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鳞西爪集
3225000000003

第3章 人情篇(3)

他在阐发写作者面对客体,而主体的重要性时,好像说得玄虚,好像以辩证的角度说世事人生,说万物变动不居的道理。是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之河。万物恒定,以心为是。也其实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做什么样表述的问题,这可能与他潜心于修道问庄,近黄老之术有关。那种净心静气地去深入,悟出人生与人世的种种得失,都有可能。重要的是,何士光的《日子》,以及续篇,是在不动声色的感怀中,感悟世道人心,如禅亦如佛,坐看云起时,一花一世界。

以后没有见到老何有如当年“乡场上”的磅礴之声,传来说,他在研究宗教佛学什么,只是那种精神上的苦修,是一种执著一种定力。九十年代中后期,再很少读到何士光的小说,甚至散文,或许是我的孤陋寡闻,前几年,偶见他写的一篇贵阳旅游胜景的散文,看过后,仍觉有当年闲散文字的余韵。

不知老何爱不爱练习书法,可能,修道者也善修书,他如果像多数写家们似的,练习这些,定有体式,或者,他这多年后已成气候,也说不定。

率真的刘兆林

必胜兄:

遵嘱寄上散文两篇:《祝君欢笑》、《感谢跳舞》。前者太短,后者又长了点,无奈是两种写法和笔调,一并寄上难为你吧。

我已转业,到辽宁省作协任专职副主席,地址电话如名片。

我的散文观附后。

新到地方工作不如部队熟悉,望多支持我。有机会再聚。匆此,握手。

兆林3月20日

刘兆林的字是属于流畅、好看一类,以我之体会,他早年练过字的,或者常是手不离笔画画写写,有点心得,也就光鲜而流利。看得出,他是个对文字包括书写都很有感悟的人,所以,书法于他我觉得是可以有所成就的,不知他以后有没有坚持这个路子,从这十多年前的字体看,他有这个趋势,即便这样子,在作家中他的字当算不错的。

信,他写得简单,我也记不清他之前有没有信件于我。他是在军队中我们较早熟悉的朋友,我还为他那本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绿色青春期》写过小文。我们也有两三次的近距离的接触,这多年没间断,每隔些时还有见面的,对他我可以说,神交早,也算熟的。

二十多年了,1987年五一节吧,我们一行在张家界盘桓三四天,先是从岳阳坐船在洞庭湖上一夜水路,小小的游船,就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又逢枯水时节,走走停停,好像还搁浅过,待到常德上岸,已是二天之后了。可就是这漫长的行旅,一帮人玩闹,有了亲近。那次多是军旅人士,小说家有叶楠、王中才,散文家有周涛,评论家有韩瑞亭、黄国柱、叶鹏等,另有非军界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解波大姐,中国青年报的董月玲,中国文化报的王晋军,天津作协的王菲等等。兆林的文名当时正值上升期,他的《雪国热闹镇》、《呵,索伦谷河枪声》什么的,两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开始有了“粉丝”,在那次船家小妹就把他当知心大哥和师长,据说悄悄地拿出私房日记求教于他,可见他的魅力。弄得一行人中,有十分嫉妒者,还与他争当辅导。一路上的兆林,情绪很好,说笑唱跳,都很有精力。这以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绿色青春期》,九十年代初还在东北牡丹江某部队开了作品讨论会。那时候,他在沈阳军区专业创作。许是1991年夏天吧,我们单位在辽宁的兴城海边主办一个副刊写作学习班。我请他去讲课。我们同住一房,听他讲了自己好多的故事,包括那次船上的辅导等等。他是个性情中人,那夜,在夏虫鸣声中,听闻海风海味,他兴致也好,讲了好多敞心掏肝的话,虽在那时还是军人身份,但他率直,也有委婉,不只是行武人士的干脆,也有文人的倾情激昂,当然还有一种表达和倾诉的快意,我是佩服的。作为一个文学家,有了敢爱敢恨,也经历过许多如意和坎坷的人生,有过底层拼搏的经历,才会创造出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写出那么多真性情的文字。

比之其小说多是以军旅生涯和军人形象为主,他的散文多了人生的亲情表达,和人情世故的摹写。关于散文,兆林以《散文贵在真》为题写道:

散文的最大优点在散,因散才不拘小节放浪形骸自由自在,成为最随心所欲任意潇洒的文体。世间万物、人生百味皆能入其内。其长可似黄河滔滔一泻千里,洋洋数万言,短可如小溪,清流婉转百米许,言简意赅,天马行空,嬉笑怒骂,直抒胸臆,委婉含蓄,轻吟低唱,风花雪月;生死离别,大风飞扬,吃喝玩乐,指点江山,拼搏奋斗——皆成文章。

散文贵在真,叙真情,写真事,每篇表达一片诚情实意。一个真字,就将那满篇无拘无束的散凝聚住了,即所谓形散神不散。这个真字很重要。我主张,不仅情真,所叙人和事都是真的才更为散文特点,这样才更显出与小说的真情之不同来。

