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员工有效执行的24堂课
323900000026

第26章 第17课 方法重在实效

方法是技巧,但不是投机取巧

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一种路径、一种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要解决好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还应当下苦工夫、笨工夫。

职场秀

一位刚刚从美国读完MBA回国的男青年,毫不费力地进了一家知名企业,老板刚开始总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他做,他有点不满意,在一次计划书的招标会上,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交了上去,满以为可以博得老板的赏识。没想到会议结束后他就收到了人事处的解聘通知。原来,他因为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工作马虎,敷衍了事,结果把“进口”误写成“出口”,使公司在利益和信誉上蒙受了双重损失。

有些人本来有才华与能力,很有前途,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踏实求实的好习惯,工作中自然无法取得应有的成绩。一个人一旦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品格就会大打折扣,因而使他在做事做人方面表现出不够忠实的一面。生活中的各种实例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事情大小,如果总是试图投机取巧,可能表面上看来会节约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往往是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

技巧是有效执行的手段,而投机取巧只是在注定失败的工作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而已,两者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不言而喻。

为什么不能投机取巧?因为诚信能使商品和公司人格化,征服人心。一个公司或一个信得过商品长久让消费者“质量放心”、“斤两不缺”、“童叟无欺”等,就会慢慢使这个公司或商品树立起良好形象,甚至会使之人格化,被大众当成偶像。海尔形象、麦当劳大叔形象、万宝路牛仔形象等都是靠诚信和品牌树立起来的。产品质量是一种“死”物,而诚信是一种活的有灵魂、有文化的“神”物,公司就会使效益裂变式增长。为此,精明的商人信奉“利润诚可贵,诚信价更高”这样的为商之道。拥有了大智慧,财富自然接踵而至。

执行力法则

1.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

要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执行力,固然需要聪明,但更需要大智慧。有的人自认为聪明,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轻则丧失机会,重则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为他们的所谓聪明,往往是打败自己的武器!而有些人看来很“傻”的人,偏偏拥有人生最大的智慧,创造出很大的成功。

2.聪明人更要下苦功

著名作家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人更要下苦功夫。”那些在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功的高效执行人士,无不是既懂得积极思考,把握正确的做事原则和方向,又肯下苦功、踏实勤奋的人。

重在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方法重在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一项决策与制度不在于它有多么英明,而在于能否顺利实行。

一种方法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创意,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而于它的可实施度有多大。如果一种方法只停留在欣赏层面,它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职场秀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这样一件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利用他的智慧和执著精神,创造性地解决了旧金山市政当局悬赏1000万美元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问题。

旧金山大桥堵车的情况十分严重,但是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人不断抱怨。

这名青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针对大桥堵车的问题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缜密的调查,他发现了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现象不但具有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时间性,而且还具有上班时段进城方向发生堵车和下班时段出城方向发生堵车的方向性特征,从而追根寻源找到了同时发生时间性和方向性特征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郊农民上下班的车流太大”。最后他创造性地采用可改变“活动车道中间隔栏”的方法,巧妙地改变上班时段“活动车道中间隔栏”,使进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六个车道,出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两个车道,下班则反其道而行之,使问题轻而易举地以最小的代价圆满地解决了。

这名青年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无疑是有效且代价相当小的。这就是方法的作用。当我们面对类似的问题,或许我们想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解决堵车问题,我们可以不惜代价再造一座大桥。这不失为一个方法,但是却并非最好的方法。它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并且也无法预见后期的效果。

执行力法则

1.不要做表面文章

方法应当立足实际,注重实效,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很多公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专门花重金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编写出了一套文采飞扬、图文并茂、理论和案例也十分丰富的规定性和执行性文件,但最后这些文件的命运都是殊途同归,也就是往往被束之高阁,在公司的档案室里存储着,落满了灰尘。

2.考虑问题要深刻

离开了执行,脱离了实际再完美的计划和制度也没有意义。现在企业中许多管理者和个人在工作当中都有这样一种心理: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我学着做就行了。”

“只要把这些做好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大家不都一样吗?”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做得漂亮、风光,其他的不用管了。”

只是出于对问题的表面考虑,许多工作的实质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工作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形式,人们都在争相做表面文章,而实际上却无任何有益的东西在里边。

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工作中我们应当追求“完成主义”,而不是“完美主义”。一个周详的计划固然重要,但计划和决策,本身并不能够为我们带来预期的结果。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等到决策完美了,却发现机会没有了,或者问题和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职场秀

英国杰出的科学家巴贝吉是电子计算机研究的先驱者。他研制成功了一种能计算多项式的机器——差分机,提出了计算机自动运算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计算机设计图纸和手稿。

他有很高的天分。刚进大学,他在数学上的造诣就超过了数学教授。他对数学有特殊的敏感。图形给他以美感,数字给他以欢乐。

他从一个梦中得到启发,制造出了一台计算多项式的差分机。他从自动提花机中得到启示,提出用穿孔卡片的方法给计算机下达指令。这种让机器自动运算的卓越思想,是现代计算机的灵魂。

但是,他孜孜地研究了几十年,终其一生,只造出了一台小型差分机。他曾全力从事大型差分机的研究工作,耗费了银行家父亲留给他的大笔遗产,也耗费了英国政府给他的大笔资助,最终却没有研制成功。他从事解析机的研制工作长达40年,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留下画有几百万个零件的图纸和一大堆科学史家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外,他始终没有造出一架真正的计算机。就研制“自动计算的机器”这个目标而言,他是一个不幸的失败者。

他不是造不出来,瑞典人中茨在巴贝吉的基础上,用两年的时间就造出了一台差分机。这台机器在巴黎展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这说明,巴贝吉完全有可能设计并制造出有相当计算能力的机器来。

巴贝吉的失败有自身的原因。巴贝吉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对大型差分机的设计,完善了还要再完善,修改了还要再修改,改进了还要再改进。

每一次,他的修改还没有完,他便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制定新的目标,又开始研制更高级的解析机。初战没有告捷,就又摆开阵势,开辟规模更大、任务更加艰巨的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还没有打响,新思想又开始在大脑中酝酿,思想如一匹永不停蹄的快马,不断地向前冲锋,而丝毫不顾及辎重部队和主力队伍还远远地落在后面。他的战线拉得大长,而精力、财力是有限的。

他设计的机器远远地超过了当时的技术能力,他的目标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精力和财力。因此,他的设计虽然相当出色,但是机器却终于没有造出来。

巴贝吉的故事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如果凡事都要求考虑得很完美以后才愿意付诸行动,那么往往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和结果。

执行力法则

1.不要有太多顾虑

脑海里有太多的“如果”、“怎么办”,连后面的所有计划恨不得都事先想好了,到时候按部就班地去做。这种追求完美的做法,往往会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效率和计划的执行。工作中我们应当追求“完成主义”而非“完美主义”,一个周详的计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完美决策而忽略了行动。

2.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任何一个问题从来都没有最优解,而只有最满意解,甚至是只有相对满意解。微软为什么不断地更新系统而不是一次性地推出最好的操作系统了,过于追求完美会让市场转瞬即逝。产品完美,但没有市场价值了,又有何意义了。

执行力自测

1.你是否会在工作中投机取巧?

2.你是看重过程,还是更看重工作实效?

3.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