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38

第38章 元朝—瞬间雄图,百年陨落

崖山海战之后,宋朝灭亡,强盛的蒙古族王朝——元朝入主中原,蒙古大汗忽必烈则成为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几乎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八倍之大,正是由于元朝的势力范围广,才使得日后的明清有消耗的资本,也为我们今天的版图勾勒了雏形。元朝疆域之大,民族之多,更是为中国多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大元铁骑纵横欧亚

对于元朝到底能不能列入中国历史朝代的争论,由来已久。因为虽然元朝的首都是在中国北京,但是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后又原封不动的退回蒙古,因而不过是蒙古帝国的一个附属延伸。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但是蒙古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我们不应对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王朝存有偏见,大元帝国的强盛也是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

元朝是在蒙古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蒙古帝国则是世界历史上横跨欧亚的最大帝国。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继任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名铁木真,是蒙古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正是他亲手缔造了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后来元朝建立,成吉思汗也被追封为元太祖。

铁木真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统一蒙古草原。由于蒙古草原多年以来一直就是部落林立,纷争不断。铁木真用他的出色谋略和强硬手段荡平草原,一统蒙古。统一草原之后,铁木真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征服更广阔的领域,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蒙古族素来被认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在马背上出生,在马背上长大,草原的无垠塑造了他们极具扩张欲的性格。为了能够所向披靡,铁木真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先后任命一批千户官、万户官和宗室诸王,建立了一个层层隶属、指挥灵活、便于统治、能征善战的军政组织。从此以后,蒙古大军开始了用铁骑扫遍全球的征程。

成吉思汗首先对西夏发动侵略战争,历时二十年逼得西夏国王投降。接着便南下攻金,展开了为时二十四年的蒙金战争。同时,成吉思汗的西征大计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先后灭西辽、西域花剌子模国、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远抵克里米亚半岛,到达黑海海滨,狂扫欧洲。公元1226年,由于西夏毁约叛变,铁木真返回漠北亲自伐夏,一举歼灭西夏军主力。此后,成吉思汗又马不停蹄地再次攻金,岂料途中围猎受伤。公元1227年8月,一代天骄告别世界,虽然他没有亲手灭掉金国,却给子孙留下了灭金策略——联宋灭金。

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历来也是两种声音,一方面,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一生征战无数,几乎未尝败绩。横扫欧亚,缔造了一个世人无法超越的绝世帝国。另一方面,成吉思汗在带领蒙古兵侵略各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滥杀无辜、野蛮残忍,他的一生征战史就是欧亚人民的受难史。我们应该感谢他为统一中国所做的贡献,更应该对他的野蛮做出深思,引以为戒。

大哉,乾元

成吉思汗虽缔造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却没能扫平金国和南宋,中原大陆仍是一片纷乱。此时,新的蒙古英雄横空出世,这就是统一中国,建立大元王朝的忽必烈。

1259年,忽必烈的哥哥即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被宋军所伤,死于军中。正在鄂州与宋军交战的忽必烈听闻消息后急于回蒙古争夺汗位,便与宋军议和,直返北方。岂料阿里不哥已在众多蒙古正派的支持下于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即大汗位,忽必烈遂于1260年,在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受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集会自称大汗。此举引起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于是,忽必烈和阿里不满展开了为时四年的内战。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终成老大,但由于他“行汉法”,招致众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几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范围只剩蒙古本土和中原北方小部,蒙古帝国不复存在。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于1272年迁都北京,大元王朝始兴。

此后,忽必烈听取成吉思汗遗训,采取联宋抗金的策略,终于灭掉了金国。接着,忽必烈一鼓作气,又于1279年,崖山海战大败宋军,灭了南宋。至此,忽必烈终于把原来的西夏国、金国、宋国、大理国以及蒙古本土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并以中国为主体,从此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了中华帝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元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版图最大的王朝。

这个少数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没有造成中原文化的流失,忽必烈本人十分推崇汉文化,他熟读汉人文史著作,对秦皇汉武非常崇拜,这也是他当初立汗位,行汉法的原因。因而忽必烈入主中原后特别注重对中原文化的保护。刚入驻北京,忽必烈就颁布了一道《归附安民诏》,其中特别提到: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准毁拆。可见,忽必烈对中原这片异土非常热爱,对汉文化更是向往。中原文化能保存至今,也不能忘记忽必烈的功劳。

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享年35岁。英雄已去,带走了他的音颜,却带不走一生的辉煌。

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元朝由于面积广阔,因而民族众多,各种文化相互碰击,不可避免就会擦出火花,政策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就会爆发很大的矛盾。元朝在这个问题处理的非常好,非但没有激起文化冲突,反而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大多数中国封建王朝相比,元朝时期的文化理念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兼容。以前汉族做主中原时,都只推崇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都是旁门左道,不值一学。然而元朝却没有如此,他以广阔的胸襟迎接各种文化的冲击碰撞和融合。

