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企划管理方法
324800000016

第16章 动态企划法 (4)

(2)商品在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情况

门市销售状况往往真实地反应了市场竞争的实际情况。另外,许多行业都有报导行业情况的专业杂志和报纸,其中刊登了许多统计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由专业人员收集的。

(3)同类商品的普及率和在不同地区的普及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竞争企业的产品销售状况和在不同区域的销售情况。这也是建立市场战略时的基本资料。

(4)了解竞争企业

要想评估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除了确认竞争企业和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外,还要了解哪些企业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

(5)同行业的最新技术开发动向

这一步骤要求企业了解其他企业目前正在着手开发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超前性能。

(6)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

详细了解各公司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

在掌握企业动向后,还要了解该市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应该了解即将投入的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规模”。 在掌握企业动向后,还要了解该市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此外,更应该了解即将投入的市场是否已具有足够的“规模”。前者称为“消费者购买意愿调查”,后者称为“市场规模调查”。

4从大局出发进行判断

要站在大处来看整个情势,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所以,判断情势最要紧的是抓住重点。

书店里曾经有一本书叫《围棋必胜法》,装在梧柚木盒里,价钱贵得惊人,有人忍痛买了一本,翻开来一看,书中只写了一行字:“你要努力比对手下得更好。”这也许是恶作剧,但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正与对手下棋,对方临时有事离席,可以坐到对方位置上看一看,这样就可从对方的立场去判断局势。但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来看,效果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就可充分看出对手的棋路,这样就可以根据双方的局势来判断大局。

企划人或管理者,应该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均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果不把眼光放远,就很难进行有针对性和竞争力的企划。例如,到一家企业去拜访,进入总经理室时,看到墙上贴有大张的世界地图或桌旁拥有地球仪、世界时差表,那么,这样的总经理通常都具有胸怀全局的眼光。其实,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位高层管理人士,都应该养成从全局出发来处理业务的习惯。

5预测市场新趋势

关于预测新市场的判断法,目前已有许多理论与知识,但在开始预测时,必须先在心中对新市场进行定位,要从顾客的立场去发现未来的市场。

从经济学上来说,国民所得收入提高,日常生活的需求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人在生活无忧后,欲望也会跟着增强。

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过去的高档商品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现在已改变成手机、空调、多媒体音响设备;以前所喜爱的马车,现在已经变成汽车乃至飞机了;过去只要学习实用性的技艺即可,现在却还想学电脑、舞蹈、网络等具有创造性的休闲活动。针对人们的这种需求,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新兴行业。

二、动态企划的四个步骤

动态企划的主要步骤包括关注发展进程、预测动向、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案四个方面。

1关注发展进程

事物的发展总不会如预期的那样完美,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常常会出现与事先企划好的措施相悖之处。或者,一些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会突然打乱先前的部署。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企划人就必须立即做出策略调整,并拟定应变的措施,这其实就是一个动态企划的过程。因此,关注事物发展的进程是动态企划的先决条件。因为在实际的商业竞争中,时机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反应迟钝,市场往往不会给你改错的机会。

可见,再优秀的企划者,如果他不能密切关注企业活动的进展情况,也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

2预测动向

光有一个随机应变的头脑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有时也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善于进行动态企划的优秀企划者来说,他还必须未雨绸缪,对于可能产生的变化有一个事前的预测,并拟定一个大致的应变措施,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3总结经验

企划案付诸实施并得到结果,并不表示一切都已经终结。在结果出来时,还必须对这一经过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检讨,找出反省点、问题和教训等来,以有效反映在下一次的企划中,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企划结果。

企划案实行的经过和结果,几乎没有一次是和企划案完全一致的。 其实,企划案实行的经过和结果,几乎没有一次是和企划案完全一致的。不仅表现在数字上,还有种种无法以数字的形式表现的经过和结果,也会与事先的设计有所出入。

企划实行结束时,有几个重点是应该研究检讨的。因为这种预测与结果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实行时没有按照企划所拟定的方法所产生的误差,也可能是因预测的方法有所偏差所产生的差异。

4改进方案

(1)积累反省点以备将来

对企划者来说,企划实施经过的问题、反省点以及改善点,是以后企划参考和借鉴的重要素材。

企划者与实施者之间因沟通不足而造成实施者对意图的了解不够、产生曲解,乃至实施时技术上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协助实施者的合作程度和其他因素的反省点,还有当初没有列入预测范围的各种条件等,都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对象。

对企划者来说,通过检讨反省所得的具体启示、教训和改善点以及结果的研究、经过的分析等,可以作为以后企划的教训和参考,从这里获得的许多创意和暗示将会成为企划人的宝贵经验。

