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623000000003

第3章

卡尔卡松城堡

(法国)从法国南部重要工业城市图卢兹到地中海沿岸的途中,会经过一座叫卡尔卡松的古城堡,虽然它地处偏僻似乎远离尘世,但城堡外却总是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吸引了众多的女士。原因何在?原来卡尔卡松城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古城堡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有关妇女的故事。

从外形看,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城堡,屋身呈圆柱形,屋顶呈圆锥形的塔楼,特别引人注目。从远古时代起,卡尔卡松古城堡一带具有岩石地质的山脉,就被军事家们视为战略据点。从公元1世纪开始,这里就成为古罗马的要塞城市。罗马人一直占领到公元460年,接着,西哥特人夺取它并统治了两个半世纪;公元725年左右,阿拉伯人攻占并统治了这个地方,直到公元759年,卡尔卡松古城堡才回到法兰克王国的怀抱。

在阿拉伯人占领古城堡时期,法王查理曼派军队进攻城堡,包围了它。统治城堡的撒托逊王巴拉克带兵突击出围,战败被俘;查理曼军队的统帅劝巴拉克投降,改信基督教,巴拉克不从,被处死。巴拉克夫人见丈夫被杀,便率领全城军民奋起抵抗。查理曼军队围城三年之久,城堡里几乎弹尽粮绝,陷入窘境。为了激发士兵们的勇气,巴拉克夫人在城堡的每一座塔楼上,扎起几个持有弓箭的稻草人,派士兵沿着城墙不断巡逻,不时向敌人射箭。她又命人将阵亡士兵的帽子全部捡来;叫士兵们不断变换帽子的颜色,或红或白,或灰或蓝,布成疑阵,弄得查理曼的士兵们眼花缭乱,以为城里兵广人多。

巴拉克夫人还想了一个主意:把仅剩的半袋小麦拿去喂了一头猪,然后把猪从塔楼上摔到城外地上,猪的腹部开花。查理曼的士兵发现猪满肚子都是小麦,便轻信了一个并非事实的事实,连猪都能饱饱地吃上小麦,可见城堡里粮草富足。

查理曼军队的将军们根据这些情况作出判断,决定撤除包围,迅速退回。看到查理曼军队围困一千多天后开拔了,巴拉克夫人又命军乐队大吹喇叭,大奏乐曲“欢送”,弄得查理曼军队草木皆兵,急急逃离。这位异国的女“孔明”,智设空城计,驱退法国的“司马懿”,这比中国的孔明唱空城计的年代,足足迟了五百年。巴拉克夫人的事迹,成为法国民间的美谈。

后来,巴拉克夫人审时度势,把自己和城堡都归顺了查理曼国王,并改信基督教。查理曼王很赞赏她的胆识、机智和勇气,特别是深明大义的精神,希望她以城堡主人的身份定居下来,并在她洗礼之后,将一位出身名门的贵族许配与她;他俩成为卡尔卡松贵族世家的创立者,这个家族一直是城堡的统治者。

12世纪,是这座城堡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法国历史上的加佩王朝(987~1328年)的历代君主,都意识到加强边防的重要性,便不断增兵修城。现在的古城堡,有外围城墙,有城垛塔楼、护城河;内围城墙建成高卢——罗马式的城堡,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可以想象,当年它作为地中海湾一个小公国的都城,是何等的繁荣昌盛!托兰卡维尔家族(巴拉克夫人丈夫的姓氏,意即一刀两断)最后一位统治者的母亲阿黛拉依德子爵夫人,是文学艺术的保护者和促进者。她把当时最负盛名的吟游诗人大部分集结在自己周围,鼓励他们创作和吟唱,推动了那个时期地中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走进拱形城门,通过木板吊桥跨越护城河,进入城内,石块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仅有四五米宽,低层的石头房屋沿街而筑,风格古色古香。整座城堡,它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挂着它原始面貌的图片或照片,展示它们的变化和发展,让游人凭吊回味。城内的主要建筑都是高卢——罗马式的,但惟一的教堂圣·**尔教堂却是巴及利卡式的。古堡的城徽是盾和剑,表示这座城堡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发展起来的。

卡尔卡松古城堡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战火和风雪的洗礼,又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一度损坏严重。19世纪中叶,城堡里一位叫让·保罗的先生,向国家历史遗迹总管普·梅里美先生反映了情况,总管被城堡的宏伟和文物的珍贵所感动,上奏拿破仑三世。国王委派奥列公爵负责制定计划,以保护和修复古城堡。今天的这座城堡是经过了“手术”的,但修旧如旧,较好地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古朴典雅的卡尔卡松古城堡与周围现代化的工业重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唯其如此,它才透过历史的烟尘,以比昔日更迷人的风采呈现在世人面前。

