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3131800000007

第7章 古代舞蹈的发展与高峰——从秦汉到隋唐(2)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不仅是乐舞,古代中国的文化、宗教、民俗第一次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碰撞交融最后形成以盛唐为代表的中华文明。魏晋南北朝以前的中华文明是单一的,乐舞也是单一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西域(这一地域不仅包括我国的新疆等地,还包括如今的西亚、地中海、意大利等以古希腊文明为根源的西方部分地区)众多乐舞随同其异域文明一并传入融合到中华故有的文明,形成一种新的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此期间,社会的动荡、民族的迁徙,促使了中原乐舞文化与各少数民族的乐舞文化长期交流融合;同时,玄学之风形成了人们精神的解放和人格的自由,使其勃发出特有的艺术创造精神,这一切,促成了魏晋南北朝乐舞的变革,奠定了唐代舞蹈金字塔的基石。因为有了众多文化的冲突交融,才产生以唐代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高峰,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乐舞是唐代舞蹈走向高峰的序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曲目甚多,对于舞蹈有价值者分为雅乐舞与宴乐舞两类。雅乐舞是祭祀天地、祖先、诸神的正乐舞蹈,如《武德舞》、《四时舞》、《云翘舞》、《育命舞》等,舞蹈动作与庄重的雅乐相合,有固定的规范动作,显得机械而沉闷。宴乐舞多用取自民间的“杂舞”,这些杂舞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精华,声情并茂,艳丽动人,舞姿也充满了生气,于是得以代替郊庙雅乐舞,成为魏晋南北朝舞蹈的主流。西域乐舞沿丝绸之路东渐,首先影响北朝,由此而产生了著名的《大面》(或名《代面》)舞《兰陵王》。还有《五方狮子舞》与《胡旋舞》。胡舞以身体的形体动作而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中国传统舞蹈则以配合音乐与善于使用道具而著称,胡汉融合的结果是中国舞蹈从此令人耳目一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开创了一个承前启后、南北交流、胡汉融和的艺术世界,在前所未有的各种乐舞、乐音组成的历史舞台上,中国人的性格与情感,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时机。正是这样一种无所顾忌的文化氛围,培育出开放与创造的民族风貌,令后人长期追慕与回味。

3.隋唐舞蹈的盛世景象

(1)奠基之作:隋代燕乐

所谓“燕乐”,即中国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是以歌颂统治者,祝福朝代兴盛为主要内容的。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隋唐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是汉族俗乐与境内其他民族以及外来俗乐相融合而成的宫廷新音乐。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

隋炀帝好尚华丽,集中了六朝以来流散在各地的乐工,常常做极豪华的表演。他把大型的宫廷乐队按照所奏乐曲的来源,分为“九部乐”。包括:清乐(传统音乐)、西凉(今甘肃)乐、龟兹(今新疆库车)乐、天竺(印度)乐、康国 (即康居,今新疆北部及中亚)乐、疏勒乐、安国(中亚细亚)乐、高丽乐、礼毕(最后所奏,一说即文康乐)。其他以外国或外族名称立名的乐部,隋有七部,唐有八部。它们所演奏的乐曲是根据外来音乐重新创作的,并保存了较多的外来音乐的面貌,仍冠以外国或外族之名。自汉魏以来,大量吸收和消化外来音乐,是这个时期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之一。

(2)黄金时代:唐代燕乐

燕乐在唐代发展到了鼎盛。自周代开始,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至唐代,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重视舞蹈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唐代继承了隋朝大一统的成果,既有南朝的清商乐舞,又有北朝时的西凉、龟兹、高丽、天竺、康国、安国、疏勒等东西方乐舞,特别是接受了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乐新声,汉胡交融,促进了唐代乐舞的发展。

在唐代,从九部伎、十部伎发展到坐部伎、立部伎,以规模宏大的三大舞——《破阵乐》《庆善乐》《上元乐》为代表,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安徐娴雅,有的充满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诗型舞蹈的创造。代表唐代乐舞艺术高峰的是歌舞大曲。唐代大曲集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借鉴二者之大成。汉代大曲在结构上有“艳”(引子)、“解”(乐段)、“趋”、“乱”(结束部分)等部分。大曲形式在唐代受了西域乐舞的影响,变得更加丰富完美,在结构上有“散序”(慢板不舞)、“中序”(有拍起舞包含“排遍”若干段)、“入破”(繁弦急节的高潮,包括“虚催”、“实催”、“衮遍”)、“歇拍”(结束前的缓板)、“煞”(急促的结束乐段)等,形成完整的表演艺术形态。《教坊记》记载,唐代有46种大曲,其节奏复杂、曲调丰富,结构严密,具有大型歌舞的高级形式。大曲中有一部分名为“法曲”,富于《清商乐》的优雅情调。法曲中的《霓裳羽衣舞》被誉为唐代舞蹈之冠。