(2)储存、活用企划知识

要想提高企划能力,知识和经验的累积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企划者非常宝贵的经验——由实施企划的反省、研究所获得的各种教训,必须当成专有技术(活的知识、智慧和经验)加以储存。所以企划人员要有意识、有计划、持续不断地累积、储存这些知识。

一个完整的企划,包含了由企划发生到终了为止的各种局面。它包括由设想到实现,一直到终结的步骤。诸如寻找企划创意的方法、着眼点的构想法、酝酿成完整创意的方法、企划案的整理法、将企划纳入计划的方法、实行计划程序上的组合法,等等。

三、把握要点,争取主动

在动态企划的过程中,要求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环境变化的信息,以其发展的调研预测为依据,调整企划目标并修正企划方案。可见,动态性原则是完善企划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动态意识至关重要

企划最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企划的动态意识和随机应变观念至关重要。《孙子兵法》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说,根据对手的变化而采取相对应的动态策略十分必要。良将用兵如同高明的医生治病,病不同用药也不同。病情变化了而药方不变,那自然就是庸医了。因此,任何企划都是处于高度机动状态的活动,企划者必须深刻认识企划的这一本质特征,从而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2把握目标的动态趋势

目标对象的信息是企划的基础材料和客观依据,如果它发生了变化,企划也应该随之变化。 目标对象的信息是企划的基础材料和客观依据,如果它发生了变化,企划也应该随之变化。否则,企划就失去了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这些信息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状态,有时甚至发生十分剧烈的改变。因此,要想为企划提供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系统性和可靠性的信息资料,企划者必须不停地广泛了解、全面搜集、及时分析并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3预测趋势,把握主动

按照目标对象的发展规律,推测和估计它的发展趋势及其结果,既是企划的前提,也是科学企划的重要内容。因此,只有把握科学预测目标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态势,掌握随机应变的主动权,才能使企划运作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4适时调整企划方案

企划方案是为实现企划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它以企划目标为方向和核心,是策划主体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彼时彼地的客观情况特别是目标对象的现实情况确立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影响到企划目标的基本方面或主要方面时,就需要对企划目标作必要的调整,自然也就要对企划方案进行修正,这是企划目标一致化的必然要求。

5方案调整要把握适度性原则

一旦对企划目标和企划方案分别做出调整和修正,就要充分估计将会产生的影响。因此,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对企划目标进行调整和对企划方案进行修正,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根据信息的可靠程度来决定是否对企划进行调整、修正。其次要看变化的程度,即变化的范围和幅度,以此来决定调整和修正的幅度。最后要看调整和修正后的效益度。

四、突发事件的动态处理

在动态企划法的运用中,有一项最能检验企划者功底的方法,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通常可以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控制局面

控制局面,就是使事件的破坏性发展趋势得到遏制,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第一个关键点。物质上的遏制通常是头等重要的事情,这时不要考虑隐瞒事件对于公众的影响。例如,如果某个问题影响了某种产品,作为管理者,如果立即指明这一点,这样就使得其他用户也停止使用该产品了。因此,遏制时可以利用这样的话语,如“这只对于某某有影响”。举例来说,如果声明要公开收回全部“本田市民”牌汽车,那么拥有类似产品的人们,包括拥有“本田雅阁”牌或“本田神话”牌汽车的人们会立即停止驾驶这些汽车,而且不会再对此问题感兴趣了。有效地控制局面可以减少目标公众的规模,从而减少损失。

2态度诚恳

在告诉人们事实真相时,要做到坦率、忠实和直率。如果能坦白地向人们说明真实情况,那么就能尽快摆脱困境。具有保护性的法律用语,如“在调查没有完全完成之前,我们无可奉告”,很难让公众相信你的诚意。

3敢于承担责任

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企图回避问题、推卸责任或者闪烁其词,而要痛痛快快地承担责任,即使是非常谨慎地承担部分责任。有时,由于牵涉到法律方面的责任,企业可能不愿意承担全部的责任,这时可以这样说:“某公司承担主要责任,我们将配合他们进行全面调查,与有关当局协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到我们的义务。”

与前者相似的地方是,要依据法律条款进行认真的权衡。显然,依据法律条文你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什么都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遵循这一原则将会获得公众的信任。

在处理这类突发事件时,法律争端或法律策略不应该支配管理决策的制定。一家公司或机构必须做出预想,而且应该注意到恢复原状。它必须在顾客、政府及其他关键公众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因为公众的信任度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