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命人取来最早流传的原本《推背图》,除了已经应验的以外,其它的都把各卦只见得次序打乱,删除了其中的很多内容,又增添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最后,又按着打乱的次序印刷了几百本,让它们与当是流行在市场上的原本同事发行,没过多久,传阅者便无法再分清孰先孰后、孰真孰假,以至于后来流传下来的本子已经不能准确预见世事,于是百姓也就不再珍藏了。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推背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推背图》中已经验证的重大事件推背图共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而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推背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其中,已经应验到第43象。谶曰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颂曰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意即天象茫茫,日月星辰有序地循环着。暗示人间的演变亦有规律可循。
也正是因此,才得以有《推背图》一书面世,而且所预之言历经千年其准如神。接下来,我们看颂语。“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句,“希夷”,遥远。即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人间争斗纷纷,表面看来实在奇特。再看“悟得循环真谛在”句,即历史是循环的,是有规律的,而这也是《推背图》一书的科学依据。接着看“试于唐后论元机”句,大家都知道,是说预言从唐朝开始。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红圈为日,白圈为月,寓意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系统分,有系统而后兴亡见。正因为如此,才使《推背图》的作者能将后世姓王治乱预言的如此准确,所以,《推背图》并不是神秘而不可言的,他的准确性是有科学依据的,而这个依据就是天象规律的科学。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颂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是说一个果子代表一个人,即大唐各帝。而“即新即故”是说武则天做了皇帝,既是新皇,又是故人,因为她之前便是皇后。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万物土中生”,几万物在唐朝建立后开始复生,因当时为公元618年,戊寅年,而戊对应五行的土,所以,用来借指唐朝。再看“二九先成实”,即29乘10为290,预言唐朝290年后灭亡。接着看“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句,熟悉唐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唐朝大一统后不久便先后有武则天称帝、韦后摄政、太平公主专权,正所谓是“阴盛阳先竭”。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以一盘果,喻唐朝国运,其中一个果子代表一人,21个果子则代表唐朝共21帝,第4果无把儿,指的是期间由女性武则天执政。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解析:先看谶语“日月当空,照临下土”,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曾造过一个字“曌”,而它正好是“日月当空”的意思,且读作“照”音,所以,这一节意指武则天将君临天下。再看“扑朔迷离,不文亦武”,亦指出武则天的姓氏。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熟悉唐史的读者都知道,公元649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直至公元654年三月再次入宫,所以,从“参遍”二字来看,武氏在感业寺中的时间应该很长,正应了“参遍空王色相空”一语;而“一朝重入帝王宫”,指的是武氏在感业寺中做尼姑的时候,因为与高宗幽会而得以“重入帝王宫”。武则天本来是一名服侍过先帝的妃嫔,只因在与高宗幽会期间怀了身孕并育下二子,才得以“重入帝王宫”。再看“喔喔晨鸡孰是雄”,原本只有公鸡才会在黎明时分高声鸣叫,可后面还有“孰是雄”,可见母鸡也在高声鸣叫,以致分不清孰雄孰雌了,所以,此句意指武氏已经成了唐朝的实际统治者,而这一年也正好是鸡年。所以,此象对于大唐运势预言如此准确,足见其推算规律的科学性!也正是因此,才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流传至今!谶曰飞者不飞走者不走振羽高冈乃克有后颂曰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
在这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段史实: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大病,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位大臣入宫于病榻前逼武则天退位,态度极其强硬,发誓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正是谶语所言“飞者不飞,走者不走”。后来女皇只好罢休,五人才退去。再看“振羽高冈”句,意指武则天作为女皇高高在上。而“乃克有后”则是说她终被自己的后人所克,即被迫让位给三儿子李显。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威行青女实权奇”句,说的是曾被迫出家的武则天后来竟当了女皇。而“极目萧条十八枝”句中“十八枝”即是“十八子”,组合起来正好一个“李”字,所以,此句预言的是武则天执政后,李氏皇族惨遭杀害。再看“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句,说的是张柬之等五位大臣齐心逼退武则天而挽救了李唐王朝。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而鹦鹉不飞,五猴就不走,鹦鹉即武则天。所以,正是因为他们,才是李唐王朝得以继续。
谶曰: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箫方见日更无一史乃平安颂曰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解析:首先,我们来看“杨花飞,蜀道难”,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举兵造反于渔阳,至此“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陷落,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内),军士哗变,玄宗被逼缢杀宠幸的贵妃杨玉环。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号为肃宗。在随后的几年中,唐军屡破叛军,收复长安等失地。安禄山、史思明相继被杀。安史之乱在历时八年后得以平息。所以,“杨花飞,蜀道难”:意指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逃亡四川。而“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中的“截断竹萧”是一“肃”字,“更无一吏”是一“史”,“安”当然就是指安禄山。所以,此句的意思是直到肃宗即位后,才得以平息“安史之乱”。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其中“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意指安禄山在渔阳举兵造反,以致攻陷潼关。而“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说的是杨贵妃葬身于马嵬驿的事情。因为“木易”是一“杨”字,“山下鬼”是一“嵬”字,“金环”当然就是喻指杨玉环。
最后我们来释图。第五象中的图是一画谜,图中的马“鞍”即是“安”,指安禄山,“史”书指史思明,一卧地而死的妇人喻指杨贵妃。纵观全象,作者用一幅画和短短几句诗将要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准确描述了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谶曰非都是都非皇是皇阴霾既去日月复光颂曰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非都是都,非皇是皇”句,说的是不是国都的地方成了国都,不是皇帝却成了皇帝。熟悉唐史的读者应该知道,这说的是安史之乱时皇室逃离长安,玄宗逃往蜀中。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暂以灵武为京都,把玄宗尊为太上皇。再看“阴霾既去,日月复光”句,即“安史之乱”被平定,天下重见太平。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句,其中“两京”是指西京与东京,因当时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本句说的是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唐玄宗从西蜀(四川)向东返回长安京城。再看“乾坤再造人民乐”句,即重新收复两京等于是乾坤再造,而老百姓也得以暂享太平;而“一二年来见太平”句,说的是太平的日子短的可怜,只有一、二年。最后,我们来释图。
图中皇上的车驾前行,预言的亦是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唐玄宗从西蜀(四川)向东返回长安京城的情景。。谶曰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颂曰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句,即各地藩镇旌旗满目,山川因藩镇分成了格局,跼促得不好立足。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时,为抵御叛军,,纷设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扼守要地,大小军镇割据一方,中央难以控制。再看“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句,即吐蕃突然铩到长安外围,长安等地遭到空前的劫掠。接下来,我们看颂语。“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句,预言曾经像蚂蚁一样的太监与众小人专权,封锁皇宫消息误国,之事皇宫美梦全非。再看“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句,其中“土口”即吐蕃的“吐”字,“小草滋生”即吐蕃的“蕃”字,所以,整句说的是吐蕃杀入长安门,大肆劫掠。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人口衔草,草指吐蕃。图中的服饰是清朝的服饰,也许有人会因此而认为《推背图》是清朝人编的,但是,如果真是清人改编的,为什么不改为唐朝胡人穿的衣服?否则不就是“此地无银300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