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464400000045

第45章 法则24 做一个完美的马屁精 (1)

有政治和权力争斗的地方就会有完美的马屁精,他已经掌握了欺骗的艺术。他奉承,臣服于自己的领导者,却能够对别人间接而优雅地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学习和应用拍马屁的规则吧,这样你在官场上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任满之前,塔夫托到处放风,吹捧罗斯福。他逢人便说:“我是罗斯福内阁中最忠实的成员,我十分敬佩罗斯福,他的政策之英明更令我佩服。老实说,在我未与罗斯福谋面之前,他的政见就是我的政见了。”他还更肉麻地谀媚老罗斯福:“历史上,只有两个总统可以和您相提并论,一个是华盛顿,另一个是林肯。”果然,老罗斯福被塔夫托吹得飘飘然了,完全相信塔夫托久经考验,是自己人。于是,他全力举荐塔夫托聘任下届总统候选人。在老罗斯福的大力支持下,塔夫托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布赖恩,成为第二十七届美国总统。做完了这一切,老罗斯福欢天喜地放心去非洲打猎了,因为他完全有理由认为塔夫托是他的化身,一切都会像他在任时一样。殊不料,风云突变,塔夫托一上台就扔了敲门砖,踢了垫脚石。罗斯福刚刚离开,他就迫不及待地排挤政府内罗斯福的人,安插自己的亲信。

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如果你要升官、发财、打通人际,等等,这马屁功一定要先练好。比如在老板手下工作,向某人借东西,与某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则一定要拍那人的马屁。此为经验之谈也!

这马屁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功效堪比人参、鱼翅、熊掌之类味大补,其力度更堪比降龙十八掌,收发由心,随时随地就来,温和时令人如沐春风,如鱼得水,飘飘欲仙。

这马屁的拍法据估算有三千六百多种,或者还不止,一天都可以用几个花样。而且有的可以拍得完全看不出,拍得不着痕迹,同时又使被拍之人非常舒服,可以说是无影无色无声无形。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拍马屁的情形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让人有些心惊肉跳:自己原来也迫不得已拍过谁的马屁呢。不过,大可不必惭愧得红了脸。其实,只要活着,谁都难免会面临“口是心非”或拍拍马屁的时刻。尤其是在办公室里,永远不乏深谙拍马溜须之道的高手。

如果你以为拍马屁就是说点甜言蜜语那么简单,那就低估了拍马屁的学问了。拍马屁大致上可以分为“阿谀奉承型”和“心领神会型”。

前者的表现是嘴上涂蜜,脚底抹油,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浅层次马屁精,除了“好呀好”之外说不出别的,甚至叫好也叫不到点上,盲目拍马;后者则深谙心理学,他们往往从上司的一个眼神里就能尽悉其喜好,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比如,看见上司腕上的新手表,便盛赞该品牌品味十足,彰显气质,迎合了上司的心理。

相比之下,前者比较直接,让人一看就明白,这类马屁“功力”都较浅,容易被人识破,若碰上不吃这套的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后者的“道行”则比较高,往往不露声色,但效果却奇佳。这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两种练武境界,前者用的是你拳我脚的蛮力,后者则靠内力修炼,“杀”人于无形。

马屁精们往往具有很强的职业精神,他们以最高的效率来赞美领导,态度绝对诚恳,当然,权力是他们行事的根本动力。

在办公室里,一旦出现了上尊下卑的等级,喜欢拍上司马屁的人便会摇身而出,变得仰承上意。有的甚至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上演一出出肉麻不堪的大戏。他们给人以奉权力为神祇的印象。

还有就是这群人的字典里绝对没有“忠心”二字,他们并不会誓死效忠于任何人。这群训练有素的吹捧高手,总是不断地找寻符合膜拜标准的对象,一旦眼前的主子失势,他们便马上来个漂亮的后空翻,投奔他方,这使得他们在外面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始终能屹立不倒。

袁矩就是这样一棵官场“常青树”。他一生侍奉过三个王朝的七个主子,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秘笈不外乎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马屁功夫。

他看出隋炀帝好大喜功,便挑动其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亲自深入西域各国,将各地风土人情编撰成书,隋炀帝观之,龙颜大悦。为了迎合炀帝穷奢极欲的心理,袁矩请求将天下各种奇技、杂耍集中到国都,还在洛阳街头大摆酒食,任外国人取用,浪费无度,百姓怨声载道。

隋朝覆灭后,袁矩降唐,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他见唐太宗喜欢谏臣,立刻摇身一变,成了“忠义之士”。

唐太宗对官吏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又一直没有找到证据,便故意派人送礼行贿。有一个倒霉的小官吏接受了一匹绢,唐太宗要将他杀掉。袁矩谏称:“此人本当严惩,但陛下陷害他在先,这种处理方法恐怕不合规矩。”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还向群臣夸奖袁矩直言不讳。

袁矩深谙拍马溜须之道,在“变”与“不变”之间拿捏有度,游刃自如。所谓“变”,是要摸清主子的脾气、秉性、好恶,让自己的拍马策略跟着变化。在炀帝那儿搞奢侈腐化那一套,正合炀帝的胃口,但对唐太宗依样行事,恐怕早就人头落地。“变”乃是马屁精的至高精神。

而“不变”的则是迎合的意图与态度。必须从心理上去迎合对方,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才能将马屁拍在点上,拍得成功,拍得到位,拍得主子心花怒放,于自己,自然是好处良多。