轧喀达雅城堡

(阿尔及利亚)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沿国家一号公路驱车向南疾驰600千米,经过著名的阿特拉斯山、布哈里古堡和几个南部高原城市,穿越逶迤起伏的丘陵和莽莽的砂土高原,当汽车驰近目的地时,一座座金字塔式的城堡轮廓,辅以片片婀娜多姿的棕榈树,猛然扑入眼帘,相互衬托构成一幅幅优美的建筑风景画。这便是具有独特风韵的,古老的“金字塔式的城市”——轧喀达雅。

轧喀达雅由七个城堡组成,坐落于一个干涸河床的两侧。城堡的布局都是以清真寺的塔楼为中心的;在高高耸立的塔楼周围,住房沿山而筑、伸展开去,那一幢幢灰红、兰、黄色的小楼,鳞次栉比,在阳光照射下,明亮的墙面实体与阴影面相映成趣,十分艳丽。屹立在中央地带的清真寺为几何状塔楼,外形简炼,挺拔质朴,与层层叠叠的住房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城堡内的建筑都执意保持阿拉伯生土建筑的风格,房屋用灰、土、石加棕树枝条砌筑,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住宅以内庭布局为多,上部空间设围廊,布局较灵活。而郊外棕榈林的传统住房,布局开敞,内外空间流通,富有现代建筑特色。内部道路布置曲折迂回,既可丰富视野,又能遮挡风沙。房屋外墙仅开小窗洞,门窗都开向内庭,以避开外界窥视,同时也防止风沙和阳光的照射。

城堡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的尺度都以人体和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毛驴的体量而筑,街道的宽度,则以毛驴背驮货物的宽窄为依据;长度以水井的水位深度和马驴拉水时所需的长度而定;门楼的高度也是以人乘上毛驴后摸高的尺度来确定的。台阶的宽度是按两脚宽、高度按四指宽而建造的。用意虽然不算深奥,在当时却也是颇具匠心。

轧喀达雅之所以能保留着阿拉伯民族传统建筑的本色,主要是受宗教的影响。坐落在姆扎卜山谷内的这七座城堡均为伊巴迪达教派修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各种宗教习俗从11世纪至今仍保留得十分完整。城堡内男性16岁,女性13岁披袍。婚后妇女出门,白袍裹身,只外露一只眼睛。妇女很少参与公共场所的活动,购物、打水,至今也都男女分设。如有外人扣门,主人必先从屋内窥视,凡男性者来访,妇女都要避入室内。妇女在路途行走中,遇见陌生男性,都要向墙壁站立,待男性走过后再继续行走等等。这些男女有别的宗教束缚,对城堡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布置都有一定影响。城堡中无娱乐场所,酒和咖啡都是被禁止的。城堡中的叫卖市场是唯一的游戏消遣的场所。每天下午哺礼之后(下午的一次礼拜),人们围坐在广场四周,卖物者委托经纪人举着物品叫卖、兜售,买者互相抬价或压价,仪态和表情都十分丰富,饶有风趣。卖物和买物者主要都是以游戏为目的,买来的物品隔日或数日后买主又可作为卖主交经纪人出售。这样的市场布局都呈封闭式的,形成较完整的空间,是城堡中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

各个城堡均有人工培育成的棕榈园。其历史可追溯到该城最早的居民。在棕榈树荫下,还种有果树、蔬菜和其他观赏性植物。这些人工绿洲得益于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姆扎小河及其支流上,有为防范洪水泛滥而建的许多水坝。星罗棋布的水井及巧夺天工的抽水设施,再加上纵横交错的水渠可以满足灌溉之需。棕榈园也是城堡居民避暑的地方,每年他们都要在此居住三个月左右。包括瞭望塔在内的一整套防御系统既可防范可能来犯之敌,又可监控洪水的袭击。

当你置身于这些城堡中,怀古寻幽之情定能油然而生。当夜幕降临,塔楼顶端月牙形的窗灯,胜似朔月悬挂空穹,繁星掩映下的一座座金字塔式朦胧的建筑物轮廓,辅以昏礼(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礼拜,昏礼是傍晚时分的一次)时的经声,宗教色彩盎然。

轧喀达雅的建筑风格,既着眼于社会的共同生活,又兼顾到家庭结构,给了20世纪的建筑师们巨大的艺术启迪。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传统风格保留完整的城堡城,它不仅被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所瞩目,并已成为阿尔及利亚驰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圣胡安堡垒

(波多黎各)圣胡安堡垒位于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城。圣胡安湾是加勒比海至关重要的战略据点。400余年来,它一直受到防御设施的保护。这些防御设施构成一幅欧洲军事建筑与美洲大陆港湾融为一体的图画。