(3)矫捷雄健的健舞

“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

唐代著名“健舞”有一个叫做《剑器》,舞姿健美,气势磅礴。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描写的就是公孙大娘在民间表演“剑器舞”的场面。公孙氏被召入宫表演,其技艺之精湛,高手云集的宜春院及梨园都无人能比得上。《津阳门诗》描写节日宫中献演盛况,有“公孙剑技方神奇”句。该诗作者郑隅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公孙氏舞《剑器》,节奏鲜明,舞姿雄健,富于变化。 其淋漓顿挫之势,给草书家张旭、怀素以启示,因而草书大进。姚合《剑器词》有“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句,可知《剑器舞》是一个富于战阵生活气息的舞蹈。《剑器舞》曾传入朝鲜,朝鲜古籍《进馔仪轨》绘有《剑器舞》图。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有《剑器队》,还有《剑器》大曲。 唐代的《剑器》舞是继承了前代的剑术。今日武术、戏曲、舞蹈中舞剑的各种技法,更是从古代剑舞发展而来。

《胡旋舞》也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之说。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地多圈旋转。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如回雪飘摇,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敦煌第220窟唐代壁画伎乐天急转如风的舞姿图,以及宁夏盐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胡旋舞》的风姿。唐代盛行《胡旋舞》,白居易《胡旋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转。”由此可见,《胡旋舞》在唐代真是风靡一时。至今中亚新疆一带的民间舞,在舞至高潮时,舞者仍会快节奏地连续旋转来抒发内心欢乐的激情。 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舞》的舞伎外,杨贵妃、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柘枝舞》原为女子独舞,身着美丽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章孝标《柘枝》诗有“柘枝初出鼓声招”句,白居易《柘枝妓》有“连击三声画鼓催”。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舞袖时而低垂,时而翘起,即诗中所谓“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裀”。快速复杂的踏舞,使佩带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观者惊叹舞姿的轻盈柔软。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唐诗中对《柘枝舞》的描述,与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多相似之处。

(4)优美舒缓的软舞

“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唐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唐人张祜《春莺啭》诗有:“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描写宫中技艺最高的“内人”,表演《春莺啭》柔曼婉畅的歌声舞态。《春莺啭》的音乐与舞蹈,都可能有描写鸟声、鸟形的特点。类比飞鸟的舞蹈古已有之,它们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有图腾崇拜的遗迹。《春莺啭》曾传入朝鲜,《进馔仪轨》载:“春莺啭……设单席,舞妓一个,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并绘有舞蹈场面图。一女舞者立方毯上而舞。日本雅乐舞蹈也有《春莺啭》,原在唐代传入日本,男子戴鸟冠而舞。其表演形式及风格,与唐代女子软舞不同,是日本民族化的雅乐舞蹈。

《绿腰》是根据器乐曲《六幺》编创的舞蹈。这是一女子独舞,唐代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对《绿腰》有详细的描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这一舞蹈充分展示了传统舞蹈舞袖、运腰、求轻、重柔的风格化技艺,但它也和其他的软舞一样,不是一柔至终,而是柔中带刚。正如白居易所云“又有急乐”。而最令人赞赏的还在于舞蹈结束时留给观众“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的审美意向和意境。

4.秦汉到隋唐的乐舞理论

秦汉时期的舞蹈,是以楚舞为基础并吸收了外域和边疆艺术的营养的,其艺术特征表现在思想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在思想方面,汉代舞蹈突出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仙幻想的追求,以及纷繁复杂的人间现实。而在形式美方面,汉舞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讲求的轻盈之美,同时还有楚舞的风格,以折腰、舞袖为一大特征。同时,汉代舞蹈还吸收了同时代的杂技、武术和幻术等姊妹艺术。总体说来,既有厚重的气势,又有内在的张力,还有古朴的柔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们开始在观赏舞蹈艺术的同时,对舞蹈积极地进行理性的观照和评述,于是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舞蹈理论形成的初级时期。有大量的文人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舞蹈艺术的赏析,这成为了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文艺批评的东西。在这些舞蹈诗歌中,侧面反映了当时舞蹈的风格和士人们的审美理想,“情”、“妙”、“味”、“逸”的审美标准逐渐取代了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取向。

隋唐盛世,同时也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隋唐两代继承和融合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舞蹈。供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如风格独特的健舞、软舞;具有统一、严谨结构的大型多段套曲乐舞大曲等,技艺精湛、传播极广。在民间节日里有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的自娱性歌舞活动如踏歌等。兼备了礼仪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宫廷乐舞燕乐如十部乐,大多以各民族国名、地名为乐部名称,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乐舞。坐部伎、立部伎的内容,都是歌颂当时执政帝王的,舞蹈形式富丽华美,多采用传统舞蹈。此外,寺院和民间还有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各类祭祀舞蹈以及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摇娘》等。在唐代,王公贵族、文臣武将、文人学士都以表演舞蹈为乐,以精于舞蹈为荣。虽然专业歌舞伎人社会地位卑贱,但舞蹈艺术本身却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统治阶级,特别是帝王本人对舞蹈艺术的喜爱和提倡,对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