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权利的同时,规定其相应的义务,在赋予必要权力的同时,规定其相应的责任,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审批与管理的统一,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从执法的角度看,政府作为大部分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权力与责任不平衡,权责脱节、错位、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部门热衷于争审批权、许可权、检查权、收费权、处罚权,却很少考虑自己必须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他们不懂得政府是为人民而存在,而不是人民为政府而存在,是人民养育了政府,而不是政府养育了人民。因而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健全法制,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掌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意识,牢固树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严格依法办事。这也正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内在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宝。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目标,依法治国是保障。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辩证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目标能否实现,最终要看政治体制改革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成功地进行自我完善。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弄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寻找到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是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革命后的社会具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残余——这不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相违背,还将严重影响国家获取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制度资源和合法性资源)——因此政治制度的重构是以“打碎”的方式来进行的。人民政权的建立解决了当时社会对新制度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奠定了政治制度合法性的社会基础,使得革命后社会在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之后能够迅速地走上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然而,新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尽管有效地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但是,新的政治制度在革命化的建设过程中也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体制特征。
我国1978年以来所展现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总体上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所实施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在三个层次上进行:一是党政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党政关系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权力的横向分配,优化权力结构的横向组合。
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起步的,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艰辛历程。这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 初步探索阶段
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开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止,即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
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大体说来,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能不是一种党政不分、权责不明、过分集权的体制。到“文革”期间,在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更是把这种体制推向极端,使其弊端充分暴露,以至于酿成国家和民族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
“文革”结束后,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在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就是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晶。这篇讲话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共产党在80年代初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这篇讲话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发至全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这篇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作为其关键领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又精辟明确的论述。其着眼点主要是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这篇讲话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的实质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改革的锋芒所向,直指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主要是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系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还未来得及作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只是提出了继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任务。
二 全面部署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也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全面部署的第二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遇到了政治体制的阻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出来。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从1985年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间,他多次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986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开始了总体方案的酝酿和设计。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这一设想的基本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中。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我国原有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兴利除弊,清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概括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这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中共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领域,但改革的核心,还是直指我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
三 总结经验调整思路阶段
中共十三大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不久,国际国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就是苏联东欧剧变与国内的“六四”风波。如此严重的事件,对于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和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也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因此,这一段时间是总结经验调整思路阶段。
邓小平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胆识,以彻底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大无畏气概,顶住了难以想像的压力和干扰,特别是来自“左”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动摇。他强调,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同时,他又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了。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足的加点劲,错的赶快改。正是因为有邓小平掌舵,在这样重大的事变面前,在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才没有改变,但在具体思路和做法上有所调整和改变。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致是这样一种状况:第一,从基本思路上看,原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任务提出和部署的,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得比较多,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分量比较突出,但后来调整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分量不那么突出了,有时只提民主法制建设,甚至干脆连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提了。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强调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改革干部制度等,后来变成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第三,与此相适应,在实践中,政治体制改革有所放缓,从而在整体上,使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客观地说,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发生剧烈的变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明智的。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因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改革开放发生逆转。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
历史经验证明,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非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相反,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从体制上清除不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迟早会因为诸多社会矛盾的积累而出现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只有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灵活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使社会矛盾及时解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从根本上触动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势必严重影响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四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期
在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首次郑重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在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中华大地掀起新一轮改革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是这样讲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体上是按照调整后的思路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新进展,例如促进政企分开,继续精简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并进入攻坚阶段和体制创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重要位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新的论述和部署。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即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第二,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法治”概念,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想上是一个突破性进展。
第三,规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中共十五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他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