圣胡安是座古城。哥伦布美洲之旅的第二年,他的另一只船队跨过大西洋抵达波多黎各岛,那时岛上居住着三万泰诺印第安人。殖民者于1509年在卡帕拉建立了第一个居民点,可由于凶恶的毒蚊使他们不得不把居民点移至海湾小岛上。定居下来后,他们自力更生烧出砖瓦,修建起具有伊斯兰风格和西班牙式样的民宅,并用最早抵达本地的圣徒胡安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居民点。

圣胡安旧城面积较小,街道狭窄,呈格状布局,沿海筑有20英尺厚、140英尺高的厚城墙,城墙内建有三座雄伟的古堡。其中最大的是拉福尔塔莱萨堡,建于1530年,是圣胡安城最古老的军事建筑,后经扩建,被用作政府代表官邸400余年,现为圣胡安总督府,它是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行政官邸。第二座古堡位于西南角,称为圣·克里斯托博尔堡,防卫坚固,其复杂的哨所体系从海上和本岛东部确保着圣胡安旧城的安全。另一座是位于城墙末端的圣菲利佩·莫罗堡,俗称“摩尔人堡”,这座厚重坚实的建筑,有高而笔直的墙,用以保卫海湾入口。其古老的大炮炮口至今仍威严地直对辽阔的海面。而圣胡安的城墙,将“摩尔人堡”和克里斯托博尔堡联在一起,将旧城区完全围住,目前仅西部有一段被毁。

圣胡安的堡垒与历史胜地集中了圣胡安旧城的主要工事建筑,是美洲大陆最重要的工事群之一。这一宏大工事群是在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400余年中建成的,表现出欧洲军事建筑技术在“西班牙美洲”的运用,告诉人们18世纪盛行的军事防御技术如何被运用到一个陡峭而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整个工事系统除卡纽埃罗堡是建在圣胡安湾西面的一个小岛上外,其余均建在圣胡安岛上。

圣胡安建于国际海盗盛行的年代,西班牙商船队曾把它作为基地,在此转运从墨西哥和秘鲁运来的货物,因此这里成了海盗们觊觎的目标。如防海潮堤一样的石墙和日夜守护着圣胡安的古堡并非时代的饰物,而是历史的见证。今天当人们行走在石墙上眺望大海时,便可想象出当年来犯者出现在海面上时遭到了怎样的灭顶之灾。

这座要塞于1589年由一支西班牙军事工程队修筑。1595年,英国著名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一支船队进入海湾时突然遭到城墙和古堡内多门大炮的狂轰和雨点般的枪击,10艘船只顷刻葬身鱼腹。三年后,另一支1000人的英国舰队从侧面攻入圣胡安并摧毁城堡要塞,但是由于疾病流行,英军被迫撤离。1625年,一支荷兰军队再度攻打圣胡安城。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军炮舰摧毁要塞,使波多黎各岛从此归属美国。历史证明,这些工事对保卫圣胡安岛起过头等重要的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护城墙和古堡几经修复,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今天游客跨过干涸的护城河便可进入要塞参观,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便可饱览大海风光,观赏几百年来惊涛拍打着的固若金汤的要塞。

布兰卡宫是该岛最古老的建筑。1521年西班牙贵族蓬塞·D·莱昂抵达圣胡安。他曾是当时西班牙有名的文学家,不久他便成为这里的征服者,随后成为圣胡安总督,他修建了布兰卡宫,死后的遗体被安葬在圣胡安大教堂内。蓬塞死后,布兰卡宫仍属于蓬塞家族,直至18世纪。圣胡安旧城的街道就是围绕圣胡安城向四面延伸,随后,其他教堂、花园、喷水池也先后落成。早期的西班牙征服者就是以此为基地纵横驰骋在广大的西班牙殖民帝国。

作为风景点,圣克里斯托博尔堡是最佳去处。这座古堡是由西军聘请的两位爱尔兰工程师设计的,堡内建有暗道、陷井、迷宫、窒室和暗器等设施,来犯者有进无出。站在塔楼顶上眺望圣胡安,一派美不胜收的风景画映入眼帘,但最典型的贫民窟拉帕纳区也一览无余。

在旧城中心,新奥尔良式的街道、三层楼房的卷花铁栅阳台比比皆是,这些建筑均属于17~18世纪西班牙的贵族们经营烟草、蔗糖和马匹生意发财后兴建的。建筑表面涂有加勒比地区风采的浅淡色彩:青灰、天蓝、玫瑰红、赭色和黄色。在其他地方,这些建筑色彩似乎过于华丽耀眼,在这儿却如蓝天大海一样自然。