时代变了,但马屁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马屁精们活跃依然。

哪里都会有喜欢拍马屁的人,如果你所处的机构,上司正好是一位刚直不阿的忠贤之士,那么他也许更看重下属的业绩。若是你偏偏遇上一位喜欢“哈巴狗”的上司,那么很不幸的,你只能祈求他能及早看清马屁精的伎俩,并且慧眼识忠良。

不过,与其挣扎得如此困难,何不放下身价?为了捍卫自尊而宁死不从,在这种环境里怎么也显得太过矫情,别让自己成为“太过清高”的典型。虽然有些口是心非的感觉,但给别人一些面子又有何不可。

或许,你明天就会与上司在电梯里相遇,而他恰好会兴奋地拿出一份实在不怎么样的方案与你分享,并询问你的意见,你会怎么做?直言不讳吗?那么以后的日子有你好受的。见风使舵、毫无原则地歌功颂德?又太对不住自己。“拍”,还是不“拍”?怎么“拍”才能不“拍”到马腿上?实在是个难题。

其实,不得已的口是心非以及适度赞美并不能与昧着良心拍马屁相提并论。倘若能在维护自我尊严的同时,又能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岂不是两全其美?!比如说:“这个方案挺不错的,但是不是可以再加一些内容……”既拍了上司一个小马屁,又适时地表现了自己。

跟上司或老板相处,有时和男女之间的情形有些相似,都需要适度地掌握“哄”的艺术。无非就是嘴甜一点:上司刚刚买了件高档时装,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妨附和赞许几句,无伤大雅的恭维,不亢不卑的态度,适度地讲讲好话。天底下,谁不爱听甜言蜜语呢?谁又希望和一个整天数落自己、让自己泄气的人同处一室呢?

有政治和权力争夺的地方就会有完美的马屁精,他已经掌握了欺骗的艺术。他奉承,臣服于自己的领导者,却能够对别人间接而优雅地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学习和应用拍马屁的规则吧,这样你在官场上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马屁宝典上卷:摸透心思,投其所好

要把马屁拍响,首先必须找准上司的“心窝”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摸透了上司的心思,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吹捧,投其所好,满足对方的欲望,才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赏识。

周末员工聚餐,经理在路上指着一个路人的皮包说:“这个包蛮别致的,不知在哪儿买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半个月后,莉莉就把一个同样款式的皮包送到了经理的办公室:“经理,我上周去参加客户的发布会,人家给了个商场的消费卡,到商场一看,正好有这个款式的皮包,我就帮您选了一个,你看喜不喜欢?”

经理站起身说:“不行不行,你留着自己用吧。”莉莉连忙说:“难得您看中一件东西,说真的,您的眼光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再说没您的照顾,我哪有机会参加那个发布会啊!”

于是经理又拿出一张请柬说:“下周五在国宾饭店有个酒会,我也不喜欢凑热闹,你替我去吧。”莉莉接过请柬,假装埋怨地说:“看您说的,好像您真老了似的,上次参加发布会好几个女客户还问我,您怎么那么年轻啊!”说得经理面露喜色,其实经理已经50多了。

过于吹捧领导,会让领导觉得华而不实,像莉莉这种言行并举、投其所好的溜须者,怎能不让上司喜笑颜开?对这么懂事的下属,上司当然另眼相看了。

莉莉的成功之处在于她抓住了经理爱美、怕老的心理,非常自然地加以吹捧,让慨叹年华已逝的经理得到了心理的愉悦,莉莉的皮包也没有白送。

和完美马屁精比起来,低级的马屁精常常苦于拍不到位,平庸露骨的恭维往往拍在马腿上。低级马屁不但不能讨得老板的欢心,反而让自己在众人眼中留下“奴颜媚骨”的小人形象。

吴华在年终总结会议上做了一番“真情流露”的感言:在这一年的风风雨雨里,他在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做出了不小的成绩。领导是恩师,今后他还要继续尾随领导的脚步,做一个像领导这样完美的人。一番话令同事侧目,领导也尴尬地咳嗽了几声。这时,吴华又画蛇添足地补充了一句:“我们的领导真是德高望重、才智过人啊!”会场顿时一片哗然,这位领导不过三十岁而已,何来德高望重?

吴华辛苦半天,并没有给领导留下什么好印象,太过露骨的恭维显得那么虚伪,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说话没有分寸,太不着边际,让被拍者也很难为情,这是最愚蠢的吹捧行为。

想和上司攀上关系,把马屁拍到位,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要讲究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便施展马屁功夫的。上司本人可能会觉得你多事,而旁观者更会鄙薄你的为人。所以在公开场合拍马屁不但对上有碍,也对自己有失。与上司拉关系最好是在私下闲聊时,或者在茶余饭后轻松的场合,选择上司情绪较好的时候,似乎不经意地轻轻一拍,最容易切中上司的心意,使拍与被拍者皆大欢喜。莉莉选择在经理办公室送出皮包不显失礼,吴华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行吹捧却搞得人僧鬼厌,可见,拍马屁时场合是必须小心留意的一大要素。

·要讲究手段。恰到好处的马屁效果绝对胜过一万句不着边际的恭维。同时叫好,知道好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叫好比空洞的叫好有价值得多。

完美马屁精们将“精神贿赂”进行到底,让后人茅塞顿开。如写就一篇文章,明明很简单的字却故意写错,目的是方便领导审阅时能“指正”出来,以显示领导的英明。据说纪晓岚主持四库全书的编纂就干过这样的事,其实皇帝老儿通常并不英明,许多错误看不出来,却又“钦命定稿”,结果四库全书中就留下不少低级的文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