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是否注重体检”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只参加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而主动去医院做体检者很少。也有部分人士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疾病,用不着做体检。而那些平时小病小恙不断,或有某种家庭病史者,担心一旦在体检中查出什么问题,自己心里难以承受的也不在少数。
3不遵医嘱
在此问题上,绝大多数人都承认自己有时“不太听医生的话”,不按时复诊,不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和接受治疗。而有少数人士认为自己“对疾病高度敏感”,只要医生告诉有“问题”,就会隔三差五地往医生处跑,即使医生明确告知没必要,有时自己也会把医生搞得“很紧张”。
4就诊过迟
这是最常见的“通病”之一。不少人认为,就诊过迟主要是因为自己认为“问题”不大,随便吃点药或拖一拖就会好,但更多时候是越拖越麻烦,直到感觉“再拖就要出事”时才会去医院。也有个别人士表示是因为经济状况不佳造成的。
5自作主张
许多人在就医时图方便到私人诊所,不去正规医疗机构求治。这种情况多是在人们自认为是“小毛病”,随便到小诊所打个吊瓶或到药店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发生的。
6过分紧张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病号”或空闲时间较多的人身上。出于谨慎和对自己的健康过度关心,每每有病时,他们就会跑了这家医院再到那家医院,而且故意不带病历等资料,然后看看医生们说的是否一致。或者拿甲医生的话向乙医生、丙医生甚至丁医生“求证”,这样跑来跑去,不仅容易贻误治疗,也容易误导医生而导致诊断错误。
7扎堆看病
这种情况属于不尊重医生的劳动成果,侵犯其他病人的隐私权。一些人就诊时喜欢站在医生旁边,观察医生是怎么给别人看病的,不但给医生带来干扰,而且无形中侵犯了其他病人的隐私权。
8“粉饰”病情
这一不良习惯主要是针对女性说的。有些女性往往在就诊时涂脂抹粉,影响医生的正常“视诊”。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在就诊时也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殊不知脸上涂脂抹粉后,反倒会起到掩盖病情的反作用。
9误会医生
有些人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过高,并因此而产生“医疗纠纷”。受医学发展水平所限,目前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药物的副作用、手术的并发症在医学上也不可避免。但有的人“康复”心切,对医生和医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不依不饶”。
10放弃权利
不能正确使用属于自己的“知情权”。发生医疗纠纷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时,不按正常程序申述,或者因对病情“不知情”而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健康指南针】
比利时人爱自我诊断
比利时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比利时人看过医生以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医疗知识的网站,查找和自己病情相关的知识。
比利时全国大约有240万人曾利用互联网搜寻医疗知识,占总人口的1/4。在这些人中,有些是看过医生以后登录医疗网站,还有一些则是在看医生以前上网,进行初步的自我诊断。根据统计,每十个比利时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在医疗网站上对照自己的症状自我诊断一番以后,再去看医生。
责任心也会害死人
责任心也是“健康杀手”?不太可能吧!责任心是我们祖祖辈辈强调的好事啊!
生活中有一类“很能干”的人,他们想问题想得全面,凡事喜欢操心,一旦结果与努力的方向不一致,就会产生内疚感。他们的责任心特别重,做事不甘落于人后,更不能容忍被人指责。作为长辈,他们很自然地成为小辈尊重的人物;在同龄人中,也是大家愿意效仿的对象。但他们其实活得很累,由于责任心强,他们总想控制形势的发展,有时一点点出乎意料或者在他掌控之外的变化,就会在他心里激起很大的波动。他们并不知道,责任心也会害死人。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倒下的。他在帮他自己的朋友打理一家公司,他从来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晚上11点以前没有迈进过家门,别说“双休”了,他连“单休”的概念都没有。有时候他的MSN会彻夜闪动,但是状态和他个人一样:永远处于忙碌状态。
实在看不过去了,我就提醒他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每次他回答我的都是很简单的语言:“没办法,我是工作狂人。”后来我就毫不客气地给他定罪:要钱不要命的钱奴。
我以为这公司是他的,可是他告诉我他是在帮朋友忙。
“那你有股份?”我无法相信。
“NO!”他坚决地回答我。
不知道是看我实在理解不了,还是他自己再也憋不住了,他终于吐出了肺腑之言:责任心害人啊!
我一下就明白了,我这个可怜的朋友竟然是个被责任感驱使的陀螺,他时时要求自己坚决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和重托,所以只能牺牲自己。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朋友的责任让他心甘情愿地超负荷运转着,无法自拔。
一时间,我也犯了糊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定义他这份责任心,我是该贬抑他不懂得生活还是该赞美他够哥们儿呢?但有一点我很肯定,他的生活一点不幸福,爱人要和他离婚,他的健康状况很差,和我一开始就担心的一样,后来他住进了医院,患了很流行、很时髦的一种病:过劳!