在回顾历史观赏美景时请不要忽略了这儿的人民,他们和历史一样重要。这里的波多黎各人热爱生活,只要你偶然进入一家深宅幽院或西班牙塞维尼亚风格的建筑,都能看到诸如小喷泉、鸟笼、饰器或引自非洲的鲜花之类的装饰物。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言谈举止至今仍含有一种西班牙气质,映现着殖民的烙印。

漫步在圣胡安旧城内,蓝地砖铺成的街道,经过陈年累月的热带暴雨的冲刷,在辉煌的灯光下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那些傲然屹立的西班牙风格的古堡却仿佛是历史在不时地提醒人们:这里曾是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天下,任何他国不得染指。西班牙语的喃喃声似乎也在向游客示意:请稍候,敬你一杯朗姆酒,牢记罪恶的殖民史。爱德华国王堡垒

(英国)英国的威尔士是地球上最为美丽的陆地之一,有着令人驻足流连的奇风异景——茂树繁枝的溪谷、突兀峻峭的山峰、平缓宽阔的海滩、摄人魂魄的怪岩。虽然其地域范围很小,面积只相当于瑞士的一半,但它却拥有英国三个最美、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而且每平方英里拥有远远超过其他地方的雄伟壮观的古城堡。英国不少文人墨客视威尔士为创作灵感的源泉,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和小说。

自幼崇尚武功的爱德华一世,在执政期间曾不断进行征战。1277~1282年,他率兵对威尔士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通过海陆夹击和长期围困,最后终于打破了威尔士军队和人民的反抗活动,杀死了威尔士的统治者卢埃林兄弟。为了镇守被征服的威尔士,1301年他把自己选作王储的儿子封为“威尔士亲王”。从此以后,英国所有国王或女王的男性王储,都沿用“威尔士亲王”这一封号,一直沿续到现在。

可见,威尔士,包括整个凯尔特族,历史上历尽沧桑,饱经坎坷,锈迹斑斑的古城堡就是这方面最好的历史见证。它们包括在中世纪构筑的军事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以其坚固而在欧洲独占鳌头。最好的一些城堡,如卡那封、康韦、博马利斯、哈里克等都是爱德华一世为震摄其臣民于13世纪建造的。爱德华一世为巩固并扩张其疆域,一直坚持军事政策和垦殖政策并举的方针。1283年征服圭内斯公国后,他制订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建造城堡的规划,20年内共建城堡10座,还不包括征服后修复的原有城堡,其中威尔士北部圭内斯地区的四座城堡属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欧洲军事建筑中的佼佼者,尤以詹姆斯·塞因特的代表作——博马利斯城堡和哈里克城堡最为突出。军事建筑史上将圭内斯这一带的城堡统称为“爱德华国王城堡”,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被定为世界遗产的最出名的4座城堡为:昂里西东南海岸的博马利斯城堡,威尔士郡西北海岸的卡那封和康韦城堡,卡迪根湾北岸的哈里克城堡(与上述三座城堡群之间以斯诺登上为界)。4座城堡均出自国王在威尔士郡的建筑大师詹姆斯·塞因特·乔治之手,因而其形态、技术和风格类似。哈里克城堡,建于1283年,俯临蜿蜒曲折的海滩。它是中世纪的杰作,为厚重坚固的方形建筑,周围是一道塔楼据守的八边形双层城墙,斑驳的城墙垛口,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13世纪末的军事建筑大多有这种城墙。威尔士人曾在1404年攻占了该地,并在此据守了五年。

博马利斯城堡,始建于1295年,是威尔士爱德华一世时代建造的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座城堡,与哈里克城堡的建筑布局十分相象。尽管它因钱财耗尽而没有圆满地建成,但它当属英国最好的同轴式城堡的精典之作,并与绮丽的梅奈海峡相映成趣。

卡那封城堡,是威尔士最封闭的一座皇家宫殿,从1284年起,它便成为君王的财产。英国的第一位威尔士亲王就诞生在那里,现任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母亲也是在此为他举行了“威尔士亲王”的授封仪式。

康韦城堡,建于1282年,它既是要塞,又是屯兵的重镇。如今还保留着完整的环形城墙、22个塔楼和3个最早的出入口。尽管现在城堡的屋顶已消失殆尽,但其大厅和皇家住宅仍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不尽遐想。

卡那封和康韦两座城堡的宫殿是总督和警卫队驻地,也是这座军事设施的核心。城堡外附带一个严密设防的长方形军事村镇,里面居住着发生动乱时可组成民兵的英格兰移民。威尔士居民则住在该镇之外。1284年的豁免赋税法允许在镇内建一个市场,从而把当地经济生活完全置于来自英格兰的新主人控制之下。