首先,从执政者的态度就可看出元朝文化理念中的宽容特点。元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文化禁锢制度最少的王朝之一,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从官方角度提出“避讳”制度的王朝,在元朝不可能出现因言论不当而惨遭治罪的事情。元朝的文化禁令仅是明清两朝的几十分之一,文字狱之类更不可能在元朝发生。这种宽容的氛围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在元朝市井上流传,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元朝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明确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这当然也是元朝文化宽容的体现。这种做法相当科学,不然现代国家也不会都争相效仿,元朝在那个时期就能提出这样的举措,实在是非常难的。最终的结果是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国都有活动场所和信徒,这在当时的整个欧亚大陆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赞成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结果也大大促进了文化在各民族间的传播。如众多儒家经典著作就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供众多蒙古人学习,儒家思想得到更广的传播和应用,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更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中国也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间更涌现出一大批汉文著述家。

元朝时期,一方面中原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西域各民族文化也逐步向中原社会流传。如藏传佛教在中原得以传播发展,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也传入中原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此外,频繁的文化交流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的改变,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回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

对于元朝各种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元曲:唱出来的诗

兼容的氛围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思想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产生新的碰撞。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现在人们提起元曲总是把它和唐诗、宋词并列。可见元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之高。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非常有特色,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

元曲的根源本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乐曲,如“蕃曲”、“胡乐”,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将其称为“街边小调”,到了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这种“街边小调”也就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开来。由于元朝思想奉行的宽容之风,使得这种民间流传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受到众多文人的关注,并对其进行衍生与发展,渐渐形成了“唱出来的诗”——元曲。大江南北都盛行起创作元曲之风气。元朝时期出了许多有名的作曲人,最耳熟能详的当属元曲四大家,他们分别是:关汉卿,代表作为《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马致远,代表作为《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为《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为《墙头马上》。

作为元朝文化精髓的元曲自然也是处处体现着元朝文化兼容的大原则,最具代表性的证据就是元曲的题材不再局限于如唐诗宋词般的宫廷生活,青山绿水。元曲更多的深入到民间,以百姓日常生活作为其创作的体裁,以往被认为不上台面的乡野文化此刻则是受到大大的重视,通过元曲唱响全国,搬上舞台,发扬光大。不仅民间文化得到褒扬,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包容。元朝本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朝代,元曲在传承汉文化的同时自然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精加工之后就成了艺术精品。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在元曲里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元曲不仅体现了元朝文化兼容的特点,融合了中国境内的各种文化,甚至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元曲流传到欧洲,其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西方一些作家,他们深受影响,将其中一些好的元曲作品改编成了歌剧,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合璧。完全可以说元曲成为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直到现在,那些经典的元曲故事还在萤幕上焕发光彩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虽然元曲在社会上的名气远不比唐诗、宋词,但细细品读发现他独特的魅力之后才会发现它一点也不比唐诗、宋词差。

丧钟响起,退回草原

元顺帝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35年,比元世祖忽必烈还多了一年,而元朝也正是在这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手上毁灭的。

其实元朝的灭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蒙古人善于打仗争夺地盘,却不善于管理抢来的天下。也许是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他们在管理国家时也是凭着一股血性,肆意而为。从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大多不爱民,他们认为天下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当然包括老百姓手上的。于是,元朝一直苛税沉重,皇帝尽一切可能从百姓身上搜刮民脂。唐太宗早说过“君,舟也;百姓,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历史规律从来都是极其灵验的,汉族王朝没有摆脱这句话,蒙古王朝亦不可能幸免。元朝的恣意妄为随着一天天的积淀,终于在百姓身上起了反弹。就好比本是一匹温顺的良驹,你一直不给他东西吃,还不停地抽他,良驹也会变成野马,终有脱缰的一天。1325年,元朝就爆发了第一场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平定,但也敲响了元朝的亡国钟声。

此后,暴动和起义不断发生,元朝也落入了和隋朝灭亡前一样的境地。镇压起义本就够麻烦,元朝还摊上个内乱,真是倒霉到家,衰败从内而外。公元1351年,红巾军起义,元朝请求北方的蒙古宗王们的协助,却被镇守北藩的蒙古宗王阳翟王趁火打劫。阳翟王联结当地的其他几个宗王一块造反,用兵南下逼元顺帝让位。顺帝哪肯依,只得放下镇压起义之事,投入内战。元顺帝是良策奸计一块用,终于是擒住了痴心妄想地阳翟王,看见这小人的脸,顺帝就觉得恶心,想都没想,就令手下将其拖出去斩首了。元顺帝这一举动可太不明智了,蒙古族向来有约定,宗王若是谋反,只能裹在皮毡里处死,不能让尊贵的黄金家族的血液有一滴落在地上。这阳翟王人头一落地,溅到地上的血怕是不能用滴来形容了吧。北方的蒙古宗主们听闻后都非常生气,发誓再不管顺帝之事,就让他和他的王朝自生自灭吧。这正给了南方的朱元璋大好机会。蒙古人在北方起内讧,朱元璋则在南方打游击,以很快的速度占领了江南各地,势力极具膨胀成为元朝最大的敌人。

公元1367年,势力已十分了得的朱元璋开始北伐克元,于1368年抵达北京。孤立无援的元顺帝无力抵抗,仓皇逃回漠北草原。朱元璋入主朝廷建立明朝,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不过元朝并没有就此灭亡,全身退回草原的元君臣依然在漠北沿用元的国号,史称北元。不过,中原地区已经改朝换代,故而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元朝是就此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