躺在病床上,他无助地告诉我:“真的放不下来,就怕闲着,一闲下来就抓狂。”
这是个对我触动很深的案例。和大家一样,我也没想到,责任心也会把人害得很惨。
高尔基曾经说过:“负责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如果我们放弃了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整个世界。”可见,做人就要有责任心。许多伟人都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李时珍为了了解“红果”的药效,居然自己尝了三次,险些被毒死,这是对病人有责任心;戴维在发现了七种化学元素后,又反复研究验证,两年以后才将成果公布,这是对科学有责任心;我们外出时锁上家门,是在为自家的安全负责;我们宣传环境保护并把零用钱捐给环保基金会,是对整个地球负责;我们力求品质良好、成绩优秀,是对我们自己的前途、人类的发展负责……
责任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责任心是做人的前提,是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桥梁靠责任心来铸造,一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心靠道德感来支撑。责任心是画纸,它若残缺,用再美的色彩也无法绘出一幅哪怕是平凡的风景。
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保证不能让盲目膨胀的责任心毁坏了健康的体魄,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我们的责任心又何以栖身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平民演员傅彪是个好人,他并非特别了不起,他在所演的几部电影电视剧中的戏份都比较少,也全是配角,甚至是非常次要的角色,但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名气?用媒体的话来说就是,这与他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责任心,与他的勤奋、努力有关。在圈里圈外,傅彪都有着极好的口碑,这个仗义的北方汉子喝酒应酬的事情比较多,这也就意味着他承受了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这对他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心脏病、癌症这些都是压力过大容易滋生的毛病。傅彪英年早逝,和他的责任心很有关系。
因责任感而拼命工作的方式,在文学圈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路遥,他在写《平凡的世界》时积劳成疾,但他却带病坚持写作。《平凡的世界》成了名著,路遥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不能说得不偿失,但至少是不划算的。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相信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但人到中年后,我们才觉得生命既要在于长短,也要在于质量,尤其是对个体生命而言更是如此。凡是和生命相冲突的都是“大迷惑”,责任心如果过度膨胀,影响到健康,也应该毫不怜惜地予以抛弃。
适当地抑制责任心,并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时候恰恰是为了担负起更长远、更重大的责任而为之。傅彪是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是,如果他再活20年,将会有更大的贡献。他是一颗流星,虽然明亮,却很短暂。如果生命能够继续,他完全可以做一颗恒星。
人生不能做一次性买卖。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不管革命还是不革命,健康都是本钱。怎样矫正责任心膨胀的问题呢?
1给自己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
你对自己太苛刻,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和要求都比别人高很多。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问题就来了。你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还是要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不然让所有人都满意而你自己又活得那么辛苦,何苦呢?
2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地球少了谁它都会继续旋转。放下架子,别再自作多情了,没有人在乎你今天穿的皮鞋是什么牌子的,也没有人关注你家的地板到底多少钱一平方米。不要总是被一些无谓的琐事费心劳神。
3给自己准备定位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如果不能表现得比别人好的话,别人会无视你的存在,吸引不了别人的眼光?如同你对他人的关注一样,人们不会在乎太多的琐事。你的责任就是让你的家人过得更加幸福,力所能及地帮助你的朋友,大家因为你的存在更开心,仅此而已。
【健康指南针】
“拒绝”一词,词典上注释极简单,就是“不接受”的意思。如果从社会人生的角度上挖掘,这个词又有较丰富的内涵。
拒绝不等同于六亲不认式的无情无义,也不等同于失去理智后的一意孤行。在特定条件下,拒绝是人格与个性完美的结合,它既是人类个性的一种体现,既是人格精神锻造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意志力量。
完美主义是个健康陷阱
勤劳、自我要求高本来是美德,但是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极苦、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心养性的益处,心情也不会愉快。好多人之所以身体不适,也正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完美,他们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他们吹毛求疵惯了,所以总是很累。长此以往,身心当然随不了。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浇过水了,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时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劳累了自己,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固然要尽己所能、日新月异,但也无须太过苛求。一个人忙于工作是很好,但如果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与健康,长久下来,人生的画面必定产生偏差。当一个人为了追逐幸福的尾巴不顾一切,却反而因为以偏概全的缘故,离幸福更加遥远。
我见过很多不幸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为了完美,他宁可花费绝大部分的精力去修补那一点点的、无所谓的遗憾。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在做这样的蠢事:
你因为鼻子上有一块不用放大镜就看不到的斑点而不敢照镜子,甚至要去整容;
你一直在审视家中的地板是否清洁,有一点污物就彻底清扫一番;
你不能容忍自己头发有一点点杂乱,你不停地梳理;
你不能让家中有任何凌乱的现象,你不停地收拾;
你说的话绝对不能出任何错误,否则就不开口;
打球的时候,你总是想大比分胜过对方,你不停地锻炼;
你一定要找一个待遇好、地位高又很轻松的工作,你不停地寻觅;
你一直在寻找你心中最理想的配偶,但是,至今你仍然是孑然一身;
你为一个项目做了多个计划,但是你却很难决定用哪个计划;
你认为你没有十足的把握通过一个并不重要的考试,就请病假;
……
临终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还有精力去挑选一个完美无瑕的骨灰盒?
可是这样做很失败,在努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承担的是孤独、焦虑、紧张、怀疑,你的神经在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折磨。
追求完美耗费了你毕生的精力,当老的时候回过头去看看,你会发现,除了某件事做得不错,其他的事简直就是垃圾。我要告诫你,你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那个漂亮精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