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18

第18章 秦朝—十五年,急转直下(2)

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继承皇位后非常的宠信这个宦官,凡事都会问他,跟他商量,对他言听计从。再加上胡亥是个纨绔子弟,成天只想着享乐,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政事上,以至于赵高逐渐得把持了朝廷的权力。这时胡亥的权利已经被架空,有名无实。在朝堂上,说话真正算数的已经不是那个破落皇帝,而是这个连男人都不是的宦官了。

有一天在朝上,赵高命手下牵上来一只鹿,假惺惺地说到“吾皇万岁,有人从塞外牵了一匹好马敬献给臣下,窃以为不敢独占,这不?拿来献给吾皇”胡亥定睛一看,心想,“咦。这是鹿呀。”不禁犯了迷糊,就笑着说:“丞相是眼花了吧,明明是一只鹿,怎么能说成是马啊?”赵高一本正经地解释道:“非鹿也,此乃一匹相貌特殊的马。陛下若是不信,就请在座的诸位大臣说说看。”胡亥当下便让所有大臣都分辨那是鹿还是马,那些赵高的走狗和害怕赵高的大臣们都说“是鹿”,只有那些刚正耿直的大臣如实回答“是马”。赵高当下就记住了那些回答“是马”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以各种罪名把他们一一解决了。此计一箭双雕,不仅排除了异己,还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比胡亥还高。赵高的奸诈与胡亥的懦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百年来,指鹿为马被作为笑谈,为人们说乐道。其实作为一个政治事件,它突现了秦朝灭亡的一个侧面,即帝王的懦弱,导致的宦官专政。胡亥的性格中缺少了王者的霸气和志向,不分黑白是非,致使始皇逝世后,整个秦朝陷入了更为混乱的状态,最终走向灭亡。

赵高:推着秦朝迅速滑落

胡亥固然无能,但要说秦朝最大的蛀虫,还轮不到他,而是那位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

72K252P116赵高

赵高,何许人也?传说他是已亡赵国的贵族的后代,赵被秦灭后,由于他父亲有罪,他便随着父亲受了宫刑,被剥夺了做男人的权力。一是亡国之痛,一是毁己之恨,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报仇的。所以他做了一个太监,在秦始皇身边潜伏了下来,等待一个绝佳的报仇的机会。可以算是效仿了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吧,不同的是勾践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是赵高却得不偿失。这是后话了。同时他还是胡亥的老师。

秦始皇曾立下遗诏,让大儿子扶苏继承他的天下,由于赵高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诏书和玉玺就交给了赵高。赵高是一心想篡夺掉赢家的天下,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皇帝一死,他看出丞相李斯私心重重,知道李斯害怕新君即位后保不住自己的地位,便撺掇了李斯跟自己封锁了始皇驾崩的消息。赵高这么做当然有他的原因,如果让有能力、有名望的扶苏即位,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报仇了。所以他必须借此机会除掉扶苏,让自己的无能的学生胡亥上去,他才有玩弄秦氏天下的可能。赵高先找到了胡亥,说服胡亥篡夺皇位。胡亥这么个胆小怕事的人,觉得应该遵从父命,如果自己篡自己兄弟的位,就是不孝不义,做这样的事情必然会为天下人不齿甚至是祸害整个国家。但是作为胡亥的老师,他是比始皇还了解胡亥的心。他用了古代汤武杀主天下称义,卫君杀主国人皆服,连孔子也认为不是不孝的故事将胡亥彻底说服了。

于是三人假造了两份诏书,一份是立胡亥为太子,另一份则是指责公子扶苏和蒙恬戍边10年不思进取,耗费了大量的钱财还多次诽谤始皇,为子不孝,为臣不忠,要求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本性善良,通俗点说也就是心眼直,他信以为真了,收到假诏书的时候就自刎身亡,蒙恬心里明白这是赵高的诡计,却也来不及阻挡,为了不蒙冤而死,他没有自杀,最后只好任由来使把自己囚禁在阳固。扶苏一死,赵高和李斯便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他们立即为秦始皇发丧,同时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紧接着,赵高开始加速实施自己的报仇大计,他先把自己的“战友”李斯弄下台,然后把朝中与自己站在对立面的大臣全部都除掉,让胡亥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自己则成为了真正的司令。如此一来,他赵高想弄垮秦朝,可就是轻而易举了。

公元前207年,成天只知道享乐的二世在人们心中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无道的昏君,大秦王朝也走到了人心尽失的地步。赵高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知道,机会来了。他找了个平民愤的借口让女婿阎乐带兵进入殿里将胡亥杀害。胡亥死后,他并没有急于夺取天下,因为他知道这还不是时候,得再找个傀儡,以缓解国人的非议。于是他便立了胡亥的侄子子婴为皇帝。其实子婴也不能算得上是个皇帝,这时已经处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全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不属于秦朝的板块了,充其量,他也就回到了他前几辈祖宗秦王的称谓上。老奸巨猾的赵高这次的如意算盘可是打错了。子婴并不似胡亥懦弱无能,反而聪慧过人,早看出赵高的阴谋,即位后便和两个儿子密谋将赵高骗到内宫将其诛杀,还灭了他三族。真是应验了红楼梦里面说王熙凤的那句名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钦钦性命”。

蛀虫虽除,可是国家也气数将尽,子婴再聪慧也挽回不了这颓势了,秦朝还是径直走向灭亡无法逆转。

十五载危楼,留下多少感慨

秦国能统一六国并非偶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同样,秦朝传两世而亡国也非无根可寻。首先,统治者的暴政和昏庸,给奸臣当道提供了温床。赵高自是逃脱不了,此外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李斯。

李斯是秦朝的开国功臣,当初嬴政能夺得天下,李斯是功不可没的。李斯非常有才能,这毋庸置疑,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容易嫉贤,心胸狭窄之人。当年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非常喜欢韩非,想把韩非从韩国挖过来为自己效力。

李斯怕才华超过自己的韩非取代自己得位置,便想办法逼得韩非自杀,从而稳固了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后来赵高想叛乱,争取李斯相助时用的理由就是:“如果让扶苏当上了皇帝,必然重用蒙恬将军为丞相,你就只有回归故里养老的份了。”赵高自然是非常了解李斯的,李斯当然也没有让赵高失望。听到这番话,李斯的私心又开始作祟,毫不犹豫便伙同赵高做了那不忠不义的事情。李斯对秦国的统一立下了功劳,却间接的葬送了自己精心策划建立起来的秦朝天下。

再者,秦朝的短命还离不开贵族的叛乱。秦朝实行了不同于封建领主制的地主阶级的新的法规。但这不是直接导致叛乱的原因,而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以后,不恤民情,不休养生息,反而高傲自大,独断专行,加紧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用人错误,偏听赵高,导致上下离心,人民造反,高楼堪危。不甘心失去利益的领主阶级趁此机会又发起了复辟战争,致使秦朝如危房遭洪,一冲即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秦朝灭亡主要是因为没有集中精力建设经济基础,为人民服务,只想着通过压制的手段保护其上层建筑。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之搂必然倒塌。

短短一个秦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仅仅15年,由兴转衰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大帝国在转瞬间轰然崩塌?有统治者的盲目与骄奢,也有心怀不轨者的蚕食,而最重要的则是失去民心。不管怎么样,强大的秦国就这么轻易的消失了,这个前车之鉴是应该永远被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