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经验,不是每一个人的经验,至多是一种参考。很难想像一个经验化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想要通过一扇门,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开他或拉开它,可是它却需要向上抬,左右拉。经验可以让我们轻松通过很多扇推开或拉开的门,也会把我们挡在需要创新的大门之外。经验帮助我们也阻碍我们,它的好坏,需要你自己去分清。
老鼠的经验
丛林中的一只小老鼠整日里闷闷不乐,它自感形象不佳,本领又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看人家猫多神气啊。
苦恼的小老鼠来到山神面前,再三哀求给予帮助,把它变成一只猫。山神爷答应了它的要求。于是小老鼠变成了一只神气的猫。
没高兴几天,又有了新的问题,原来猫怕狗呀。它又去求山神,把自己变成一只狗。可谁料,狗怕狼,于是它又跑去请求变成狼……
如此这般一路请求一路变化,小老鼠终于变成了森林之王——大象。
小老鼠昂首挺胸,在丛林中漫步巡视,威风凛凛,动物们见了它都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小老鼠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过多久,小老鼠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这时它眼中最伟大的形象又变成了老鼠,于是它又跑去哀求山神爷。
大道理:
现在社会,行业、人才竞争,没有绝对的英雄,只有专门领域的强者。要想改变自己,重要的不是克制对手,而是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
不要死守陈旧的观念
在生活中,如果你死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放,那么吃亏的绝对是你。
某天夜里,一位盲人坚决拒绝了朋友一家人请他留宿的好意,执意要回家。他说:“这条路我不知走过多少回了,熟得很!”
朋友劝道:“可是现在天黑了,不比白天啊!”
“白天、黑夜,对我们盲人来说,都是一样嘛。你放心,这条路有多少沟沟坎坎,我熟得很。再说,黑夜走路对我们盲人来说更有利,没有来来往往的人和可怕的车!”
朋友一家人没办法,只好递给他一个手电筒,说:“拿着吧,说不定路上用得着!”
盲人难辞朋友一家人好意,只好接过手电筒一个人上路。
在一团漆黑的路上,他关掉手电筒开关,心里还笑话着朋友一家人,怎么这么粗心,要知道,手电筒对一个走夜路的盲人来说,不是等于废物嘛!
不料正想着,迎面走来一位莽汉,一头撞到盲人身上,两人同时掉进深沟里。莽汉从臭水沟里爬出来,生气地骂道:“你瞎啦,也不打个光亮!”
“我瞎你也瞎了吗?”盲人冷得直打哆嗦,把手电筒打开照着那人的脸。
莽汉骂骂咧咧:“伸手不见五指,有手电也不打,神经病!”
盲人全身淋湿,回到家已冷得说不出话来了。
朋友,即使你是健康人,也要吸取盲人这个教训。
大道理:
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根源,只有随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让经验左右自己,才能避免失败。
人生的大门没有钥匙
两个儿子大了,老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
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两个儿子的好办法。
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大道理:
人生的大门没有钥匙,在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优势为何成了缺陷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摔伤。”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大道理: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风景不在对岸
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终于有一天,凡夫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们渡过河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渡过河过上了凡夫的日子。
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大道理:
风景不在对岸。任何事情做久了都会令人心生厌倦、感到没有出路。其实,问题也许并非出在事情本身上,而只是人的心理作用。在人生旅途中,永远都不要忘记随时调整心态,因为人生的突破取决于人自身的突破。
谁的陷阱
犹太富翁休·蒙克想兴办一座高尔夫球场来作为他另一份事业的开端。经过多方调查,他终于看中了一块场地,但这块场地竞争者很多,市值两亿马克。如果相互抬价,价格就会相应抬高。如何才能得到这块场地,并且使价格不至于提高呢?
蒙克思考良久,先找到了地主的经纪人,向他表明了自己想购买这块场地的意愿。经纪人知道蒙克十分有钱,便想从中大捞一笔,便对他说:“这块场地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建造高尔夫球场保证赚钱,要买的人很多,如果蒙克先生肯出五亿马克的话,我将优先给予考虑。”经纪人来了个狮子大张口。
“五亿马克?不贵,不贵。”蒙克表现出对地价行情一无所知的样子。这一招果然有效,经纪人高兴地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地主。地主也很高兴,觉得五亿马克的价格已经相当高了,所以回绝了其他的竞争者。所有想购买这块场地的人听说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大富翁蒙克后,也就纷纷退出了竞争。
此后,蒙克再也没有找过经纪人,经纪人多次找上门来,他不是推三托四,就是避而不见,说买地之事还需要考虑一下。这可把经纪人急坏了,不得不磨破嘴皮,希望蒙克将买地之事赶快定夺下来。
可蒙克对他一直不理不睬,直到确定竞争者纷纷投产别的地时,才缓缓说道:“场地我当然要买,不过价钱怎么样呢?”经纪人赶紧提醒道:“您答应出五亿马克买下这块地的啊。”
蒙克笑着说道:“这是你开的价钱,你难道没听出‘不贵,不贵’的讥讽意味吗?你怎么把一句笑话当真了呢?事实上地价最多只值两亿马克。”
经纪人这才发现已经中了蒙克的圈套,只好照实说:“地价确实只值两亿马克,蒙克先生就按这个数目付款也行。”
“说得容易,要是按这个价格付款,我就不需要考虑了。”蒙克回答说。这可让经纪人进退两难,其他人已退出竞争,如果蒙克不买就没有人来购买了,最后只好以一点五亿马克成交。
大道理:
正如人们常说的,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遇到故事中的这种事,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先退后进,以隐藏自己的意图。然而反过来,明确意图,发起攻势,将自己置于竞争者之上,挡住对手,不也是一种防守吗?
常识比理论重要
某理论家对任何事情都能讲出一番大道理来。
一位小孩问他:“先生,你具有丰富的知识,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说吧。”理论家很爽快,似乎对一切事情了如指掌。
“我们人类为什么只用嘴巴而不用鼻子吃饭呢?”
“这……”理论家一时语塞,他没想到小孩会问这么个简单的问题。
吃饭的时候,理论家忽然想起小孩的问题,他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对着镜子照照鼻子又看看嘴巴。他始终弄不明白,人为什么只用嘴不用鼻子吃饭的问题。
理论家饭也没吃,埋头开始研究起来,他决意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来,从而不让一个七岁小孩耻笑。
其实,就因为他不明白这是一个常识问题,所以他一辈子都要被七岁的小孩耻笑。
大道理:
经验与理论都很重要,但是,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我们都得掌握,或者是照本宣科地去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分清哪些是常识问题,并且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它。
光明与黑暗
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
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
这是一个极深极黑的山洞,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置身其中,宛若一个地下迷宫。
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着,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探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照明工具,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大道理:
身处黑暗的人,才容易捕捉光明。眼前光明一片,反而容易被显而易见的东西烦扰,以致模糊了视线。很多时候,我们败给别人,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够、水平不高,而是我们太过执着自己的能力。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
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人们都千里迢迢来跟他学武。
人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人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超过这条线,否则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开始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大道理:
脱离实际的目标形同虚设,在制定和规划自己目标时一定不要太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