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跟刘太医学养生
331900000013

第13章 医生不是生命的守门员 (3)

然而,红包的用途不止于此。现在这个吉祥的东西已经成了贿赂的代名词,晋升要送红包,揽项目要送红包,进医院、做手术也要送红包。你送,我送,大家都在送,由不得你不送,不然,天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我国送红包大多发生在公立医院,那里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处于一种垄断地位。垄断就能带来财富,这条经济学上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医务界。有些心黑手辣的医生甚至公然敲诈病人的红包,其厚颜无耻的程度令人汗颜。

相信上述这些问题大家都遇到过,但作为病人,明知是陷阱,也得咬着牙、陪着笑无奈地往里面跳。“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一句俗语道出了我们平民百姓面对疾病时的痛苦心境,这是病人的悲哀,也是医学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误诊误治:医生一句话,病人苦挣扎

刘氏箴言:只要多一点责任心,误诊就不一定会发生;只要多一点责任心,即使误诊也不会一错再错地进行误治。

南方某医院曾接收过这样一位病号,她在北方老家老是发烧,几十年来都没间断过,当地医生的诊断是:天生体弱容易感冒。后迁到南方,想着南方天气暖和,估计感冒就不会那么厉害。没想到到南方后反复发烧,体温竟然蹿到了42℃,呼吸和心跳一度非常微弱。送医院后全面检查,确诊此人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由于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内膜反复感染,这才是导致患者多年来不停地发热的根本原因。

刘太医指出,临床误诊是指医生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对疾病所下的结论不符合实际病情的诊断。它包括错误诊断、延迟诊断和遗漏诊断。误诊与误治是一对孪生兄弟,先有误诊后有误治,误诊误治在临床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误诊学》统计,现代医学的误诊率平均约10%。有些疾病的误诊率可以高达80%以上。肺癌在一般县市医院X线误诊率为64.2%,胆囊癌的误诊率达83.5%,胃肠道癌平均误诊率为57.2%,痛风性关节炎平均误诊率达78.6%,误诊时间最长者42年。肝结核平均误诊率达到93.1%。对综合医院2000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再诊断,发现只有301例符合神经衰弱的诊断,误诊率高达84.95%。

刘太医提醒您:误诊误治害死人!

刘太医在《刘太医谈养生》一书中列举了以下10种误诊癌症的情况:

1把肺脓疡误诊为肺癌。

2把肺结核球误诊为肺癌。

3把肉芽肿误诊为肺癌。

4把结核病误诊为淋巴肉瘤。

5把十二指肠溃疡误诊为肠道原发性淋巴肉瘤。

6把慢性结肠炎误诊为升结肠癌。

7把游走脾误诊为卵巢癌。

8把扭曲的肝门静脉误诊为肝癌。

9把宫外孕误诊为绒癌。

10把脑血栓误诊为脑胶质细胞瘤。

客观地讲,误诊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可能是医生受自身专业水平等原因的限制而导致主观判断错误,也有医疗器械、患者对医生的误导因素,还可能病情过于复杂而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应付所致。因为排除这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医生自己的因素。

1医生经验有限、水平低下是造成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医生的水平良莠参差,医院的水平也随级别拉开很大差距。许多医院医生往往一毕业就分配到位,复杂病例诊断治疗经验极少,是误诊医生的主力军。

2医生经验不足,新医生不认识老病种。一些老病,如结核病,原来很常见,但由于国家大力干预,结核病发病率已经很低了,但近一段时期却有上升的趋势。南方医院普外科专家介绍,现在有很多新医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结核病,在临床上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结果碰到这类病时,往往会认识不准,造成误诊。

3医生问诊及检查不细致。

4医生过分依赖或迷信辅助检查结果。

一位从医40多年的心内科老医生在谈到误诊时说:“一些临床医师过分依赖仪器检查,而对常规体检及病史采集重视不够,可能是由于某些医生变懒了,导致误诊。”他还说,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过分地相信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不是100%,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才可得出较客观的诊断。

刘太医也提醒人们不要迷信CT扫描和血液检查,因为这些检查的漏诊率也很高。有些人体深处的癌块很难发现,即使发现多已经直径超过3厘米,而且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癌转移。转移癌极隐蔽,治疗时若不注意,就会出现越治疗癌块越多的情况。

各种现代仪器和检测方法都只是医生感官的延伸,不可能取代大脑的思维和临床观察。即使被称为临床诊断“金标准”的病理诊断,也同样受到标本取材部位、技术和病理医生的诊断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同一病理切片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医生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万万不能忽视高科技设备的负面影响,医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但是永远不应该成为它们的“奴隶”。不然,他们的一句断言就可以左右病人的生死。

