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321200000003

第3章 瞬间二: 烽火连山起,美人倾城一笑

古往今来,一笑倾国有几人?周幽王为博红颜一笑不昔“烽火戏诸侯”,致使大敌当前,无一诸侯来救,身死国灭,为他人笑。虽然周室东迁延续,不过威信一落千丈,500多年的春秋战国就此拉开序幕。

汉武帝时,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在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中,多少绿珠小蛮、环肥燕瘦,巧笑倩兮,千娇百媚,但是能真正一笑倾城倾国的,恐怕只有褒姒一人而已。国既覆灭,佳人自然也就随之逝去。

美人的笑靥绽放在公元前773年的骊山上。当时的骊山烽火台浓烟滚滚、火焰冲天,各路诸侯接到信号连夜安顿车马、领兵点将,直奔骊山而来。然而一夜征途奔跑,抵达骊宫,却发现并无动乱迹象,正茫茫然不知所以时,宫里传出一句“幸无外寇,不劳跋涉”就将他们打发了回去。此时,在骊宫楼上凭栏而立的褒姒见万马奔腾而来,楼台下各诸侯面面相觑,最后只得偃旗息鼓而回,像是一场笑话,不由得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千金难买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又如何?

千金对于奢淫无度的周幽王来说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拿国家大事开玩笑,那么是他自己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想当年,他的先祖武王伐纣继天子位后,分封了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以其才能和德识,姜尚等贤臣的辅佐,达成了周王室和诸侯国间的良好合作:周王室保护封国的安全并协调封国间的关系;封国定期向周王室进贡,定期朝觐周天子,出兵保卫周王室领地。因此虽然有武庚叛乱、国人暴动,在周公、召公立周幽王的父亲太子靖为王,即周宣王。周宣王虽能力不足,但他任用贤臣,使周室进入了中兴之期。 而周幽王重用佞臣,朝纲不立,他所统治下的周朝早已进入了多事之秋,只因为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余威尚存,所以各路诸侯才依然对他持有敬意,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骊山烽火:只要周王室有难,点燃烽火,击动大鼓,各路诸侯还是会赶来相救。但是现在,周幽王自己把这条纽带斩断了。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继位后的第二个年头,三川干涸,岐山崩裂。岐山是周王朝的创业之地,三川又发源于岐山,因此百官惶恐,认为是周幽王德行不治所至。贤臣叔带借此机会进谏,希望周幽王能够勤政爱民,求贤辅政,消除天怒。但是周幽王听信虢石父的谗言,把叔带逐回了封国赵。褒国国君褒珦也向周幽王进谏,但是周幽王把他投入了监狱,这才有了褒姒的出场。

当时褒珦的儿子褒洪德不知道如何救出父亲,刚好遇见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于是将她取名为褒姒,精心打扮之后经由虢石父献给了周幽王。周幽王惊为天人,宠爱有加,将褒珦赦免出狱,复其官爵。可惜褒姒并非贤良之人,她恃宠而骄,施计让周幽王废了申后和太子宜臼,并改立自己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只不过,褒姒入宫之后尽管三千宠爱在一身,却极少笑。她喜欢听裂缯之声,周幽王即刻就命司库每天进献彩缯百匹,让宫娥撕裂它们。可惜褒姒虽然喜欢听,却还是不笑,这才有了烽火戏诸侯的一幕。

就在褒姒承恩正盛、笑颜如花的时候,幽王又下令申国杀掉宜臼。申侯上疏劝阻,以夏因桀宠妹喜而亡,商因纣宠妲己而灭为例,希望周幽王不要重蹈覆辙。虢石父此时又在幽王耳边进谗,说申侯是在为叛乱找借口。幽王觉得言之有理,便下令削去申侯之爵位,以虢石父为将讨伐申国。申侯大惊,听从大夫吕章之计,向犬戎借兵。犬戎发兵一万五,申侯也纠集本国精兵一齐向着镐京杀奔而来,将王城围得水泄不通。幽王惊恐之中命人点燃骊山烽火,火焰再次腾空而起,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各路诸侯飞踏尘土而来。一次被戏弄所受的侮辱已经足够了,当初连夜奔赶凝结在脸上的霜冷结了将士们的心,于是他们选择了按兵不动。镐京就此沦落。幽王和伯服死于乱军,而一笑倾国的褒姒则被犬戎掠走,不知道那里是否还有人甘愿为博她一笑而不计家国兴亡。

当然,烽火戏诸侯不过是周幽王百般任情纵兴中的一个举动而已,他断然想不到一个任性的举动会葬送他的江山。但是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小故事,却确实改变了天下的形势。战乱后即位的周平王既无力建造宫室,也怕犬戎入侵,只能迁都洛邑(近河南洛阳),因它位于镐京之动,故史称“东周”。

周室东迁之后,威信更是一落千丈,对各个诸侯国已经失去了控制力,而各国之间也失去了一个有能力协调彼此关系的仲裁力量,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许多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则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开展兼并战争,打着维护周室权利的幌子去实现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主宰了当时的政治局面,被称为“春秋五霸”。

褒姒当初无心的一笑,可曾想过是对各国诸侯将士的自尊的嘲弄?可曾想到会葬送周室仅存的威信,使得中华大地再次处于分崩离析的状况?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