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谈视线
商业会谈中,请你想像对方的额头和双眼之间有一块正三角形区域。你的视线直视这个区域,会产生一种严肃的气氛,对方会感到你正经地在谈生意。假如你的视线不下降到对方眼睛以下的位置,你就能够继续控制彼此的互动关系。
2社交视线
视线下降到对方的眼睛以下时,社交气氛便会产生。实验显示在社交场合中,一般人会注视对方双眼和嘴巴之间形成的倒三角形区域。
3亲密视线
亲密视线越过双眼往下经过下巴到对方身体其他部位。近距离时,在双眼和胸部之间形成三角形;距离遥远时,则由双眼到下腹部。男人和女人使用亲密视线表示对异性的兴趣,而被注视的异性若也感兴趣,则立即回报亲密眼神。
4斜视
斜眼看人表示兴趣或敌意。和挑高的眉毛或微笑一起出现时,表达兴趣而常被使用为求爱信号。但是和下垂的眉毛、皱眉头、下垂的嘴角一起出现时,则表示怀疑、敌意或批评。
用眼神有效地传达信息
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伊佐拉在离开农庄回城之前,去向她的情人多比亚斯道别,并询问情人对于她的爱,得到的答复是:“你看看我的眼睛。”于是,两人对视了一会儿,仅仅只是一会儿,伊佐拉便高兴地跳了起来。因为从多比亚斯的眼睛中,她看到了他爱自己的真诚和坚定。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富有表情的眼睛是最美的。”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当丰富的内心世界无法用语言表现时,当心情因为激动而起伏变化时,眼神一瞬间就能把说不完道不尽的东西表露出来。正如黑格尔所说,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情况中的千变万化,全部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无限、自由的心灵。
你也许是个经常参加社交活动的人。当你盛装出席一个并不很重要的私人聚会,你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会场,在场的人几乎都被你所吸引。你发现,不论是熟悉的笑脸,还是陌生的面孔,从他们投来的目光中,你读懂了羡慕、惊讶、诧异或许还有几分嫉妒的信息。
通过观察一个人眼睛的变化,可以得到有关他的思想状态和情感状态的重要信息。双方用眼睛交流彼此的态度,这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就形成眼神的“目光语”。
在人的一生中,应用得最出色的要数目光语了。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好感,他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会用一种带有幸福、欣慰、欣赏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的目光不住地打量对方。
当一个人表示对另外一个人拒绝时,他会用一种不情愿、讨厌,甚至是愤怒的眼神,轻蔑地进行嘲讽。
两个人在谈话的时候,如果有一方目光不断地转移到别处,这说明他对你谈的话题不感兴趣或另有所思,另一方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就应该马上想办法转换话题。
双方谈话进入正题的时候,对方时而移开目光直视远处,这表示他根本不关心你说些什么;当你看到对方灰暗的目光,就应该想到对方有不顺心的事或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而当你和别人交谈时,对方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则表示你的话触动了他的心灵和兴趣。
目光流露不屑的人,显示其想表达敌视或拒绝的意思,目光冷峻逼人,表示他对你并不信任,心理处于戒备状态。
没有表情的目光,表明这个人心中愤愤不平和内心有些不满。交谈时对方根本不看你,可以视为对方对你不感兴趣或是不愿亲近你。
当一个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诚的眼神看另外一个人,偶尔还眨眨眼睛,说明他对这个人的印象比较好,他很喜欢这个人,即使他犯了一些小错误,也可以给予宽容和谅解。
当一个人用非常锐利的目光、冷峻的表情审视一个人的时候,这种目光和表情含有一种警告的意思。
双方只有敌意的对视时,才会将目光聚焦在对方的一只眼睛上。此时,就有怒视的意思了。
在长时间的目光注视中,不是表示恨,就是表示爱。恨与目光相互注视的时间成正比。与对方争辩时,常常怒目而视。这种瞪眼注视是对私人占有空间的侵犯,是不礼貌的。有时双方并没有争辩什么,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死盯着对方。这种盯视往往表明,要求对方对他有所反应,如果对方没有对你做出适当的反应,交谈的场面就会造成紧张的气氛,被盯着的人会产生逃离的想法,这也是很不礼貌的。
爱也与目光相互注视的时间成正比。青年男女长时间注视的目光,能制造出异性间一种提高亲密度的力量。双方一旦成为恋人,简短的目光接触,也能使对方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避免误用目光接触
眼睛的沟通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项行为技巧,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唯一能和他人直接接触的部分。不要以为单是眼神接触即能达到“传情”效果,毕竟,良好的眼睛沟通和所谓“惊鸿一瞥”大不相同。
日本学者斋木深在《心理学的趣味实验》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两个朋友乘车外出,其中一个很自信地说:“我不用说话,也不要有什么行动,就可以使坐在对面的这位女士让座位给我。”说完,便开始专心致志地凝视对面那位年轻女士的眼睛。开始,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位朋友,好像没在意,那位朋友还是一直盯着她的眼睛。果然,那位女士站了起来走向后面,把位子让给了他。
目光在人际沟通中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因此要懂得一些目光运用的技巧,以免误用目光接触沟通。
1“五秒钟”恰恰好
当我们和别人聊得正起劲、正高兴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盯着别人看五至十秒钟后,才移转眼神。这在一对一沟通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但是,你所养成的习惯必须是要能应付所有的状况,不管是和一个人讲话,或是和一千个人讲话,都要自在、得体。五秒钟是大多数人在与人交谈、眼神交错时,最感适切的眼神暂停时数,所以,你最好能符合这个期望值。
2眼睛不要乱飘
大多数人在觉得有压力的时候,都有不敢注视对方的毛病,就像只受惊吓的兔子,眼神不定、到处乱窜。这会带给对方不安的感觉,而大大降低你的可信度。
3改掉翻白眼的习惯
翻白眼也是眼睛沟通中很要不得的毛病。有这种习惯的人,通常是在交谈中,持续地闭目两三秒,然后再张开。这一闭一张之间,仿佛是在告诉对方“我实在不想待在这儿”,这么一来,对方怎么可能有意愿和你再聊下去呢!
