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启蒙三书
329900000017

第17章 《百家姓》(5)

毛氏名人

毛泽东: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

毛奇龄:清代经学家、文学家。

毛阿敏:现代著名歌唱家。

名人故事:

毛主席的简朴

毛主席生活俭朴是人所共知的,他平时就在丰泽园的“菊香书屋”办公。那是一个四合院,每间屋通往院子的门都有台阶,工作人员怕毛主席出入不方便,就在每间屋的雨搭下安了一个灯,院子中央还有一盏。

一天晚上,毛主席来到院子中,看见几盏灯都亮着,就对身边的人说:“院子中央有一盏灯就行了,要把其他的灯关掉。”还特别强调,他屋里的那盏也不要随便开,有客人来再打开。

毛主席爱吃肉,可平时也不让灶上做,说是特灶,实际连中灶都不如,也就是两菜一汤。有民族党派的客人来,他才允许再加几个菜。毛主席穿衣也很不讲究,一件睡衣不知补了多少块补丁。他喜欢穿布鞋,一双褐色的大头皮鞋穿了一辈子。有一次,要接见印尼总统苏加诺,工作人员让他换一双黑色的皮鞋,毛主席说:“我国有我国的传统,接待外宾不在于穿什么,关键在于和平友好政策。”

宋

姓氏起源

周武王灭商后,没有对前朝的王室“赶尽杀绝”,而是把一大片土地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微子启建立了宋国,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宋为姓。

宋氏名人

宋教仁:近现代民主革命家。

宋庆龄:近代著名民主人士,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濂:明代文史学家。

名人故事:

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叛变的部队要攻打他住的越秀楼,他让妻子宋庆龄跟自己一起撤离,但宋庆龄为掩护他坚持留下,并且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

凌晨两点半,叛军开始向越秀楼发起进攻,枪炮声不断。到早上八点,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没意义,决定冲出包围圈。她化装成士兵想要逃脱时,遇到叛军阻拦,她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她和卫士趁机逃了出来。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便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敌兵。等敌兵走后,他们才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躲过了一劫。

茅

姓氏起源

周公旦的儿子叔,被封在茅邑,称为茅叔,后建立茅国,他的后人就以茅为姓。

茅氏名人

茅以升:近代著名学者、工程师。

茅星来:清朝文学家。

茅坤:明朝文学家。

名人故事:

茅以升造桥

茅以升9岁那年,在端午节的前一天,跟几位同学相约去看龙舟比赛。当天晚上,他突然闹肚子,肚子疼得很厉害,到下半夜,才渐渐好转。第二天,母亲不放心让他出去,硬逼他留在家里。

茅以升人在家中,心却早已飞到秦淮河上。黄昏时,小伙伴告诉他说:“出事了,秦淮河上出事了!”原来赛龙舟时,好多人站在文德桥上观看比赛,但桥一下子坍塌下来,好多人都跌落到河里,有些还不幸死了。茅以升被这突如其来的祸事震惊了!

小伙伴们离去后,他开始暗自思索:桥怎么会突然坍塌?那是因为桥不牢固,长大了,我要是能造一座不会坍塌的大桥该有多好啊!

怀着这个梦想,茅以升一下子对造桥产生了浓厚兴趣,只要看到哪里有桥,就会停下,左右上下,反复琢磨打量,非要把它们的优劣长短分析个水落石出不可。就这样凭着对桥的热爱,通过自己的努力,茅以升后来成为我国的桥梁专家。

庞

姓氏起源

上古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后代,被封在庞,他的子孙便以庞为姓。

庞氏名人

庞涓:战国时军事家。

庞统:三国时期的谋士。

庞安时:宋朝医学家。

名人故事:

“凤雏”庞统

庞统年轻的时候,别人并不了解他的才华。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却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

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董

姓氏起源

舜帝时,有个人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舜帝就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舜帝很喜欢,就赐他董姓,他的后代于是以董为姓。

董氏名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

董小宛:清初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

董其昌:明代画家、书法家、绘画理论家。

名人故事:

***舍身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和部队一起进攻国民党守军重点防御的隆化中学,他任爆破组组长,必须带领战友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任务才算完成。冲锋时,他们突然遭到敌人桥型暗堡的猛烈封锁,部队被阻在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这时,***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仍然顽强地坚持冲到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当时他才19岁。

