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有了小病不调养,以致一误再误,终致急病大病,病入膏肓之间,为时已晚。人间的许多悲剧均是如此。这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是一致的,有病了七分养莫若无病十分养,平时就要注重养生,防微杜渐,就能防患疾病于未然。
平时不养生,病来就不轻
刘氏箴言:疾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有了小病不调养,以致一误再误,终致急病大病,病入膏肓。
东汉末年的华佗,据记载,他老年时,面色还像壮年时一样,当时的人都以为他是神仙。这恐怕和他注重养生、和他的五禽戏分不开吧。
“药王”孙思邈活了102岁,近年还有人考证说他活了135岁,甚至说160岁,可谓是医林寿星中的“状元”。孙思邈健康长寿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即提肛)、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
朱南孙八十多岁了,耳力、视力以及记忆力都不错,血压正常,体重也始终保持在52~53公斤,每天能保证6个小时的整睡眠。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陈彤云,已有85岁高龄却仍青春永驻、容颜不老,可以说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找到的人物,却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周围。
……
他们虽年逾古稀,却童颜鹤发,神气沛然。缔造着一个又一个的长寿佳话。可是还有许多人得不到延年益寿的幸福,大多在刚步入晚年就与世长辞。
【太医病例库】
刘纯曾暗暗分析过明朝皇帝的饮食起居与寿命的关系。他发现,所有英年早逝的皇帝的生活方式都有几个共同之处:
首先,早上起来就喝茶,同时吃一粒方士炼制的丹药。然后,让
太监抬着去上朝。中午又让太监抬着下朝,吃饭,饭后又吃一粒丹药。吃完饭就召见大臣谈话。谈完话又吃饭,饭后再吃一粒丹药。这时已到夜晚,又开始夜生活:先是让太监给洗澡,然后去和后妃性交。性交已成为每天必需的任务。如果一天不性交,那么太后或者司礼大太监,就要责怪敬事房太监失职。敬事房的太监就要被罚跪,或者被打板子。
刘纯分析发现,这些皇帝的日常起居都毫无养生概念可言,饮食虽有规律但进食的丹药却是慢性毒药,平素少运动,加上性交过频,都是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的,难怪他们不能长寿。
如果说古代的皇帝如此是因为不懂科学养生知识、荒淫无度的话,那么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许多理性的时代精英英年早逝呢?
2005年4月,年仅59岁的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因肝硬化与世长辞。
2005年8月,年仅46岁的著名喜剧小品演员高秀敏因突发性心脏病逝世。
2005年8月,年仅42岁的著名演员付彪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逝世。
2007年6月,年仅59岁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逝世。
……
他们年纪轻轻,却与世长辞,这一个个年富力强的生命为什么就这么脆弱呢?
究其原因,无外乎工作繁忙,无暇养生,虽然身体不适仍坚持带病工作,以至病来如山倒,好好的年华被“零落成尘辗作泥”。
刘太医说,疾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有了小病不调养,以致一误再误,终致急病大病,病入膏肓之间,为时已晚。如果在平时能注重养生,我们都可以成为寿星的。
然而不少人因为生活、工作繁忙,而说出“待退了休再去养生吧”的话语,殊不知,平时不注重养生,不珍惜自己的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就为时已晚了。
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说:“我只有真正得了这个严重的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手拿手术刀的医生的那一刻起,才真正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助……我没有真正地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所以现在我做得比谁都好。可惜的是,身体经过这场浩劫,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生龙活虎的状态了,我知道得还是太迟了。”
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侯耀文年仅59岁,但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在谈到他过早去世的原因时,姜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晚上我在他家搞创作,而第二天早晨六点,我要起床赶火车,他居然按时把我叫醒了,我正纳闷,他说‘其实我一宿没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舍不得睡觉,许多时间都用在睡觉了,他觉得亏得慌。”
英年早逝,不仅为名人所独有,只是因其“名”,才被凸显在人们的视野内。一个人的健康,就像雪山一样,看上去巍峨伟岸,却随时有崩塌的可能。所以养生要从现在开始!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只有体魄健全、精力充沛,才能胜任最繁重的任务。
《孟子·告子上》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它,适时地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有人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它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将不再回来。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命,别再拿生命赌明天。所以我们要养生,要捍卫健康,不然失去时后悔也晚了。
[BT2]亚健康:雌伏的杀手
刘氏箴言:未病已病之交,谓之交病。皆胃气不足而生。其险又二,一者饮食不化,营血亏虚。一者百病将至,浑然不知。
【太医病例库】
病人男性,51岁,清华大学教授。从三年前就感觉身体疲乏,内心烦躁,食不甘味,卧不安寝。去医院检查,血压、血糖、血脂都不高,血液也不黏稠;胸透未见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但一直感觉自己活得很累。医生说他是亚健康,建议他吃点保健品进补,他吃了一阵感觉没什么作用;此后又练气功,感觉作用也不大。1995年找刘弘章先生咨询。在刘先生的建议下开始遵循养生之道生活,身心健康获得很大改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改善了,但激烈的竞争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趋于复杂,人们心理压力加大,亚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亚健康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称谓。
刘太医指出,亚健康并不是现代特有的,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刘纯在《形神兆病》里说:“未病已病之交,谓之交病。”这个交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亚健康。
有亚健康症状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它主要表现为“一多三退”,即疲劳多,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经常出现全身乏力、腰酸肢软、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动辄汗出、食欲不佳、失眠健忘、心烦意乱、皮肤瘙痒等一系列难以言状、难以用某种病名定性的症候群。据调查我国约有70%左右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30%的人中,真正健康者只占15%,还有15%的人已经患上了各种疾病。
刘太医提醒您:不要轻视亚健康的危害
在谈到亚健康的危害时,刘太医说亚健康的危害暂时只是一个劳动效率的问题,因为身心疲惫,所以工作起来会吃力,效率也很低下。正如刘纯所说:“(交病)皆胃气不足而生,其险有二。一者饮食不化,营血亏虚。一者百病将至,浑然不知。”亚健康是胃气不足所致,一方面没有饥饿感,吃东西不吸收,人就慢慢虚弱,另一方面,大病即将来临,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的原因。
[BT3]八大因素造就亚健康
八大因素:身心失调、营养不均衡、生物钟紊乱、噪音、空调等现代城市化特征的影响、锻炼无章、乱用药品、内劳外伤、六气七情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身心失调
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高度激烈的竞争、日渐增加的生活压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工作使人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还会影响人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2营养不均衡
现代人饮食中摄取的热量过高,导致营养不均衡。加工食品、垃圾食品泛滥,造成许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缺乏而无用的废物堆积体内,使得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3生物钟紊乱
生物钟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它维持生命运动过程中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一些人作息颠倒,破坏了这种规律,影响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4噪音、空调等现代城市化特征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进步,车辆增多,人口增加,高楼林立。居住在城市狭小空间中的人们外受噪音干扰,内遭空调侵蚀,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5锻炼无章
锻炼身体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有些人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锻炼方式或运动量,锻炼不当,导致身体过劳,损害身体的健康。
6乱用药品
滥用抗生素或补药等用药不当行为,不仅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极易诱发疾病。
7内劳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