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3185400000005

第5章 大一统:征战全国,力克群雄

以李渊为首的李氏王朝建立后,面对的是全国群雄并立、四分五裂的状态。李渊带领其子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征战,最终消灭各路豪强,完成了统一大业。在消灭这些异己力量的战争中,次子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巩固关中的稳定局面,李渊首先迫使河东(今山西永济)的隋朝大将屈突通投降,然后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指向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薛仁杲父子。薛举是富豪,雄于边朔。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自称西秦霸王,不久称帝,年号秦兴。封儿子仁杲为齐公,据陇西全境,拥兵13万,成为西北地区的一股大势力。薛举起兵反隋,意在夺取关中。李渊比薛举父子先行攻占长安,薛举父子便以10万兵力进逼关中,对李渊构成严重威胁,后被李世民击败。李渊称帝时,薛举率精骑攻扰,关中大乱。李渊又命李世民为帅,再次率军讨伐,大破薛仁杲军队,使其被迫投降,陇西并入唐境。

与此同时,凉王李轨自称天子,年号安乐,由安修仁掌握枢密,据张掖(今属甘肃)、敦煌(今属甘肃)等河西五郡之地。李渊密遣安修仁兄安兴贵入凉,当上了左右卫大将军。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安兴贵与弟安修仁擒李轨,倾覆了李轨的政权,凉亡,河西五郡并入唐境,巩固了关中根据地。李渊以皇帝的身份传谕郡县,发布政令,依靠政治手段招纳了很多地方的隋朝官员归附。

刘武周是李渊的劲敌之一。刘武周原是马邑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聚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依附突厥,攻占楼烦、雁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等郡,受封为定杨可汗,不久自称皇帝,年号天兴。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刘武周勾结突厥兵马,南侵并州,进逼太原,并攻陷李元吉留守的太原,李元吉逃归长安,关中震骇。李渊后命李世民率兵进击刘武周。唐军渡河后,休兵秣马,坚壁不战,待敌军粮草不继,气势衰落,唐军一鼓作气,速战速决,刘武周全军溃败,部将尉迟敬德投降。刘武周率残部北遁突厥,后被突厥杀死,并州归入唐的版图。这样,不仅稳固了太原和河东地区,也解除了关中左右两翼的威胁,使唐朝中心地区更加稳固。

关中形势稳定后,李渊又集中力量夺取中原。

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派李孝恭、李靖至夔州(今四川奉节),进攻占据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萧铣于武德元年(618年)在巴陵(今湖南岳阳)称帝,不久迁都江陵(今湖北省偏南,长江沿岸),出兵攻夺唐巴、蜀地,拥兵40万。萧铣被李孝恭、李靖大军围困在江陵,外无援兵,只好投降唐朝,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被纳入唐境。

李渊兼并了割地称雄的一些隋朝贵族后,又把矛头指向在灭亡隋朝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农民起义军。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曾在中原地区消灭了大部分隋军,割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迫使隋炀帝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公元617年7月,李渊父子誓师于野,准备进占关中。当时,除了正面的隋军外,李渊还面临左侧东路洛阳附近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大军的威胁。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李渊在进军途中多次致书李密,要求联合。

本来,李密的政治目的,也是入关,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但由于瓦岗军兵力集中在洛阳附近与隋军作战,所以无暇顾及入关之事。现在眼看李渊要捷足先登,李密很不甘心,他给李渊回信,自称为盟主,要求李渊亲自带兵,来河内郡面结盟约。

李渊接到信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承认李密为盟主,先稳住李密,借他的力量牵制住洛阳的隋军,让他们不得西顾,李密在洛阳也无法脱身,这有利于晋阳义师集中全力,抢先占据关中。所以,表面上李渊故意低声下气,使李密自觉骄傲。在给李密的回信中,李渊一方面大肆吹捧李密,尊他为天下的救世主;另一方面称自己年老体衰,将来如能封王于唐,也就很满足了。同时李渊又以安辑汾晋地区为借口,隐蔽自己抢先进入关中的真正意图,并婉言拒绝去河内郡会盟。

李密收到李渊的信后,洋洋自得,从此对李渊进兵关中之事不闻不问,只专门对付隋军,李渊父子则长驱直入关中。结果李密在与隋军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只好投奔李渊。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渊热情地将前来长安投靠的李密迎进,常以兄弟相称,并且将表妹嫁给他。哪知李密降唐以后感觉李渊封给自己的官太小,他非常失望,从而产生了去河南寻找旧部,重新发兵起事的念头。李渊得知以后便想将他请入朝中问个清楚,李密自知事情不妙,本想强闹出城,但最终被唐廷军队围歼。

占据江淮地区的杜伏威于大业十三年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进用“士人”。武德元年(618年)移居丹阳(今江苏南京),上表隋越王杨侗,被任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唐军围攻丹阳,使人招降杜伏威,杜伏威降唐,被封为吴王,任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刘黑闼兵败被杀后,杜伏威使部将辅公柘留守丹阳,自请入朝,被留在长安。武德六年(623年)秋,辅公柘率领江淮义军在丹阳反唐,自称宋帝,唐借故杀掉杜伏威。李渊又派大将军李孝恭、李靖、李世勋等分路进攻,武德七年(624年),辅公柘率军自丹阳出走,被地主武装捕获,送唐营处斩,江南、淮南从此也成为唐朝的辖区。

李渊以巩固关中为荡平群雄的战略出发点,紧接着平定了河陇与河东,稳固了李唐帝国的根基,继而进兵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到武德七年(624年),只有朔方的梁师都继续与唐为敌,其余各地基本实现了统一。梁师都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朔方起兵反隋,攻占雕阳、弘化、延安等郡,自称皇帝,国号梁,年号永隆,依附突厥贵族,受封为“解事天子”。贞观二年(628年),唐军最终消灭了梁师都。至此,李氏家族真正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渊的征战生涯中,除了他的儿子们,还有一位能干的女儿平阳公主,她的表现极为出色。平阳公主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窦氏的爱女、李世民最亲近的妹妹。她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平阳公主16岁时,李渊将她嫁给了柴绍,定居长安。李渊在遥远的山西边境驻守,远离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只有李世民与他相随。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反隋约柴绍到太原密谈。柴绍与平阳公主商量,考虑到如若二人一起离去,担心事情被发现。平阳公主不愧是李氏后代,巾帼英雄,她让柴绍一人离开而自己立刻动身回到鄂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变卖家产,招引山中亡命之徒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她又派家丁说服附近的“盗贼”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归顺于已。这支义军,军纪严明,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对她肃然起敬,时称“娘子军”,并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很多人投奔而来。平阳公主在军事上很有见地,她不但为李渊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而且当李世民转战渭北时,平阳公主的娘子军积极进行配合应战,使得李世民连克强敌。李渊进入关中后,派当时在李世民手下带兵的柴绍前去迎接平阳公主,夫妻会师渭河北岸,与李世民共同攻打长安。李渊登基后,逢年过节给这位军功赫赫的公主的赏赐都数倍于其他女儿。

在征战群雄的过程中,高祖李渊时刻不忘对儿子们的教育。他告诉儿子们不要只知吃喝享受,要懂得只有历经苦难,才可以成就帝王大业的深刻道理。李渊以“拨乱之主”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成为李唐王朝的奠基者。唐朝的统一,是自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真正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