梁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周宣王封秦仲的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并立为国君,称梁康伯。梁康伯的后代就以梁为姓。

梁氏名人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

梁思成:梁启超之子,近代建筑学家。

梁实秋:现代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

名人故事:

梁启超对对联

梁启超自幼才华过人,并且聪明好学。十岁那年,他跟父亲进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

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看见朵朵带露的杏花争奇斗艳,十分可爱,便忍不住摘了几朵。突然,父亲与李秀才来到身后,他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父亲不想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

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说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原谅了梁启超的过错。

杜

姓氏起源

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周成王后来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而被杀。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以杜为姓。

杜氏名人

杜甫:唐代大诗人,人称“诗圣”。

杜牧:唐代诗人。

杜预:西晋军事家。

名人故事:

杜康酿酒

传说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负责保管粮食。开始粮食存在山洞里,可特别容易腐烂。  一天,他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几棵大树枯死,只剩下粗大的树干,树身里面全是空的,他想若把粮食储存在干燥的树洞里,肯定不会发霉。于是,没几天工夫所有粮食都被装进了树洞。

两年后,杜康上山看粮食,发现在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仔细一看,都还活着,只不过在睡觉。这时,他看到从树皮里渗出了一些水。

杜康闻着这些水,只觉特别清香,用嘴去尝,顿时精神饱满,于是,他把渗出来的水装在瓶中拿回家,向其他人讲述自己看到的情况,并让大家品尝这些水,人人都说味道好。

原来,树洞里的粮食由于长期遭受风吹、日晒和雨淋,慢慢开始发酵,酿成了后来人们熟悉的酒,动物们喝了,都醉了。

季

姓氏起源

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季友平定了庆父之乱,子孙以他的字命氏,称为季孙氏。季孙氏的后代就简称季氏。

季氏名人

季布:汉初著名游侠。

季羡林:国学大师。

季陵:北宋末学者。

名人故事:

季羡林看行李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实在太累,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有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一个小时过去后,学生归来,看到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帮他看着包,很受感动。几天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个学生才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贾

姓氏起源

西周时,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被封在贾地,建立贾国。后来,贾国的土地被晋国吞并,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贾为姓。

贾氏名人

贾岛:唐代苦吟诗人。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

贾谊:汉代政论家、文学家。

名人故事:

贾岛写诗

贾岛写诗时特别认真,一个字往往要想半天。

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他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又拿不定主意,究竟哪个好。于是,一边思考,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他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他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骑在驴上所得的诗句告诉他,还把因为斟酌“推”、“敲”二字而来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沉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句完整的诗。

江

姓氏起源

相传伯益的后代被封在江地,春秋时被楚国灭掉后,他的子孙就以江为姓。

江氏名人

江淹:南朝著名梁时文学家。

江永: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

江参:南宋画家。

名人故事:

江郎才尽

江淹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诗和文章曾获得时人极高的评价。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文章不但没以前写得好,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好久,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有灵感,写出来后,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传说,江淹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有一次他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要一些绸缎,他从怀中掏出几尺给他,从那以后,他的文章就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后,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从此,江淹就真的文思枯竭,再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来了。“江郎才尽”的故事就流传开来。

颜

姓氏起源

颛顼的玄孙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安,周武王时把安的后代苗裔邾子挟封在邾,建立邾国。邾子挟的五世孙叫邾颜公。邾国被楚国灭掉后,颜公的支庶子孙有人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颜姓。

颜氏名人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颜延之:南朝宋诗人。

颜之推:北齐文学家。

名人故事:

颜真卿求学

颜真卿小时候就想成为一名书法家,为学习书法,拜张旭为师,他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但拜师后,师傅并没透露半点秘诀给她,而是介绍一些名家字帖,简单指点后就让他临摹,弄得他很着急。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后,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恳求道:“这些道理学生都懂,但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对我很重要。”张旭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除苦练就是观察,别的没什么诀窍。学习书法的‘秘诀’就是勤学苦练。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听完老师一番话,颜真卿大受启发,从此,他勤学苦练,潜心钻研,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