4避免突然扫射
这是指你的目光突然投向或离开倾听者。这使得倾听者认为你正要看其他的什么东西或逃避什么。突然扫射通常会导致倾听者注意力分散,这样他们注意力的焦点就不会放在你表述的信息上了。
5避免频繁眨眼
眨眼睛是你眼睛的正常生理活动。但当你的眼睛迅速眨动时,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这也会导致倾听者注意力分散,让倾听者认为你对要讲的内容感到紧张。如果眨眼暗示着你对信息缺少自信,那么接收者也会捕捉到这种暗示。
6避免注意力放在一个人而不是每个人身上
这种行为常发生在群组情况中,比如会议中。如果有人提问,那是另一码事。但是,如果你的目光仅与一个人接触,而很少触及组内的其余的人,其他倾听者就会感到被孤立和遗忘,这可能会导致抵触情绪,从而阻止他们真正有效地听取你传达的信息。
7避免过分渲染
这对于烙饼或者炸火腿也许是好事,但对于讲话却不是这样。有时候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你过分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有时是由于思路失去控制。发生一次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在一次对话中多次发生这种情况,你就无法有效传达信息了。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进入谈话内容的话,就不要期望别人会进入其中了。
确保你的身体能大力支持你的讲话
人的肢体动作是种无声的语言,只要一个人有想法、有企图、有动机,在其眼神、动作中都会有相应的反映。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掩饰一些连他自己都注意不到的,但能直接反映他真实内心世界的表情、肢体语言和动作习惯。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我们就要细心观察和总结对方的一举一动,这样便能掌握对方的真实意图、真正动机。
姿势与口语的统一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与你说话的人恨不得不是在与你说话,虽然他看起来好像喜欢跟你在一起似的。这情况可能是:这人面对着你,脸上带着笑容并不时点头;但这人的身体和脚却是指着别人或是指着门。这人身体或脚指的方向,就是表示他想去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判时,当一方想停止谈判而离开时,他会把身体或脚指向最近的出口。
在面对面接触时如果发现这种信号,你应该想办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参与,否则就先结束会谈以保持主动。
为了解人们如何使用姿势,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某人正在就某一特定的题目发表见解。听者在听取讲话者的意见时,身子靠后在椅子上,双臂和双腿都交叉着。当他不同意讲话者的观点时,他会改变姿势,准备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可能会身子向前倾,两臂和两腿松开。当他提出反驳后,他会靠回椅子,再一次摆出第一个姿势,双臂和双腿交叉,他也可能摆出更具容纳意味的第三种姿势,靠回椅子后,两臂和两腿分开,表示他愿意听对方的回答。
离开房间、去打一个电话、拿香烟、上厕所——任何打断交谈的行动也可终止一个姿态。如果那人回来,那么新的一个姿态又开始了。
正如低头表示陈述完毕,或在提问结尾时抬起头一样,人体姿势上较大的变化表明人际交往、一个想法或一句陈述的终结。例如,你的姿势做了改变,不再面向你对着说话的人,常常意味着你说的话完了,你想暂时把注意力转到别的地方。
我们对此都是熟悉的,尤其是熟悉一个小孩听厌了父母教训时的那种夸张的反应。他在说“哎、哎,我知道了”这句话时,还会做出一个转身动作以表示:“够了!让我走!”
我们不能试图去把姿势上的特定变化和口头上的特定陈述联结起来。我们应当防止臆断,说人体姿势上的某个变换总是意味着一个特定的意义。一个活动的意思或动作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与前后活动的联系。我们必须从前后因果关系中来研究这个变换,以找出答案。
通过握手有效地传达信息
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渐突出,以握手这一普遍现象为例。握手是现代社会交际中一种最普通的礼仪,它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常用礼节。在各类商务、公务及普通的社交场合,握手礼是使用最频繁的礼节形式,不同的握手方式展现给人不同的形象。
与人握手时,握得较紧较久,可以显示出热烈和真诚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玛丽·凯·阿什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她是退休后创办化妆品公司的。开业时,雇员仅仅10人,20年后发展成为拥有5000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的大公司。
玛丽·凯在其垂暮之年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她说,她是从懂得真诚握手开始的。
玛丽·凯在自己创业前,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有一次,开了整整一天会之后,玛丽·凯排队等了三个小时,希望同销售经理握握手。可是销售经理同她握手时,手只与她的手碰了一下,连瞧都不瞧她一眼,这极大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她的工作热情再也调动不起来。当时她下定决心:“如果有那么一天,有人排队等着同我握手,我将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我面前同我握手的人身上——不管我多么累!”
果然,从她创立公司的那一天开始,她多次同数人握手,总是记住当年所受到的冷遇,公正、友好、全神贯注地与每一个人握手,结果她的热情与真诚感动了每一个人,许多人因此心甘情愿地与之合作,于是她的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