除此之外,威尔士还有许多魅力无穷的古堡供人游览追忆。如加的夫城堡与古罗马人的城堡,以及晚期诺曼底人的要塞相差无几,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古迹。这座城堡以及要塞是名副其实的古代遗迹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建筑的再现。圣·费根的威尔士民族博物馆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挽救了濒临绝境的威尔士艺术,并被颇具匠心地建在一座16世纪的古堡里。卡菲利堡属于男爵领地,是最坚固的综合防御性要塞之一。它在中世纪由个人捐助,并由英国当时最卓越的骑士之一建造,威尔士人始终未能攻占它。

科什堡则是另一个奇异的所在,一个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的幻想与永恒的神话故事的完美结合,它是由两位眷恋往日的热心人洛德·比尤特爵士和建筑师威廉·伯吉斯创作的。人们把它描述为:卡默洛特(传说中的亚瑟王的朝廷宫殿的所在地)的梦幻、睡美人藏身之城堡或迪斯尼童话般的建筑。圭内斯的爱德华国王城堡和堡垒化城市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欧洲军事建筑的典范。它们基本上保持原貌,箭楼、吊桥、加固门、纪念塔和高大的炮台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中世纪军事建筑形式的大全。

阿勒颇城堡

(叙利亚)叙利亚共和国西北部的阿勒颇,是中东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过去它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通向地中海的交通要站,16世纪时又成为东西贸易往来的必经要地。传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曾来到阿勒颇,他把自己奶牛上挤出的牛奶,分发给当地的穷人。直至现在阿勒颇的阿拉伯语称呼仍为Habab,就是“牛奶”的意思。

由于坐落在重要商路的交汇点而成为重要战略要地的阿勒颇,自公元前2000年到今天,始终与世界发展史紧密相连。在古代,它先后受到赫梯文明、亚述文明、阿契美尼德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阿拉伯和拜占廷文明的影响。公元637年阿勒颇被阿拉伯人征服,公元962年又落入尼切福罗之手,公元11世纪被埃及的法蒂玛占领,公元1260年它又被成吉思汗的军队掠劫一空。到了近代,这座古城更是历尽沧桑。正由于这样的历史,阿勒颇是一座没有防御设施的城市,城内现存1260年劫难后修复的城堡和保留着3座中世纪城门的城墙。屹立在市中央的阿勒颇古堡是这座古都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从远处即可望到它威严的轮廓。

雄伟壮观的阿勒颇古城堡,耸立在城中心一座锥形的小山上,周围是一条深20米,宽30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从城墙底部至壕沟成倾斜48度的光滑的石面,右城堡以其险要坚固而闻名于世。阿勒颇古城堡原是古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神庙的所在地,与阿勒颇城一样历史悠久。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起,神庙便被改建为坚固的卫城和军事要塞。千百年来,城堡不断加固和扩建,迄今保留下来的城堡,则是公元13世纪阿拉伯阿尤比王朝时期建立的。古城堡内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研究叙利亚历史变迁的一个珍贵宝库。

年代久远的阿勒颇古城堡,虽经岁月无情地风剥雨蚀,至今依然雄伟壮观。穿过一座方形塔楼和吊桥,可到达城堡入口,从城堡入口处要经过瞭望塔楼才能达到城墙的正门。城墙的入口处有三道大铁门:第一道门因门上雕有两条互相盘旋的巨蛇而被称为“蛇门”。第二道门雕有一对狮子,盘坐守卫大门。第三道门也雕有一对狮子,一只是笑狮,一只是哭狮,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因此被称为哭狮门和笑狮门。从第一道门至第三道门之间的通道大约长20米,通道的顶端布满堞眼和监视孔。把大门关闭,通道也就成了陷井。守门的士兵可以从这些孔洞向外射箭、投石或进行火攻,置敌人于死地。城堡的防御布局严密巧妙,独具匠心,令人惊叹不已。

阿勒颇城堡在当时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战时避难的居住所。城堡占地15公顷,内有住房、仓库、商店和清真寺等。从第三道门漫步走进城堡,右侧是地下蓄水池,左侧有两个清真寺,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和风格。清真寺的壁龛是刻有文字的木雕。在城堡的北部还有一个大清真寺,建于公元13世纪。在清真寺的平台上向外眺望,阿勒颇的全景尽收眼底。在黄昏时刻,由于太阳的折射和反照,从这里可以看到,阿勒颇城五彩缤纷,景色极为优美。

此外,阿勒颇还拥有不少座绚丽多姿的清真寺,基汉清真寺古老的墙壁、图特赫清真寺的石头中楣是叙利亚著名的古迹。建于11~12世纪的大清真寺,以高耸入云的方形尖塔而著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唤礼塔之一。哈拉维耶清真寺建在阿勒颇大教堂的遗址上,据说大教堂是由圣海伦娜所建。阿勒颇还有一些拜占庭建筑的遗址,存留至今的西米恩大教堂就是这种建筑的杰作之一。教堂所在地原有一根18米高柱,叙利亚的基督教苦行僧西米恩曾在上面修行了整整三十年,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者布道,一直至公元459年去世。如今,这根高柱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八边形的大教堂遗址。

