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1月15日,俄国在冬宫成立了“讨论关于整顿地主、农民生活措施”的秘密委员会,这是准备实施改革的标志。大概8个月后,维连省总督纳季莫夫响应政府倡导,上书沙皇表示该省贵族同意无偿地解放农民。11月22日,亚历山大二世审阅了纳季莫夫的报告,并下诏草案。第二天夜间,沙皇就下令将这份诏书赶印了75份,第二天凌晨便经铁路运走,分发给各省总督和首席贵族。从此时起,政府公开承认将要取消农奴制,秘密委员会的工作由秘密走向公开。
1857年到1858年这短短的一年时间中,在沙皇政府主持下相继成立了中央和各州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农奴制改革草案。这些委员会都是由沙皇官吏和贵族代表组成,领导全部改革的“农民事务总委员会”,由沙皇政府的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各地区的农奴主都竭力在改革方案中体现自己的利益,各地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方案。集中起来可分为两派意见:一派主张解放农奴时应带土地,主要反映了那些土地贫瘠地区地主的利益,他们主张解放农奴时把土地分给农民,但是必须由农民拿出巨款来赎买,以得到更多赎金;另一派主张不带土地,主要代表那些黑土地带地主的利益。那里土地肥沃,地主希望掌握更多的土地,以从事集约式的农场经营,而无地少地的农民便可以成为他们的雇工。由于各地农奴主间利益上的矛盾,使改革起草工作迁延数年之久。
然而,俄国各地农奴反抗暴政的斗争不断增多,农奴反抗暴动的事件激增到九百多次。为了防止爆发农民革命,沙皇政府弃卒保车,拒绝了一些贵族过于贪婪的要求,加快拟定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总法令的速度。
1861年1月28日俄国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改革草案,亚历山大二世急不可待地重申: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了,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声称:在祈求上帝赐予援助后,朕决定把这一切事业切实地推动起来,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接着又批准了一系列法令,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的一般法令》、《赎地法令》等十七个文件,规定农奴制被废除。
这些法令的颁布,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从此以后农民可以以自己的名字拥有动产和不动产,而且他们可以自由迁徙、择业、婚配,再也不用被人当成牲口一样打骂和买卖。此外,农民还可以缔结任何合同、进行诉讼。社会上的人必须尊重农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权利。
在俄国存在了三百多年的农奴制终于被废除了,翻身的农奴要把歌来唱。
贵族变成企业家
农奴们可是唱歌唱得欢了,得了土地当然高兴了。但是,那些失去土地的贵族的日子可就有些不好过了,失去了土地的他们必须转型。于是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从事商业活动,赚取另一桶金。
农奴制改革后,上至皇族,下到低级贵族都纷纷下海从事工商业。有的贵族办各类工厂,有的从事包工、包税、经商和高利贷活动,19世纪60~70年代,包括沙皇本人在内的皇族成员都参与了转让铁路承租权、矿山开采权和企业建设承包权的活动。这种传统一直传到了20世纪初,据说那时的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资本开始投入国内外的各种企业,甚至大家都传言罗曼诺夫家族是制造军舰、大炮、钢甲等的英国威克斯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
看看历史记载就知道俄国贵族们的转型有多大了:到20世纪初,俄国各省1894名贵族拥有2092个工厂、企业。除开办工厂外,贵族参与工商业活动的最常用办法是参加各类股份公司,购买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据统计,20世纪初,在1482个开业公司的董事会中,世袭贵族占有800多个诸如主席、长官、理事等职位,非世袭贵族占有390个同样的职位。
这个过程又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看:首先,俄国贵族广泛参与工商业活动,促进了贵族的资产阶级化。那些本来是典型的贵族代表人物,现在却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商人。其次,大批非贵族出身的人挤进贵族行列,也促使贵族社会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农奴制改革以后,由于贵族阶级逐渐没落,大批非贵族出身的人担任了国家公职,获取高位,跻身于贵族之列,有钱的资本家因其巨额财富而封侯列爵者也屡见不鲜。贵族阶级人数大增,成分却驳杂不纯,贵族阶级日益徒具其名。据统计,在1875~1884年间,确定享有贵族权利的人数为12701人,但到1882~1892年间,贵族人数已增加到26834人。在20年的时间内,涌入贵族阶级的人数达39000余人,比任何时候都多。
国家荣光,皇帝死亡
农奴制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使得俄国重新赢回往日的荣耀,回到光荣之巅。
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的资产阶级获得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新兴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主要部门中,机器生产已逐渐排挤手工劳动而占统治地位。俄国地区工厂从1866年的2500家发展到1903年的9000家左右,生铁和石油产量在1861年到1890年间增加了近十倍。这个时期,顿巴斯、巴库等新工业中心也相继形成。
