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明末帝崇祯自缢于煤山,享国277年的明王朝灭亡,史称“甲申之变”。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和关外明清(金)战争是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自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起,辽东地区连年兵火,明朝方面损兵失地,节节败退。要维持战争就得增兵增饷,但王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干政,大臣结党,贿赂公行,加之军费开支成倍增长,搞得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为解决辽东问题,明廷开始不断提高全国的土地税率,也就是“辽饷加派”(后来又有“剿饷”“练饷”,合称“明末三饷”),极大地增加了广大人民的负担。而此时又正赶上周期性的全球变冷,即所谓的“小冰川期”,亚洲北部地区连续十几年大旱,随之而来的又是蝗灾和瘟疫,很多地方颗粒无收,人民大批死亡。在这样的天灾面前继续催缴、甚至加增赋税的结果就不光是“民穷财尽”了,失去活路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形成巨大的“流寇”浪潮。其中以崛起于陕北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农民军战斗力最为强大,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明王朝统治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后金(清)和农民军两条战线的东西夹击,明朝君臣顾此失彼,雪上加霜。崇祯九年至十年,农民军在明军卢象升、洪承畴等人的合剿下,几临灭顶之灾。可就在这时,辽东的清兵突然南下袭明,卢、洪先后被抽调到抗清前线,一死一降,导致之前对农民军的胜利功亏一篑。
崇祯十四年至五年间明清松锦大战的同时,李自成利用陕西、河南等地百年不遇的旱灾、蝗灾,打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迅速发动起几十万人的起义军队伍。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统率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向北京进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展顺利。面对农民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崇祯帝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有人提议“南迁”,但很快遭到多数臣僚的反对;又有人提出放弃关外之地,退守山海关,召回吴三桂等边关骁将来对抗农民军的主张。但明廷内部意见不一,君臣之间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承担“弃祖宗之地”的责任,结果“数议而不决”,耽搁了救援北京的最后时机。等到崇祯帝最终决定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率兵赴京“勤王”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而守城的大臣和宦官又纷纷开门迎降,结果就发生了“甲申之变”的惨剧。
北京的失陷使继续“勤王”失去意义,在路上得知消息的吴三桂调转马头,撤回山海关内,以便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决定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此时的吴三桂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一直以来他都为大明王朝守卫着东北边疆,虽然明朝灭亡前已尽弃辽东国土,但驻守着五万精兵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也并非可以轻易攻破,只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吴三桂还是有信心凭险固守,拒清于关外的。但此时紫禁城的主人已经换成了 “大顺”,他也变成了“亡国之臣”,可供选择的机会实在有限。
从当时情况来看,吴三桂面临三种选择:一是继续作“大明”孤臣,坚持不与“弑君”的农民军为伍。那样就要求吴三桂或者率兵直扑北京与李自成决战,为旧主尽最后一点力,哪怕是以卵击石;或者坚守山海关,经受大顺军和清军的两面夹击,直到城破身死。这都是杀身成仁的选择。松山之战时他没有选择这样的道路,那么这次也绝不愿如此,更何况的父亲和家小还留在北京。
第二种选择就是主动归降于新朝——大顺政权。277年前,“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可以带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大明”,那么由“驿卒”出身的李自成建立新朝也属正常,这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改朝换代,完全可以被新朝解释为“天命所归”。北京城破之日,明朝的大小臣僚除少数自杀殉节外,大都自动归降,成了 “顺民”“顺臣”。因此,对吴三桂来说,投靠农民军除了要承受一定道德压力外,应当是他当时的最佳选择。
当然,吴三桂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献出山海关归降清朝。这将为窥视中原几十年的清军打开方便之门,也是清朝几代统治者梦寐以求的结果,相信清朝皇帝(此时皇太极已于一年前病逝沈阳,其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会拿出一份丰厚的赏赐回馈吴三桂的。但吴三桂仍不想选择这条道路。其实明朝灭亡前,除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外,很少有将领主动投降清朝。包括吴三桂的哥哥、舅父、姨夫、表哥、老师在内的大批降臣,基本是在兵败被俘的情况下才被迫选择投降的,这跟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思想和“华夷”观念密不可分。而心高气傲的吴大将军尤其不想对几十年来的死敌俯首称臣。相较于接受异族统治,还是投靠农民军建立的汉族政权更容易为人所接收。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初,犹豫不决的吴三桂收到了“闯王”李自成派人送来的“封侯”的檄书以及四万两犒师银和大量赏赐,同时,还带来了老父吴襄的劝降信。吴襄在信劝儿子道:“我为你考虑过了,而今之计不如早降(大顺),不但能封为侯爵,还能保全孝子的美名。如果单凭一时的愤怒孤傲,全无节制,则面临寡不敌众,玉石俱焚的危险。到时候我们父子的性命都难保了!”可见,吴襄希望儿子趁早归顺新朝。
于是,吴三桂决定不再犹豫了。投靠新朝(大顺)可以维持荣华富贵,保证家小安全。更何况,他的军队已经十四个月未领到军饷了,在当时兵荒马乱,四处无依的情况下,治军严格的吴三桂也不能保证手下这些亡命之徒不会哗变。最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找到“父命难违”的借口来搪塞天下人的责难。作不成“忠臣”,至少可以继续当他的“孝子”啊!打定主意的吴三桂将山海关交接给大顺使者——前明降将唐通守卫,自己带领五千亲兵向京师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