阿勒颇旧城是一个独具风采的中世纪建筑群体,而阿勒颇城堡就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这个古都的一颗明珠。

尼兹瓦古堡与

圣·塞巴士蒂昂古堡

(阿曼、莫桑比克)尼兹瓦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到17世纪是阿曼的首都。尼兹瓦古堡是亚里巴王朝第二任统治者苏尔坦·本·赛伊夫用12年的功夫兴建的阿曼最坚固的城堡,也是阿曼现存的100多座古堡中最大、最完整的古堡。

在一片椰枣林中,高100英尺,直径120英尺的古堡,巍然屹立在尼兹瓦的制高点上,气势雄伟。

在古堡拱形大门两旁雄立着两尊古代大炮。古堡是泥石结构,墙壁厚2米多,全堡共分7层,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队梯盘旋而上。每层都有铁皮包裹钉有铁钉的厚达半米的木门,而且每个门前都有一道天窗直通至堡顶平台。遇有敌人攻门,堡顶上的守卫者即从天窗倒下沸油或抛下石头,敌人再凶猛也无法登上古堡。

游人顺着阴暗的过道往上爬,花20分钟才能爬到堡顶平台。堡顶平台是一个圆形广场,足可容纳500多名守卫者。在圆形广场的围墙上还有城垛,高达6米,士兵们可以在围墙上监视四郊的动静,巡逻和射击。围墙还有十几个高2米,宽1米的炮眼,现在尚有2尊300年前用青铜铸的大炮雄踞在炮眼跟前,旁边放有一大堆铁铸的炮弹。

堡顶中心有一间长方形的屋子,是供士兵们休息、祈祷和喝咖啡的地方。屋旁有一口深深的水井和一个水池,可以用绞车把水提上来倒入水池。屋子左侧还有3间地牢,是囚禁战俘和罪犯的地方。

这座城堡真是固若金汤,几百年来为保卫尼兹瓦地区人民的安全立下了丰功伟绩。人们通过炮眼可俯视全城。古堡下面是传统的阿拉伯市场,卡布斯清真寺的绿色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阿曼现在首都马斯喀特来的公路沿古堡旁伸向市区。纵目远望,椰枣林掩饰着农田,绿山山脉起伏,延伸至尼兹瓦郊区。从绿山上渗下来的泉水经过法拉吉渠道,浇灌着农田、果园和椰枣林,形成8千米长3千米宽的尼兹瓦绿洲,哺育着40000多勤劳智慧的居民。

在莫桑比克北部的莫桑比克岛南端,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古堡,那是葡萄牙人为保护葡萄牙帝国海上通道而于1558年修建的大城堡,名叫圣·塞巴士蒂昂堡。

古堡三面依水,宽约40米,长约100米,墙宽5米,高15米,北侧面岛的城墙外有参天的苍松屏列护遮。城墙外表经风化雨蚀,已灰土斑剥,砖石松移,但城堡内部尚保存得很完好。城堡的中央有一个方形广场,以石砖铺地,广场一侧有三个储水窖,一大两小。沿墙建有粮仓、弹药库、监狱以及营房。营房约可容纳近2000名士兵。

城堡的东南西北四个角上都设有炮台,其中两个面向大海,用于监视来往的航船。现在游人可以看到四个炮台上仍各有数尊大炮,炮口虎视眈眈地对着海口。登临古堡,近海内港历历在目,海天之间连绵的大陆和绿岛,也遥遥在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5年莫桑比克独立的数十年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把这座古堡变成了关押、屠杀莫桑比克爱国志士和无辜百姓的监狱。他们在古堡内挖掘了两个“焚人坑”,深约10米,宽2米;还设立了秘密刑场。被捕的人有的被当作“会说话的商品”,装上海船贩卖到国外;有的被秘密处决。不少人被殖民军的神父以“异端”罪判处火刑,投入焚人坑活活烧死。刑场长约20米,宽6米。左侧是一块宽约9米,长12米的舌形珊瑚岩礁,上面建有“圣母炮堡”。刑场与炮堡之间有一堵半人多高的土墙,墙上有若干射击孔。刑场中央立有一块高不到1米的石墩,行刑时犯人跪在石礅上,刽子手们就在土墙的射击孔里向犯人背后开枪,犯人被处决后,就被抛进大海。

现在古堡成了殖民者屠杀莫桑比克人民的罪证,也成了政府对青少年进行殖民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克隆堡宫

