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332400000015

第15章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1)

袁隆平:做事首先要做人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十分诚恳地谈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说,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袁隆平院士把人比作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心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正是凭借着这朴素的情感,袁隆平院士认真钻研科学,几十年如一日,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3年夏,袁隆平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被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每次给学生上课的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更是浸透了他敬业的精神。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

于是,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数据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隆平凭着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在水稻研究方面,袁隆平的要求更是一丝不苟。跟随他四十年的助手尹华奇举了个小例子:一个组合几粒种子如果要播成两排,怎么播呢?要是偶数好办,平均分布;如果是奇数,多出的一粒种子,袁隆平要求不可以放左边也不可以放右边,一定要在中间。以保证密度一致,缩小实验误差,达到实验结果的去伪存真。尹华奇说,袁老师不仅这么要求,还要检查。一年做一万多组,都要求极其严格。现在他们都有腰肌劳损的毛病。

袁隆平院士为中国、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与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分不开的。对于任何人而言,没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事业就可能毁于一旦。综观每一个优秀人物的成功,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袁隆平院士淡薄名利是为了全身心投入事业,现在有少数人搞学术腐败,就是名利心、享乐心太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到头来害人害己。袁隆平院士说,人还是踏踏实实的好,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

而另一方面,袁隆平院士的敬业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他的工作主要在试验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后,只要田里有稻子,他每天都坚持下试验田。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实际上,搞科学研究是这样,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样的。

袁隆平院士就是以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在学术的王国里潜心遨游,攻克了一个个科学难关,取得了骄人成就。

我们学习袁隆平院士,就是要学习他的高尚品格,尤其是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如此,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做出成就。

王进喜:知恩感恩,甩掉“贫油”帽子

王进喜出生在苦难的年代,贫困的家庭。他五岁时就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到处要饭,受尽凌辱。解放后,王进喜成为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他知恩感恩,把对新生活的热爱化做生产动力,在平凡的油田钻井工作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个普通的钻井工人成了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赶奔大庆。到萨尔图以后,王进喜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近,他立即带队步行两个小时来到井场。第二天来到火车站,本队钻机没到,就帮助别的队卸车,一连卸了7天,被评为“干劲第一”的有名的义务装卸队。

1960年4月2日,从玉门发出的钻机运抵萨尔图。可当时吊车、汽车,拖拉机非常少,一半会儿轮不到他们用,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无法卸车、搬运和安装。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对大家说:“遇见困难怎么办?这就像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上,不能等;只准干,不准拖!”他带领全队把钻机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三天三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行李放在老乡家,一次都没去睡过。房东赵大娘看见王进喜这样拼命地干,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铁人”的称号自此叫开了。

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醒来时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站起来继续指挥放架子、搬家。领导知道后,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出来,回到第二口 (2589井)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经过研究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比重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就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王进喜在大庆开发建设历史上,乃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留下的“铁人精神”永远是鼓舞中国工人前进的思想动力。

对新生活的感恩,激发了王进喜的工作认清和干劲,在他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它们并不抽象,也不遥远,可以在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当下社会,我们尤其需要激发这样的精神,少一些追名逐利,多一些踏实勤恳、多一些无私奉献。

铁人王进喜是“爱岗敬业”的光辉典范。虽然王进喜的创业年代已经过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永远没有过时。我们要学习的是铁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习的是他顽强的毅力,学习的是他为祖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最好的成绩。

不同职业的道德精神在提法上往往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有共同处:不管哪种职业,我们都要具有敬业负责的精神。只有爱岗敬业,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最终成为最优秀的人。

沈浩:不为镀金,只为实干

2009年11月6日凌晨,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悄然离世。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

2004年,猴年春节刚过,小岗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在街上看见个身穿深棕色棉夹克,中等个头,白净脸的中年男人正往村民家里走。一打听,他就是新来的村书记——沈浩。

“他恐怕在小岗待不了两个月。之前下来的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但沈浩用行动向村里人证明了他不是来“镀金”的。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小岗村。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差;

有人甚至对外派干部来小岗村有抵触情绪,提出“岗人治岗”。

“是啊!小岗肯定难搞,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沈浩在日记中写道。

修路——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找不到铁锹,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村里人叹服:这个沈书记人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不久,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保护村集体财产。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

沈浩成了全天候“村官”。他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情,从不坐老板椅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坐沙发,和大家交流‘零距离’,这样老百姓才会亲近你。”

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他都知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邱世兰老人,拄着沈浩送的拐杖。“沈浩看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怕我摔着,说要给买根新的。我以为他随便一说,没想到他专门买了新的给我送过来。这拐杖拄着踏实。”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

然而,沈浩却离小岗村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