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3251900000002

第2章 佛与佛的故事

公元前6-前5世纪,古代印度有一个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国。国王叫净饭王,夫人叫摩耶夫人。他们结婚许久却一直没有孩子。有一天夜里,摩耶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六牙白象驮着一个人从右肋撞入她的腹中。醒来以后,她觉得很奇怪。不久,夫人就怀孕了。国王非常高兴,精心地呵护她。按照当时的习俗,妇女生产时必须回娘家,所以,待到临产的时候,摩耶夫人便起程回自己的父母家去。半路上,突然一阵剧烈的腹痛袭来,她知道孩子要出生了。摩耶夫人走进路旁的无忧树林,双手抓住了树干。这时,奇迹发生了,一个漂亮而健康的男儿从她的右肋下出生了!天空飘飘洒洒降下芬芳的花雨为他沐浴。他在花雨中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第二步……就这样一直走了七步,每走一步,他的脚下便生出一朵洁白的莲花。然后,他站在那里,伸出右手指着天空,左手指着大地,大声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人们都被这情景震撼了。

摩耶夫人带着孩子回到王宫,国王为王子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会间,有一位老者预言王子将来不会继承王位,而要出家。国王听了大惊。从此,他瞒着王子,将王子与外面的世界隔离起来。他为王子挑选年青俊美的青年男女作为侍从,将王宫变成一个乐园,让娱乐和快乐整日陪伴着王子。就这样,王子渐渐地长大了,国王为他娶了妻子,他们夫妇还有了自己的孩子。王子始终不知道在自己的宫廷外面,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有一天,王子坐着花车游玩,人们都向他欢呼。当走到东城门时,突然,在拥挤的人群中,王子看见了一张从未见过的脸,那是一张老人的脸,布满了皱纹。王子非常吃惊,于是他向南门走去。没想到一个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病人正在那里呻吟,吓得王子急忙往西门跑。但是,西门正在为一位死者举行葬礼。他继续向北门跑,这时,他看见了一位悠然飘洒、仪表庄重的僧人。这一天,他看见了人们衰老、病痛和死亡的不同的状态,感到震惊,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他下定决心离开家门去寻求解脱这些苦恼的办法。国王知道了他的打算,为了防止王子出走,他派士兵将城门把守起来。夜里,王子趁士兵睡觉时,悄悄骑着白马逾城而走。从此离开父母妻儿,开始了他的苦行生活。

王子首先来到苦修林中修炼苦行,整日不吃、不喝、不睡,渐渐变成了皮包骨头的样子,但还是一无所获。于是,他来到尼连河边,洗去了往日的尘垢,昏倒在那里。这时,一位女子为他送来了乳糜,喂他喝了下去。他苏醒过来,谢了女子,重新开始寻找解脱的办法。

王子来到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打坐,沉思冥想了七天七夜,战胜了风雨、魔王、魔女、魔军,终于悟出了“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获得了觉悟,成了佛。当时他仅有35岁。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感悟,王子首先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为跟随他的弟子讲述这些理论。这一活动,佛教史上称为“初***”。此后,跟随他的人渐渐多起来,不仅收下了五百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十大弟子),还组成了佛教的僧团,并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尊者”;或被尊称为“佛”,意思是“觉者”、“获得觉悟的人”。

这些颇具传奇性的记载,常常使佛经故事读起来引人入胜。在佛教雕刻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这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就像一幅幅活动的连环画,更是常常被淋漓尽致地雕刻在石窟中、佛教器物上,或被绘制在寺院的墙壁上。历史也就这样被记录出来。

事实上,佛教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的。公元前6~前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印度大地上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城邦国家。这些国家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包括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军事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与首陀罗(雇佣劳动者、奴隶、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婆罗门居于当时的统治地位。各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生活方式等都有明文规定,不能随意超越。而且,在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法典《吠陀》中还大肆宣扬这种等级制度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因为造物神“梵天”是用口创造出婆罗门的,用肩和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膝盖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只有前三个种姓可以在死后再次转生为人,他们有权阅读《吠陀》经典;而首陀罗则只有一次生命,无权阅读《吠陀》经典。人们必须严格遵守种姓法规,才能够转世为较高一等种姓,并能最后归于宇宙的最高主宰——梵。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地位提高,祭司的地位下降,婆罗门的地位也随之动摇;由于各城邦国间连年不断的战争,刹帝利的地位逐渐提高起来;吠舍阶层的一部分人沦为奴隶,另一部分人则成为工商业奴隶主或社会的占有者,随着他们在经济上的富有,进而要求相应的社会地位;首陀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不断进行反抗。这样,印度的社会便动荡不安起来。佛教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面对着社会上日益尖锐的政治、经济问题,在思想领域也形成了两种主要思潮:一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支脉,一是反婆罗门教的各派别,统称为“沙门”,主要包括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生活派和不可知论。虽然有这么多的沙门派别,但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否认《吠陀》经典的权威,反对婆罗门的特权统治。

佛教是沙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派别,它针对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提出了自己的纲领:不承认《吠陀》的经典地位,宣传人人都可入教,不主张祭祀,并认为不需要祭司的引导,人人都可靠自己的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只要乐善好施,就可获得幸福和升入天堂。它还针对婆罗门教主张婆罗门为最高种姓,提出众生平等的主张,反对特权统治,因而受到除婆罗门外的其他一切种姓的拥护。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在阐述“苦”、“空”二字,集中体现在“四谛说”、“十二因缘”、“三法印”和因果报应、轮回说的理论中。

