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474600000070

第70章 发掘幸福原动力:婚恋经济学(1)

人为什么要结婚

网友甲:“你说,男人为什么都要跟女人结婚?”

网友乙:“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网友甲:“可是好多结了婚的人为什么要搞婚外情?”

网友乙:“三点决定一个平面。”

网友甲:“为什么有的人结了婚还会有三个情人?”

网友乙:“嗯。那……是平行四边形。”

人为什么要结婚?

当然是因为爱情啊,难道还有别的原因么?但是,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难道你想要自己的爱情埋葬?不结婚,可能爱情还会持续得更长久,结了婚,围城效应可能会让你得不偿失,为什么非要结婚呢?

“结了婚,在他找其他女人时,就要三思而行了,离婚的成本是很大的。”

“结了婚,我就不需要天天跑到外边吃饭,老婆天天做饭,也很省钱的。”

“不结婚,难道把我们的小孩扼杀在萌芽阶段?!”

……

爱情可能是盲目的,但结婚不一定是“昏”头后的选择。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上的合理性”来分析,别说爱情婚姻,就算抢劫和罪犯,也都能找到经济学上的合理原因。那让人们魂牵梦萦的爱情婚姻又如何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呢?

对于深深相爱的一对男女,让爱人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满足,双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断完善自己,也就是说,爱情唤起了他们愿意为了对方而采取的利他性行为的冲动。而结婚,就是为了双方而将自己一切付出的“终生合同”,从此两人的财产、社会关系、劳动力等等,都成为了一个家庭的共有资源。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双方的资源通过合理整合,能够发挥1+1>2的效益,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能有这么多收益,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

从前离婚大多是因为性格不合,或是某方有了外遇。而现在据民政部门的一份资料显示,近来办理离婚手续者,却有近1/5的人没有任何理由。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婚姻状态而采取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先断掉自己所有的退路,然后去找一条通向幸福的捷径,“无理由离婚”闪亮登场……

婚后的生活能不能稳定,即双方在“交换”价值上能不能保持平衡很重要。如果有一方付出和得到极不平衡,心理就容易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痕。拿离婚来说,我们常常看到,总有一方认为自己付出得多,得到的少,甚至什么也没得到,对方则是“狼心狗肺”,一点儿都没有良心。实际上,这本身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命题。你的付出与回报没有取得平衡导致,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婚姻也一样。

你如果觉得婚姻付出的成本过大,例如丧失了个人自由、时间投入、资金投入,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中意的男子必需的搜寻费用,找到之后的交往费用,另外婚后每天培养感情还需要投入一些流动资本,远远超过你得到的收益,那就还可以选择单身生活。总之,这也是一场成本与收益的考量。

有人说,在数学家眼里,婚姻是1+1;在物理学家眼里,婚姻是正极与负极;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男人和女人;在文学家眼里,婚姻是诗意和浪漫;而在经济学家眼里,婚姻就是需求与供给,成本与收益。如果你还在纠结于人类为什么要结婚,或许你正在犹豫不决是否应当结婚,那么,试着用经济学的理性来为自己权衡一下,如果你认为婚姻的收益会大过于你的成本,那么,结婚吧!

恋爱,不能忽略成本

叙述纳什生平故事的奥斯卡电影《美丽心灵》中有这么个场景,在一个美女环伺的酒吧,一群男士都在“虎视眈眈”场上最漂亮的女生,却无一采取行动。对此,纳什思考得出:虽然这位女士是全场最漂亮的,必然令全场男士都青睐,但是在这种激烈的竞逐下,没有任何一个男士自信绝对可以赢得她的芳心;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女士都不希望自己是男人的次选,如果男人决定要追求这位最漂亮的女士,就会失去了竞逐其他女士的权利。所以,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最后一无所有,男人们都放弃追求最美的女人,而继续与长相相对平庸却更有把握得到的女人谈情说爱。这种美人冷落的场面考虑了对方策略进行权衡后做出的最优选择,不可思议却合情合理。

一般认为,爱情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非功利现象,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爱情不管是由于何种非理性动机,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报的。苛刻的说,表面上是我们爱对方,实际上是爱自己,因为所爱之人其实是自我的对象化。只要我们对爱情现象稍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第一,人们能从爱情中找到个人快乐、幸福、满足感。第二,爱情中的快乐,是人们用约会时间、甜言蜜语等主要投入,辅以花前月下、楼堂馆所等要素投入而生产出来的;第三,生产爱情的收益,取决于当事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人力资本投资,如语言天赋、性爱技巧以及得自文艺作品的爱情观念。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交易。