散文应人人可为。一封书信,一篇日记,一则广告写得情真意切活泼生动时皆为散文。散文最随和,所以朋友最多……

散文是兆林小说创作之余的收获,从九十年代起他的散文丰收。他先后有《高窗听雪》等数部问世。他散文较突出的为两类:一是亲情的,写父辈,写家人,怀念与感恩;一是行旅散文,写见闻,客观为风物,主观写人物。曾读到一篇写他们一次西藏行的散文,单调的行程中,他自荐主持娱乐大家,调动众人的兴致,有了行程中的美好记忆。这类题材在散文中几近泛滥,流水账式的记录破坏了人们阅读的胃口,而挖掘情感,再现人物,以情趣串起,这样纪游文字,兆林懂得如何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值”。这对于一个细心爱琢磨的兆林,得心应手。

他自荐的两篇,《祝君欢笑》、《感谢跳舞》,有如他自说的贵在真,真实场景,真情写来,让人读后忍俊不禁。跳舞加深了夫妻关系,跳舞中见出夫妻的性格,这种文章,他是否向夫人传递一个信号,或者送上一个定心丸式的礼物。因那是二十年前的文章,这种读解不一定在理。无论何种初衷,一个性情中的舞者,一个性情的作家,至少在散文中,跃然而出。

也许这种纯真的感性思路,或者,他要自然而真实地表达,他前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不悔录》与此思路有关,也成了有意义话题。他把文化机关许多的美丽与丑陋、善良与不良等等,较为自然地描绘了,有些情节,甚至地名人名,与他所处的现实相疑似。从当下知识者的各种行状、做派,描绘这个群体的是是非非。关键是他还是描写场景中的一员,不能不想到他的初衷。就切近写实,真实地表现,在抒写心中诸多“不悔”这一点上,他也许达到了。只是他不避真假,不分虚实轻重,和盘托出,他获得了一些效果,可是,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谁人也无法厘清,有时候,近距离容易成为难点,或者是盲点。或者说,作为一个性情率真又激情充溢的写作者,他有这样的表达的夙望,其他就不一定在乎了。成也性情,损也性情,这可能就是艺术与生活的悖论。这话有点远了,但作为朋友,想到了就说,但愿他姑妄听之。

池莉:希望稿费不太低

王必胜:

你好!你的信到武汉时,我在北京,我是最近回汉的。

你要散文我当然应该给你,问题是寄你还是寄长江文艺出版社某人?另外我的散文不多,给你的同时也另外地方出书,你认为还需要吧?方便来个电话。祝好!

池莉93?郾3?郾25

两天后,她在另一信中说:

怪我的草率,没细读信,现在明白你让我将散文寄你。

选两篇《钱这个东西》、《最怕一种人》给你。另写一页《我的散文观》,没600字,我说不了那么长的关于散文的话,望谅。

希望书能早日出来。

希望稿费不太低。

好!

池莉1993.3.27

短短二天,池莉来了二信,她办事认真。

与她是在1988年全国小说评奖时认识的,那次评奖也是个巧合,名为全国小说评奖,是由《小说选刊》杂志和我们文艺部举办。此前几届由中国作协主办,后来不知何故没有坚持,以前承办者都是小说选刊杂志社,当时主编李国文与我们头儿商量,就定了下来。出于什么愿望,哪来的经费,这多年后记不太准了,只记得,我们先后外出找贵州、河南的两家企业支援,也很容易地搞定了。后来获奖名单出来,是一年之后了,世事突变,那年头空气也紧张,这个要管那个要看的,好烦人,有点自讨苦吃,不过,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还得到了认可,也算做了个善事。现在小说评奖届次排序,好像那次的评奖还是算数的。那次也推出了一些作家,现在多是文坛中坚。

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获中篇奖。之前,何镇邦先生将她在《上海文学》发的这篇小说写了一篇评论,在1987年12月由我们发表了。可能也算较早注意她的创作的文章之一。至少在这部小说是这样的。镇邦老兄是个热情如火的人,尤其是他认为值得的作品和人,他那劲头比当事人还冲。那次池莉来领奖,在北京和平饭店发奖会上见她。当时,她还算是新人,至少在获奖方面,会上她多受关注。她人未到,就有不少人在期待。之后,她在文坛上迅速闻名,《不谈爱情》、《小姐你早》、《生活秀》、《来来往往》等小说影响甚广,媒体评论说,她的小说“关注最广大人群的生存本相和生活状态颇受读者喜爱”。

也是在1994年的武汉全国的书市上,长江文艺出版社把几位作家的书,和我所编的这本《小说名家散文百题》,弄了一个台面,与池莉还有舒婷、斯妤、张洁的“女作家爱心系列丛书”一起,签名售书。她们的书是珠海出版社出的,出版社的老总成平女士也曾是武汉军区的小说家,她也到场。而我纯粹是一个陪衬,当时与长江社熟悉,可能觉得这本散文选本的创意也可,发行也还过得去,就借书市也借我回汉之机,拿出来热闹一下,与池莉她们散文丛书一同搞活动。记得,活动本身无论是主办者还是作家本人,也没有当回事,我,好像还有舒婷、斯妤一起,由池莉带着从汉口到武昌,也就做点样子,轻松开心玩玩。这事虽说几不搭界,可作为散文的交谊,是从那次开始的。

池莉在散文观中写道:

我现在最喜欢是孩子,爱一切幼小的东西。

小东西们由于懂道理天真未泯而无比可爱。

散文就是应该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小东西。它自由、真实、活泼、散漫,甚至固执、偏激、刻薄,哭笑随意,喜怒随意,只要心里有脸上也就有。

在我们面前,大大小小的名著已经够多了。名著固然好,但成熟深刻得令人生疑。

上帝在创造人类始祖亚当的时候,在他完美的身躯上留下了一个缺点:肚脐眼,假如没有这个缺点,亚当是神不是人。散文便做肚脐眼如何?