(丹麦)在一个月光暗淡的深夜,阴风阵阵,丹麦先王的鬼魂时隐时现,哈姆雷特王子站在古堡的顶台上倾听鬼魂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并发誓为父王报仇。凡是看过悲剧《哈姆雷特》(即《王子复仇记》)的人,无不对这个阴森的古堡留下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的这部不朽作品就是以丹麦古堡——克隆堡宫为背景创作的,克隆堡宫也因而闻名遐迩。为此,人们在古堡外院的墙上塑造了一幅莎士比亚的浮雕像,以此作为纪念。

克隆堡宫的原址是一座名为克罗的古堡(意为“隅角”),由于地处丹麦西兰岛的尖端而得名。该堡建于1420年,对防止海盗肆虐,保护海上运输起过重要作用。丹麦国王菲德烈二世(1559~1588年)选中了这个高墙深壕,环境优美的古堡,决定用征服的船只过境税将它改建为王宫。从1574年到1585年,整整用了11年的时间才全部竣工。宫殿用沙岩石砌成,四周红砖墙环抱,一色的铜屋顶,雄伟壮观;当时为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国王十分高兴,命名为克隆堡宫(意即“王冠之宫”),下令任何人从此不得再使用旧名称,违者罚款。但菲德烈二世在此只享受了三年,于1588年去世。即位的克里斯钦四世也很喜爱这座古堡,经常在此居住。1629年9月24日深夜,克隆堡宫突然起火,大火吞没了一切,除了外墙和宫内教堂外,整个古堡式宫殿都焚为灰烬。当时丹麦刚刚经历了三十年的战争,国库空虚,财力匮乏,但克里斯钦四世不顾人们的反对,决定用征收的关税重新修建克隆堡宫。1637年克隆堡宫被修建一新,新宫的内部结构与以前不同,厅室加高,屋顶由原来的圆形螺旋塔顶改为尖锥形塔顶,使整个克隆堡具有巴洛克建筑风格。堡内的宴会大厅,长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室之一。1816年,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二百周年时,首次在这里演出了《哈姆雷特》。

可是“北欧七年战争”期间,克隆堡宫被瑞典占领了三年,宫殿遭到破坏,贵重的文物被洗劫一空。此后,国王菲德烈四世加强了克隆堡宫周围的防御工事,宫内也不断得到修葺。从海峡上眺望克隆堡宫,会看到三座塔楼,中间的尖塔名为卡格堡塔,右侧的为王后塔,左侧最高的为号角塔。由于此堡地处厄勒海峡最狭窄的出口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从1785年到1922年被辟为军营,宫外还装备了火炮。

现在,克隆堡宫已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大量挂毯,其中有些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还有一些名画瓷器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用羊毛和丝线织成的奥拉夫国王肖像挂毯,此毯是“百王像”系列挂毯中的一幅,王国委员会厅中的挂毯也精美绝伦,堪称国宝。馆内还按照古时的情形重新进行了布置,恢复了克隆堡的本来面貌。当年的大炮已不再是战争武器,每当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御船经过厄勒海峡时,它们被用来鸣放礼炮。在这豪华的宫殿下面,却是一座庞大的地下工事,可以用来容纳数千名士兵。还建有贮藏咸肉腌鱼的大小泥池等食物储藏库。当丹麦处于战争时,这阴暗潮湿的地下通道,被用作士兵们的掩蔽部,四周筑有箭垛,可以射击地面上的敌人。这里有一座身穿戎装、按箭坐睡的石雕像,名为“丹麦的霍尔格”。相传他是海盗时期抵御外敌的一名勇士,曾立下赫赫战功,在国土安宁时他虽然泰然入睡,但仍手扶宝剑,随时准备挥剑卫国。安徒生曾在他的童话中描写过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在工事的一隅可以看到一间阴暗潮湿、不见天日的三角形死牢,这里不知曾囚禁和杀害过多少人。在国王的卧室里有一条秘密通道,一旦发生事变,国王可由此直达地下工事,安全地撤离。在参观克隆堡宫后,再观看丹麦和英国著名剧团在古堡院子里演出的悲剧《哈姆雷特》,恰如亲眼目睹了几百年前王子向篡逆者复仇而进行的殊死搏斗,更令人惊心动魄。

罗廷堡

(德国)城堡对德国人来讲,是“美好的古老时代”和“浪漫主义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时至今日,还有将近15000个。莱茵河两岸的山头上差不多都屹立着一个古老的城堡,有时两个毗邻城堡上人们的叫喊声都可以互相听见,可见德国的城堡建筑密度之大。罗廷堡,是一座德国中世纪的古城堡,坐落在多瓦河畔的山丘上,犹如铜版画中的景物一般,富于神奇色彩。这座古城就像个活生生的中世纪博物馆,左右衬托着圆锥形的尖塔,中间是拱形式城门以及门窗上雕刻着各种花纹的木板房屋。广场上有古老的喷泉,大街两旁排列着豪华的贵族府邸以及偶尔映入眼帘的铁匠铺画着铁锤的招牌,所有这些,无一不引起人们对古老历史的追忆。