在恋爱中,女方的要求一般都会多些,她们一般都会希望男友能主动了解她的需求,觉得如果要自己开口,就没意思。男方则希望女友能少一些要求与矜持。女方却认为如果男友不主动有所表示又怎能显出对方是爱自己呢?正因为多数人都认为情侣或夫妻应如此,所以要求对方也就变成理所当然,提出任何需求似乎都不为过。

但是,谈情说爱是一种过程,如果你是理性的人,就会发现爱情中也有“需求法则”。所谓爱情的“需求法则”,是指谈情说爱时所付出的代价较大、风险较高,人们就会减少对爱情的需求;而当谈情说爱时付出的代价较小时,人们就会勇于尝试爱情,对爱情的需求就会增加。这表示爱情的代价与需求呈反向变化。这也印证了为什么爱情中双方越敏感,要求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矛盾,造成分歧。

但是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来讲,每增加一次爱情消费所引起总效用增加的部分将会逐渐递减。第一次恋爱的满足感最大,得到的启发亦最多。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加,对于爱情的好奇与新鲜感会逐渐递减,所得到的恋爱满足感亦是递减的。

如果将恋爱中人的相处看做是“经营爱情”的话,每一名恋爱中人都想投入更多的时间或金钱,让爱情更感动、更温馨、更浪漫,但是精力有限,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下将谈情说爱变得浪漫、温馨,成为大家所追求并期望解决的矛盾。

因此,经济学家们会建议情侣或夫妻应少对对方一些要求,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最大可能降低恋爱的“成本”,只有这样,恋爱才会更甜蜜、更圆满!

新婚夫妇,要合理安排家务

村子里有一个鞋匠一个裁缝,本来两人关系不错,鞋匠要穿衣服了就会去找裁缝,而裁缝需要换一双鞋子就会去找鞋匠,两人分工明确,互惠互利。然而有一天,不知为什么原因,两人吵了架谁也不理谁。鞋匠自己做衣服,费了布,不合身;裁缝自己做鞋子,费时间,不合脚。两人感到这样下去对谁也没好处,找个机会和解了。以后裁缝穿鞋子找鞋匠,鞋匠穿衣服找裁缝,大家都方便。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如果没有密切的配合,再高的技能也无法施展。同样,在夫妻生活中,如果二人能合理安排家务,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夫妻之间的分工严格而明确,在生产劳动中,丈夫为支柱,而在家务劳动中,妻子为主力,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至今也没有太多改变。

然而,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女性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她们根本无法承担全部的家务。有人开始思考:这种传统的分工是否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是根据人们的生理特征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吗?男子就不能做家务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清楚男女双方为什么会组成家庭?因为,双方结合组成家庭,是最经济的生存方式,它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男女双方收益的最大化。一是通过男女分工互补,提高了效率,尽可能地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生活需要;二是夫妻之间以最低的成本交流互通,满足双方的感情需求和性需求。因此,家庭是一种社会组织,更是一种经济组织。而这个组织的高效运转,也就是家业兴旺的条件就是家庭制度。

在封建社会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传统礼教的影响,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太可能接触家务以外的活动,而丈夫要进行营生,维持家用,是家里的顶梁柱。相比而言,丈夫从事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高,而妻子的机会成本较低,则这样的分工可以实现,每个人都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但这并不能证明女性有某种生理上或天生从事家务的比较优势。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封建社会的这种思想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如今社会现实已经改变,不光男性要面临竞争、就业的压力,女性也要面对;不光男性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女性也有;不光男性中有能力超群之人,女性中也有,甚至有些女性比大多数男性还要有能力!

现代社会,因为男女双方自由平等,有些家庭内部兴起的AA制,就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家庭劳务安排。合理的家务分工可以激励家庭成员,更好地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合理高效的家庭分工,和夫妻双方的文化、修养、品质、性格、能力等关系密切,一般而言,有文化、有知识、有良好品质修养的夫妻双方,能够设计、执行比较好的家庭分工制度。好的家庭制度就是良性的家庭文化,这种优质的家庭制度又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使家庭成员尽可能享受生活。

老夫少妻,婚姻与年龄无关

1974年,梁实秋的原配程季淑在台湾意外去世,梁实秋哀恸不已,写了一本名为《槐园梦忆》的书,回忆他与夫人从相识、相守到分离的故事。可是,在三个月后,梁实秋就遇到歌影坛才女韩菁清,并展开热烈追求。

在追求比他小近30岁的韩菁清的过程中,梁实秋写了上千封情书,有时一天竟要写三封之多,他们的恋情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反对,但两人还是力排众议于1975年5月9日结婚。

两人婚后十分恩爱,在没有后顾之忧下,梁实秋花了十年完成《英国文学史》的翻译,朋友们才开始肯定韩对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