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始皇出巡记
3251300000008

第8章 立下峄山第一石

在峄山,秦始皇立下了他五次大规模出巡中的第一块刻石。

《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迁曾“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峄山小鲁台处有一块刻石,铭文内容记载的就是司马迁考察峄山的史实。但是他在《史记》中却没有辑录峄山刻石铭文,很可能为后来在《史记》传抄过程中所遗漏。从《史记》中《秦始皇本纪》的文字结构看,秦始皇五次出巡史实内容的记载,除峄山和泰山合为一个段落外,其余几次出巡的内容都单独成为段落。说明在峄山与泰山两部分之间可能有空缺的内容。司马迁将峄山刻石表述为“立石”、“刻石颂秦德”,已经明白无误的证明峄山刻石上刻有铭文。

据《邹县志》记载,在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军南侵,途经峄山,命将士将刻石推倒,残碑后来又被野火所焚毁。

峄山刻石铭文,直到唐朝年间,历经一千多年后才面世。康熙五十四年(1715)《邹县志》记述:峄山刻石“李斯篆之,后为野火烧裂。或篆其文刻于枣木。唐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记失真。宋欧阳修云,今俗传峄山碑,史记不载其字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枣木传刻后宋元祐八年邹人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之峄阴堂。迨今元祐廿有九年,县令宋德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刻于其侧,说郛云峄山实无此碑,乃南唐徐铉所摹刻于长安者”。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诗句见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据元朝邹人刘之美考证,杜甫曾两次到过邹县。第一次因暴雨所阻,他没有登上峄山。在第二次,他才登上峄山并直达主峰五华峰。杜甫所说的枣木实物没有流传下来。峄山刻石铭文,直到元祐八年(1093)、至元二十九年(1292)才开始辗转摹刻。现在见到的最早摹刻本子,是郑文宝于淳化四年(993)依据南唐文字学家徐铉的摹本重刻于长安的。《长安本》原石现存在碑林博物馆内。此石在明代中期已经断落,但没有发现未断本。元朝仿制的峄山碑,现收藏于邹县孟庙启贤殿,碑高190厘米,宽、厚均为48厘米。

峄山刻石铭文,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以来许多学者都学习和研究过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罢“不与秦文合者”,规定秦国小篆为统一文字,并颁布了由李斯、赵高书写的统一文字的范本。峄山刻石首先采用小篆,标志着象形文字的结束。秦始皇还将隶书整理成一种固定的规范化字体,在民间和官方文书中推广使用,成为广泛应用的字体。从这时起,中国文字分别出现作为应用工具文字和作为书法艺术文字的两类文字字体。

峄山刻石铭文内容主要是说西周灭商分封,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流血于野”,而惟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子弟功臣没有封地,才出现了“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的局面,以此来歌颂秦始皇的功德。

峄山刻石铭文220字,每句四言,三句一段,计三十六句。字、句之数,符合秦六数之制,也与后来的其它几块刻石的体例是一致的。

原文 译文

皇帝立国 秦始皇帝建国

维初在昔 腊月时节创立

嗣世称王 可以世代相传

讨伐乱逆 讨伐叛乱逆旅

威动四极 军威震动四方

武义直方 武义公正合理

戍臣奉诏 守边大臣遵令

经时不久 经过不长时间

灭六暴强 消灭六国暴强

廿有六年 始皇二十六年

上荐高号 皇上自定年号

孝道显明 宣扬孝义道德

既献泰成 祭祀国泰民安

乃降专惠 降下独有仁慈

亲巡远方 亲自巡视远方

登于峄山 东巡登上峄山

群臣从者 随从巡游众臣

咸思悠长 思念悠久历史

追念乱世 回想战乱年代

分土建邦 天下分崩离析

以开争理 而且冲突有理

功战日作 战事连年不断

流血于野 流血遍于荒野

自泰古始 始于远古时代

世无万数 经历世世代代

陀及五帝 到了五帝时期

莫能禁止 也没能够制止

乃今皇帝 当今秦国皇帝

壹家天下 实现四海一家

兵不复起 战乱不再复起

灾害灭除 灾害从此灭除

黔首康定 百姓安康稳定

利泽长久 利益恩泽长久

群臣诵略 群臣颂扬大略

刻此乐石 立此峄山刻石

以著经纪 显明经典纪事

峄山刻石,所立位置在“书门”。但是对于“书门”的位置却有在“山北绝岩”、“峄山馆”和“纪王城”三种说法。元祐年间邹令张文仲,在纪王城重立峄山刻石。元朝学者吴莱游峄山,曾见过这个刻石的残部。万历年间邹县知县王自谨,曾立石于峄山馆,并刻“书门”。

万历十六年(1588)《邹县志》记述:“省通志述:‘山北有绝岩,为秦始皇刻石颂功德,命李斯篆文,谓之书门。’水经注:‘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岭,名曰书门。’其地未详,明万历邹县知县王自谨立石于峄山馆,刻‘书门’二大字,其旁注云:‘按三代地理书曰始皇乘羊车登峄山刻石处,名曰书门。’今剥落无考,故刻之以志古迹。”

康熙五十四年(1715)《邹县志》记述:“书门,秦始皇游登峄山,勒石其上颂功德,名曰书门。”《邹县志,山川》又记述:“人曰秦皇帝辙迹遍天下,然其刻石记功德,则泰山、邹峄、琅邪至于会稽数处而止。故峄于域内称奇迹也。余登西峰问秦皇帝所立石,羽人不能对,或谓宋元祐邹令张文仲移至学宫,即焚于野火而摹写之。云山下有故城墟,方数十里,士人谓之纪城。考之春秋邾迁于峄。《水经》谓城在邹山之阳,兹其地矣。”

秦始皇在峄山所立刻石位置应以《山东通志》所说位于峄山极顶偏东“山北绝岩”处较为可信。

秦始皇登峄山,《水经注》说是“观礼于鲁。”东汉《实知》中还说他“巡狩至鲁,观孔子宅”。礼,最早见于甲骨文卜辞,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字体的形状表意为用器皿盛双玉作供奉,表示对上帝和祖先的敬重。西周时期,成为政治、伦理、道德的总称。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曾经搜集六国的礼仪,选用其中一些可实行的,并以古代的礼法作为依据,建立了“尊君抑臣,朝廷济济”的礼仪制度。目的就是要尊崇君主,卑抑臣下,使朝廷上下庄严恭敬。

《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峄山召集儒生议论封禅泰山。有的儒生建议用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用蒲草把车轮裹起来,不让它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祭祀时,扫干净地面,用禾秸心作垫席等。秦始皇认为稀奇古怪,难以遵守。于是将随行的儒生们全部斥退,下令清路备车,要用秦国在雍城的祭祀礼仪来封禅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