【太医病例库】

病人女性,61岁。1979年2月,受凉后发热,体温高达39.6摄氏度,伴发头疼、鼻塞、流涕、咳嗽、吐泡沫痰。在服用安乃近之后,体温正常。一周后,咳嗽加剧。去医院拍X光,未见异常,进行青霉素肌注。一个多月后,咳嗽有血丝,偶尔吐出鲜血。再拍X光,发现右肺中叶有肿物,怀疑是恶性肿瘤。转到甘肃省一家大医院住院。医院又拍X光,发现肿物,诊断急性肺癌,给予放射治疗。三周后,X光显示,肿块缩小,但病人出现极度厌食,很快死亡。

后来,医院的尸体解剖证实:右肺中叶肺脓疡,而非肺癌!

误诊误治,有时候比不治疗还可怕。不治疗,有些疾病在自愈能力的作用下还可治愈;但如果用错了药,反而会增加身体调节的负担,甚至加速疾病恶化。

误诊的发生,最受损失的莫过于我们这些患者了,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对医生的“盲从”,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还常常被蒙在鼓里,即使有所不满,也往往被医生或医院一句“误诊”轻轻搪塞而过。在医生看来,似乎误诊是理所当然的,或许他们以为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误诊的借口,更不能成为一误再误的凭据,因为正如刘太医所说,只要多一点责任心,误诊就不一定会发生,即使误诊也不会一错而错地进行误治。我们患者也可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医疗事故:医生的小错,病人的大痛

医疗事故,对医生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疏忽,犯了个小错,但对于病人来说,却会造成终生难以磨灭的痛苦,无论身体还是心理。

【太医病例库】

王先生于 1995 年 6 月因“胃溃疡出血”在上海市某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医方为患者置胃管胃肠减压,第一次置胃管因患者剧烈的呛咳而退出,故再次置胃管。术后十天患者出院。出院后即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无痛咳血,多次就诊于原手术医院,医方一直认为是气管内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的咳血,给予止血药物,效果不佳。一年半后,患者转入另一家医院就“咳血”住院治疗,经CT 检查后认为左肺下叶内有肿块, 怀疑肺癌,经其他检查后认为“支气管扩张”出院。出院后患者仍不断咳血,直到 2002 年底入住上海市某肺科专科医院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发现左肺下叶内有一长8厘米的硅胶管。术后患者停止咳血,肺部症状逐渐好转。

医疗事故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出现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医疗事故可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指虽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由于水平有限而造成的过失。

常见的医疗事故有未做皮试用药导致病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或将手术用具如纱布、器械等遗留在病人体内,或在手术时发生错误,结果本该切除的病变部位完好无损,而健康部位或组织却被无情切除,如截肢手术错将好腿锯掉,阑尾炎手术错切了输卵管、卵巢等。

据统计,德国每年约有两万多人因为医疗事故而丧生,美国每年约有十万人死于医疗事故,而我国的医疗事故死亡人数则是四十多万,至于因医疗事故而致残的人数则更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很可能要以百万计。这固然和我国现今医疗人员培养参差不齐、医疗秩序混乱有关,但不可否认,医务人员责任心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可推卸的重要原因。

医疗事故,对医生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疏忽,犯了个小错,但对于病人来说,却会造成终身难以磨灭的痛苦,无论身体还是心理。

面对频频出现的误诊误治和医疗事故,我们在就医时无不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恐怕一不小心“就医厄运”就降临在自己身上。刘太医认为,医务人员责任心的缺失是误诊误治和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只要多一些责任心,就会减少误诊误治的几率,就能减少几起医疗事故,就能多挽救一些病人,更挽救了病人对医生、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刘太医提醒您:病人应当一分为四地认识医患双方之间的关系

首先,医生方面。他的医术再高,也不是患者肚子里的蛔虫,因此他不可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他只是根据他当时看到的情况,为患者拟订了治疗方案,或者作出了病情的判断,甚至估计了预后。

其次,患者方面。患者最了解自己的病情,但是他不懂医学,因此他不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毛病;因此如果他的头脑变成了医生的头脑,那么他就失去了灵魂,只剩下行尸走肉。

再次,既是医生,又是患者共有的方面。这就是医患双方都是人,医患双方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让肉体生存。

最后,既不是医生,又不是患者共有的方面。这就是医患双方都不能控制大自然,却又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如果明白了医患双方关系的四个方面,那么病人的思路就会开阔了,也就是说,病人不必一棵树吊死。进一步说,患者自己不懂,可以找医生;医生不可靠,就找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肉体生存。因为医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设置的一种职位;如果谁迷信医生的治疗,那么谁就会违背大自然,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大自然不会随便消灭患者的肉体,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