这段话写得俏皮、生动,池莉把散文当做可爱的小孩子,是从“小”和“纯”来要求散文艺术的。她自荐的“散文二题”,一是说钱,一是说人。她能够认同的人,不虚假,通达,可爱。她以为,“钱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精神享受更重要”,“金银的本质不过是一种金属”;人呢,她说最怕的是一种“不通之人”,这类人也许是生意人,也许是读了点书的半拉子文人,也许是常见的那种自负而爱咶噪的人。她生动描绘了这类人的种种做派,令人捧腹。这种不通之人,在文学中的形象,也许不为多见,可她却专文刺之,是小说家识人的功力。在以后的散文创作中,她也是着力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开掘,一如她的汉味小说,平实,烟火味,或者,关注的是普通人生存状态。后来,她出版有长篇散文《熬至滴水成珠》,以“如是我闻”和“我闻如是”两部分,分别记录生活和阅读、写作感受。有痛苦、沉吟、欢欣、从容,也及焦虑、寻觅等等,写得透彻而明丽,生活的历练,人生的沉浮,如同水已然结晶为露珠,她用“熬”字来表述,是一种智性的表白和沉实的总结。作为一位女性作家,敏锐而炽烈的情感文字,是至为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拣出池莉在一年半后给我的另一信中,她谈到当时流行的一本书:

必胜:

你好。早想给你写几句,因为去上海有事做便放下了。

你让何启治给我的书《廊桥遗梦》早已收到并于收到当晚连夜读完,非常难为情地告诉你,我那晚眼泪流得满世界,眼睛肿了,一周不敢见人,许多年许多年没有因为读小说而流泪了,也许这种感觉太可笑太幼稚太初级阶段,但我仍然衷心地感谢你让我有了这本书。

是的,我因此而想到我们从生活到文学创作,将人局限在多么狭窄的空间啊,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交往与想念是非常宽广乃至拥有无限的空间的。好了,谈到书与人,话总刹不住,可谁有时间看长信呢?日后见面再聊。

我想哪天给你写一个也是读《廊桥遗梦》的小文,可以吗?期待再推荐好书。

池莉94?郾11?郾18

信中说到的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廊桥遗梦》,小说仅数万字,描写的是美国地理杂志摄影家罗伯特·金凯偶遇农场主妇后的情感纠葛,最早翻译国内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后来这个故事改编为电影也在国内热播过。当时,忘记了是因为我在《南方周末》上写一小文,还是在电话中说及这热销的书,她没有读到此书,正好就请我的学长、该社副老总何启治寄了一本给她。没想到,她有那种激动,激发了关于“从生活到文学”的感受,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交往与想念是非常宽广乃至拥有无限的空间”的。一位中国小说名家,为一本翻译小说流泪,有同行知音,如果大洋彼岸作者有知,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段文坛佳话!信中说的读后感,没有见她以后写来,也不知她写没写了在别处发表。

“谁有时间看长信呢?”是的,物欲滔滔,低俗流行,有多少人静心于文学,又倾心真挚的交流?

池莉的手书,我以为她用笔连贯浑成,也挺规正。其笔法如毛笔字中的断笔没有笔锋。那一时期,不少作家爱用蘸水笔。像刘恒,八十年代他写东西就用蘸水笔。没有电脑时代的作家们,书写工具是多么的丰富而有情调啊。

池莉行事为人细腻热情。她自认为喜爱独行,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天生就喜欢写作,本来就是要当作家,至于其他职务和名声,都是身外之物。严格地说,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是江湖之外的江湖人。最初我是独往独来,现在还是独往独来。”

她是爱开玩笑的,于是,在那个年月,商品经济打开人的眼界,她借机不忘调侃,希望稿费不太低,明知收进这个选本没有多少银两可言,但她也得戏言一下,如此这般,这就是池莉,熟悉了就会玩笑一下。

周大新:不愧对“文学姑娘”

必胜兄:

近好。南方之行顺利吧?今遵嘱寄上两篇散文,你从中挑一篇,若都不宜用,也不要为难,扔掉作罢,都是复印件。问全家好。

有信请仍寄南阳那边,我不久即回去。

顺颂

文安!

大新3.25

周大新当时还在济南军区创作室,他笔法清秀,直捷说事,因与他相当熟悉,也常有书信往来,他在信中只是说了我所要文章的事。那些时,他常回南阳,因家中的事情所累,常住那边。他有些小说也是在这期间写的。记得我有事就把信寄给他夫人小杨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