这个小巧玲珑而又坚固雄伟的古堡,大约用一小时左右就可游览一周。登上面向广场的塔楼,掩饰在一片翠绿丛中的景色尽收眼底。这个城堡的发展史,可以从由中心区向外逐步扩展,像标记出年轮的三道城墙推断出来。12世纪时,罗廷堡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里便成了他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城堡,当时筑起了第一道城墙。不久这一家族断嗣,于公元1274年成为帝国直辖的自由城市,从而扩大范围,到13世纪时又建起了第二道城墙。进入14世纪后,罗廷堡的范围又有进一步发展,于是,建起了第三道城墙。不仅德国,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城市也都是从城堡发展而来。曾经围着城墙,它清楚地划分了市区与农村的界限。但后来市区人口剧增,不仅旧有的城墙,包括外国新建的城市也往往被拆毁,只保留了几座城门而已。但历史上德国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所以城市变化一直不大,仍保留着中世纪的城墙。仅在“神秘之路”,沿途除罗廷堡外,还有个戈尔斯比尔和内尔特林根等地都还保存着完整的古堡。罗廷堡的城墙内侧建有带屋顶的长廊,漫步长廊可以巡视堡内一圈,本来为御敌之用,如今已成为人们消遣、散步的游览场所。

在罗廷堡内广场上有一幢引人注目的楼房,楼上的窗户会有规律地打开,出现两个机器玩偶,一个晃动手里拿着的喇叭,另一个便举起酒坛一饮而尽,这表演的是17世纪德国30年战争时流传下来的一段历史故事。手里拿着喇叭的是回教皇帝军中的名将蒂利,饮酒的是当时罗廷堡市长努修。在这次战争中属于新教的罗廷堡被蒂利手下的大军所围困,城堡被攻破后,蒂利想对顽固的抵抗者加以镇压,所以刚进城便宣布要处死4名参议员。可是当他喝上端来的葡萄酒时,心情就和缓下来了,于是他宣布:“谁能一口气把这一大坛酒喝下去,我就取消杀人和毁城的命令。”努修挺身而出,端起盛有3公升酒的坛子一饮而尽。仅此一举,他便拯救了百姓,保护了全城。所以这装有机器玩偶的钟便成了罗廷堡的吉祥之物。

广场的一隅,有一座带圣像的文艺复兴式的喷泉。中世纪时没有机井,水来自城外的森林,水的源头是保密的,除市长外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因为战乱频繁,一旦水源遭到破坏,城市的安全便会立刻受到威胁。

中世纪的市民包括富裕的城市贵族、商人、手艺人和学徒。重大问题由市参议会讨论决定。虽然有为帝国服兵役和纳税的义务,罗廷堡却一直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多数市民属于行会或带有宗教色彩的帮会。当时为保护罗廷堡免遭敌人侵犯,市民要轮流在城墙上巡逻。行人进城一律要受到盘查,夜幕降临时就要城门紧闭,对外经常处于戒备状态。而当时的艺人和吉普赛人,是不允许在城堡内居住的。

罗廷堡的监狱已辟为犯罪博物馆,它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中世纪人的生活和风俗。长舌妇和泼妇要被戴上鬼面具。给懒汉戴上手铐脚镣,站在台上示众。把醉汉装进特制的大酒桶,上面露头下面露脚地游行示众。还有一种称为铁处女的刑具,是用铁和木料做成的一个特殊斗篷,放在人多的地方,把生活作风不正派的女人和淫妇在里面关上几个小时,以示惩罚。对那些经常吵嘴的女人,则把她们的脖子套在一个木枷上游行,并让她们接着吵架。有各种各样的刑具,无一不是奇特古怪的,都是让受罚者表演。当他们成了观众一睹为快的“观赏物”时,罗廷堡也就成为既滑稽又充满血腥味的惨无人道的展览舞台。

罗廷堡坚固的城堡,森严的壁墙,往往使人们回忆起中世纪的骑士风范和古老的德国传统道德:忠实、坚强、勇敢。19世纪时,德国人对古城堡发生了极大兴趣,当时的德国公民都以具有传统道德品质为荣,因而很多废城堡得以修葺和重建,甚至按照古代风格,新建了不少城堡。像罗廷堡这样保存得如此完好的中世纪博物馆,自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与保护。今天,骑士风范早已湮没无闻,只有无数巍巍的古城堡还时时勾起人们对中世纪时代的遐想。