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3238300000003

第3章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2)

3.与老师的关系。作为中学生,你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你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以自己对某一科老师的好恶来决定自己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如果科任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不佳,他就会对其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厌恶心理,直接表现为不愿意学习这科知识,成绩较差;一旦对某科任老师印象较好,就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4.与父母的关系。现在不少的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与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从而不断地加剧了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如果在家庭中,父母讲究民主、平等,注意和你们及时沟通交流,那么你们的性格就会阳光、开朗,也就有积极上进的良好品质;而如果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你们的期望值过高,管是太严,干涉太多,就会使你们形成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其中,你们有些家长有娇纵、溺爱的习惯,致使你们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些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你们养成了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你们其中还有些父母离异,你们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你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中学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与朋友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不要一味付出,往往付出得越多,换来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朋友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冷淡甚至疏远自己,这对付出很多感情的同学来说,就会觉得很不公平,心理很不平衡,认为朋友不够意思,自己太傻。其实,也并不是朋友有意背叛你,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社会交换原则,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如果付出的多于得到的,人们心理上就会不平衡,如果得到的多于付出的,人们的心理也会不平衡。为保持付出和得到的关系平衡,人们总是要知恩图报的。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觉得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时,就会被一种愧疚感所笼罩,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选择冷淡或疏远。

2.与同学交往。同学是中学生主要的交往对象,有的同学有一些苦恼和内心的秘密往往愿意向好友诉说。但其中也有一些交友不顺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与同学交往呢?

(1)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所谓“自我形象”,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模一样。而这面镜子就是学校的老师、同学或较为密切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认识。同学们在一起受着同样的教育,生活在相同的舆论气氛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更新和评价标准,当你言行与“中学生形象”大相径庭时,是不受同学们欢迎的。

(2)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珍惜友谊。帮助,不仅是解决困难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而且也包括感情上的支持、对痛苦的分担、观点上的赞同以及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你经常主动去关心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关心你,同学关系在这种彼此关心的基础上愈加和谐。和谐产生友谊,友谊使人欣慰。中学阶段的友谊高尚、纯真、终生难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巩固、发展这种友谊。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你一定会赢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谊。

(3)以诚相待,宽宏大度。诚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朋友间掏心窝子的话,这是以诚相待换得心与心的交流,宽宏大度能消除误会,得到信任。

(4)把握男女同学间交往的分寸。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利于智力上互偿,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酬。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分寸,不仅要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又要避免过分地亲昵和随便。

3.与老师交往。“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的双边活动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尊敬老师。“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终年呕心沥血,进行着艰苦而繁重的劳动,他们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理应受到同学的尊重,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尊敬老师,重要的是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作业。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勤奋和虚心,少一些自大和埋怨。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意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同样,老师也是不完美的,若他的想法不是太正确,对同学有些误解或是太严厉。如果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在向老师提意见时,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要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3)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要实事求是。社会对教师有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较多的价值标准。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师常常面临着诸多的烦恼,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情绪差做错事的时候。如错怪了同学,要学会体谅老师,采用冷处理、先回避的策略,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向老师解释。老师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和信任,这样一来,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也使老师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有的同学明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不认错;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没有哪个老师会因为学生的一次犯错,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每个老师都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4.与父母交往。心理学家认为,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是难免的,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称为“代沟”。在每个家庭中,“代沟”的深浅和可跨程度是不相同的,子女和父母两代人相互埋怨,无视现实,各执一方,互不相让,这时“代沟”必然会加深;如果两代人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相信“代沟”必然缩小。但要减少“代际冲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那么,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做呢?

(1)尊敬父母。每个父母都在无私地担负着教育、抚养子女的社会职责,常年操劳,省吃俭用,精心地安排子女的生活,教给子女做人的道理,体贴细微,无所不包,这是人世间没有任何感情能代替了的;因此,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尊敬。尊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尊敬父母应体现在行动上:如虚心听取父母教诲,接受他们正确的、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如果父母的意见是错误的,也不要公开顶撞,可以用温和、委婉的方式表明你的看法,使他们乐意地接受并认同你的意见。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错误,向父母说清楚,以求得他们的谅解和帮助,并下定决定改正。

(2)多与父母谈心,缩短感情距离。由于父母和子女生活的环境、社会的责任存在着差别,在思想、观念、意识、感情、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可以通过多谈心、多交心,向父母介绍一些你所学的新知识和新事物,谈谈你的所思所想,征求父母的意见,了解父母坎坷的经历和希望要求,不仅能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同时也换取爱心,达到感情和心灵的融洽,“代沟”也便可以彼此跨越了。

(3)善于反思,加强修养。现代的中学生思想开放,气宇轩昂,大有天塌下来也能顶得住的气概,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作用;但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不可有如此“血气方刚”,要学会冷静、遇事退避三舍地反思一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争辩产生的不愉快,而且可以博得父母的信任而尊重你的意见,从而形成亲密、和谐、融洽的气氛。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学习、生活、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学生应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健康成长。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离开了交往,社会经验的学习、规范的掌握、角色的理解,将难以实现。

3.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尊重

尊重他人是文明的起点,中学生朋友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而尊重他人便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一切不文明的行为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将心比心,凡事要替他人多想,每个人都有自尊,只有去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活在世上,必须和别人交往,与人交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在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他人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

英国着名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有一次,他在苏联访问,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遇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萧伯纳在那里和小女孩玩了很久、很开心,在分手的时候,他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伟大的萧伯纳一起玩了。”小女孩儿也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苏联女孩儿安妮娜一起玩了。”这句话让萧伯纳很是吃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并连忙向小女孩儿道歉。

一直到后来,每每萧伯纳回想起这件事,都感慨万千。他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应该永远谦虚。”

这是一个人懂得尊重他人的谦虚,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

尊重,道德的表现

尊重是一滴水,一朵干渴时的甘露;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他的敬佩、赞美与追求,以他为榜样;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他的鼓励、认同与祝福,他会以你为榜样。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惟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

一个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在地铁站卖铅笔,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个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又取了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然后又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也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他们再次相遇,那卖笔的人已成为推销商,他充满感激地对纽约商人说:“谢谢您,您给了我自尊,是您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表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能力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考虑到他人的自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从这一点来说,那么纽约商人的做法的确让人敬佩,因为他很懂得去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憾,更可以使他人拥有自尊和自信。纽约商人几句话让铅笔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经商之路。可见,尊重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让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所以,你没有理由以高山仰视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不要用傲慢和不敬的话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懂得用心去尊重别人的人,一定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尊重,心灵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