农奴制使得农民脱离了土地束缚,开始走向城市。于是,大工业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世纪60~90年代,纺织机增加9倍,工业总产量增加7倍。1865~1890年,大工厂和铁路工人数量由70万人增至143万人。再从这期间若干项主要工业产品看,1860~1895年,煤炭产量从1830万普特增加到377亿普特;生铁从2050万普特增加到8870万普特。
伴随经济的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在组织生产过程中逐渐建立了银行、辛迪加、托拉斯等机构,实现了经济组织的创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工业生产的增长过程看,1860~1910年世界工业年均增长5倍,而在此期间英国仅为15倍,德国为5倍,而俄国竟高达95倍。
用现在的发展学理论来讲,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或强或弱,一个主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能以怎样的魄力来调整自己的政策和革新现行制度,从而调整自己的步伐来适应世界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成功的:经过改革后30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接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撇开轻工业发展不算,光看重工业产量,它事实上已进入强大的先进国家之列。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不得不说明的一点就是,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项极其保守的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平息各地声势越来越大的农民暴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和地主贵族利益。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明确宣称: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因此,改革后的俄国,农奴制的残余仍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改革虽然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但丝毫没有触及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有一条原则,即全部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地主。农民为了获取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而这种赎金是高代价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地主手中。赎地不仅使农民失去五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而且还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境地。
农民对于上层统治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俄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虽然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被看做农奴的解放者,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慈善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他的皇位而已。谁要是从根本上威胁到这个宝座,他就对谁不客气了。所以,当国家的政治形势日益紧迫之时,亚历山大二世像他的父亲尼古拉一世一样,重新捡起军队这根救命稻草,妄图以血腥的镇压平息农民的动乱。
在亚历山大二世逐渐走向反动之后,俄国的激进组织——民意党就宣判了亚历山大的死刑,也就是说他们将前赴后继地刺杀沙皇,直到亚历山大的死刑真正被执行为止。口号容易喊,但付诸行动还真是有些困难:针对沙皇的前5次谋杀均告失败。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要去军队视察。考虑到当时紧张的政治局势和民意党越来越多的刺杀方式,妻子和儿子都请求他不要去,亚历山大二世自己却开起了玩笑:算命先生曾经算出我有7次危险,而现在即使有危险,也仅仅是第6次,绝对不会有什么事的。
就这样,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沙皇带着庞大的车队离开了皇宫,他没有想到这竟然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出行。
当沙皇乘坐的马车来到彼得堡水道街3号的转角处的时候,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民意党人冲上前来扔出了第一颗炸弹,这颗炸弹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所乘的马车炸毁了,但亚历山大二世本人安然无事。马车夫一再劝说亚历山大二世不要从马车的车篷里出来,但是沙皇还是坚持走下马车。他坚持去查看卫兵的伤势,还对他们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在这个时候,革命者扔出了第二颗炸弹,这一次刺杀者的目的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倒在血泊之中,刺杀者也当场被炸死。
就这样,经过农奴制改革的俄国开始迈入现代社会,一个大国重新屹立于亚欧之间。但是,历史有自己的逻辑和归属,亲自发起这场改革运动的人,曾经被誉为“沙皇——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却由于自己的倒行逆施丧命于革命党人的炸弹之下,这不能不说是天意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