后人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于是我们中国人都会骄傲地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禅让制

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里,以尧、舜、禹最有名望。最初的首领尧年岁大了,身心疲惫使得他不能很好地处理日常的政务,就想找一个继承人。尧把各部落的首领召集到一起,商议要推荐一位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做接班人。因为舜是个普通的种田人,家庭不幸但他仍然孝顺继母,爱护异母弟弟,大家都说舜是个有德行的人。尧决定对舜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发现,舜应付各种特殊情况都有办法,所经手的工作办得井井有条,没有一点差错,尧非常满意,就把首领的职位传给了舜。舜接任后,兢兢业业,深受大家的爱戴。当他垂暮时又用同样的办法,把经过长期治水的考验的禹作为接班人。历史上把这种让位于贤的做法称为“禅让制”。

宗教起源

“宗教”一词,在拉丁语中是联结或再结之意,即“人与神的再结”;在汉语中,“宗”从“宀”从“示”,意为“宇宙神祇所居”,也有尊祀祖先或日月星辰、江河海岱的意思,“宗教”即奉祀神祇、祖先之教。由此看来,宗教的产生与神和祭祀有关。原始社会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原始人看到日月星辰的变化莫测,风云雷电的神秘,山川河流的博大,觉得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于是就寄希望于有特异功能的英雄或大力士。他们觉得一定有神秘的力量主宰着种种自然现象和灾害,他们将这种力量命名为“神”并对众神顶礼膜拜,希望诸神给人们带来平安,驱除妖孽和灾害,这样就产生了神和祭祀。祭祀不仅是一种祈福仪式,而且是管理人集体活动的组织,是作为增强全体人员的集体意识的一种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家这种高级组织形式的出现,人们对神祭拜时也越来越抽象,祭拜仪式也越来越隆重,至于精神寄托、心灵安慰等祭拜和宗教的高级作用只是原始祭祀祈福心理的扩大化,也是宗教产生的本质所在。

原始服饰

原始服饰是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而成。当时人们的服装材料主要是动物毛皮,可能用动物韧代替绳、线。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装饰物,包括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神话传说

神话起源

神话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神秘的自然现象加上丰富的想象就成了最原始的神话,被誉为记载人类童年的文明。原始人类认识自然能力不足,遇见打雷、闪电就不知所措,日月星规律性的运转在他们看来也带有神秘的色彩,抵抗能力低下的原始人就对这些自然现象充满了崇拜,神和英雄的出现就反应了他们这一心理,因此各民族神话里都有太阳神的出现,也有制服猛兽的英雄为人类排忧解难。神话是原始人们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是早期人类通过想象和推理对自然做出的独特解释,今天的人类可以从神话中窥见先民的生活和思想。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神话、地理、巫术和宗教、医药、民俗等,是中国远古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神话故事主要来源就是《山海经》,现存最早版本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包括著名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大禹治水等英雄传说,神话言短意深,表现古代英雄对抗大自然的勇气和毅力,反映了中国先民渴望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理想和愿望。《山海经》成书时间很早,司马迁曾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中国古代文人常将《山海经》做远古史书看待。

《楚辞》

《楚辞》也是研究先秦神话的最重要书籍之一,是中国群体创作神话向个体演说神话的重要转折环节,它将上古神话与楚文化联系起来重新演绎神话本身。《楚辞》中的《离骚》、《天文》里保存了许多神话资料,涉及众多传说中人物,如女娲、伏羲、鲧、禹、羿、少康、比干、涂山女、河伯、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百里奚、介子推、西施等,带有强烈的巫术和祭祀色彩,这也是楚文化的特点。随着学者对神话研究的不断深入,楚辞神话中将会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是先秦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附有鲜明的神话传说,其中以穆天子拜见西王母最为有名。在先秦古籍中对西王母的记载都是一些简略断片的文字,《穆天子传》一书中却将它记述成历史传记性的故事,详细地描述了周穆王到达西王母之邦,与女首领西王母相见的情景,两人互赠礼品表示友好,在西王母的瑶池筵宴上相互对歌述志,《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彬彬有礼,对穆天子应酬自如,是一位具有君王气象的妇人。《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份,还有助于了解古代民族分布、迁徙的历史和先秦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

《淮南子》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又名《淮南鸿烈》,“鸿烈”一词表明了此书蕴含着广大而光明的通理,主要以道家为首的诸子思想,书中丰富的神话资料为其做论据服务于道理,因此神话带有强烈的道家色彩。《淮南子》中保存的著名神话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等。《淮南子》中的神话经编著者艺术化处理,体现出较多的哲学思想,表现出道家尚仙的特点,如今天位列仙班的女娲娘娘、嫦娥成仙都是通过修炼或仙人指导从而达到长生不老或神仙的境界。总之,《淮南子》中的神话人工化痕迹较重,但从神话故事本身来说,对后世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宇宙是混沌成一团的,没有光,没有气,也没有声音。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片混沌中酣睡了约1.8万年,醒来后发现周围一团黑暗。盘古感到气闷,急躁的他张开巨掌向黑暗劈去,只听得一声巨响,这一团混沌被击得粉碎,宇宙开始了崭新的变化。

淤积千万年的混沌被盘古劈开后,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站在天地之间。他很高兴,因为被他分开的宇宙很清新,舒服。为了防止天地合拢,再变成以前那样污浊不堪的样子,盘古就用双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1.8万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再也不会合拢到以前的混沌了,大功告成的盘古这时候身长有9万里。他终于决定躺下来休息一下,他这一倒下就没再起来。

临死前,盘古嘴里呼出的微弱气息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他的鼾声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细细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中的数亿颗星星;他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其他器官变成了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后羿射日

传说尧帝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草木、庄稼枯焦;百姓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们。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帝,他便下令宣旨,命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帝祛除人间灾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来到人间。为了避免更多的灾难,后羿不想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他先是跟十个太阳谈判,劝说它们每天出来一个,轮流当班,这样既给大地温暖、给人类光明,又避免把大地烤得太热人们无法生存,但是骄傲的太阳们并不听后羿的。看“礼”不行,后羿就决定来“兵”。他取出白色的箭,弯腰用力拉满那个红色弓,向骄横的太阳们射去,射了九下,九法就中,天上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为了人们的需要,后羿放它一马。

从此以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过上美满的生活。为了感谢后羿的帮助,人们尊称后羿为“箭神”,并将后羿的英雄事迹载入人类史册。看到人间一片欢乐的景象,天帝对后羿重重赏赐以奖励他为人间所做的巨大贡献,一时间后羿不仅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连美女嫦娥也对英雄青睐有加,并最终嫁给后羿。其他天神妒忌后羿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一起到天帝那里去说后羿的坏话,天帝最终疏远了后羿,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打猎为生。这个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浓重的英雄情结:英雄一方面得到人们的爱戴,一方面为小人所忌恨,因此,英雄是孤独的。

嫦娥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