所谓“四谛”也叫四圣谛,是指四条真实不虚的真理,包括苦、集、灭和道谛。这就是释迦牟尼得道后,在鹿野苑为侨陈如等五人初***时所讲述的道理。

苦谛是讲现实人生中所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最基本的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五盛阴)。前四苦本来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寻各种方法以求长生不老,由此而产生种种痛苦。后三种苦是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造成的,仇人总相见,相爱、相好却不能守在一起,需要的东西偏偏得不到,由此造成种种痛苦。但这诸种痛苦的原因却是“五取蕴”,也就是五盛阴苦。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成分:色(物质)、受(感情、感觉)、想(理性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四种成分的意识),他们与“取”即一种固执的力量联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贪欲。因此就产生了苦。

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或根据,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业”与“感”。一切众生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了善恶行为的业因,这种业因能感召将来的生死苦果。

灭谛是指苦的消灭,这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也就是所谓无苦的涅槃境界。

道谛是指出达到涅槃境界的道路,即必须遵循的佛教理论和方法。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都因一定条件而产生变化,但各种条件的形成却是偶然的,一切事物的现象也都是由偶然的条件凑合而产生的,世界上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变幻无常的。既然一切都变幻无常,当然也就一切皆空。这就是佛教的缘起说。十二因缘说就是通过这种缘起说来解释社会的人生现象。它把人生划分为十二个环节:无名、行、识、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的相互因果联系是:对佛理的无知(无名),引起人们世俗的意志活动(行),由意志引起精神统一体的“识”。识由名、色两部分组成,名指精神,色指肉体,有了精神和肉体,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六种感觉器官(六处),有了感觉器官就引起了对外界事物的接触(触),由触而生感受(受),由感受引起贪爱(爱),有了贪爱就有了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取),由取引起了各种思想行为,这些思想行为是能产生未来果的善恶业,故名为“有”。由以上的爱、取、有所生起的迷惑和所造的善恶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有了生就必然有老、死。这十二个环节,辗转感果,所以称为因,同时又互为条件,所以称为缘,合称十二因缘。佛教认为人们若要解脱人生的痛苦,首先应从去贪爱着手,不要追求变幻无常的东西。

三法印是佛教针对人生的“无常”、“无我”而提出的三个命题。首先是“诸行无常”,认为世间一切变化物都是变幻无常的,没有永恒的事物;其次是“诸法无我”,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起主宰作用的实体、我或灵魂;第三是“涅槃寂静”,个人应该远离烦恼、解脱生死,进入超脱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在初***之后,传教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在当时印度众多的城邦国家中,他不断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在历时40年的传教生涯中,他走遍了摩揭陀、拘萨罗、拔沙三个王国以及其他更远的地区。佛教初传时,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多及其子阿阇世王的大力支持,后来,又赢得了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势力渐渐扩大起来。尤其到了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约前273-前32年),阿育王用武力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佛教也随着阿育王的胜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阿育王南征羯陵伽国时,杀害了十万人,但他感到仅仅依靠杀伐是不行的,还要依靠佛法来征服人心。因此,他便在帝国境内宣布佛教为国教,开凿岩壁,或树立石柱,上面刊刻诏令,宣传和推广佛教。他还特地召集佛教高僧在华氏城举行结集,编纂、整理了佛教经典的经藏、律藏和论藏三藏,以期解决佛教各派的争端,更好地推广佛教。与此同时,他不断派人到邻国去宣传佛教,使佛教的传播超出了印度国界,远及今日的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马来半岛、叙利亚、埃及等国家。

此后,到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迦王在中亚西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效法阿育王,在征服别国时,提出的首要条件是让他们必须信奉佛教。当他在揭陀罗定都后,立即建造了大庙和佛塔,如号称百丈浮屠的“雀离大塔”就是由他建造的。他还开始雕刻佛像、菩萨像,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犍陀罗艺术,开创了佛雕艺术的先例,对后世的佛像崇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1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派别。所谓“乘”即是“乘载”或“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是小道。意思是将众生从生死此岸运载到欢乐无忧的彼岸,也就是涅槃境界。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主要在四个方面:首先,小乘把释迦牟尼看成人,小乘之“佛”专指释迦牟尼;而大乘则把他绝对神化,认为佛是全智全能、先知先觉、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最高人格神,有许多化身,如二身、三身以至十身。其所言的“佛”泛指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不仅指释迦牟尼,而且还包括了三世十方的无数佛,如过去七佛、燃灯佛、未来的弥勒佛等。

其次,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认实有的我体,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而大乘主张“我法两空”。

第三,小乘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主张修戒、定、慧三学(意即通过持守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和八正道,以断除自己的一切烦恼、超脱生死,成就阿罗汉果位为最高目标;大乘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主张普渡众生。在修行上偏重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摄”(布施、爱语——对众生以慈爱的语言和态度加以劝慰,利行——做利于众生的事,同事——与众生同处,随机教化)的菩萨行。

最后,小乘认为要实现修行的理想就必须出家;大乘则认为出家、居家均可。

佛教发展到7世纪后,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派——密教,从此佛教便渐渐在印度衰落了。到13世纪,伊斯兰教从中东地区传入印度,大量的佛教僧侣被杀,众多的佛寺及佛教文物遭到毁灭,使本来已经衰落的佛教又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更加一蹶不振。此后,经过漫长的时期,佛教才从斯里兰卡返回印度,重新得到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